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狸鼠(Myocastor coypus)也称狸獭、河狸鼠、沼泽海狸,在动物分类上属于兽纲啮齿目海狸鼠科海狸鼠属。海狸鼠原产于南美洲的南纬22~25°的地带之间,分布在巴拉圭、巴西、智利、玻利维亚、乌拉圭、阿根廷等国家。1882年,法国首次进行了人工饲养;1992年,阿根廷建立了人工饲养场;1956年,我国从前苏联首次引进海狸鼠种鼠,先后在黑龙江横道河子、吉林左家、北京房山、山东微山等地进行设场饲养。20世纪60年代初,海狸鼠饲养曾有较大发展,近几年北京地区又重新从国外引种进行规模化饲养。1海狸鼠的生物学特性1.1海狸鼠的形态海狸鼠是大型的啮齿类…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于1992年10月15日至28日从俄罗斯引进600只海狸鼠,经三个月饲养,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俄罗斯海狸鼠的形态 从俄罗斯引进的 600只海狸鼠(公200  相似文献   

3.
海狸鼠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狸鼠(Myocastor coypus)又名沼狸、狸獭,属啮齿目海狸鼠科海狸鼠属.是一种皮肉兼肉型的草食动物,全身生有浓密柔软的绒毛,毛皮结实,美观耐用.具有性成熟早、繁殖力强,耐粗饲、饲料易获得,饲养成本低等特点,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小经济动物.但目前有关海狸鼠的生理生化指标报道较少,这给海狸鼠的人工饲养.繁殖育种乃至疾病防治带来了很多困难.对此,我们对海狸鼠的一些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提高海狸鼠生产能力,克服一些地方出现血缘近亲现象,根据课题研究内容,我们于 1992年11月从俄罗斯引进部分海狸鼠。今年1月份以来,发现三例海狸鼠尿结石病,这在海狸鼠饲养中实属罕见,现报告如下。 一、饲养情况 从俄引进海狸鼠每只体重2.5~3.0kg,年龄 6~ 12个月,按毛色、血缘、体重、健民情况分群分组饲养。暂养圈2.5米×4米,每圈养12~16只,带水池的圈舍1.8米  相似文献   

5.
<正>海狸鼠又名河狸鼠、沼狸、狸獭。最初发现海狸鼠的西班牙人,将其误认为Nutria(西班牙语,意为水獭),迄今仍有许多国家采用这个名称。在动物分类学上,它录属于哺乳纲、啮齿目、(鼠加)(鼠布)科、海狸鼠属动物。有3个自然亚种:Myocastor coypus bonariensis、M.coypus coypus和M.santa cruz。  相似文献   

6.
<正> 海狸鼠(Myocdstor coypus)生殖系统的功能是生殖后代、繁殖种族。现将雌、雄的生殖器官分别简述如下。 一、雌性生殖器官 雌性海狸鼠的生殖器官由生殖腺(卵巢)、生殖管(输卵管和子宫)、交配器官和产道(阴道、尿道生殖前庭和阴门)组成(见图1)。  相似文献   

7.
海狸鼠 ( Myocastor coypus)也称狸獭 ,是一种具有较高饲养价值的皮肉兼用型动物[1] 。本实验旨在探讨海狸鼠消化腺的结构特点 ,为海狸鼠的科学饲养和繁育提供形态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动物 健康成年雄性海狸鼠 6只、雌性海狸鼠 4只。1 .2 取材及切片制作 海狸鼠颈动脉放血致死 ,取肝脏、胰脏和唾液腺组织 ,用 Bouin氏液固定 ,逐级酒精脱水 ,二甲苯透明 ,54℃~ 6 2℃浸蜡与包埋 ,连续切片 ,切片厚度 4~ 5μm,隔 2取 1。将切片分别用H.E.、Schiff氏法进行染色[2 ] 。1 .3 透射电镜样品制备与观察 取肝脏、胰脏各 1小块 ,…  相似文献   

8.
海狸鼠的人工饲养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由于其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易饲养,饲料来源广、适应性强、发病率低、经济效益高等优点,近几年,我国海狸鼠人工饲养也发展较快,相继建立了许多饲养专业场,但对海狸鼠繁殖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针对海狸鼠繁殖情况,做一些观察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海狸鼠的电刺激采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狸鼠的电刺激采精高冰,王书杰,于兴中(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王玉珍,刘彩兰,李玲(黑龙江省家畜繁育指导站)海狸鼠(Myocastorcoypus)饲养业在我国是一项新兴养殖项目。作者1991年至1993年在研究海狸鼠饲养繁殖技术的同时,...  相似文献   

10.
海狸鼠又名海狸、獭狸,属于啮齿目海狸鼠科。海狸鼠是草食性皮肉两用动物,原产于南美国家。海狸鼠的人工饲养在国外已有百余年历史,我国从1956年开始首次引进饲养。现已选育出16个色型品系,有白色、金黄色、黑色、褐色、奶油色、珍珠色等。尤以金色、金黄色最为珍贵。海狸鼠具有经济价值高、饲料来源丰富、圈舍构造简单、好饲养、易  相似文献   

