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通过研究光照、温度、pH值、赤霉素和覆土厚度等条件处理对丹参种子萌发的影响,探讨了丹参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丹参种子最适宜的萌发温度为20~25℃,在适宜的温度下,全光照比无光照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都高,对pH值的适宜范围比较宽,在pH值为2~10范围内均可萌发,赤霉素对丹参种子的萌发作用不明显,种子最适覆土厚度为1.0 cm,最适贮藏时间为6个月,生产中建议随采随播。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温度、光照、覆土厚度、水分、pH值、赤霉素和贮藏时间等条件对甘草种子萌发的影响,探讨甘草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甘草种子最合适的萌发温度为25℃;在适宜的温度下,全光照比无光照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都高;覆土厚度在0.5~1.5cm之间甘草种子出苗较齐;土壤含水量为15%最利于甘草种子发芽;甘草种子对pH值的适应范围较宽,pH值在6~10之间时甘草种子发芽率较高;50~200mg/L的赤霉素处理显著提高了甘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时滞缩短;甘草种子最适贮藏时间为12个月,生产中建议使用新采收种子进行播种。  相似文献   

3.
通过发芽实验研究了温度、光照、pH值、贮藏时间等因素对乳突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乳突果种子无后熟休眠特性;其最适萌发温度为25℃;光照条件和黑暗条件发芽率没有差异;其对pH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在pH值为2~10范围内均可萌发,但在pH值为6~8范围内可获得较高的发芽率.最适贮藏时间为12个月.  相似文献   

4.
冬青叶鼠刺是喀斯特植被优势群落中的喜钙植物,成年植株产生数以万计的种子,但其周围很少有实生幼苗。本实验在室内条件考察环境因子温度、光照、水分、埋藏深度、Ca~(2+)浓度和pH值对冬青叶鼠刺种子萌发的影响,了解其种子萌发对环境因子的需求,为探讨冬青叶鼠刺在喀斯特地貌上自然种群更新、萌发阶段对生境的适应性以及苗木培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温度和光照时间分别为30℃和12h时,发芽率和萌发指数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5.75%和64.34,种子萌发最适合温度为25~30℃,且对光照敏感;种子发芽率和萌发指数随着水分胁迫增强显著降低,聚乙二醇浓度为0.25g/mL时发芽率和萌发指数为3%和0.98,即种子在萌发期对干旱敏感;低浓度CaCl_2处理有利于冬青叶鼠刺种子萌发,在浓度为0.03mol/L时发芽率和萌发指数达到最大,分别为91.33%和72.83;种子萌发对pH值有一定的耐受性,在pH值为5.5和pH值为8.0时均能萌发,但最适pH值为6.5~7.0;埋藏深度显著影响种子萌发,在土壤表层的发芽率和萌发指数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2.5%和68.86,深度到达2.5cm后不发芽。  相似文献   

5.
吕秀立  陆亮  钱又宇 《种子》2012,31(9):8-11
研究了低温层积处理、光照、温度、pH等因素对大叶蚁塔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层积40~50 d处理有利于打破大叶蚁塔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最适光照强度为1 500 lx,最适光周期为16 h;最适萌发温度为25℃;pH值最适为7,萌发率最高达80.25%。  相似文献   

6.
药用植物岩白菜种子发芽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发芽实验研究了光照、温度、pH等因素对岩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岩白菜种子无后熟体眠特性;岩白菜为明发种子;其最适萌发温度为25 ℃;其对pH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在pH值为5~11范围内均可萌发,且随pH升高其萌发率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7.
对繁缕进行温度、光照、低温贮藏、赤霉素和破种皮处理实验,研究不同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繁缕种子萌发对温度敏感,对光照不敏感,最适宜的萌发温度为12℃,最适光照条件为8 h。低温贮藏处理可有效促进种子萌发,-70℃贮藏后种子萌发率达到93.25%。赤霉素对种子萌芽影响较显著,最适浓度为500 mg/L。破种皮处理后种子萌发效果最好,萌发率达到96.75%,并于5 d萌发完毕。  相似文献   

