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前研究已证明,RNA/DNA比率可以作为准确灵敏评定水产动物生长性能和饲料营养价值等的一个指标.研究旨在探索将RNA/DNA比率作为评定猪生长性能、饲料转化效率、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可行性.选用目前云南省的4个杂交组合(PIC402×LY、PIC402×N1、D×LY和Y×N1)32头断奶仔猪,按品种分为4组,每组设2个重复,每重复4头猪.每组分2个饲养阶段(20-60 kg,60-100 kg)饲喂相同日粮,饲养管理方式一致.试验结束后屠宰,采集其背最长肌,测定RNA/DNA质量浓度比.试验结果表明:猪肌肉中的RNA/DNA比率与猪增质量、采食量和饲料转化效率有正相关,RNA/DNA比率越大,其增质量及采食量越高,料重比越低;同时也发现猪肌肉的RNA/DNA比率与其屠宰率有一定的相关,但与猪肉的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含量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云南种猪质量稳定提高,选择云南省生产实际中存在的4个杂交组合(即PIC402×LY、PIC402×滇陆猪N1、D×LY、Y×滇陆猪N1)进行了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比较试验。试验采用单因子4处理试验设计方法,将试验猪按不同杂交组合分成4组,每组设2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所有组别饲养管理均相同。试验结果表明,日增重在20~60 kg阶段,以PIC402×滇陆猪N1组合最高,为(782±87)g,分别比其他组合高82,82和127g;在60~100 kg阶段,则为PIC402×LY>D×LY>PIC402×滇陆猪N1>Y×滇陆猪N1,且差异显著(P<0.05)。而料重比方面,在20~60 kg阶段以D×LY组合最低,为2.41±0.32,各试验组均差异显著(P<0.05);在60~100 kg阶段,为PIC402×LY相似文献   

3.
《养猪》2016,(5)
为研究大河乌猪采食特性与生长性能的相关性,选择云南富源县大河种猪场饲养的日龄相近、体重30 kg左右的50头大河乌猪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头,每头均打上电子识别耳标,进入测定舍测定,试验猪100 kg体重结束试验。试验期间饲喂相同饲粮,自由采食和饮水。结果显示:1)30~50 kg与50~100 kg体重阶段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总耗料量、日增重及料重比均差异显著(P0.05)。2)双变量分析表明,30~50 kg体重阶段大河乌猪的日采食量与日增重、料重比呈强度相关(r=0.960;r=0.932);总耗料量与日增重、料重比呈强度相关(r=0.988;r=0.861);日增重与料重比呈强度相关(r=0.845)。50~100 kg体重阶段大河乌猪的日采食量与日增重、料重比呈强度相关(r=0.981;r=0.990);总耗料量与日增重、料重比呈强度相关(r=0.978;r=0.984);日增重与料重比呈强度相关(r=0.969)。3)30~50 kg和50~100 kg体重阶段日采食量、总耗料量、日增重与料重比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4.