11.
海狸鼠又名海狸、獭狸,属于啮齿目海狸鼠科。海狸鼠是草食性皮肉两用动物,原产于南美国家。海狸鼠的人工饲养在国外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我国从1956年开始引进饲养。现已选育出16个色型品系,有白色、金色、金黄色、黑色、褐色、奶油色、珍珠色等,其中以金色、金黄色最为珍贵。海狸  相似文献   

12.
狸獭屠体脂肪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狸獭(Myocasror coypus)又名沼狸、海狸鼠,英名为Nutria,俄名,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于哺乳纲、啮齿目、(?)科,原分布于南美洲的阿根廷、智利等地。由于狸獭为草食性毛皮兽,毛皮结实美观耐用,且具有耐粗饲、繁殖力强(1只成年雌兽2年可产25—30只)、饲料易获得、饲养成本低的特点,因此,近几十年来已引种扩散到德国、波兰、捷克、罗马尼亚、苏联、朝鲜、中国等许多欧、亚国家进行人工驯养繁殖。还培育出了毛色艳丽的多种彩色狸獭。1990年12月在加拿大北  相似文献   

13.
<正>1994年5月上旬.我区平李村某户,从外地引进31只2月龄仔海狸鼠饲养.4日后海狸鼠陆续发病,共死亡5只.5月18日畜主前来求医,经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该病由魏氏梭菌引起的坏死性肠炎.随即采取有利防治措施,控制了  相似文献   

14.
<正>最近,我们在从俄引进的海狸鼠中,发现1例母鼠皮下脓肿,做了切开手术后,效果良好。 一、病例 海狸鼠系灰褐色,母11.5个月龄,体重4.2公斤,体长48厘米,于1992年10月15日从俄引进, 10月28日到哈尔滨,现已饲养近4个月。冬季在舍内饲养,室温8~  相似文献   

15.
<正>海狸鼠又称狸獭,原产于南美洲,其人工饲养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我国从50年代才开始饲养,80年代又批量引种。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存栏数已达400多万只。海狸鼠是从国外引进的经济动物,其特点是:草食低粮、饲养成本低;一年多胎,一胎多仔,性成熟周期短;皮肉兼优,用途广泛;抗病能力强,饲养管理简单;对环境适应力强,  相似文献   

16.
狸獭养殖     
(一)狸獭的生物学特性 狸獭又称海狸鼠、沼狸,属于啮齿目,硬毛鼠科,海狸鼠属动物。狸獭原产于南美洲的智利、阿根廷、巴西等国家。中国无野生狸獭,现国内所饲养的狸獭是从国外引进的原种繁殖的后代。  相似文献   

17.
<正>一、海狸鼠养殖管理情况伊尔库茨克州是俄罗斯中心地区,位贝加尔湖西岸,是东西伯利亚海狸鼠养殖比较集中的州之一.海狸鼠的养殖在俄罗斯各地区比较普遍,许多农场、农户、畜牧场都有养殖,其规模大小不一.1993年6~9月赴俄考察期间.我们走访了几家毛皮动物养殖单位、同养户、动物协会、兽医站等.州、市、区动物协会是专门负责协调海狸鼠、兔的生产发展,审批海狸鼠、  相似文献   

18.
海狸鼠又名海狸、獭狸,属于啮齿目海狸鼠科.海狸鼠是草食性皮肉两用动物,具有经济价值高、饲料来源丰富、圈舍构造简单、好饲养、易管理、无瘟疫的特点.其毛皮可制皮革和裘皮,肉是优质的高蛋白野味佳品.内脏是生物制药的主要来源,脂肪可制精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70%以上,是生产化妆品、生物药品和保健品的主要原料,是国家大力普及饲养的节粮新畜种.下面就海狸鼠的繁殖技术作一简单论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海狸鼠,属于啮齿目海狸鼠科,是草食性皮肉两用动物,原产于南美。海狸鼠的人工饲养在国外已有百余年历史。我国从1956年开始引种饲养,现已选育出16个色型品系,有白、金黄、黑、褐、奶油、珍珠色等,尤以金色、金黄色最为珍贵。我国很多地方自然条件很适合海狸鼠的生长发育。它具有经济价值高、饲料来源丰富、圈舍构造简单、易饲养管理,无瘟疫、家家户户都能养的特点。在欧洲许多国家如波兰,俄罗斯,已形成大规模饲养。由于其肉食和毛皮制品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久将成为农家院落的普通养殖品种,是国家大力普及饲养的节…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国海狸鼠饲养业能够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海狸鼠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易饲养、饲料来源广、繁殖快、适应性强、经济效益高等优点。但在人工集中饲养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发现有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