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瘦西湖风景区森林生态系统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瘦西湖风景区森林生态系统建设是城市森林生态体系研究与示范扬州试验点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历史遗存植物造景、坚持乡土树种地被植物应用、加强生物多样性原则、开发水生湿地植被景观、推进生物防治管理等,阐明了景区森林生态系统建设的基本原则;并就自然植被资源保护、湿地植物景观以及生态绿地模式建没等设想,对景区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目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青云山风景区森林植物景观优化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建设规范要求,综合考虑青云山风景区景观资源特点、森林植物景观现状及其地带性植被类型等因素,以风景区森林植物景观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风景区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提出风景区森林植物景观改造措施和优化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3.
森林、湿地生态系统主导功能提升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森林和湿地的共轭效应事关国家生态安全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森林与湿地的生态服务价值,既是目前森林生态经济研究的新课题,也是国内外森林生态研究发展的新趋势。饮用水源区水源涵养及水质净化功能提升技术、生态旅游休闲区景观价值提升技术、人居环境区彩色健康森林营建技术、湿地公园与消落带湿地植被建设技术是提升森林、湿地生态系统主导功能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漓江流域森林植被景观恢复与规划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合平  徐刚标 《广西林业科学》2001,30(4):163-165,188
分析漓江流域森林植被的景观生态问题,探讨流域森林植被景观恢复的技术和途径,包括源头森林植被景观、农田森林景观和河岸森林景观可能的规划措施和方法,指出地带性植被景观的恢复是漓江流域风景区的森林恢复唯一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5.
回顾森林游憩发展的历史,探讨现代森林游憩建设中存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开发利用不合理、景观管理薄弱等问题,认为应该通过景观生态规划使之不断完善,并从森林景观生态学基础研究、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评价、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模型和森林风景区景观管理4个方面综述国内外景观生态规划研究的成果,指出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研究发展的趋势,认为单纯的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已经不能适应景观生态规划研究多学科的需要,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的研究应该大力加强与其他学科,诸如经济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未来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研究中,需要在理论研究、方法探讨和技术支撑方面进行全面的革新。  相似文献   

6.
回顾森林游憩发展的历史,探讨现代森林游憩建设中存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开发利用不合理、景观管理薄弱等问题,认为应该通过景观生态规划使之不断完善,并从森林景观生态学基础研究、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评价、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模型和森林风景区景观管理4个方面综述国内外景观生态规划研究的成果,指出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研究发展的趋势,认为单纯的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已经不能适应景观生态规划研究多学科的需要,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的研究应该大力加强与其他学科,诸如经济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未来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研究中,需要在理论研究、方法探讨和技术支撑方面进行全面的革新.  相似文献   

7.
王韧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4):214-218
详细阐述了太姥山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水文、森林资源分布、野生动植物资源等概况。根据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生物多样性保护、应用生态学原理、景观配置等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原则,对太姥山森林生态系统的建设提出保护与抚育改造等措施,并从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生产力、土壤与水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活力、森林生态系统发挥社会经济效用的能力等方面论述了太姥山森林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太姥山生态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乡村旅游业服务功能,多元发展千岛湖旅游产业,推进千岛湖新农村建设。文章以淳安县云濛溪乡村旅游景区为例,根据自然地理和景区旅游资源及其空间分布待点,探讨了景区的总体布局,提出了植被景观的规划原则,分析了景区天然次生林植物群落、湿地植物群落和人工植物群落生态系统的组成与景观建设,并根据景源、景观及生态敏感程度划分生态保育等级,阐明不同生态保育等级的生态保育措施。  相似文献   

9.
吴静  秦飞  关庆伟 《林业科技》2010,35(6):64-67
通过对吕梁风景区生态风景林规划实践,提出风景区森林植被的规划设计,应根据景区不同功能分区,围绕生态性、景观性、文化性、社会性四大目标,统筹考虑,系统规划。提出了吕梁风景区生态风景林规划3个基本类型10个典型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武当山风景区的植被恢复与生态建设是实现“以人为本,生态立区”、“创世界知名风景区,建中国山水园林城”的特区发展目标,构建完整的景区生态系统,建设充满人情味的生态旅游区,维持景区生态系统的稳定,实现风景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笔者结合该区实际,提出了景区植被恢复与生态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