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甘孜州草地生态环境现状和草地生态恶化原因的分析,提出强调草地管理原则,治理与保护、建设与管理并重;强化草地生态保护与建设意识,依法保护草地生态;提高科技含量,加大畜牧业实用技术的推广等建议,实现草地生态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康定县草地生态保护和建设策略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强草地生态保护和建设,笔者结合十几年来参加草地保护和建设工作的实际,阐述了草地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草地生态破坏的原因,提出了草地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江河源区草地资源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青海省江河源区草地资源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造成该区域草地生态环境恶化的综合因素,提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天然草地,优化草地生产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饲草料生产基地,遏制草地退化,使草地生态进入良性演替,实现江河源区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江河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特征、危害及治理思路探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从汀河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生态和经济危害入手.对目前“黑土滩”退化草地治理的治理思路进行探讨。“黑土滩”退化草地治理不能仅仅局限于追求生态效果,应该看到“黑土滩”生态功能转型的作用。将江河源区按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划分为无干扰生态核心区和生态经济保障区。在生态经济保障区域推行“草地农业家庭牧场模式”。在极度退化不可自然恢复的“黑土滩”建植多年生人工草地,“变废为宝”使“黑土滩”成为高寒地区草地家畜草饲料补充基地。是实现生态建设和畜牧业经济发展双赢的对策。重视江河源区草地系统鼠害的威胁,实施“草地生态建设,防治鼠害先行”的策略是江河源区草地生态和经济建设的保障。强调国家向汀河源区持续性投资和持久性加强牧区人民的文化教育是我国江河源区生态和经济建设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农牧交错区草地生态安全进行量化研究,为该区域构建草地保护新格局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榆林市草地资源为研究对象,以 PSR (Pressure-State-Response) 模型为基础,从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选取 12 个草地生态系统评价指标,构建榆林市草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该市 2019 年的草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并对 12 个县(区)草地资源进行生态安全等级确定,最终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结果】榆林市各县(区)草地生态安全多处于临界安全状态,全市平均生态安全指数为 0. 435 8,生态安全状态为临界安全。【结论】草地生态安全保护治理措施是榆林市各县(区)草地生态安全状态产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议采用社会经济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模式,开展分区域生态调控,实行“一区一策”。  相似文献   

6.
景观生态分类在草地资源分类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运用的草地分类系统,划分类型较细,侧重于对资源数量与分布的调查,着重于认识资源。针对草地分类系统及草地类型在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优化配置运用中存在的问胚.将景观生态分类理论引入草地资源分类中,划分草地资源类型,建立草地资源分类的原则、依据和标准,突出景观格局对草地形成及利用的作用,使分类结果更有利于草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3S”技术在区域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中的广泛应用。以昭苏县为例,建立该县草地资源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7.
玉龙县以万亩连片天然草原区域为重点,坚持以草定畜、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巩固完善草原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原则建设高原生态牧场。人工草地建设技术、改良草地建设技术、草地监测、草场管护与监督、牧草利用与加工、草地建设配套技术等五项技术集合成《玉龙县牧草栽培技术与办法》,制定《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基本草原保护制度》。从技术到制度建设积极探索,总结出一套符合玉龙县的草地资源合理科学利用,环境保护与草地畜牧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科学方法和经验。该技术突破了传统的牧草种植方法和棚圈设计理念,取得了较好的牧草种植研究与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8.
新疆荒漠草地退化与治理建设方略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赵万羽 《中国草地》2002,24(3):68-72
从生态系统原理出发,分析新疆荒漠草地环境资源恶化现状,指出荒漠草地治理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构筑荒漠生态安全,而核心是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供应。主要技术措施是建植高效人工草地、治理改良与封育保护天然草地、推进牲畜舍饲利用方式,而以水为先导进行适度牧业土地开发高效建设,可逐步减少荒漠草地放牧,实现由天然草地放牧向人工草地舍饲的生态置换。  相似文献   

