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福田  康庆江 《林业科技》2000,25(5):18-18,23
1 生态经济型林业的特点生态经济型林业应具备 3个特点 :由单纯强调经济效益为主的木材生产型向防护、经济效益双重目标经营转化 ;由单纯种植乡土树种向营造优质速生丰产林、经济林转化 ,建设商品型林业生产基地 ;由单一营林型生产向营林、采伐、加工、综合开发 ,形成林工商一体化林业经营方式转化。2 生态经济型林业的构想2 .1 适应生态经济型林业的小班区划应严格以立地类型为主 (参考林分类型 )区划固定小班。然后在一个经营单位内 ,把立地条件相似、经营目的相同的小班归纳为一个经营类型 ,划定后保持相对稳定。经营单位可依现行林场…  相似文献   

2.
森林调查是合理组织林业生产,制定林业方针政策的基础和依据,是检查森林经营效果的重要手段。世界林业经营强度较高的国家,都采用小班经营法。从各国小班调查法技术发展的过程看,都是从概率的角度抽取最优的样本,它没有和森林的生物学特性联系起来,并且没有从模拟和模型的角度去研究。  相似文献   

3.
森林资源清查的目的在于取得森林面积和蓄积及其变化规律,为制定森林经营利用方案,达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提供基础数据,为此必须查清每个山头地块的森林资源,也就是说要求森林资源落实到林班小班,以便按小班设计不同的经营利用措施。近年来,我国常用小班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以常规的随机抽样法进行估计,其效率较高;但在基层林业生产单位,总体的面积较  相似文献   

4.
森林经理调查的目的是根据《森林法》的规定,定期对林业企业的森林资源现状进行清查,以便为林业企业确定合理的经营方针和制定长远规划,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资源调查的基础和统计单位是“小班”,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往往没有完全按经理调查所划定的小班进行,而是根据生产和经营的需要,重新进行调查设计。这样就造成资源调查与生产实际相脱节,也无法通过经理  相似文献   

5.
<正> 林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林业区划的目的在于适应这种地域性而使林业生产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从而提高生产力。区划的主要任务是搞清林业资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最优发展方向与措施。作为县级林业区划则要求,调查工作始自每个小班,区划工作落实到山头地块。一个普通的县,各种林业用地达数百万亩,小班则以万计,而且自然、经济条件差别很大,这给森林资源管理和安排经营活动带来极大不便。为了清晰地掌握资源,系统科学地采  相似文献   

6.
小班区划及其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林学专业用语中的小班在使用上因目的不同目前存在着不同的概念和内涵。如二类森林资源调查的小班乃是指对大面积林业用地进行区划和调查的最小单位,可称为“调查小班”或“资源小班”。它与森林经理所区划的林班的次级单位——规划小班,(按规划设计实施经营的基本单位可称为“经营小班”。)在许  相似文献   

7.
<正> 前言随着林业经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营林场需要搞小班调查,为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和各种作业设计提供基础资料。如何控制总体蓄积量调查精度,需通过小班调查质量检验,这里有多种抽样方法可供选择。对于面积较大的调查总体而言,随机抽样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对于总面积较小的林业基层单位来说,采用常用的随机抽样调查方法,无疑工作量很大,因此,改用新的调查方法显得十分必要。本文是结合编制湖北省崇阳县国营桂花林场经营方案而进行的森林资源复查来论述类型中心抽样这一新的调查方法在控制小班调查精度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 在林业生产中,进行森林经营规划和造林调查设计工作,经常需要根据地形图或平面图计算有林地、宜林地、农耕地和其他地类的面积;需要计算小班、林班、抽样调查总体、以  相似文献   

9.
该文详细阐述了在基层林业调查中,利用GPS手持定位导航仪和ArcMap地理信息软件,将调查小班坐标数据导入软件系统,进行电脑色绘小班,形成小班图和小班表的方法,做到提高工作效率,节省经费,使林业经营管理工作更趋科学化。  相似文献   

10.
小班是开展林业生产活动的基础单位,为编制或修订森林经营方案(或总体设计),要求森林资源的调查数据落实到小班,目前多采用抽样控制和小班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农田林网区,由于林木与路、河、渠等线路相匹配,形成一行或多行的带状分布。主  相似文献   

