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柑桔溃疡病是为害柑桔果树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为害柑桔的叶片、枝条和果实。柑桔树受害严重时,常导致落叶、落果、枯梢、产量下降、果实品质降低等。为有效防治柑桔溃疡病为害,提高柑桔的产量和品质,增加桔农收入,必须筛选出有效、安全的农药来不断地提供给桔农,用于防治该病。2006年,我们用47%春雷霉素·王铜可湿性粉剂对柑桔溃疡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脐橙因其果实顶部由柱端发育成一大小不定的次生果(或称脐)而构成甜橙类中的一个特殊类群。在世界上某些商品柑桔产区,脐橙是果农早期收益的一项重要来源。但是在包括美国佛州在内的许多地区,其产量往往很低且不稳定。大多数报道把脐橙低产原因归咎于幼果反常脱落。已知在大部分柑桔类果树中有三次主要落果期,即开花后、六月落果和采前落果。至于六月落  相似文献   

3.
1971—1973年,柑桔炭疽病在杨村柑桔场连年盛发,其中以椪柑受害最重,造成梢枯落果,产量、品质和树势下降。1972年经场加工厂收购的落地果达27000多担,占当年全场柑拮总产量的11%。椪柑采前大量藩果问题,是当时生产上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1972—1973年上半年场柑桔研究所植保  相似文献   

4.
在柑桔等水果无病毒苗繁育过程中,防虫网覆盖是重要的措施之一,主要用于隔离控制柑桔蚜虫、柑桔木虱等病毒传播媒介昆虫的侵害.近几年,我们将防虫网覆盖用于果树防霜冻、防暴雨、防落果、防虫鸟等,收到了确保水果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收益的效果.由此认为,防虫网覆盖可能会成为果树设施栽培的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香梨采前落果、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库尔勒香梨果树为试材,在香梨幼果膨大期喷施不同浓度生长植物调节剂,每隔15 d喷施1次,共喷施5次,收果时调查香梨的坐果率、果实品质及产量,并分析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以NAA 10 mg、GA 10 mg及黄腐酸复合微量元素的处理效果较为明显,该处理降低了香梨采前落果率,提高了香梨一级果率,并改善了果实品质,增加了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6.
搞好桔园喷灌和利用微量元素进行柑桔保花保果,是防止柑桔灾害性落花落果,提高柑桔产量和果实品质的有效措施。笔者根据1985~1988年桔园有关喷灌试验和微量元素、激素保花保果试验及其有关调查资料,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探讨,现总结如下: 一、试验材料及方法 桔园喷灌试验和微量元素保果试验于1985~1988年在竹市园艺场三队桔园内进  相似文献   

7.
一、发生情况近年来我省南部及西北部一些柑桔产区由干柑桔炭疽病的为害,常发生落叶、枝梢枯死、僵果、“枯蒂”落果等现象,导致树势衰弱,产量下降,严重时病树整株枯死,造成很大损失。初步调查看到:本病在南靖县丰田农场、三千山果林场、县种苗场、龙山柑桔区;漳浦县大南坂农场;平和县坂仔公社柑桔场;顺昌县郑坊公社郑坊大队柑园和本院沙县柑园普遍发生。据调查,南靖县丰田农场1976年柑桔采前落果,炭疽病果约占14万斤(占总产的8%左  相似文献   

8.
《果农之友》2005,(7):49-50
每年7-9月高温干旱缺水,影响果树果实膨大,造成落果、裂果、小果,降低产量和品质。在缺少水源的果园中,使用化学保水剂、抗蒸腾剂,可节水、防旱,有利于柑桔增产。  相似文献   

9.
脐橙喷施微量元素肥料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统计 ,2 0 0 1年我省柑桔种植面积为 16 6万hm2 ,产量 132 8万t,柑桔产量占全省水果总产量的 5 0 % ,位居全国第四。长期以来 ,盆地内柑桔施肥仍采用传统的重氮、磷肥 ,低钾肥的模式 ,忽视微量元素的施用 ,导致柑桔品质低下。目前 ,国内外关于在果树上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可增加产量 ,改善品质的报道越来越多。因此 ,我们在四川柑桔主产区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脐橙喷施微肥试验 ,以期寻求提高脐橙产量 ,改善脐橙品质的平衡施肥技术。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地点及土壤状况试验设在四川省金堂县官仓农场 ,果园土壤为碱性紫色土 ,质地为粘壤。供…  相似文献   