9.
以万亩连片天然草原区域为重点,坚持以草定畜、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巩固完善草原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原则,建设玉龙县高原生态牧场。玉龙县畜牧兽医局将人工草地建设技术、改良草地建设技术、草地监测、草场管护与监督、牧草利用与加工、草地建设配套技术等5项技术集合成《玉龙县牧草栽培技术与办法》,制定《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基本草原保护制度》,从技术到制度积极探索总结出一套符合玉龙县草地资源,集合理科学利用,环境保护与草地畜牧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科学方法和经验。该技术突破了传统的牧草种植方法和棚圈设计理念,取得了较好的牧草种植研究与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10.
贵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多、林多、丘陵多,草地资源丰富,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建设生态畜牧业大省的意见”。绥阳县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畜牧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本人从事草地工作10多年,对我县畜牧业特别是草地生态畜牧业了解较深,并对目前我县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就如何建设我县生态畜牧业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阿拉善草地发生演变退化的历史不足百年,特别是近三、四十年内草地退化,沙化速度加快,目前阿拉善右旗生态建设已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建设草原生态工程仍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区域生态恢复与改善的主要方面,是促进区域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合理利用草原,退牧还草保护环境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西藏那曲现行草场管理方式与草地退化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对那曲地区草场管理方式和草地退化现状的分析,探讨了现行的草场管理方式对戴畜量、草场建设、草场保护和草场生态的影响,进一步证明了现行的“牲畜私有,草场公有”的草地畜牧业经营方式是造成草场严重超载、滥牧、抢牧、缺乏建设、缺少管护的后果,从而导致草地严重退化,环境趋于恶化。提出了尽快落实草地承包责任制,科学利用与管理草地,加强草地生态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生态建设中天然草地的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特有的生境条件和生态脆弱性,通过对区域天然草地牧草返青、生长规律及放牧对草地植被影响的分析,针对目前天然草地利用和退化、沙化现状,提出在今后大规模的生态建设过程中,对天然草地的利用必须因地制宜地走全年舍饲与季节性禁牧互补的途径,探讨了适合本区域实施舍饲休牧的时间和相应的技术措施,为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天然草地合理利用和退化草地的复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青海环湖地区黑土滩成因及生态建设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天峻县为例,对环湖地区黑土滩成因作了系统分析,认为其生态建设必须因地制宜,草地建设与环保及经济建设相结合,形成草地生态与经济立体式互动循环和互补格局。  相似文献   

15.
玛曲县是稳定与维护青藏高原和黄河上游生态系统的重要屏障。研究其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对玛曲县2007-2016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及可持续发展指数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年间研究区人均生态足迹显著增加,由2007年的4.26 hm2增加到2016年的5.91 hm2,增幅达到38.73%,草地在该区域人均生态足迹中占98.83%;生态承载力从2007年的3.74 hm2下降到2016年的3.04 hm2,降幅达到18.72%,草地和林地占到了人均生态承载力的88.04%;该区域10年均呈现生态赤字,总体生态安全形势较弱,处于弱不可持续发展状态。草地是玛曲县主要生态足迹消耗资源,且草地消费需求和草地退化之间的矛盾突出,应加强对该区域草地生态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草地生态保护建设直接影响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巍山县草地生态保护建设和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的深入分析,总结了巍山县草地生态保护建设和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措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疆栽培草地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阐述新疆草业及栽培草地发展现状,分析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以实现新疆草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研究了新疆栽培草地建设的思路和战略布局问题。研究得出:1)栽培草地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建立现代资源-产业-效益链;2)栽培草地建设的方向是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地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和草产业升级结合起来;3)栽培草地建设战略布局的目的是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产业带;4)构建栽培草地建设的管理、科教和生产经营系统,实现新疆栽培草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草地区域是一个区域性草地生态经济系统,草地区划实际上是草地自然环境条件,草地资源与草地畜牧业生产区划的结合,即草地区域规则,科尔沁草地区划以气候类型,草地类型和家畜类型为依据和指标,划分四个区,草地区各划各级单位体现了气候-草地-家畜为基本特征的分区系统。  相似文献   

19.
草地生态补偿机制与补偿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不仅是畜牧业的生产基地,而且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与草原文化传承的基础。然而,在人为和自然因素影响下导致草地日趋退化,严重削弱了其生态服务功能与区域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遏制草地退化趋势,维护草地的生态服务功能,提高草地生产能力,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草地生态补偿机制。本研究根据草地类型、利用现状、生态屏障重要性和生态环境脆弱性等因子对草地进行功能分区,将其划分为生态保护功能区、生产功能区和适度利用功能区,建立以政府部门、评估机构、监督机构和牧民四位一体的草地生态补偿组织管理体系和技术流程,设计针对不同功能区特点的生态补偿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四子王旗从畜牧业大区转变为畜牧业强区,并且真正实现农区舍饲圈养,牧区以草定畜,冷季舍饲半舍饲,暖季轮牧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战略目标。四子王旗应该针对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和实际需要,建立不同类型的人工草地:1.生态经济型人工草地,以发挥草地生态功能为主,防风固沙与建设草牧林业并举,建立农田、草牧场生态屏障,达到防风固沙,防止风沙入侵的目的;2.农区高产高效人工草地,在农区利用平原、丘陵区丰富的光热资源和相对发达的农业栽培技术,建设高效、优质的饲草饲料生产,达到为集约化的养殖业提供物质基础的目的;3.牧区人工草地建设,主要用于解决牧民以草定畜后牲畜冷季舍饲或补饲的饲草料供应,以减轻天然草地压力,提高草地畜牧业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