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衰败毛竹林恢复期经营技术措施进行探讨,分析了强化留笋养竹、不同抚育方式、不同施肥方式对衰败毛竹低产林的改造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衰败毛竹低产林恢复期强化留笋养竹、化学除草是良好的抚育方法,施肥方式应以伐桩施肥为主,调整竹林结构是衰败毛竹林恢复产量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2.
冬笋是春笋的前身,但冬笋仅部分能出土长成春笋,部分则在土内退化死亡,称为土内退笋。合理挖掘冬笋可以增加经济收入,还可满足城乡人民对竹笋的需要。但若滥挖冬笋,不但影响竹林的生长,而且易造成竹林提前衰败。合理挖掘冬笋应掌握以下几个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3.
冬笋是春笋的前身,但冬笋仅部分能出土长成春笋,部分则在土内退化死亡,称为土内退笋.合理挖掘冬笋可以增加经济收入,还可以满足城乡人民对竹笋的需要.但若滥挖冬笋,不但影响竹林的生长,而且造成竹林提前衰败.合理挖掘冬笋应掌握以下几个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广德县的食用竹笋是该县的传统特产,有天目山余脉和黄山余脉两大竹笋产区,主要笋用竹包括水竹、红壳竹、早竹、刚竹、毛竹和雷竹等竹种。全县现有竹林6.0万hm2,其中,多数笋用林处于野生、半野生状态,竹林衰败,产量低的问题日趋明显。笔者就笋用林低产复壮技术作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1995,(9)
冬笋是春笋的前身,春笋是冬笋的继续和发展,冬笋仅部分能出土长成春笋,部分则在土内退化死亡,称为土内退笋。合理挖掘冬笋可以增加经济收入,但滥挖冬笋,不但影响竹林生长,而且易造成竹林衰败。合理挖掘冬笋技术应掌握“四看”;一、看林地条件挖掘冬笋必须选择在海拔300米以下,朝南或东南的林地,这种地方温度高,冬笋多,成熟也早。  相似文献   

6.
目前,不少地方在毛竹生产中存在着重取轻予的做法。具体表现为:一是过量砍伐毛竹。而且是砍大留小、砍好留次、砍强留弱、舍远就近,造成近村、近路处竹林密度大减,质量剧降,呈现出“稀、老、残、杂、少”的衰败景象。二是无休止地刨鞭挖冬笋,而且  相似文献   

7.
福建毛竹低产林成因、类型及改造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根据福建省毛竹低产林的形成原因划分为荒芜型、衰败型、灾害型、立地贫瘠型与竹杂混生等5种类型.依不同类型低产林的特点,提出改造原则、途径和相应的改造技术措施,并分析了不同类型低产林的改造效果,防止采用同一模式指导低产竹林改造.  相似文献   

8.
湖州市材用笋用毛竹林土壤理化性质比较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解毛竹林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采样分析了湖州市材用、笋用毛竹林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材用竹林土壤有机质和水解氮含量明显高于笋用竹林,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材用竹林土壤体积质量较笋用竹林小,而土壤总孔隙度较笋用竹林大,其差异也均达极显著水平。2类竹林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及土壤酸度状况均无明显不同。表5参11  相似文献   

