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8 毫秒
1.
2006年6月21日下午,沅江市黄茅洲镇常青村村民忙着送售苎麻。目前,益阳市种植的4万公顷苎麻第一季麻(头麻)基本收割完毕。头麻667平方米平均产量65公斤左右。现农民的头麻出手价每公斤为7.6元~7.8元,与2005年同期相比,每公斤苎麻价格降低0.7元左右。头麻上市麻农忙@宁党保  相似文献   

2.
苎麻是鄂南地区的重要特产经济纤维作物,麻农有"头麻钢,二麻铁,三麻一包糠"农谚,种好头季苎麻对麻农收入至关重要,是要达到头麻稳产高产,首先要预防晚霜冻对  相似文献   

3.
以苎麻品种中苎2号为材料,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氮钾配施对苎麻植株鲜重及原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苎麻植株鲜重和原麻产量大小均为头麻>三麻>二麻;苎麻植株原麻干重与植株鲜重比为二麻>三麻>头麻;植株鲜重和原麻产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回归关系。运用DPSv7.05软件分析得出"中苎2号"植株鲜重的最优氮钾配比为:N 20 kg/667m2,K20 27.071kg/667m2;原麻产量的最优氮钾配比为:N 17.92 kg/667m2,K20 27.071 kg/667m2。  相似文献   

4.
苎麻剥刮质量与收获时间、收获天气、扯剥技术、浸水时间和剥麻机具使用等密切相关。要提高苎麻质量,必须严把剥刮关。1.适时收获科学的收获时间为:头麻芒种边(6月上旬),二麻立秋前(8月上旬),三麻霜降前(10月下旬)。2.选择晴天收麻收苎麻要择晴天,且当天收获当天晒干。这样的麻  相似文献   

5.
应用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镉对苎麻生长发育、品质以及器官含Cd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镉含量在100mg/kg以下对苎麻产量无影响,当土壤Cd含量达到400mg/kg时原麻减产14.5%。Cd在苎麻植株各部位含量:根>茎叶>籽实;在茎叶中含量:皮屑>麻皮>麻骨>原麻。不同麻龄苎麻根和茎叶镉特性表现为镉含量:三龄麻>二龄麻>一龄麻。同龄苎麻三季差异为头麻>三麻>二麻。  相似文献   

6.
阳新县苧麻生产,在一般年景,二、三麻产量都比头麻低,二麻产量约为头麻产量的60%,三麻产量约为头麻产量的40%,可是在个别年份,如果7、8、9月间雨水充足调匀,二廊产量可超头麻,三麻产量可赶头麻。看来二麻和三麻低产的基本原因,是由于生长期间雨水不足所致。因为苎麻生长期间天旱,施下的肥料很难溶解为根部吸收  相似文献   

7.
对湖南地区成龄苎麻田冬季套作蔬菜的种类、经济效益及套种对苎麻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龄麻田种植蔬菜要选择育苗移栽的种植方式,蔬菜可选择抗寒性较强的叶菜类和茎菜类,收获期最迟不能超过4月上旬。套作蔬菜对苎麻农艺性状和产量有影响,尤其是对头麻的影响最大、二麻次之,对三麻的影响最小。套作豌豆、生菜、榨菜和芥菜可显著增加头麻的产量。麻田套作蔬菜在产量、产值及经济效益上均体现出一定的优势,尤其是芥菜要苎麻套作模式的土地当量比最高,可作为南方坡地成龄麻田套作的最佳模式,其次为小白菜要苎麻,莴苣要苎麻、榨菜要苎麻和雪里蕻要苎麻模式较好,产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农艺措施对湘北红壤丘岗区苎麻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湖南苎麻生产从平原湖区向山丘区的战略转移,对湘北红壤丘岗苎麻高产农艺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取麻园冬培,二麻、三麻麻园行间深中耕+覆盖,头麻在5月31至6月5日,二麻7月26~31日,三麻10月20~25日收获有利于促进全年三季平衡增产。  相似文献   

9.
市场信息     
市场信息四川苎麻、白蜡销售疲软,蓑草畅销价扬重庆市供销合作社吴灵苎麻、白蜡、蓑草都是四川省主要农副产品,今年都是增产趋势,价格有升有降,销售除蓑草热销外,芒麻销售疲软,白蜡也不够理想。苎麻主产大竹,今年头麻上市价格大幅度下降。下跌的原因主要是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揭示苎麻基因型之间胶质及其组分的时空变化规律,促进苎麻高产优质低胶育种与栽培,对25个苎麻品种不同季别、不同部位的原麻胶质含量及其组分的测定结果表明,苎麻胶质及其组分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不同季别的总胶质、果胶质、半纤维素的含量均以头麻最高,二麻次之,三麻最低;水溶物、木质素的含量大小恰好相反.不同部位的总胶质、水溶物、果胶质、半纤维素的含量均以梢部最高,基部次之,中部最低;木质素的含量则以基部最高,中部次之,梢部最低.苎麻胶质及其组分时空差异的大小又因品种而异:苎麻总胶质以竹子麻、大庸黄壳麻、青壳麻、四川珙县圆麻、湘潭大叶白的变异较大,达4.19%~5.95%,沅江白里子青、湘苎三号等6个品种的变异幅度较小,在1.00%~1.99%之间.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来自全国主要苎麻产区的基因资源光合作用及其与产量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1)显著影响苎麻田间净光合强度(Pn)的因素,头、二、三麻依次减少;其中胞间CO_2浓度、叶室CO_2浓度、气孔阻力和气孔导度对三季麻Pn均有显著影响,而蒸腾强度对头、二麻Pn,叶温对二、三麻Pn有显著影响。(2)经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各季麻Pn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方程,这些方程对Pn的回归拟合结果,头、二、三麻平均误差率分别为3.35%,1.46%和3.30%。(3)季内各基因型问Pn差异显著,季间Pn则三麻>二麻>头麻;Pn与原麻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n与单纤维支数相关不显著。头、二、三麻Pn均较高的资源有:浏阳“鸡骨白”、邻水“牛皮麻”、邻水“红顶家麻”、“园青6号”等品种。  相似文献   

