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津县是我国梨树主要的发源地之一.是国家优质梨最佳适生区。2002年从山东省莱阳农学院引进日韩梨13个品种.通过七年试种观察.圆黄梨和华山梨在中早熟品种中表现生长良好.性状稳定.品质优良。现将试验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周润生 《落叶果树》2007,39(4):51-55
1选择品种 目前栽培的日韩梨品种较多,如丰水、黄金、金廿世纪等.这类品种的共同特点是个大、肉质细、汁液多、脆甜,但耐藏性和风味(特别是香味)远不如中国梨品种.因此,不要单纯栽培日韩梨.中国梨品种中可选绿宝石、玛瑙、早酥、黄冠和宝山酥梨.郑州果树所用日本梨品种幸水和中国梨品种火把梨做亲本,杂交育成的满天红品种表现也较好,果实9月下旬成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16%,风味佳,而且果实为红色,特别适合观光栽培,可适当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涛  崔海燕 《果农之友》2012,(11):15-15
从20世纪末开始日本、韩国梨大量引入我国,对改善我国梨的品种结构、丰富品种资源起到了积极作用。滦南县于2003年就有零星栽植,目前,大部分新梨园栽植的都是日韩梨,主栽品种选用黄金梨、圆黄、大果水晶、丰水等日韩梨系列优良品种,这些品种外观整齐、肉  相似文献   

4.
陈涛 《河北果树》2012,(6):38-39
<正>从20世纪末开始日本、韩国梨大量引入我国,对改善我国梨的品种结构、丰富品种资源起到了积极作用。我县于2003年就有零星栽植,目前大部分新梨园栽植的都是日韩梨,主栽品种选用黄金梨、圆黄、大果水晶、丰水等日韩梨系列优良品种,这些品种外观整齐、肉质细嫩、甘甜味浓、石细胞少,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我国梨面积、产量及品种结构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有关梨品种结构的几点思考,特别提出了恢复传统品种声誉,日韩梨的正确定位及应适当发展晚熟梨和制汁用梨。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胶东地区是我国梨树栽培较早的地区之一,拥有较多珍贵的梨品种资源,如莱阳茌梨、黄县长把梨等名产。但自90年代中期,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也遇到梨果出口难的问题。为了筛选出适宜胶东地区环境条件且可以出口的优质梨品种,我们在青岛市人民政府科教兴农基金的资助下,于1999年从日本小町园、韩国国家园艺研究所引进40余个日韩砂梨新品种进行试栽。经过几年的试栽鉴定,从中筛选出6个适宜胶东地区栽培的砂梨品种。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出适宜胶东地区环境条件且可以出口的优质梨品种,我们在青岛市人民政府科教兴农基金的资助下,与山东省医疗保健品进出口公司烟台分公司合作,于1997-1999年从日本小町园、韩国国家园艺研究所引进40余个日韩砂梨新品种进行试栽。经过几年的试栽鉴定,从中筛选出8个适宜胶东地区栽培的砂梨品种。现将这8个砂梨品种在当地的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梨树黑斑病是近年来在一些绿色日韩梨品种上普遍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由于该病害来势凶、发生早、蔓延快,以前在传统梨上发病较轻,所以应引起梨树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西北园艺》2005,(3):28-28
由河北农业大学主持完成的“目韩梨引种评价及优质调控栽培技术”项目去年12月通过鉴定。该项目通过对10个目韩梨品种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提出了适宜在我国产梨第一大省河北省推广的爱甘水、圆黄、黄金、大果水晶和丰水5个优良品种,明确了供试品种的光饱和点、最适光合温度等数据.探明了叶、果内各矿质元素与果实糖、酸含量的相关关系等,为指导施肥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半干旱地区日韩梨调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闫素芬  严娟  姚明 《落叶果树》2011,43(3):42-43
近几年来,睢宁县引进栽植一批日韩优良砂梨品种,在丰水、新高、黄金、大果水晶等中晚熟品种中,最受消费者喜欢的是黄金梨。黄金梨是韩国用二十世纪梨和新高梨杂交育成,于2004年引入。该品种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350g左右,最大500g;成熟时果皮黄绿色,  相似文献   

11.
黄金梨棚架栽培整形及合理负载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金梨是韩国用新高梨与二十世纪梨杂交育成的中晚熟沙梨品种,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于1996年与韩国京畿道农业振兴院签订品种交换协议引进该品种,经过多年区试研究,2005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备案。黄金梨果面光滑呈金黄色、果个适中、外观美、结果早,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梨课题组引进改良吸收日韩棚架栽培技术建立黄金梨高标准全钢管棚架栽培试验园,同时进行了相关配套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黄金梨树势强、萌芽率高、成枝力弱,采用棚架栽培主要优点是抗风、果实质优、受光均匀、商品率高。1材料和方法1.1棚架…  相似文献   