《养猪》2020,(5)
为比较沙乌头猪二元杂种猪的生长性能,研究选取初始体重相似的两种二元猪82头,在相同营养水平及饲养管理条件下饲喂至90 kg,比较分析其饲养时间、日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结果表明,杜洛克猪×沙乌头猪(DS)组30~90 kg的饲养时间为73.07 d,总采食量为179.97 kg,日采食量为2.48 kg,日增重为0.82 kg,料重比为3.03。鲁莱黑猪×沙乌头猪(LS)组30~90 kg饲养时间为122.95 d,总采食量为217.02 kg,日采食量为1.80 kg,日增重为0.50 kg,料重比为3.65。LS组各体重阶段日采食量、日增重均极显著低于DS组(P0.01)。除60~70 kg,LS组料重比显著高于DS组(P0.05)外,其余体重阶段均极显著高于后者(P0.01)。不同体重阶段料重比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S组30~90 kg的料重比与60~90 kg的料重比相关系数高达0.799(P0.01),30~60 kg的料重比与30~40 kg的料重比相关系数达0.781(P0.01);60~90 kg的料重比与60~70 kg的料重比相关系数达0.575(P0.01)。LS组30~90 kg的料重比与30~60 kg的料重比相关系数高达0.834(P0.01)。30~60 kg的料重比与40~50 kg的料重比相关系数为0.701(P0.01);60~90 kg的料重比与60~70 kg的料重比相关系数达0.515(P0.01)。综上,DS组生长性能优于LS组。此外,不同体重阶段料重比间相关性因杂交方式不同而异,在开展性能测定时应考虑杂交方式的影响。研究为沙乌头猪的开发利用提供相关理论及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云南种猪质量稳定提高,选择云南省生产实际中存在的4个杂交组合(即PIC402xLY、PIC402x滇陆猪N1、DxLY、Yx滇陆猪N1)进行了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比较试验.试验采用单因子4处理试验设计方法,将试验猪按不同杂交组合分成4组,每组设2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所有组别饲养管理均相同.试验结果表明,日增重在20~60 kg阶段,以PIC402x滇陆猪N1组合最高,为(782±87)g,分别比其他组合高82,82和127g;在60~100 kg阶段,则为PIC402xLY>DxLY>PIC402x滇陆猪NlYx滇陆猪N1,且差异显著(P<0.05).而料重比方面,在20~60 kg阶段以DxLY组合最低,为2.41±0.32,各试验组均差异显著(P<0.05);在60~100 kg阶段,为PIC402xLY<DxLY<Yx滇陆猪N1<PIC402x滇陆猪N1.屠宰率以PIC402x滇陆猪N1组合最高,为(79.57±2.59)%,而DxLY组合最低,为(76.96±2.97)%.而鲜味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都以Yx滇陆猪N1组合最高,分别是(42.07±8.91)%和(41.21±9.05)%.由此可知,在生长肥育性能方面,引入品种要明显优于云南当地品种,但在肉质风味等方面则是当地品种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杜洛克公猪在不同体重区间的日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F/G)等性状的相关关系,评估在较高始测重的情况下测定杜洛克公猪生长及料重比性能的有效性,探究杜洛克公猪不同体重阶段料重比与全程(30~110 kg)料重比的相关性,并建立不同体重阶段料重比与全程料重比的回归方程,以期增加测定站的年测定量,提高其利用率。使用8台奥饲本种猪生长性能测定系统,测定119头杜洛克公猪在30~110 kg体重阶段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及料重比,分析不同体重阶段料重比与全程料重比的相关性,并与全程料重比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杜洛克公猪的日采食量、日增重及料重比在30~110 kg期间均呈增加趋势,并在90 kg出现1个生长期拐点,之后其采食量、日增重及料重比都有下降趋势。不同体重阶段的料重比与全程料重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40~90 kg阶段的回归方程Y=0.316+0.873X1的决定系数为0.76,该回归方程校正准确率高,说明可通过40~90 kg料重比来衡量全程料重比,这样既能缩短料重比测定时间,为准确估算全程料重比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能够有效提高种猪测定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果渣对杜花二元杂交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饲料通过消化道时长的影响。选取480头80日龄左右、体况相近的杜花二元杂交育肥猪(♂杜洛克猪×♀广东小耳花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的同时,按照猪生长阶段额外添加5%~20%的发酵果渣,饲养试验全期共5个月。结果显示,小猪阶段(25~60 kg阶段,添加5%~10%的发酵果渣),平均日增重无影响,试验组全价料采食量降低6.12%(P>0.05),料重比降低5.57%(P>0.05);中猪阶段(60~80 kg阶段,添加15%的发酵果渣),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提高6.52%(P>0.05),全价料采食量降低7.55%(P>0.05,料重比降低12.90%(P<0.05);大猪阶段(80~100 kg阶段,添加20%的发酵果渣),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提高4.69%(P>0.05),全价料采食量降低9.50%(P>0.05),料重比降低12.20%(P<0.05);试验全期,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提高2.08%(P>0.05),全价料采食量降低7.47%(P>0.05),料重比降低8.62%(P<0.05)。额外添加发酵果渣能不同程度显著性提高杜花二元杂交育肥猪中后期对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但对钙和磷的吸收具有降低的趋势。