12.
以光钝感全雌性苎麻(简称NC苎麻)材料为毋本,用环剥法诱导通常在短日下才开花的雌雄同苎麻(简称SM苎麻)开雄花,组配NS组合。对6个NS组合与一个品种(细叶绿,CK)的研究,初步表明:NS组合的最大优点是纤维品质特优,头麻(1993)均在2000m/g以上,三麻(1992)有5个组合超过1800m/g的优质标准;纤维产量的对照优势率最高为60.6%;植株高大,但茎数扳少;株高整齐度比无性繁殖的对照差,但其与产量几乎无相关;多数NS组合头麻有部分植株现雄蕾、散粉,亦有头麻不现蕾、散粉的组合。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盆栽试验,以中苎一号苎麻为材料,于2010、2011年研究不同连作年限(连作8~10年,A处理;连作4~5年,B处理;未种植过苎麻,对照)土壤栽植苎麻的生理生态及细胞学变化。结果表明:2010年不同处理苎麻的株高、茎粗、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差异不明显;2011年A处理二麻、三麻株高显著低于对照,茎粗、地上部干重极显著低于对照,连作障碍明显,障碍始于二麻,三麻收获期连作障碍加重,苎麻地下根系基本腐烂,麻株长到40 cm左右生长基本停滞;不同处理SOD活性和MDA含量在头麻、二麻差异不明显,A处理三麻S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MDA含量高于对照,植株细胞膜质过氧化作用明显,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受到损伤,从而表现出障碍效应。连作4~5年土壤种植苎麻未表现出明显连作障碍。显微观察发现,连作引起麻根横切面内细胞密度降低,细胞排列疏松,并有细胞缺失,影响根系发育,苎麻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降低,植株生长受阻。  相似文献   

14.
用白炽灯光间断夜间黑暗(夜间断),抑制了苎麻三麻开花,使其恢复营养生长,开花抑制的程度与苎麻所接受的夜间断光能相关,赤霉素可以减少雄花,使麻株增高,赤霉素结合夜间断处理,既可以完全抑制开花,又可使麻株增高,抑制苎麻开花使苎麻产量和质量都有明显改善,对第二年头麻产量也有良好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纤维用苎麻品种中苎1号实生苗进行3.75万、7.5万、15万、45万、75万、120万株·hm-2 6个移栽密度试验, 以了解不同移栽密度对苎麻次年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鲜重最高, 头麻和三麻都是移栽密度为45万·hm-2处理;干皮重最高, 头麻移栽密度为15万·hm-2处理, 二麻移栽密度为7.5万·hm-2处理, 三麻移栽密度为3.75万或120万·hm-2处理。  相似文献   

16.
<正> 目前,我省苎麻支数偏低,纺织厂不愿要本省的麻,而外省的麻大量涌入,致使我省生产的麻积压,极不利于苎麻生产的发展。从农学的观点来看,我省苎麻纤维支数能够提高,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纺织上的高要求。当前我省苎麻纤维支数偏低的原因,主要表现四个方面:1、新建麻园多:我省80%以上的麻园  相似文献   

17.
吴灵 《农技服务》1994,(6):32-32
<正> 苎麻市场开始复苏,已出现购销两旺、价格不断上升的景象。如江西苎麻和麻纺织品价格扶摇直上。去年下半年,江西省的宜春、上高、瑞昌等地苎麻价格已由原来的每吨2000元涨至4000元。1994年,苎麻价格又上涨到每吨9000元。精干麻、麻条、纯麻纱、麻布、棉麻混纺股线。棉麻和麻粘交织布的价格也随之全面回升。  相似文献   

18.
麻菇属高温型草菇类食用菌,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和17种氨基酸,深受人们喜爱.用苎麻副产物栽培麻菇产量高,每100kg可产鲜菇30~40kg.每667m2苎麻,可产麻壳、麻骨、麻叶600kg以上,用其栽培麻菇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9.
麻菇属高温型草菇类食用菌,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和17种氨基酸,深受人们喜爱.用苎麻副产物栽培麻菇产量高,每100kg可产鲜菇30~40kg.每667m2苎麻,可产麻壳、麻骨、麻叶600kg以上,用其栽培麻菇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揭示苎麻基因型之间胶质及其组分的时空变化规律,促进苎麻高产优质低育种与栽培,对25个苎麻品种不同季别、不同部位的原麻胶质含量及其组分的测定结果表明,苎麻胶质及其组分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不同季别的总胶质、果胶质、半纤维素的含量均以梢部最高,基部次之,中部最低;木质素的含量则以基部最高,中部次之,梢部最低,苎麻胶质及其组分时空差异的大小又因品种而异;苎麻总胶质以竹子麻、大庸黄壳麻、青壳麻、四川珙县圆麻、湘谭大叶白的变异较大,达4.19%~5.95%,沅江白里子青,湘苎三号等6个品种的变异辐度较小,在1.00%~1.99%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