8.
《种子》2020,(6)
为了解西南鬼灯檠种子的最佳萌发条件、种苗的最佳移栽时间,研究了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不同温度及覆土厚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移栽期对种苗产生块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鬼灯檠千粒重和发芽率分别为0.178 g和95.3%;最适萌发温度和覆土厚度分别为25℃和0.5 cm;种苗最佳移栽期为4月龄以上,成活率80%以上,块根平均重量和直径可达1.81 g和1.31 mm。  相似文献   

9.
通过设置不同的储藏方式、浸种时间、温度与光照条件,对密花树的种子萌发特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密花树种子的最佳储藏方式是室温湿沙储藏;最适浸种时间为24h;最适萌发温度为25℃,其发芽率和发芽势为73.35%和33.33%;光照对促进种子的萌发没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
北枳椇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北枳椇种子的吸水特性、光照、温度、硫酸、赤霉素、低温层积等条件处理对北枳椇种子萌发的影响;测定不同保藏时间北枳椇种子的活力及发芽率和不同覆土厚度对北枳椇种子萌发的作用,探讨了北枳椇种子的萌发特性及其贮藏特性.结果表明:刚采收的北枳犋种子不存在生理休眠,生活力高达86%;北枳椇种皮坚韧,对胚具有机械限制作用,发芽周期超过100d,且发芽不整齐;光照对胚发芽无显著影响;45 d低温砂藏促进其种子萌发;0.5~4 g/L.浓度GA,的处理对其种子萌发促进作用不显著;用浓硫酸处理12 min后,在25℃温度下北枳椇种子30 d发芽势由不处理的21.67%提高到75.4%;北枳椇种子活力在常温下可以保存数年,保藏1年后的种子可能由于老化的原因,萌发时需要改进处理方法以提高发芽率;北枳椇为子叶出土型种子,育苗覆土小于0.5 cm为好.  相似文献   

11.
苍耳种子萌发和出苗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孟良  汪从顺  万军 《种子》2004,23(4):35-38
通过发芽试验研究了温度、pH、光、N、P、K、播深、种子部位等因素对苍耳种子萌发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苍耳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在15~25℃.苍耳为明发种子,可通过控制光照时间来改变其萌发率;其对pH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在pH为2~10范围内均可萌发;0.10%~0.18%范围内的含钾量,0.006%~0.O18%范围内的含磷量,0.02%~0.18%范围内的含氮量均可以明显地增加苍耳种子的萌发速率.苍耳种子的最适播深为0~4cm,苍耳主茎上的种子的发芽率明显高于分枝上的种子.  相似文献   

12.
通过种子发芽试验,研究了光照、温度、贮藏时间及方式对滇北球花报春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滇北球花报春最适宜的萌发温度为25℃;种子对光敏感,在全光照条件下发芽率和发芽势较好;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种子活力下降,随采随播时种子活力最好;贮藏种子最好的方式为低温干藏。  相似文献   

