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采用液相色谱法和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水产品中组胺的含量,比较了这两种检测方法测定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发现可见分光光度法的检测值比液相色谱法高。根据可见分光光度法的显色反应原理,研究了尸胺、腐胺、亚精胺和酪胺4种水产品中常见的非挥发性生物胺与偶氮试剂的显色反应,发现4种生物胺在480nm处都有一定吸光度,这会对组胺的检测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酪胺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最大,其吸光度达到了同浓度组胺的70%左右,而且生物胺的浓度越高对组胺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也越大。这4种生物胺是水产品中常见的胺类物质,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组胺含量时,其存在往往会导致检测结果偏高。因此,为保证水产品中组胺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尽量选择使用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本研究为水产品中组胺定量检测方法的选择及检测结果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水产品中的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检测,旨在根据检测要求选择最佳的检测方法。通过分析检测限、线性范围、加标回收、精密度和方法比较2种检测方法,同时对22例市售水产品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HPLC-MS/MS法检测灵敏度高于HPLC法,且可快速、准确进行水产品中喹诺酮类药物检测。两种方法对恩诺沙星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69,但HPLC检测数据低估于HPLC-MS/MS的2%。由于HPLC-MS/MS检测成本高,因此HPLC法可作为水产品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的初步筛检方法,而HPLCMS/MS法能准确定量水产品中喹诺酮类药物含量。  相似文献   

3.
当前对大环内酯类药残的监控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检测不同基质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残留采用的各种提取和净化方法;分析比较了薄层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微生物效价法、气相色谱-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免疫测定法等几种检测方法的优劣;认为采用HPLC和HPLC-MS法用于检测多种大环内酯类药物残留,能够很好地满足标准限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前渔业船队已拥有大量在海上捕捞作业中加工鱼粉的渔船,但是在这些船上没有检查鱼粉参数(湿度,盐度,含脂量)的仪器设备,所有的分析测定都要在陆上实验室中进行。实验室检验的方法费时费力,而且需要一定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此外,这些分析只能记录下鱼粉质量的指标,而不能对鱼粉质量的改善及时起到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随机抽取的几种国产与进口鱼粉的几种重要品质指标进行比较,研究了牙鲆对几种单一饲料的蛋白质和干物质的消化率。结果表明:采用粪分析法测定牙鲆对饲料蛋白质和干物质的消化率的方法是行之有效。据检测结果:从常规成分检测的均值上看,国产鱼粉粗蛋白含量偏低,水分、灰分、粗脂肪偏高。国产鱼粉抽样中蛋白质和干物质的平均消化率分别为79.61%和73.39%,而进口鱼粉为87.4%和81%,都比国产鱼粉高。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国产鱼粉与进口鱼粉的优劣,提出了国产鱼粉加工工艺改进的方向,对提高国产鱼粉质量,生产优质国产鱼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 浙江省椒江市大陈岛在“七五”期间,陆续创办6家鱼粉厂,基本改变过去那种“捕到手,吃不到口”的浪费局面。大陈鱼粉生产企业在产品质量、降低物耗、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到1991年12月中旬已有4家鱼粉厂取得部级鱼粉生产许可证,多次受到省、地、市有关部门的表扬。该岛鱼粉行业在贯彻农业部  相似文献   

7.
测量不确定度是判断测量结果的依据和评定测量水平的指标,现今不确定度在世界各国许多实验室和计量机构使用。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对实验室采用测量不确定度描述测量结果质量已提出明确的要求,测量不确定度在检测、校准实验室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测量不确定度在检测工作中的正确使用可以衡量实验室科学管理和检测技术的水平。通过对鱼粉中油脂酸检测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分析,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对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如实反映测量的置信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8.
水产品中环丙沙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建华  王庆贺  郭霞  黄德凤 《水产科技情报》2009,36(4):189-191, 194
综述了水产品中环丙沙星残留的各种检测技术,包括微生物法、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薄层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免疫分析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等,介绍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同时测定水产品中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并对提取和净化等前处理条件进行了优化。目标化合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对草鱼、鳙鱼、大黄鱼、虾进行检测分析,添加4、10、100、1000μg/kg浓度水平时,回收率为68.5%~106.6%,相对标准偏差0.80%~9.16%,方法的检出限为1.5μg/kg,定量限为4μg/kg。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鳗鲡肌肉中孔雀石绿代谢物隐性孔雀石绿染料残留标准物质的研制和定值方法,以一定质量浓度孔雀石绿对鳗鲡进行药浴给药,使孔雀石绿在鱼体内自然代谢,从而使鳗鲡体内含有隐性孔雀石绿残留。经均质、真空包装及辐照处理后,获得一批500个独立包装的的鳗鲡肌肉样本。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该样本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经8家独立实验室协同定值及不确定度评估,其特性值为2.82μg/kg,扩展不确定度为0.39μg/kg(k=2)。所建立的制备方法为染料残留鳗鲡基体标准物质的实验室制备提供了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水产品等食品中磺胺类抗生素常用的分析方法和预处理方法进行了综述,归纳和比较了毛细管电泳法、微生物方法、液相色谱-质谱法、免疫法、气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特点。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由于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是当前检测磺胺类抗生素的主要方法。同时,对包括固相萃取、分子印迹等预处理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文章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鱼粉中5种喹噁啉类药物及其2种主要代谢物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乙腈-乙酸乙酯(1∶1,V∶V)和1 mol·L^–1盐酸分步提取,盐酸提取液进一步用乙酸乙酯反萃取,有机相经浓缩后,均用乙腈复溶,用PRiME HLB通过性固相萃取柱净化处理。样品以乙腈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经Phenomenex Kinetex C18柱梯度洗脱分离,质谱采取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代谢物采用内标法定量,原药采用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7种化合物在对应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4),2种代谢产物检测限为2μg·kg–1,定量限为5μg·kg^–1;5种喹噁啉类药物检测限为1~10μg·kg^–1;定量限为2~20μg·kg^–1。在高、中、低3种添加浓度下7种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为64.4%~102.2%,相对标准偏差为3.2%~10.2%。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好,能同时测定鱼粉中的喹噁啉类药物及其主要代谢物。  相似文献   