12.
熊斌生 《果农之友》2006,(4):I0002-I0002
红星梨(又名红茄梨,下同)是美国从茄梨芽变中选育的新品种。为梨果中着色最漂亮的全红型优质早熟品种。引入我国时间较晚,国内栽培尚处于起步阶段。河南省灵宝市川口果树试验园所产梨果已连续3年销往俄罗斯。果园批发价由每千克4元上升至4.6元。茄梨,美国品种,引入我国时间很早,国内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均有少量栽培。极受生产者和消费者欢迎。根据红星梨与茄梨的栽培表现比较。现将红星梨的主要优点简述于后.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红香酥梨是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以库尔勒香梨为母本.鹅梨为父本杂交选育成的一个红皮梨。199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7年引入我市栽植和高接.面积120hm2.主要分布在深州市唐奉镇。通过几年观察,该品种在深州市表现良好。性状稳定。随着前几年日韩梨发展热潮的消退.特别是2008年梨果市场价格的波动显现出红香酥梨的优势。于是.我市2008年冬和2009年春又掀起了红香酥梨的高接高潮。  相似文献   

14.
我国虽是产梨大国,梨树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第1位,但梨产业结构存在许多弊端,如结构不合理,品种低劣,优良品种比率不高,单位产值效益低下等。为改变这种状况,近年来,我国各地在新优梨品种引进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现将引种情况及品种表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日韩梨品种由于品质优良、易结果、经济益好,我国的一些梨产区引进其接穗,进行了高接换种。泊头市从1996年陆续引进了黄金、新高、圆黄、丰水等一批日韩梨接穗,在鸭梨、胎黄梨上进行了高接,连续几年来,产量很高,也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从2005年,有些园片出现了果枝过多,枝条下垂,树势衰弱的现象。1早衰的原因1.1土壤肥力低日韩梨属砂梨系统,长期生长在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条件下,要  相似文献   

16.
<正>为筛选适宜云南省东南部发展的梨树品种,为该地区梨树发展提供优良品种,我们从1993年起先后从国内外引种梨早熟品种52个,建立梨早熟品种资源圃。经过10多年的试栽鉴定,从中筛选出雪蜜梨、黄冠梨、七月酥、桂冠梨、翠冠梨、翠伏梨6个适宜在该地区发展的品种。现将这6个品种在当地的表现介绍如下。1 试栽地的基本情况 试栽地位于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广南研究站及广南县城南郊五里桥,面积15 hm2。云南省  相似文献   

17.
水晶梨是韩国新高梨的芽变。2002年滦县林业局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小苗在古马镇试栽,通过6年对该品种的观察,水晶梨在滦县表现出抗病、丰产、稳产、适应性强的特点,综合性状表现优良,是优秀的晚熟品种。滦县现有水晶梨666.7公顷。注册商标有两个。为“王风德”和“三乐”,水晶梨在滦县每年产值达3000万元,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日韩梨面积的不断扩大,叶片发生黑斑的现象也日趋严重,品种以黄金梨受害最重,其他品种也有发生。特别是今年进入5月份以来,气温低,空气湿度大,以黄金梨为主的日韩梨叶片发生黑斑现象呈现不断扩展的趋势。因此,对日韩梨叶片发生的黑斑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进行查病防病,把这一病害控制在初发阶段。  相似文献   

19.
桂花梨简介     
文仁德 《广西园艺》2002,(5):J007-J007
在 2 0 0 2年首届全国早熟梨学术研讨会上 ,广西果蔬研究所选送的“桂花”梨 ,经与会专家评审 ,荣获“优质品种”称号及荣誉证书 ,这是本所继 2 0 0 1年“新九”梨获“优质早熟梨”称号后的又一成就。两个优质梨品种熟期相差 7~ 1 0 d,加上再早 1 0 d的“早蜜”梨的搭配 ,可以使整个 7月份有优质梨供应 ,为广西果树产业结构调整起到积极作用。桂花梨系笔者在广西果蔬研究所潭下实验基地选出 ,在桂林种植表现简介如下 :1 树势强健 ,叶色浓绿 ,抗病性好 ,一般不会造成早期落叶和翻秋花。不翻秋花是南方种梨成功的关键和保证。2 优质早熟 ,…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全国各梨产区掀起了"水晶梨"热,由此带动了日韩梨品种的大量引进和发展,尤其以褐皮品种倍受国际国内市场的青睐,价格一路攀升,果农纷纷大面积栽植和改接.由于引进、发展的多数是中早熟品种如黄金梨、圆黄梨等,不耐贮藏,货架期短,且与其它果品同时上市,经济效益并不好.2001年第三届烟台世博会时,我市引进晚熟梨新品种"晚秀"接穗,高接在冀州市大寨村10年生鸭梨树上,计2.66 hm2,平均每株改接40个头.第2年产量达1 000kg/666.7m2,纯收入5 000元;第3年产量3000 kg/666.7 m2,纯收入1.2万元.其效益是当地主栽品种鸭梨的4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