10.
黄圆蹄盾蚧Aonidiella citina(Coquillett)又名柑桔黄圆蚧,寄主较多,近几年来在我县四季柚上普遍发生,猖狂为害,成为柑桔的主要害虫之一。柑枯果叶、枝梢为害后,轻则降低水果商品价值,重则果实不能正常膨大,造成落果、落叶、枯梢,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为此,我们对黄圆蚧生活习性和药剂筛选试验作了初步试探,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1.
椪柑炭疽病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炭疽病为害柑桔造成落叶报道较多 ,近年来 ,调整柑桔品种结构 ,我们在中熟尾张温州蜜柑上改换成太田早熟柑 ,由于中间砧树龄较大 ,发现柑生长到 8月中旬后发生果梗干枯 ,造成大量落果 ,笔者查明为柑桔炭疽病 ,结合近三年对该病主要症状的观察 ,提出防治意见 ,供生产上参考。1 为害症状 柑桔炭疽病为半知菌亚门 ,腔胞纲 ,黑盘孢目 ,炭疽菌属 ,该病菌最适宜生长温度为 2 1℃~ 2 8℃ ,我地 7月中旬至 9月下旬是该病变组织中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盛期 ,在柑上从 8月开始靠近果蒂处的果梗发病环状干枯 ,形成枯梗 ,果实变黄而落…  相似文献   

12.
以枳砧温州蜜柑为试材 ,高接纽荷尔脐橙 ,采用增施有机肥、夏季施重肥、夏剪促发健壮秋梢、合理修剪培养丰产树形、环割主枝结合喷洒多效唑促花和控制冬梢、促花保果结合防止脐黄落果和裂果、疏果结合套袋、柑桔黄龙病和其它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等栽培技术。结果表明高接纽荷尔脐橙的产量和果实品质均明显提高、秋梢结果母枝健壮、生理落果和脐黄落果得到有效控制、裂果大幅减少 ,优质果品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南高和莺蓿是日本引进我国的梅品种.栽种面积越来越大。在生产中由于气候、肥水管理、传粉授精不良等因素,造成落果很严重,自然坐果率不高。生理落果和采前落果是影响果梅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应用调节剂.调控营养分配.加速幼果发育,保花保果是提高果梅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南高和莺蓿是日本引进我国的梅品种,栽种面积越来越大,在生产中由于气候、肥水管理、传粉授精不良等因素,造成落果很严重,自然坐果率不高.生理落果和采前落果是影响果梅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应用调节剂,调控营养分配,加速幼果发育,保花保果是提高果梅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应用益菌类芽孢杆菌制剂防止柑桔异常落花落果,获得了明显效果,该类制剂具有增强柑桔树势,促进新梢叶片转绿、增加座果和产量,改善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等作用,增强树势、促进新梢叶片转色以及增加座果和产量与赤霉素相仿;但高果实品质胜赤霉素一筹,由于芽孢杆菌来源、柑桔品种等不同,其效果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果树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非机械外力和病虫危害的作用而造成的大量落果,称为生理落果。果树的落果是经常发生的生理现象。苹果、梨、桃、葡萄等果树的生理落果有两次,1次在落花后两周,果实迅速膨大初期发育成幼果时:第2次出现落果,在第1次落果后的2~4周,通常称为“六月落果”。有些果树在果实成熟前还有落果的现象,称为“采前落果”。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之一,水果产量居于世界首位,但是水果中的优等水果所占的比重仅为30%。果树的采前管理对果品品质有着重要影响,为巩固我国果品产业的发展优势,实现果品产量、质量的双提升,就要加快推进水果产业的转型升级,重视果树采前管理。本文分析了果树采前管理对果品质量影响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从果园选址、肥料的选择、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了有利于提高果品品质的果树采前管理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8.
柑桔采前落果一般发生在采收前1~2月,针对引起落果的不同原因,分别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9.
应用细胞激动素和赤霉素提高柑桔着果率的中间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桔在谢花后不久,幼果从讫梗部的离层区带果梗断离,引起第一次生理落果,继后这种变化逐渐转移到子房与蜜盘联接处,产生离层并不带果梗脱落,引起第二次生理落果。无核品种这两次生理落果更为严重,在大多数栽培条件下,着果率比有核品种低。诚然,柑桔果实脱落是受器官发育、植物激素、营养和气候等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但激  相似文献   

20.
缺钾是造成前几年杨村柑桔场椪柑果实变小,果皮紧薄光滑、裂果、树体抗病力下降,因果柄患炭疽病所致的采果前落果相当严重,致产量和品质降低的原因之一。从1974年开始,杨村柑桔场在大面积椪柑园施用氯化钾,纠正上述不良现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试验通过施用不同种类和数量的钾肥,了解其对柑桔炭疽病较严重的低产椪柑园的产量、品质和抗病力的影响,探索在红壤低丘陵坡地柑园条件下,较为经济合理的钾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