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按改良Baltz无细胞培养系统的培养方法,将盛有300mL伊氏锥虫培养物,容量1700mL(11.0cm×28.5cm)的培养瓶置于10r/min的细胞培养旋转装置上,在37℃培养箱中培养。在接种虫数为1.5×10^5~10.0×10^5/mL时,其群体增倍时间为12h。接种虫数为10×10^5/mL的培养物培养24h,每瓶收获约1.2×10^9锥虫,可满足一般实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观察了理化因素(γ-射线、紫外线、低浓度杀虫药)对体外培养伊氏锥虫致弱的影响,结果如下:受γ-射线辐照的伊氏锥虫开始时存活数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减少,随后表现出无规律性,辐照剂量5万rad以下对锥虫的存活影响较小,5~10万rad辐照后2d锥虫的存活数明显减少,对小白鼠的感染性消失。伊氏锥虫受紫外线照射的存活曲线为“C”型,群体抗辐射不均一,平均致死剂量(D_(37))为波长2650A的20W紫外灯离样品40cm处照射约2h。虫体照射后根据体外跟踪观察,其存活数随照射剂量的增大而减少,照射了3h和4h第3天的活虫数近似100条或不足100条,对小白鼠的感染性均消失。用0.1μg/ml的苏拉灭和0.8μg/ml的贝尼尔两种低浓度杀虫药在体外对伊氏锥虫诱导40d仅造成药敏性的改变,未造成毒力减弱。  相似文献   

3.
体外培育抗苏拉灭伊氏锥虫克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3个苏拉灭敏感的伊氏锥虫原种的克隆连续培养于改良Baltz无细胞培养系统中,通过逐步提高培养基中苏拉灭的含量,培育了3个抗苏拉灭的伊氏锥虫克隆─JGc1-160、JX-1c1-160和ZJc1-140。它们体外药敏试验的IC50依次为358.5、412.3和246.4μg/mL,是各自亲本克隆的1292.5、1874.1和1760.o倍;小鼠治疗试验的CD100,对免疫功能正常小鼠依次为80、120和30mg/kg,为各自亲本克隆的5.3、8.0和3.0倍,对免疫抑制小鼠为250、300和100mg/kg,分别是相应免疫正常小鼠的3.1、2.5和3.3倍。试验结果表明,抗锥虫药治疗剂量不足和宿主免疫功能不全是导致产生抗药虫株的重要因素,各自既可单独发挥作用,又可相互协同。本文报道了体外培育伊氏锥虫抗药虫株的方法,这一方法对研究锥虫抗药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伊氏锥虫体外培养株的建立及其HGPRT活性测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用带虫培养法和带虫传代法建立了伊氏锥虫体外培养株,无论有、无饲养细胞,虫体均能快速增殖。培养70d以上,虫体仍保持原有生物学特性,对小鼠有感染性,活力旺盛,在体外能连续培养传代。虫数最高达2.48×106/mL,群体增倍时间为8.86~10.8h。液氮保存、复苏后的虫体可在饲养细胞上立即增殖。培养中发现由巨噬细胞转化的巨核母细胞对虫体生长有促进作用,经胰酶消化能与虫体一道连续传代。通过HAT选择性培养液测定,伊氏锥虫对氨基喋呤不敏感,试验组虫体与对照一样生长良好,证明伊氏锥虫具有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化酶(HGPRT)  相似文献   

5.
盐酸锥双净治疗牛锥虫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县松湖镇于1997 年5 月经毛细管自然沉淀集虫法镜检发现锥虫的阳性牛52 头,采用盐酸锥双净(剂量水牛1.5m g/kg,黄牛0.5m g/kg 体重)肌肉注射治疗,其中10 头治疗后1 个月以采用接种小白鼠查虫,42 头于治疗后5 个月采血作PAPS免疫微球凝集试验和集虫法查虫,并结合临床症状,耕作能力及膘情观察。结果仅PAPS凝集试验检出2 头水牛仍为阳性(占治疗水牛39 头的5.1% )。其他检查的牛全部转阴,临床症状消失,耕作能力增强,膘情中等以上的达78.8% ,说明锥双净治疗牛的锥虫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氧氟沙星在健康和霉形体与大肠杆菌感染鸡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氧氟沙星在健康和霉形体与大肠杆菌合并感染鸡体内的药动学研究,健康鸡单剂量内服氧氟沙星(10mg/kg)其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主要动力学参数如下:t1/2α为0.47±0.23h,t1/2β为5.92±1.34h,tmax为1.89±0.52h,Cmax为5.79±1.09μg/mL,AUC为60.92±17.00mg/L,h,Tcp(ther)为59.06±14.28hF,  相似文献   

7.
环形泰勒虫裂殖体感染细胞培养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环形泰勤虫裂殖体胶冻细胞苗工厂化生产中,将小转瓶培养改为大转瓶培养,在此基础上又用成年健康黑白花牛血清代替犊牛血清,加犊牛血清的培养液收获细胞数为146.0万个/mL,而加成年牛血清的培养液在2次细胞培养中收获细胞数分别达153.8万个/mL和162.0万个/mL。  相似文献   

8.
静电场对早熟禾中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晨阳  文卫 《中国草地》1999,(6):70-71
对早熟禾(优异)种子进行了不同电场强度(1.0kv/cm、2.0kv/cm、3.0kv/cm、4.0kv/cm、5.0kv/cm) (10min、20min、30min)的处理,发现静电场能提高其发芽率。  相似文献   

