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三角梅花色艳丽,花期长,是厦门的市花,在城市绿化、美化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了能更好地控制三角梅的花期,使之能在重要节日或重大活动期间开花,增强热烈的节日喜庆气氛.从多方面就三角梅落地栽植的花期控制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
三角梅种质资源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68份三角梅种质进行分析,从100个引物中筛选出14个多态性丰富、重复性好的引物,对68份三角梅种质资源的DNA多态性检测共获得了195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82条,多态性比率为93.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三角梅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0~0.97之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67,这说明供试的68份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不是特别丰富、亲缘关系较近。在0.64水平处将三角梅种质资源分为A类群和B类群,A类群可分为2亚类,B类群还可分为6亚类。本研究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三角梅不同种质资源之间的亲缘关系,进一步明确了种质资源间的遗传距离,为三角梅优良品质性状的选择、杂交育种亲本选配和良种繁育,提供了DNA分子水平上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静电场对三角梅插穗生根及几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角梅种苗智能化快繁中,设置0、30、60、90 kV/cm四种静电场处理,探讨对三角梅插穗生根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角梅插穗生根期间,在0~60 kV/cm静电场范围内插穗的成活率、根系活力、根鲜重、可溶性糖含量、POD酶活性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强而提高,其中在不定根诱导期插穗的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也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强而提高。90 kV/cm静电场处理插穗的成活率、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含量、POD酶活性、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反而下降;30~90 kV/cm静电场处理插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且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强而增加。方差分析表明,60 kV/cm静电场处理生物学效应好,其成活率、根系活力、根鲜重均显著高于对照,是三角梅插穗生根的最佳静电场处理;90 kV/cm电场处理不利于三角梅插穗生根及生理生化代谢,说明了静电场对三角梅插穗生根及生理生化的影响存在着电场极限。  相似文献   

4.
研究多效唑、萘乙酸、乙烯利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三角梅花期调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萘乙酸、乙烯利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有促进开花,延长三角梅花苞寿命,防止三角梅花色劣变,促进花苞展开,协调开花整齐的作用,以浓度为50 mg/L的多效唑和25、50 mg/L的萘乙酸效果较好,三者在均显著优于其他处理组(P0.05),有效延长三角梅的花期,提高花质量,增加三角梅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从处理效果上看,以浓度为50 mg/L的萘乙酸效果最好,其次为浓度50 mg/L的多效唑和25 mg/L的萘乙酸。  相似文献   

5.
以2a生三角梅为材料,采用盆栽模拟盐胁迫环境,设置50、100、200mm01.L^-1等3个盐分梯度,以不加NaCl(Omm01.L^-1)为对照,研究NaCl胁迫对三角梅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各梯度盐处理下三角梅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均降低,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升高。盐浓度越高,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下降幅度越大,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升幅越大。  相似文献   

6.
三角梅品种间亲缘关系的蛋白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2个三角梅品种的过氧化物酶、谷氨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多酚氧化酶、酯酶、淀粉酶和可溶性蛋白质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图谱共有53条谱带,其中具有多态性的谱带占总谱带数的75.5%。根据聚类分析,在79%的相似性水平上,12个三角梅品种可分为5类。   相似文献   

7.
三角梅是一种重要的热带和亚热带观赏植物。由于三角梅有性繁殖困难,诱变育种是目前比较可行的育种方式。本研究采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叠氮化钠(NaN3)和平阳霉素(PYM)3种不同类型诱变剂对‘伊娃夫人’和‘马尼拉小姐’2个三角梅品种扦插枝进行了化学诱变。研究发现‘伊娃夫人’和‘马尼拉小姐’20 h EMS半致死剂量分别为0.22%和0.62%。随EMS浓度增加,2个品种扦插枝发芽数和最长分枝长呈下降趋势,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增加;‘伊娃夫人’叶片逐渐向暗色调变化,‘马尼拉小姐’叶片向红色色调变化。20 h酸性NaN3处理下,‘伊娃夫人’无法存活,‘马尼拉小姐’成活率为82%~92%;随NaN3浓度升高,‘马尼拉小姐’发芽数呈显著下降趋势。相比对照,20 h PYM显著提高了2个三角梅品种扦插枝最大分枝长度,但对扦插枝存活率无显著影响。中高浓度EMS和PYM处理‘马尼拉小姐’三角梅出现了叶缘缺刻、叶表褶皱和双叶尖等变异株。  相似文献   