9.
于晨磊 《农业考古》2019,(4):158-166
历史上北方竹林的分布记载是研究历史气候变化以及植物地理的重要史料。但学界对于历史时期北方竹林所属性质及分布特点并未有较清晰的认识,难以准确把握北方竹林分布的差异性。本文通过对历史竹林的类型界定,将其分为天然型竹林和实用型竹林。针对不同类型的竹林特点,结合文献记载的考辨,总结不同时期竹林的分布状况,在力图还原出三个时间段最具代表性的竹林分布面貌的基础上,比较其分布特征与差异,重建北方竹林的分布演变的历史进程,进而分析其分布变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竹林鞭根系统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竹林鞭根系统是竹林生长发育的基础,在竹林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目前对于竹林研究多集中于地上部分,地下鞭根系统对碳循环、生产力等的影响处于探索阶段,具体体现在研究局限于对鞭根系统生长和分布规律等基础的研究,而缺乏对相关机理及生态功能如碳汇方面的研究。此外,研究方法过于单一落后也是造成其难以深入的原因。基于此,本研究从竹林鞭根系统的结构特征、经营对鞭根系统结构的影响以及鞭根系统观测方法等方面论述国内外竹林鞭根系统研究现状,最后探讨分析竹林鞭根系统研究存在的问题。旨在为今后深入研究竹林鞭根系统的结构及其对竹林生态系统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杉木毛竹混交造林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究杉竹同时造林、杉木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套种毛竹和裸地种竹五种林分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各林分成活率以杉木中龄林套种毛竹的为最高,杉木与毛竹同时要以及裸地种竹的为最低,有随移栽母竹时林地郁闭度的增大而增大的趋势;长竹率最高的是幼龄林种竹,为60.5%,最低的为中龄林种竹,中有47.6%;各年度发笋长成新竹数艰裸地种竹为最多,3年共长27575株/hm^2新竹,其次排序为竹杉同时造林的林分、幼  相似文献   

12.
毛竹林的生态培育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本文针对福建科技兴竹工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竹林生态系统管理的各种措施,包括毛竹造林方式、方法的改进;现有竹林扩鞭繁殖的技术;提出不同类型竹木混交林的生态培育,以及土壤管理应采取的保水固土措施。保护物种多样性,按照生态原理建立良性循环的竹林生态系统,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效益,确保竹林的稳产高产,不断提高毛竹生产力.  相似文献   

13.
毛竹林立地与结构的关系及其对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立地因子和结构因子中影响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生物量的主导因子,并解析主导因子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毛竹林生物量的影响。  方法  在浙江省10个县(市)选择少受人为干扰的毛竹林,设置52个样地,通过随机森林筛选出影响毛竹林生物量的主导因子,在此基础上构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主导因子对毛竹林生物量的直接、间接和总影响。  结果  立竹度、林分平均胸径和竞争指数是林分结构因子中影响毛竹林生物量的主导因子。土层厚度和海拔高度是立地因子中影响毛竹林生物量的主导因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模型中所预设的路径能够被接受,也能较好体现所采集的数据。立竹度、林分平均胸径、竞争指数和土层厚度的总影响为正,对毛竹林生物量有正影响。海拔的总影响为负,对毛竹林生物量有负影响。林分平均胸径对毛竹林生物量的总影响最大,为0.739。立竹度对毛竹林生物量的直接影响大于间接影响。土层厚度对毛竹林生物量的间接影响最大,达0.492。立地因子中,土层厚度对毛竹林生物量的总影响大于海拔高度。海拔高度、土层厚度和竞争指数对毛竹林的间接影响大于直接影响。  结论  毛竹林的主要构件因子立竹度和林分平均胸径与毛竹林生物量的关系最为密切。海拔高度、土层厚度和竞争指数主要通过影响毛竹林的构件因子,间接影响毛竹林生物量。在毛竹林经营中,应当综合考虑立地因子、非空间结构和空间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对毛竹林生物量的影响,在充分利用立地潜力的基础上,调控毛竹林结构,提高毛竹林生产力。图3表3参40  相似文献   

