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候、水文和生态过程对洋河水库富营养化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洋河水库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暴发的原因,对水库的入库水量、水下地形、温跃层和叶绿素a含量等进行测定,分析了气候、水文和生态过程对洋河水库富营养化和藻华暴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洋河水库来水量下降,水库水力停留时间延长,夏季水温上升,为蓝藻水华暴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洋河水库水下地形和坝前较深水位不利于大型水生植被的生长,随着外源营养盐的不断输入,引发藻类异常增殖。当随风飘到库区北部的水华蓝藻密度超过一定数量后,会对该区生长的水生植被产生毒害作用,导致水生植被消亡。洋河水库夏季产生温跃层,下层有机物的厌氧分解和水生态系统食物链的恶化,营养盐滞留时间和水体中浓度增加,同时渔业资源锐减,鲢、鳙数量下降,从而导致蓝藻水华大暴发。洋河水库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暴发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有加强外源和内源污染控制,同时进行水生态系统的调控,才能有效改善洋河水库的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2.
对河口水库营养状况及渔业利用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河口水库水质逐年下降,水体富营养化加剧,蓝藻水华时有暴发,但一般持续时间较短,仅3~7d。2000年暴发了严重的蓝藻水华,持续时间近4个月。2001年和2002年蓝藻水华几度暴发,直接影响了水库供水质量和水体功能的正常发挥。为有效保护水质,修复与稳定水生生态系统,控制浮游藻类的过度繁衍,2001年冬恢复放养鲢、鳙鱼种共计17万尾。2002年冬放养鲢、鳙鱼种近30万尾。2003年对河口水库蓝藻水华基本得到控制。为此就蓝藻水华生物控制与水资源保护和渔业利用对策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和工业的不断发展,农业化肥和含磷洗涤剂大量使用,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和工农业废水流入湖泊和江河中,使湖泊、水库、江河中的氮、磷等营养盐不断积累,促使部分藻类以及其它水生生物异常大量繁殖,造成水体透明度下降,产生异味,水体功能遭到破坏,进而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体严重富营养化可导致合理水生生态结构的破坏,加快湖泊等  相似文献   

4.
《水产养殖》2014,(7):54-54
细菌是湖泊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营养盐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富营养化湖泊中的蓝藻水华在高温、厌氧条件下,死亡分解常会引发“湖泛”,对湖泊生态系统结构产生很大的影响,并可能进一步影响到湖泊的水质安全。因此,认识蓝藻水华降解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对于了解揭示浅水湖泊营养盐的微生物循环机理、蓝藻水华暴发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当进入夏季,随着气温的升高,草鱼吃食旺盛,饲料投喂量大幅增加,大量的有机质排泄到养殖池塘,导致池塘水质富营养化,很容易暴发蓝藻水华。暴发的蓝藻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氧气,影响草鱼生长,严重的导致草鱼缺氧、出血等并发症,继而导致草鱼大量死亡。不过假如在蓝藻暴发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大幅减少草鱼疾病的发生。笔者就最近治疗的一例蓝藻水华引发草鱼疾病的措施简介如下,为该类疾病的治疗和预  相似文献   

6.
梅花湖水库是福建省龙岩市的备用饮用水源,且兼有发电、防洪、养殖、旅游、调节气候等多种功能。但近两年来随着梅花湖水库网箱养鱼的过度发展,水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已影响到备用饮用水源功能和渔业生产。梅花湖水库在2007夏季因蓝藻水华,曾发生死鱼事件。因此对该水库进行富营养化综合评价及成因分析,对今后科学规划库区渔业生产,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外的许多江河、湖泊、水库和海湾已处于富营养化状态,而且富营养化的进程还在加剧,破坏了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引起水体环境生物组成和生物量的改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生存和发展。就洋河水库微囊藻水华,探讨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西北地区是我国最干旱的地区,水库在西北地区的工农业生产、渔业养殖、水利调度、防洪以及气候调节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外源污染的过量输入、来水量下降和补水不足、气温升高、生态系统受损是西北地区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应对西北地区不同类型水库进行基础调查,了解水库水质状况和营养水平,有针对性的实施投放鱼食性鱼类或人工控制浮游动物食性鱼类、投放滤食性鱼类、投放螺、蚌、贝类等水生动物和人工调控水生植被等生物操纵技术。  相似文献   

9.
洋河水库始建于1959年10月,1961年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总库容达4.2亿m^3,可养殖水面1466.67hm^2。水库建成使用半个多世纪以来,在防洪、农业生产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近年来,洋河流域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导致洋河水库水质下降,富营养化呈加重趋势,蓝藻连年爆发,饮用水出现异味,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10.
生物操纵技术在西北地区水库水体富营养化防治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西北地区是我国最干旱的地区,水库在西北地区的工农业生产、渔业养殖、水利调度、防洪以及气候调节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外源污染的过量输入、来水量下降和补水不足、气温升高、生态系统受损是西北地区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应对西北地区不同类型水库进行基础调查,了解水库水质状况和营养水平,有针对性的实施投放鱼食性鱼类或人工控制浮游动物食性鱼类、投放滤食性鱼类、投放螺、蚌、贝类等水生动物和人工调控水生植被等生物操纵技术。  相似文献   