8.
厦门地区三角梅属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报道厦门地区三角梅属植物资源,探讨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对从厦门万石园林植物园中筛选出的21个具有代表性的三角梅品种的花色、瓣型和应用价值等进行了观测与分析,确立了14个代表性状作为评价指标,构建了AHP层次分析模型,建立了三角梅观赏性状综合评价体系,并据此对品种进行分级,筛选推广潜力较高的品种。结果表明:在14个评价指标中,排在前3位的花色、叶片色泽、花量的权重值分别为0.261 4、0.166 8和0.156 7,对评价体系贡献最大;花期早晚、苞片宿存时间、苞片大小、叶边缘波折程度、生长势和生长习性等指标权重值也较高(均在0.080 0之上),采用该评价体系从植物园中共筛选出优质的三角梅3种,其得分值均在7以上,观赏性强及生态功能佳,‘帝国喜悦’为综合评价最佳者。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三角梅属植物不同品种的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从而提高其杂交效率。以‘伊娃夫人’(Bougainvillea glabra ‘Mrs Eva’)、‘小叶紫’(B. glabra ‘Sao paulo’)、‘伊娃白’(B. glabra ‘Mrs Eva White’)、‘加州黄金’(B. × buttiana ‘California Gold’)和‘橙红’(B. × buttiana ‘Afterglow’)等5个三角梅品种为试材,采用FDA、液体培养基萌发法检测5个品种的花粉生活力,探究不同保存方法对其花粉活力的影响;利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对5个品种的柱头可授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0.01%FDA染色液均能使5个三角梅品种染色,其中,‘伊娃白’花粉活力最高,花粉活力为27.16%;其次是‘伊娃夫人’和‘小叶紫’,分别为13.98%和11.86%;活力最低的是‘橙红’和‘加州黄金’,分别为7.17%和4.01%。(2)不同保存条件下,5个三角梅品种的花粉活力存在显著差异。28℃干燥保存条件下,各品种花粉活力大小顺序为‘小叶紫’>‘伊娃夫人’>‘伊娃白’>‘橙红’>‘加州黄金’;4℃冰箱保存条件下,各品种花粉活力大小顺序为‘伊娃夫人’>‘伊娃白’>‘小叶紫’>‘加州黄金’>‘橙红’。(3)通过液体培养基培养12 h后5个三角梅品种的花粉萌发率均较低,其中‘小叶紫’萌发率相对较高,为4.50%;其次是‘伊娃白’和‘伊娃夫人’,分别为2.78%和2.51%;‘加州黄金’和‘橙红’萌发率最低,分别为0.98%和0.08%。(4)5个三角梅品种的柱头可授性差异明显,其中‘小叶紫’和‘伊娃夫人’柱头可授性较好,其次是‘伊娃白’,而‘加州黄金’和‘橙红’柱头可授性均较低。综上,‘小叶紫’‘伊娃夫人’和‘伊娃白’3个三角梅品种适合作为杂交育种中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1.
三角梅在食品保健环保方面的价值日渐引起注意。本研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对7个三角梅栽培种盛花期的微量元素和大量元素在花和叶中的分布特点作了调查,以期筛选出适合食用和园林环保不同用途的品种。结果表明有益健康的元素和重金属元素积累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叶中重金属含量最高的品种是B.peruviana‘Thimma’(B.p),其次是B.glabra‘S’(B.g‘S’),重金属积累最少的是B.‘Raspberryice’(B.‘R’)的叶.而花中重金属积累最多的品种是B.peruviana‘Thimma’(B.p),最少的是B.glabra‘Alba’(B.g‘A’).而主要有益元素钙、锌和铁含量最高的品种分别是B.g‘M’和B.b‘C’的花中钙含量最高,B.b‘C’和B.‘Z’的花中以及B.p-n的叶中锌含量最高,B.‘Z’的花和B.’R’的叶中铁含量最高。综合考虑,三角梅品种B.’R’的花比较适合用于在食品保健业的开发而品种B.p更适合于种植在高含量铅、镉、砷等重金属污染的环境用于生物环境修复。  相似文献   