9.
将感染日本血吸虫的钉螺常规逸蚴,经注射器推压机械断尾获得的童虫,加入内含10%兔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后,置于单克隆培养板内,以苏云金芽胞杆菌(菌株YBT-1955)制得的伴胞晶体毒素,以不同的浓度加入以上各孔中于37℃,5%CO2培养箱内培养。培养12h后发现童虫活动力减弱,有些已经死亡;24h后,随着加入伴胞晶体毒素浓度的增加,童虫死亡率也相应增加,呈正相关(r=0.897)。经毒素蛋白含量为40mg/L处理的童虫,24h后死亡率为100%,LD50为15.95μg(1mL)。  相似文献   

10.
将伊氏锥虫在体外与人血清一起培养,虫体出现渐进性水肿,由蝌蚪形变成环形,最后崩解。将人血清注入感染鼠体内,可以清除体内虫体,使感染鼠得到保护。人血清对接种103个锥虫感染鼠的最小保护剂量为0.2mL,感染后5d注入人血清,血中虫体数量逐日下降,至第10天全部消失。对体外伊氏锥虫不同变异株,人血清均有同样的溶虫效果。经DEAE层析和SephadexG-200过滤后,人血清中只有富IgM的F-1有溶虫活性,而富IgG的F-2和富HDL的F-3均无溶虫活性,表明人血清对伊氏锥虫的溶虫活性与IgM类天然抗体有关。另外,去补体的人血清体外溶虫活性明显减弱,而体内保护仍然有效。  相似文献   

11.
以无核黄皮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设施、露地栽培模式,对无核黄皮的果实质量、品质、裂果率、病虫害发生及环境因子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设施较之露地栽培模式,显著提高了果实质量,降低了裂果率,同时改善了果实品质,防止了害虫侵入,减少了煤烟病发生,调节了设施温度和光环境,促进于无核黄皮植株生长。这对优化无核黄皮的丰产优质高效生产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家蚕悬浮培养细胞系的建立及悬浮培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对家蚕细胞系BmN进行多轮选育 ,选拔出具有较好悬浮性能的细胞株 ,命名为BmN ZJ S ;并在自制转瓶系统中对其进行悬浮培养。实验表明 ,家蚕细胞BmN ZJ S在悬浮培养条件下的细胞扩增倍数为 2 9,最高细胞密度为 4 3 5× 1 0 5个 /mL(细胞活性大于 98%) ,对数生长期延长 2 4h,接近或优于贴壁培养条件下的相应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荔枝果园栽培方式落后,生产成本飙升和劳动力不足等问题,在产业调研基础上,本文总结了目前在荔枝生产中容易做到的省力化栽培七大关键技术,包括密闭荔枝园改造技术、简化修剪技术、肥水一体化管理技术、省力化喷药喷叶面肥技术、简化土壤施肥技术、省力化花果管理技术和省力化土壤管理技术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研究了二维和三维培养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形态与β-酪蛋白、κ-酪蛋白、αs1-酪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采用内蒙古地区3头5岁泌乳期健康荷斯坦奶牛的乳腺组织,将BMEC经3代培养纯化后分别进行二维和三维培养,观察不同培养模式下细胞的生长形态,测定β-酪蛋白、A-酪蛋白、αs1-酪蛋白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2种培养模式下的BMEC呈现不同的细胞形态,二维培养的BMEC呈典型铺路石样细胞形态,三维培养的BMEC则形成了类腺泡的聚集物和管腔结构.利用三维培养的BMEC的αs1-酪蛋白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地高于二维培养(P<0.05),三维培养的BMEC的β-酪蛋白和κ-酪蛋白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地高于二维培养(P<0.01).结果提示,三维培养的BMEC3种酪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均高于二维培养,三维培养的BMEC在形态上呈现的特点与在体内更加接近.  相似文献   

15.
青贮玉米具有适口性好,营养丰富,产草量高等特性,经青贮发酵后可长期保持青绿多汁,是牛羊等反刍家畜的上等饲草。为发展家庭养殖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葡萄在避雨栽培条件下‘H’型整形及根域限制栽培技术在南京地区的应用情况,总结了主要的栽培技术措施,包括建园、棚架搭建、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等。  相似文献   

17.
范青慈  杜玉红 《青海草业》2007,16(1):22-24,28
莞根是目前唯一能在青藏高原4000多米的高寒地区栽培的饲用芜菁品种。具耐寒抗冻,产量高等特点,最适宜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4000m、年均温-0.5~3℃的高寒地区栽培,每公顷产量达45000~60000kg,最高可达75000kg以上。具有广泛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用从废弃猪肉里提取的复合氨基酸配制的S1640细胞培养基,进行了淋巴细胞和组织培养,并与从国外进口的RPMI1640和国产1640细胞培养基作了比较.细胞遗传学指标检测的结果表明,S1640和日本、美国RPMI1640细胞培养基的细胞培养结果基本一样,而与国产干粉1640存在显著性差异,比国产干粉1640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博士研究生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科学技术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英、美、法、德四国博士生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对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提出切实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不同培养条件下(静止培养、摇床培养和发酵培养)的比较试验得出静止培养细菌最高浓度为1×109个/ml,所需时间为18 h;摇床培养细菌最高浓度为3.7×109个/ml,所需时间为13 h;发酵罐通氧气(20%)培养细菌最高浓度为4.5×109个/ml,所需时间为4 h;发酵罐不通氧气培养细菌最高浓度为2.0×109个/ml,所需时间为4 h。由此得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随着培养条件的不同其菌液浓度以及完成对数期的时间也不同,发酵(通氧气)培养菌液浓度高于其它培养方式且所需时间最短,这一结果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抗原的大批量生产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