11.
<正> 二类资源调查林相平面图改绘成林相地形图,具有方便生产单位对林分的经营管理和减少一部分二类调查的外业工作量的作用。众所周知,我省开展二类调查以来,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所成的林相图均为平面图,在林业生产建设上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几十年的生产应用当中,发现林相平面图也存在一些弊病。主要是图面反映不出小的地形地貌,给林业生产经营带来很大困难。特别是在天然有林地之间的小班界线是根据坡度级、地位级及林相特征等因子划分的,对生产经营者来讲林相平面图上的小班界在现地实在难以对号入座。比如:两个相邻坡度级不同的小班界线,只靠现地的林相特征来判断是不准确的,因为按坡度级划分的小班,林相平面图上体现不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森林资源调查统计,一般是采用小班调查方法逐个小班进行调查,然后再逐级汇总得到总体资源的数据,这种方法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调查所提供的数据往往由于不能及时更新而影响了林业生产经营决策的科学性。随着电子计算机在林业上的广泛运用,森林资源数据库的  相似文献   

13.
林地小班(简称小班)是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统计和经营管理的基本单位。小班调查是林业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小班边界和地形因子是小班调查的重要内容,快速、准确地获取小班边界和地形因子,对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指导林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梳理基于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DEM)、遥感影像结合DEM的小班边界计算机自动提取方法和基于DEM的小班海拔、坡度、坡向、坡位等地形因子计算机自动提取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森林经营水平的不断提高 ,计算机在林业资源管理中的广泛运用 ,林班、小班号的科学命名 ,就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1 现行的林班、小班号的命名方法及依据林班、小班是在林区区划时 ,在林场的范围内 ,为了便于生产、经营管理及资源统计计算 ,根据森林的经营水平、森林的林学特征及调查因子区划出的不同林分地段。现行林班小班的“命名”既林班号小班号是依据区划时林班及林班内小班的个数 ,按其排序的序数命名的。如某一林场按经营水平和林分结构可区划 2 0 0个林班 ,则从界内的方位起 ,按大小顺序分别用1、2、3…… 2 0 0排序并按序号命…  相似文献   

15.
<正> 1983年10月林业部资源司在四川省召开了1949年以来第一次“林业专业调查工作会议”。会上讨论了用立地类型统一沿用的有林地用林型,无林地用立地条件类型的方法;在县级林业区划规定的林业生产布局和确定的林种经营方向指导下划分立地类型;按类型选择树种进行造林设计;也为今后森林经理试行小班经营法提供了基础技术。会议决定制订“林业专业调查主要技术规定”。1985年1月资源司在西安市主持讨论了立地类型调查主要技术规定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目前二类调查中小班区划的细则要求和国家林业局对调查小班的规定的探讨,提出了适合于当前林业发展要求的小班区划方法,以及对不适和发展要求的以往小班区划方法的改进,从而达到林业最小经营单位的合理区划。  相似文献   

17.
<正>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对提高森林经营强度,发展林业生产所起的重要作用近年已经引起广泛的注意,这里不加细述。过去按小班提供森林资源数字的调查方法,有的提供不出精度指标,心中无数;有的则费工太大,难以在较  相似文献   

18.
《林分密度控制图》是科学经营森林,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按照森林多种效益永续的原则,通过小班经营法,因林制宜进行扶育间伐和生产予测以及确定更新树种,初始密度,培育年限和材种规格,按培育目标控制林分密度(株数),以达到森林的永续、高产和多效益的经营目的。在林业生产活动中,从总的看,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采,二是育。采和育是对立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编制森林经营规划表应按动态推移法进行,且要求简明、科学、实用、易行。为克服现行的各种规划表的不足,本文结合国营林场编案的试点工作,首次提出并设计了《本经理期小班经营活动动态推移分年度规划表》,并就表的结构、使用方法和优点进行了探讨。该表由基础数据、造林、间伐、补充主伐、主伐六部分组成,每个小班仅用一栏即可全面地动态地反映出该小班在经理期内的一切经营活动,代替了现行的十一种规划表,使经营单位内林业生产中一切经营活动的安排,仅需此一个表即可满足。现已正式在安徽省国营林场编案中使用。同时文中还对森林结构调整必须包括宜林地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区划固定小班 实行地籍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区划固定小班的目的广东省决定用3—5年时间,将全省林地小班区划为固定小班,实行地籍管理。其目的是: (一)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广东省1984年在二类调查的基础上虽陆续建立了森林资源档案,但资源档案数据落实不到小班,满足不了林业生产的要求。将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