13.
运用RT-PCR与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DHPLC)相结合,建立了对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HSV)快速检测方法,根据对VHSV病毒N基因保守序列的分析,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将RT-PCR扩增产物经变性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快速检测。同时运用荧光RT-PCR方法进行平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与荧光RT-PCR检测结果相同,其特异性强,灵敏度较高,检测限为3 pg的病毒核酸模板,PCR-DHPLC技术具有高通量、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鱼粉市场物缺价贵,质量参差不齐,更有些人制售假劣鱼粉,而很多饲料厂未掌握检测鱼粉质量的手段,购进假劣鱼粉,严重影响饲料品质并造成了经济损失。本文提供一些检测鱼粉质量的方法,供饲料企业技术人员参考。 一般从两个方面判别鱼粉质量优劣。第一步要鉴别鱼粉是否搀假。如果是真鱼粉则进行第二步,考察其内在品质。 一、鉴别鱼粉是否搀假可通过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 1.物理方法:主要是进行感官鉴别。 ①视觉优质鱼粉颜色一致,均匀分散无结快。进口鱼粉呈黄棕色,颗粒状。国产鱼粉呈青黄色,肉松状。都含有少…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喹诺酮类药物及其使用现状;介绍了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等。指出,在水产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中,固相萃取法和QuEChERS萃取法用于样品前处理,成本低、效率高;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高效液相色谱法仍将是检测喹诺酮类药物残留使用最广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冀渔广角     
<正> 农业部发布鱼粉产品质量抽查通报 由国家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承担的鱼粉产品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辽宁、河北、山东、浙江、广东等6省的43家企业,44个鱼粉产品,合格的仅有19个,抽查合格率仅为43.2%,是历次鱼粉产品抽查中最低的一次。 自鱼粉产品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以来,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7.
水产品中河鲀毒素的高效液相紫外测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鲀科鱼类为研究材料,采用超声波法提取,C18-WCX联用固相萃取纯化,使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方法测定水产品中河鲀毒素含量,通过探索提取方法和色谱条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并确定和优化色谱分离和紫外检测条件,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紫外检测测定水产品中河鲀毒素的方法。该检测方法稳定性好,可操作性强,加标回收率在75%~8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检出限达到0.02mg/kg。与现行河鲀毒素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对仪器要求低、操作简便的特点,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气相色谱法测定鱼虾肌肉组织中氯霉素的残留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鱼虾肌肉组织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检测有很多种方法 ,定量确认方法一般有气相色谱法 (GC)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气相色谱一质谱联机 (GC -MC) ,液相色谱—质谱联机 (LC -MC)等方法 ,本文采用GC法 (ECD)研究测定了鱼虾肌肉中氯霉素的残留量。用乙酸乙脂提取样品中的氯霉素 ,经去蛋白质 ,脱脂 ,过C18柱后 ,用BSYFA -TMCS衍生后进样。方法的回收率为 6 4 5± 8 7% ,检测限为 0 1~ 1μg/kg。  相似文献   

19.
在实验室内对植物蛋白浓缩物替代PK-C型开口饵料中的鱼粉进行了研究。另外,在生产条件下研究了以不同工艺生产的鱼粉做成的PK-C型配合饵料的投喂效果。后者是出于饲料工厂因某些原料质量差或者短缺,难以使配合饵料各种成份的含量保持恒定。 PK-C型开口饵料的组成:微生物合成制品50%、鱼粉35%、酪酸钠6%、小麦粉5%、饲料酵母1.5%、植物油1.5%、ПФ-IB型多  相似文献   

20.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高速发展,鱼粉作为优质水产饲料的原料在国内有着很大需求。为提高鱼粉生产的效率、提升鱼粉成品的品质,研制了一种高品质鱼粉加工装置。该装置优化了加工工艺和加工设备,精准控制鱼粉加工过程中蒸煮、压榨、干燥环节的工艺参数,通过引入蛋白质检测装置,精准控制蒸煮环节温度,以此降低蛋白质变质现象;采用双级干燥工艺和脂肪检测装置来降低鱼粉的含水量和脂肪含量。成品鱼粉品质的测定试验表明,该装置生产出的鱼粉与传统加工装置生产的鱼粉相比,蛋白质含量提高11%,脂肪含量降低17%。通过饲养试验进一步验证了鱼粉品质的优越性。从渔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高品质鱼粉加工装置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