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务院近日发出通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 通知指出,实施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的重大决策,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支持。但是,由于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随着退耕还林政策补助陆续到期,部分退耕农户生计将出现困难。为此,国务院决定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继续对退耕农户给予适当补助,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生活困难和长远生计问题。  相似文献   

2.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11年四川省雅安市退耕农户商品林生产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因素对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商品林生产效率存在显著影响。农户的生产技术效率受到退耕还林补偿金额、农户到最近乡镇的距离和受教育程度等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的影响,但是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对商品林生产效率仅具方向性影响,且不显著。四川雅安地区农户商品林生产效率在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的影响之后,其综合技术效率仅为0.486 3。造成综合技术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纯技术效率不高,且区域间差异较小。相关政府部门应引导农户把退耕还林补贴资金投向退耕地商品林经营,以改变生产要素粗放配置现状,改善退耕还林地区商品林资源富裕地区农村道路条件,以实现退耕农户对推广的商品林经营技术的充分利用,大力发展退耕还林地区农民技术培训力度,以提升农户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技能,从而提高退耕农户整体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退耕还林工程10 a来的实施情况,根据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县和调查人员的分布,对西北6省793个退耕还林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并且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参照退耕前,退耕后生态环境、农户生态意识和生计都有显著改善,退耕还林政策执行顺利,受到农民的一致赞成,补助问题是农户普遍关注的问题。此外,分析了当前存在退耕补助兑现水平低,公示度和验收力度不够,树种比例要求不现实,政策宣传力度不强,退耕地收成不高,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政策性建议。图1表1参10  相似文献   

4.
海南西部退耕还林还草生态补偿政策的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海南地域特点,通过实地调研,评估了海南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保育环境、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效果。结果表明,85.7%的农户支持退耕还林(草)政策;68.5%的农户基本满意目前的现金补贴标准;退耕还林之后,39.2%的农户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中定位不明确;37.0%的农户的陡坡地部分或全部未退耕。指出进一步优化退耕还林(草)政策,对防止退耕反弹,保护环境,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浅谈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地造林树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拓峰富  呼霞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7):175-175,179
退耕还林是我国为改善生态环境、治理国土而实施的一项重大决策.为使退耕还林农户获取较高经济收益,"稳得住"退耕还林土地,其关键在于退耕还林地造林树种的选择.为发展山区经济、改善生态环境获得双重效益,退耕还林地造林树种选择,应遵循适地适树、乡土树种优先、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乔灌草相结合、为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等五项原则.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当前退耕农户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途径,以便顺利开展第二轮退耕还林工作,采用随机入户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法,对贵州退耕农户进行人户调查,从纵向与横向角度分析退耕农户在后续发展中存在的缺粮问题、对退耕补助标准和补助限期望过高、家庭经济收入净增长缓慢、退耕农户后续产业发展能力差与发展质量低、生态环保责任意识较低等问题,指出必须将退耕还林工程与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相结合,深入推动贵州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才能解决退耕农户发展中的问题,实现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退耕农户跟踪监测,并就原州区整体退耕还林工程进行调研,综合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取得的成效。监测调研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使区域内生态效益日趋突显,但随着二轮政策补助减半和补助到期,退耕地比较收益明显偏低,退耕区农户收入来源单一且不稳定,如何处理好退耕成果巩固与退耕户收益矛盾,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8.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是解决退耕区农户经济收入的长远发展问题.围绕武定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培育,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林业资源优势、使土地多样化的利用、提升后续产业的整体竞争力等方面进行探讨,以促进退耕农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戎晓红  张文秀  刘自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539-1540,1542
选取雨城区4个乡镇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就农户对退耕还林的认可、管护、期望及退耕还林对农户经济收入的影响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政策宣传不足,退耕后缺乏管护和技术支持及农户增收缓慢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退耕还林工程有效地改善了西部生态环境,也对退耕区经济发展和群众的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退耕为生态林的耕地基本上没有经济收入,退耕为经济林的耕地出现了产业萎缩;退耕农户除外出打工外,并没有实质性的重新再就业;由于国家补偿政策没有因市场变化而调整标准,加之农业税取消和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地方出现了复耕和毁林...  相似文献   

11.
退耕还林工程中公众参与监督管理的作用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退耕还林工程作为互助县的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群众参与度高的生态建设工程,关系到广大退耕农户近期和将来的切身利益。因此,引导公众,特别是退耕农户的积极参与,不但已经成为一种必需而且非常迫切。从互助县退耕还林的实际出发,分析了该县目前退耕还林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退耕还林工程中公众参与监督管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实施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的重大决策,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支持。自实施以来,工程进展总体顺利,成效显著,加快了国土绿化进程,增加了林草植被,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强度减轻;退耕还林对农户的直补政策深得人心,粮食和生活费补助已成为退耕农户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还促进了农民生产、生活及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政策补助期满,退耕农户的生活何以为继,退耕还林成果能否巩固,如何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才能真正做到农民增收、社会增效,目前存在的问题又将如何解决?通过对云县爱华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期间遇到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促进退耕还林区农民增收、地方经济增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科学》2007,(9):42-42
近日,国务院决定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继续对退耕农户给予适当补助。经国务院批准,退耕还林补助政策座谈会日前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并讲话。他指出.退耕还林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大工程.也是惠民济民的有效措施。要巩固成果,完善政策.解决好退耕农户当前生活和长远生计,努力建立起生态环境改善、农民持续增收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师月英 《河南农业》2016,(23):37-38
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工程.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退耕还林受到了广大退耕农户的普遍欢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清水县自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林草植被快速增长,退耕还林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随着粮款补助的逐渐到期和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调整退耕区的产业结构,积极培植后续产业,解决退耕农户的长远生计,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得到巩固。  相似文献   

17.
实施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的重大决策。合肥市退耕还林的实施,对全市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国家退耕还林第1个补助周期即将期满,国家对退耕农户的粮食直补减半的情况下,加强退耕还林成果巩固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通过对合肥市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现状和对生态、社会和经济影响的分析,提出建议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涞水县退耕还林工程自2002年施行以来,总体进展顺利,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又加快了农村结构调整。为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立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的长效机制,我县从2008年开始又实施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将涞水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的主要方式及技术要点概述如下:一、建设方式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包括特色经果林基地建设和抚育经营两种方式。特色经果林基地建设是对退耕地上原有的树木进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土地利用决策变化释放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性约束以改善农户收入是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要目标之一。已有文献大多直接分析工程对农户收入的影响,鲜有研究关注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及其收入的连锁影响。为探析退耕农户土地利用决策的收入效应,基于陕西、四川、江西三省2017年实地调查数据,利用内生转换模型探析退耕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并构建“反事实”分析框架测算不同类型收入的平均处理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学历、劳动力人数对农户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土地缩小决策会显著降低人均农业收入、提高人均非农收入。研究为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农户生计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并为后续的生态保护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利用三峡库区忠县退耕农户的调查数据,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理论,归纳分析了农户的生计变化情况,比较了不同类型农户的生计资本差异,并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户生计资本对其生计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退耕后农户的非农就业时间增多,而生计资本的差异使得其生活状况存在变差、无变化与变好3种结果。人力资本、金融资本、退耕还林面积以及种植生态林与农户的非农就业时间增多呈正相关。提高自然资本和金融资本能够促进农户生活由变差向无变化转变,提高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能够促进农户生活由变差向变好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