额外添加发酵果渣能缩短杜花二元杂交育肥猪前期饲料通过消化道的时长(P>0.05),但能不同程度延长中后期饲料通过消化道的时长(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在杜花二元杂交育肥猪日粮中额外添加适量的发酵果渣能提高生长性能,降低料重比,且可一定程度上延长饲料在育肥中后期猪消化道内的停留时间,促进猪对日粮中粗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在夏季实际生产中饲喂湿料是否会对育肥猪的生长起促进作用,2018年7~8月在某规模场选取246头育肥猪进行为期30天的干湿料饲喂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干料组125头猪的平均体重48.38kg增长到65.79kg,总采食量为6375kg,日增重为0.58kg/d,日采食量1.60kg,阶段料肉比为2.93:1;湿料组121头猪的平均体重45.45kg增长到69.10kg,总采食量为6585kg,日增重为0.79kg/d,日采食量1.81kg,阶段料肉比为2.30:1。通过对比可知,饲喂湿料可使日增重上升35.86%,采食量增加6.82%,料肉比降低21.88%。从结果可知在夏季,在养殖生产中饲喂湿料能促进育肥猪的生长以及能提高饲料转化率,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为比较托佩克商品猪的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选择初始体重相近的托佩克商品猪100头,在相同营养水平、饲养管理条件下饲喂至150 kg,比较分析饲养时间、日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各体重阶段饲养时间和日增重差异不显著,日采食量、料重比随体重增加呈上升趋势;日采食量和料重比中,除120~130 kg的为降幅外,其余体重阶段均为增幅。全期饲养时间、日采食量、料重比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日增重在30~130 kg前缓慢降低,之后缓慢升高。30~90 kg、30~100 kg的料重比与30~110 kg的料重比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58、0.934,30~90 kg的料重比与30~100 kg的料重比的相关系数为0.950。每头猪正式试验饲料成本、总收入、净收益均随着体重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这三者的增幅均随着体重的增加变小。综上,从生长性能上,托佩克商品猪适宜上市体重为130 kg。从料重比相关性分析上,30~90 kg、30~100 kg的料重比可以有效评估30~110 kg的料重比,30~90 kg的料重比可以有效评估30~100 kg的料重比。从经济效益上,生猪价格高位时,经...  相似文献   

10.
苹果渣干粉在生长猪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50日龄杜×长×白三元杂交仔猪54头,随机分成试验1组、试验2组和对照组3个组,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上添加5%和10%的苹果渣干粉。统计日增重、采食量和料重比,进行方差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添加5%的苹果渣干粉组猪日增重、采食量和料重比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10%的苹果渣干粉组猪采食量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日增重和料重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试验旨在探讨苦玄参提取物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为其在动物生产中更好地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体重相近的28~35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的健康断奶仔猪250头,随机分为5组(A、B、C、D、E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其中,A、B、C组依次为苦玄参提取物高、中、低3个剂量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500、1.750和0.875g/kg苦玄参提取物;D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对照药物七补散4.0g/kg;E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预饲期7d,正试期30d。于试验正式开始的第0天、第15天和第30天7:00分别对各组的每一头试验猪进行空腹称重,并每天记录每个组试验猪的采食量,计算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结果]添加苦玄参提取物后,A、B、C组仔猪的体重、ADG及ADFI,与E组相比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增加,而料重比降低;其中苦玄参提取物中剂量组仔猪的体重、平均日增重及平均日采食量提升最明显,料重比也极显著低于D组与E组(P<0.01)。[结论]苦玄参提取物对仔猪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1.750g/kg的添加剂量添加在饲料中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石梅 《四川畜牧兽医》2013,(11):27-28,30
为研究日粮中不同那西肽与硫酸粘杆菌素水平及其组合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笔者开展了本试验。试验采用2×2双因子试验设计,试验期为28d。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饲粮中那西肽添加量由2.5mg/kg增加到5.0mg/kg。仔猪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但对饲料转化率和腹泻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硫酸粘杆菌素对仔猪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和腹泻率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那西肽和硫酸粘杆菌素未体现出显著的组合效应(P〉0.05)。  相似文献   

13.