11.
水生维管束植物(以下简称水草)是水库水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水库的重要资源之一。影响水生植被在水库形成的因素较多,如库水深度、防浪程度、地理位置、水位状况、淹没地区的特征、水土的物理化学性质等。国外对水库水草的研究甚为注重,报道较多。我国拥有八万六千余座水库,对水草作过系统调查者寥寥,实属薄弱环节。水草及其植被的作用概况起来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12.
《水产养殖》2013,(7):33
近年来有关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响应的研究发现,全球或区域气候变化对蓝藻水华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并与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叠加,共同促进了蓝藻水华强度的增加。已有研究主要基于蓝藻的生理特性分析,认为全球变化导致的温度升高有利于蓝藻的生长,而野外观测往往不能充分支持温度升高促进蓝藻水华发生的观点,因此亟需深入揭示气候变暖导致蓝藻水华强度扩张的机制以解释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3.
李达  张力 《水利渔业》2003,23(6):36-37,65
生活及工业污染以及各种不合理的渔业措施,导致内陆天然水域环境恶化,主要表现为富营养化、湖底淤积、鱼类和浮游生物以及底栖动物的多样性下降、水生植被衰退、鱼类的生长速度减缓、鱼类繁殖区域缩小、鱼类小型化加剧。  相似文献   

14.
水库无论是贫营养型还是富营养型,都有可能暴发蓝藻,形成水华。这对水库的水质、城市供水、渔业养殖危害很大,笔者在洋河水库一直从事水质的统计分析与治理工作,现把自己多年来在水库水质治理工作中的经验措施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一、水库蓝藻水华的形成及危害1.水库水华的形成由于人类的活动,使得水体中营养物质富集,引  相似文献   

15.
全球变暖导致水温升高,河流、湖泊普遍升温,而这种增温趋势还将加剧。水温升高,直接导致水体稳定度提高,垂向对流减少,分层现象加剧,冰河解冻提前,水体封冻期缩短;间接导致水体溶解氧含量降低,尤其底层水体缺氧现象更加严重,底层水体缺氧导致沉积物中营养盐向上覆水的释放量增加,两者均会诱导水体发生气候变化富营养化。水温升高影响水生有机体的生物过程、物种组成及食物网变化;水体分层及溶解氧含量降低均会增加水体营养物负荷,促进水体浮游藻类种群发生变化;水温变化还会改变水生植物生长条件、生物量及分布,影响水体中鱼类的生存、生长发育,以及栖息地发生变化,使水生无脊椎动物种群数量减少。因此,水温增加势必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1 蓝藻水华形成的条件 蓝藻暴发的条件目前为止仍然不是十分明确.但蓝藻大规模暴发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夏季6~9月.光照、温度、水流、营养条件、气候条件等都有可能成为制约因素。根据调查研究藻类暴发所需要的条件包括。适宜的水温(藻类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30℃)。  相似文献   

17.
正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是当前水产养殖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尤其是精养池塘水体过度富营养化所带来的蓝藻暴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水产品的产量提高、品质保证,给水产养殖户带来很大的风险。充分了解蓝藻对水产养殖业发展带来的危害,结合水产养殖生产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蓝藻防治方案,对水产养殖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蓝藻对池塘水产养殖的危害水产养殖池塘常见的蓝藻主要有微囊藻、螺旋藻、鱼腥藻、颤藻等,其中微囊藻的危害性最大。1.影响其他水生生物生长当蓝藻水华暴发时,  相似文献   

18.
鲢、鳙作为内陆水域主要的滤食性经济鱼类,通过对浮游生物的摄食行为抑制蓝藻水华的发生,这种干预现象在水域生态学领域称为非经典生物操纵。综述了鲢、鳙非经典生物操纵作用的研究与应用进展。目前关于鲢、鳙非经典生物操纵作用存在2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鲢、鳙大量滤食浮游生物,在控制蓝藻水华的同时还可将水中有机物转化为鱼产品移出,能够有效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另一种观点认为,放养鲢、鳙实际加快了水体营养盐的周转速率,在抑制蓝藻水华的同时加快了水体的富营养化进程。针对这2种不同观点开展的实验与调查表明,鲢、鳙放养对于抑制藻类水华的爆发作用明确,但同时导致浮游动植物小型化,浮游生物的数量会由于水体营养盐周转速率的加快而出现大幅波动。综合各方观点作者认为,鲢、鳙对于水体蓝藻水华形成的预防和抑制作用证据较为明确,但对于一定时期内水体营养盐变化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与水文条件、鲢鳙存量、集水区状况等有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19.
鲢、鳙非经典生物操纵作用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鲢、鳙作为内陆水域主要的滤食性经济鱼类,通过对浮游生物的摄食行为抑制蓝藻水华的发生,这种干预现象在水域生态学领域称为非经典生物操纵。综述了鲢、鳙非经典生物操纵作用的研究与应用进展。目前关于鲢、鳙非经典生物操纵作用存在2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鲢、鳙大量滤食浮游生物,在控制蓝藻水华的同时还可将水中有机物转化为鱼产品移出,能够有效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另一种观点认为,放养鲢、鳙实际加快了水体营养盐的周转速率,在抑制蓝藻水华的同时加快了水体的富营养化进程。针对这2种不同观点开展的实验与调查表明,鲢、鳙放养对于抑制藻类水华的爆发作用明确,但同时导致浮游动植物小型化,浮游生物的数量会由于水体营养盐周转速率的加快而出现大幅波动。综合各方观点作者认为,鲢、鳙对于水体蓝藻水华形成的预防和抑制作用证据较为明确,但对于一定时期内水体营养盐变化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与水文条件、鲢鳙存量、集水区状况等有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20.
水源水库富营养化问题及生态治理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源水库富营养化严重威胁饮用水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水源水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主要包括前置库、库区生态缓冲带建设和水生植被恢复、人工植物浮岛、生物操纵、水库深层曝气和上下层水体混合交换等技术措施。富营养水库生态治理成本低,操作简便,能有效地将水库水质净化、生态恢复和景观建设有机结合,控制水库水华,减少水厂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