12.
8种园林植物耐荫性与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漳州地区8种园林植物叶片的形态特征、光合作用和光响应曲线,并对测定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比较分析其耐荫程度。结果表明:试验的8个品种除黄金榕外,其它品种对弱光利用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弱光适应能力;三角梅、锦绣杜鹃、红背桂等植物的耐荫性较强,在园林中可配置在比较郁蔽的林下;黄金榕和悬铃花是喜光植物,能适应较强的光辐射,耐荫能力相对较差,可以配置在林缘或疏林草地中,光照越足,黄金榕的叶色、悬铃花的花都会越鲜艳;花叶假连翘既有一定的耐荫能力,又能适应较强的阳光辐射,对光适应的生态幅度较宽,在园林配置中可根据需要进行布置。桂花和红背桂能更好的利用土壤水分,可配置在相对较干旱的地方。净光合速率Pn与其主要影响因子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叶温下蒸汽压亏缺VpdL、光合有效辐射PAR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种类不同,其影响因子也不一样,8种园林植物的Pn与Ci呈极显著负相关。此研究为园林中植物的配置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甜菜色素在自然界中与花青素排斥分布,主要在石竹目(Caryophyllales)的9个科的植物中合成。虽然甜菜色素的生物合成已经有很多猜测,酶催化的生物合成关键步骤仍然缺少足够的实验数据支持。本研究首先从三角梅属的3个种(B. spectabilis‘Splendens’,B. buttiana‘Mahara’,B. pruviana‘Thimma’)的苞片中分离了甜菜色素合成途径末端的关键酶4,5-DOPA-dioxygenase完整的cDNA,大小分别为902、899、899 bp,分别编码298、297、297个氨基酸,并对这3个同源基因与已经报道的来自B. glabra的该基因进行比较。推测的分子量分别为33 758、33 076、33 233 u,等电点(pI)分别是5.62、5.54和5.94。对分属于4个种(B.spectabilis‘Splendens’,B. buttiana‘Mahara’,B. glabra‘Alba’,B. pruviana‘Thimma’)花的4,5-DOPA-dioxygenase的Real-time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在4个种的花中,种间变化较大,总体趋势是开花早期该基因的表达较弱,盛花期表达迅速增强,后期又呈现下降。其中,在红色的B.buttiana‘Mahara’中,该基因的表达最强,在白色的B.glabra‘Alba’中表达最弱。这些结果表明,该基因的表达与花的颜色鲜艳程度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现代水稻产业化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鸿  郑家国  任光俊 《中国稻米》2011,17(3):25-27,31
四川水稻产业化有较好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构建现代水稻产业技术链的六大关键共性技术,即良种繁育技术、标准化种植技术、精深加工技术、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机械化生产技术和节水农业技术,阐述了水稻产业链示范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DNA小分子检测技术及其应用本书分七章介绍了荧光定量PCR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焦磷酸测序技术、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肽核酸探针技术、基因芯片技术等DNA小分子检测技术及其应用。概述了每一项DNA小分子检测技术的产生及其发展,重点阐述了它们的原理、操作流程、应用进展及其发展前景,涵盖了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重点研究了"选育示范推广超级稻品种、工厂化旱育秧技术、超早钵育苗技术、合理稀植技术、科学控灌技术、平稳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水稻生育动态监测分析技术"等寒地超级稻栽培技术在黑龙江基地县的应用效果,并进行集成组装和创新,实现技术模式化、标准化、轻简化,便于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影响蕉农技术采用行为因素分析入手,通过对广东香蕉主产区164户种植业农户的实地调查,运用Logistic模型探讨农户对新品种技术、灌溉技术、施肥技术、花果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果园农机技术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家庭特征和技术诱导情况的蕉农表现出不同的需求行为,各解释变量对农户整体技术需求有影响,但对农户采用不同属性技术的影响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我国转基因产业化应用的不断推进,对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地满足监管工作需求,转基因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尤为重要。本文从基于核酸水平的快速检测技术、基于蛋白水平的快速检测技术和其它快速检测技术三个方面,介绍了核酸快速提取技术、核酸恒温扩增技术、核酸试纸条技术、免疫层析试纸条技术和生物传感器等重要技术的原理、研究进展、优缺点及应用情况。总结分析了转基因生物成分快速检测技术发展趋势、应用前景以及亟需解决的难点问题,以期促进我国转基因产品快速检测技术发展,为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工作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19.
叶倩  梁月荣  陈瑞鸿 《茶叶》2006,32(1):18-22
本文介绍了绿茶饮料的褐变机理、护色机理及技术,阐述了包埋法、酶处理法、离子护色法、加抗氧化剂法、pH值调色法、包装技术、灭菌技术、除氧技术等护色技术,以及不同护色技术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简述江西省近30年来棉花栽培技术六大创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总结江西省近30年来棉花生产上的成功经验,归纳概述了棉花生产栽培技术上的地膜覆盖植棉技术、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优质高产配套技术、棉田高效套种技术、棉花节本栽培技术、基质育苗裸苗移栽技术六大创新。其中节本栽培技术中还包含多年免耕技术、化学除草技术、轻简施肥技术、化学调控技术和行株距配置改良技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