13.
环境因子对荔枝霜疫霉生长及侵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本文就环境因子对荔枝霜疫霉的生长速度、产孢量、孢子囊萌发及侵染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结果表明,该菌生长及产孢最适的温度为24℃,pH值为 7.0;菌丝生长最适的光照时间为20 h,产孢最适的光照时间为16 h;另外该菌孢子囊的致死温度为45℃,10min。另外,实验还明确了该菌在不同的温度条件、光照时间、pH值和营养成分下其萌发状态和萌发率不同。该菌pH值为7,光照时间为20h的PDA培养基上培养所产生的孢子囊,在24℃条件下萌发率最高。此外,该菌在24-28℃条件下最易侵染荔枝果实,其发病最为严重。实验结果加深了对该病菌的了解,为进一步了解该病的发生危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质、光照和温度对羊耳菊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羊耳菊种子的萌发特性,观察了不同基质、光照和温度等条件处理对羊耳菊种子萌发的影响.种子萌发试验的基质分别为纱布、滤纸及细河沙;光照条件分别为黑暗和自然光2种;萌发温度分别为10,15,20,25℃.结果表明:1)种子萌发最佳基质为细河沙;2)种子在光照条件下具有较高的萌发率;3)最适萌发温度为25℃,萌发率达53.75%.本研究可为羊耳菊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巴东独活种子催芽技术,以巴东独活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温度、光照时长、萌发床基质、浸种方法和激素条件对巴东独活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光照时长、浸种方法和激素条件对独活种子萌发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25℃;最佳光照时间为12h/d;适宜浸种条件为在含有30mg/L IAA与30mg/L NAA的20℃水溶液中浸种12h;3种萌发基质对种子萌发率无显著性影响。该研究对有效提高巴东独活种子的发芽率,从而降低育苗过程中独活种子使用量,降低育苗成本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不同处理对露珠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露珠杜鹃种子采用不同温度、光照、pH值、贮存方法、激素、温水浸种等处理.结果表明,萌发速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加快,且以30℃为最快,发芽势也最高,但最终发芽率以25 ℃最高,为78%;在每日光照8 h比黑暗处理最终发芽率高,光照下最终发芽率为79%;根据pH值梯度处理也呈现不同发芽率,以pH为6时最高,最终发芽率为90%;贮存方法以风干脱粒低温贮存效果最佳,最终萌发率为80%,不同浓度赤酶素处理发芽率不同,以400 mg/L赤酶素处理为最高,最终发芽率为88%;浸种36 h最有利促进露珠杜鹃种子萌发,最终发芽率为89%;不同的水温浸种对种子发芽率影响不显著;对露珠杜鹃种子采用最适温度、光照、pH值、贮存方法、激素、温水浸种等综合处理,露珠杜鹃种子最终发芽率在90%以上.此外,必需测定其千粒重与种子活力.目的为露珠杜鹃的种质保存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温度、湿度、pH值及NaCl浓度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鲁花19号和鲁花23号花生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的温度、湿度、pH值及NaCl浓度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湿度、pH值的增加,花生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鲁花19号花生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最佳土壤湿度为40%,最适pH值为6;鲁花23号花生种子萌发的最佳温度为30℃,最佳土壤湿度为40%,最适pH值为7。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花生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呈下降趋势。鲁花23号比鲁花19号耐旱性、耐盐性强。  相似文献   

18.
沙地云杉种子萌发及育苗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沙地云杉是沙地造林的首选树种之一。通过对其种子萌发机理的研究,为沙地云杉在干旱区的推广及林地幼苗更新提供理论依据。在试验室和室外花盆内对沙地云杉的种子进行处理,测定种子含水率及吸胀速率,研究不同温度、不同覆土厚度、不同浓度盐溶液、不同种子处理方式对沙地云杉种子萌发及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1)沙地云杉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15~25℃,当温度低于5℃时种子将不能萌发,高于35℃萌发率较高,但会严重影响幼苗生长;(2)种子在吸胀初期,吸水量急剧增加,但随着时间的延长,绝对吸水量逐渐减小,达到一定时间后,种子含水量相对不变,即达饱和状态;(3)种子耐盐性较差,当NaCl溶液浓度高于0.6%时,会严重影响种子萌发,显著降低种子发芽率;(4)种子育苗适宜的覆沙厚度为0.5~0.75 cm,大于1.0 cm会显著降低发芽出苗率;(5)沙地云杉种子经3种方式处理播种后,以沙藏处理的种子发芽出苗率最高,自来水处理次之,60℃恒温处理最差。在人工对沙地云杉进行繁育时,种子宜先沙藏处理,萌发适宜温度15~25℃,土壤含盐量不宜高于0.6%,不覆土或覆土太厚均不利于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9.
王开冻  魏跃 《种子》2007,26(2):89-91
研究了温度、光照、覆土对矮牵牛、三色堇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28-30℃是矮牵牛最适宜的发芽温度.22—25℃是三色堇最适宜的发芽温度;光照促进矮牵牛的萌发,抑制三色堇的萌发;矮牵牛播种不需覆土,三色堇适宜的覆土厚度为0.5cm。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金银莲花种子特征及萌发条件,笔者研究了其种子形态、不同的光照、温度、GA3和不同p H值的溶液对其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金银莲花种子的直径为(0.704±0.048)mm,千粒重为(0.1102±0.05)g,种子离开母体时胚发育为成熟胚时期。其种子在光照条件下的萌发率高于黑暗条件;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种子萌发,其种子最适宜的发芽温度为25℃;一定浓度GA3溶液对金银莲花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浓度不宜过高;金银莲花种子对p H值有较广的适应性,p H 6~7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较高。因此,金银莲花种子为需光萌发,最适萌发温度为25℃,在中性偏弱酸的环境下种子易于萌发,50~400 mg/L的GA3处理其种子萌发率均可达到97%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