14.
覆盖雷竹林植株氨基酸含量及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覆盖雷竹林和未覆盖雷竹林植株(竹叶和竹秆)和竹鞭的氨基酸含量和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未覆盖雷竹林的植株氨基酸总量虽比覆盖竹林增加了22.45%,但覆盖雷竹林的竹鞭氨基酸总量却高出了57.77%,其中ASP、GLU、ALA、LEU、PHE、LYS、ARG的增加尤其明显,所以认为雷竹出笋并不取决于植株地上部分的氨基酸,而取决于竹鞭中的氨基酸:另外,通过对不同年龄的植株进行分析,认为2年生的雷竹处于出笋盛期;通过植株营养的分析,没有看出竹林进行覆盖会引起植株营养的根本性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采伐强度时毛竹林分质量的影响。[方法]在赤水河下游选择经营制度、立地条件与林分质量相对一致的毛竹林,分别按重度和生产性采伐毛竹林设置固定样地,调查分析2种采伐强度对毛竹林分质量的影响。[结果]2种采伐强度下,毛竹林平均胸径、平均立竹度、年龄结构、立竹整齐度、立竹均匀度差异显著,生产性采伐林平均年龄、平均胸径、立竹全高、枝下高、秆重、枝叶重分别高出重度采伐林48.27%、19.12%、18.30%、26.35%、45.31%、19.56%,2种采伐强度下毛竹林不同径级与高度段株数、不同年龄的平均胸径与株数存在较大差异。[结论]不同采伐强度对毛竹林分质量影响显著,生产性采伐的毛竹林材质量优于重度采伐林,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竹阔混交模式对毛竹出笋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不同混交树种、不同混交密度、不同混交方法对毛竹混交林出笋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不同混交树种混交中,组合特性为落叶、喜光的出笋量最高,常绿、喜光的最低;以不同密度混交中,密度为150株·hm-2的出笋量最高,毛竹纯林的最低;以不同混交方法混交中,块状混交的出笋量最高,毛竹纯林的最低.  相似文献   

17.
不同劈草时间毛竹林的生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分结构是林分各项功能正常发挥的保证,探索经营时间梯度上的竹林结构特征,可以为制定合理的结构调整技术提供理论支持.本文对不同劈草时间毛竹林的生长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胸径、树高和新生竹株数与经营时间显著或极显著相关.随着经营时间的延长,毛竹林胸径、树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新生竹株数呈下降趋势.经营...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覆盖栽培竹林生理生态变化机制,给竹林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提供依据,分别对覆盖0、3、6、9 a和12 a雷竹林光合性状和光响应特征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竹林净光合速率(Pn)随覆盖年限增长,逐渐减小,在覆盖6 a时显著减小;气孔导度(Gs)随覆盖年限增长,逐渐减小,覆盖9 a时显著减小;覆盖6 a后竹林胞间CO2浓度(Ci)均高于覆盖0、3 a竹林;蒸腾速率(Tr)总体随竹林覆盖年限增长,逐渐减小,在覆盖3 a时即显著减小;竹林水分利用效率(WUE)以覆盖3 a竹林最高,覆盖12 a竹林最低;PnGs呈极显著正相关,与Tr呈显著正相关,与Ci呈负相关,但相关不显著;竹林光响应过程中,光合有效辐射(PAR)达20 μmol·m-2·s-1后,覆盖3 a竹林Pn均高于其他竹林,PAR升高至400 μmol·m-2·s-1后,各竹林Pn以覆盖12 a竹林最低;覆盖3 a竹林潜在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最大,覆盖12 a竹林最小;覆盖0 a竹林光补偿点(LCP)最低,覆盖6 a后竹林LCP均在10.000 μmol·m-2·s-1以上;覆盖6 a竹林光饱和点(LSP)最高,达737.703 μmol·m-2·s-1。结论认为:覆盖对竹林光合作用起到制约作用,覆盖时间越长,竹林越难以形成可持续生产力;竹林覆盖至第6年,光合生理发生显著减弱,竹林种群受覆盖胁迫越来越严重,此时,需要及时养竹以更新竹林和采取有效的竹林恢复措施,同时,要重点开展竹林土壤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以促进实现竹林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19.
华重楼种植基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光泽县崇仁村的华重楼种植基地土壤肥力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样地土壤偏酸性,有机质和全钾含量较高;竹针混杂林样地的土壤全氮含量较低,所有样地土壤的全磷和速效钾含量较低;竹林、阔针混杂林、阔竹混杂林和竹针混杂林的土壤碱解氮含量偏低;针叶林、竹林、阔针混杂林、阔竹混杂林和竹针混杂林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偏低.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结果为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阔针混杂林、阔竹混杂林的土壤肥力一般,竹林和竹针混杂林的土壤肥力处于贫瘠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