研究流食与颗粒料不同方式对断奶仔猪增重和采食量,选择杜长大三元杂种28日龄仔猪,随机区组设计,共六个区组,每窝一个区组,每个区组四头猪,分为处理组2头和对照组2头。28日龄体重:试验组7.19±0.027 Kg,对照组7.19±0.031 Kg。处理组和对照组均自由采食,自由饮水,35日龄晨称个体重,结果给予流食比使用颗粒料提高仔猪采食量33g/d(P<0.05)和日增重17.6g/d(P<0.05)。仔猪早期断乳是提高母猪生产力和规模化养猪业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现代规模养猪业已把乳猪断奶日龄提至21~28 d。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探究茶树油饲料添加剂(颗粒型)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动物选取小保育猪50头和大保育猪36头,小保育猪分为5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饲喂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50 mg/kg、100 mg/kg、200 mg/kg、400 mg/kg茶树油的试验饲料.大保育猪分为6组,每组6头,对照组饲喂基础...  相似文献   

15.
旨在验证复合植物精油(百里香酚7.3%,牛至油10.0%)改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功效。选用160头体重相近、体况良好、28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1、2、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1、2、3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80、120、150 mg/kg复合植物精油。试验期间观察并记录仔猪生长及健康状况,试验结束时,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各组仔猪的生长性能指标(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健康指标(腹泻率、死淘率)以及肠道黏膜通透性指标(D-乳酸含量、二胺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3组仔猪的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则显著降低(P〈0.05);3个试验组仔猪的腹泻率及死淘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组仔猪血浆中的D-乳酸含量和二胺氧化酶活性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降低(P〈0.05)。综合考虑促生长效果及饲养成本,仔猪基础日粮中复合植物精油的推荐添加量为120 mg/kg。  相似文献   

16.
酵母抽提物替代血浆蛋白粉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酵母抽提物部分或全部替代血浆蛋白粉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共选160头体重([6.20±0.10)kg]和日龄([26±2)d]相近的PIC断奶仔猪,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对照组(处理1)饲喂基础日粮,处理2饲喂含4%血浆蛋白粉(SDPP)日粮,处理3饲喂含2%SDPP+2%酵母抽提物的日粮,处理4饲喂含4%酵母抽提物日粮。试验期为28 d,所有仔猪自由采食和饮水。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喂含4%酵母抽提物日粮能促进仔猪生长,试验全期仔猪日增重提高15%(P<0.05),饲料增重比降低7%(P<0.05);与含4%或2%SDPP日粮组相比,饲喂含4%酵母抽提物日粮并没有显著影响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和日增重,但饲料增重比在试验前3周和试验全期均得到显著改善(降低7%~10%,P<0.05)。因此,酵母抽提物能促进断奶仔猪生长,部分或全部替代SDPP不影响仔猪增重,且能改善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17.
对产后母猪和断奶仔猪饲喂有效微生物菌群(EM),研究其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从产前7d开始给母猪基础饲料中添加5mL/kg的EM菌液,选产仔数不少于8头的3头母猪及其仔猪连续饲喂EM菌28d,仔猪进行断奶,统计母猪的增重、仔猪初生重、断奶重,仔猪成活率等,分析添加EM菌后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在这24头断奶仔猪饲料中添加EM菌的饲料,饲喂至60日龄,统计仔猪的增重、采食量、料重比、发病数等,分析EM菌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另外选取3头同品种、同批次生产、产仔数相同的母猪及其仔猪饲料中不添加EM菌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母猪产后日均采食量较对照组提高12.07%,仔猪的初生重较对照组提高15.90%,产活仔数提高了12.09%,断奶重增加9.09%,断奶头数增多20.99%,断奶成活率提高8.81%。断奶后仔猪试验组的平均采食量较对照组提高10.26%,料重比降低了7.14%,发病率下降了50.03%。说明EM菌对母猪和仔猪的生产性能均有提高作用,研究结果为EM菌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选取54头7~8 kg健康的"杜长大"断乳仔猪作为试验动物,根据体重相近、公母各半、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设3重复,每个重复9头,探讨添加复合酶制剂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率的影响。试验组日粮中添加0.5 g/kg泛亚太复合酶制剂后,仔猪的日增重提高,料重比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并可降低仔猪腹泻率和饲料成本。结果表明,在仔猪日粮中添加0.5 g/kg泛亚太复合酶制剂可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