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防治柑桔类潜叶蛾的特效农药──巴丹原粉范江平潜叶蛾对柑桔(特别是橙类)果树的危害比较普遍,是仅次于螨类的第二大害虫。严重时可使单株产量减产7成以上,余下的果实也因缺乏营养而品质低劣。所以,防治潜叶蛾危害是发展林果业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潜叶蛾危害果树的幼...  相似文献   

2.
栓皮栎潜叶蛾是栓皮栎叶部的一种主要害虫,食物专一,成虫产卵于栓皮栎嫩叶的中脉附近,每叶产卵数粒,幼虫孵化后潜入叶片组织内钻蛀虫道,取食叶肉,形成棕褐色虫斑,往往一张叶片上有2~3个虫斑,被害率高达100%。文章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对栓皮栎潜叶蛾进行聚集度计算回归分析及空间分布型频次分布检验。在了解栓皮栎潜叶蛾空间分布型的基础上,利用Iwao的M*-m回归方程计算栓皮栎潜叶蛾的最适抽样数。  相似文献   

3.
杨树白潜叶蛾的生话习性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分布与危害杨白潜叶蛾(Leuoptera susinella Herrich—shaffer)属鳞翅目、潜蛾科。原分布在东北、华北等省一带为害多种杨树,是杨树幼苗、幼树的一种较严重的害虫。幼虫在叶表皮下潜食叶肉,使叶面形成棕褐色虫斑,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削弱树势生长,严重的时候,使整株叶片枯萎,早期脱落。  相似文献   

4.
《江西林业科技》1996,(5):31-32
信丰县脐橙潜叶蛾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研究信丰县森防站(江西341600)潜叶蛾(PhyllocnistiscitrellaStainton)是我县柑桔、脐橙等果树的主要害虫。为了掌握该虫的发生发展规律和有效防治方法,根据上级森防工作要求和我县森防检疫工...  相似文献   

5.
国槐潜蛾Phyllonorycter acaciella Mn.属潜蛾科。主要危害国槐,幼虫潜入叶内取食,被害叶片干枯。近年来,在我省各城市的国槐行道树上发生较为普遍。我们曾对该虫进行了近三年的定点观察,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6.
邓会新 《中国林业》2010,(15):47-47
杨银潜叶蛾属鳞翅目,潜叶蛾科,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东等地,危害各种杨树、柳树等。幼虫在叶肉内潜食,叶面出现潜道斑,严重时整个叶片分布弯曲的潜道痕,造成全株枯黄破裂,常引起早落叶,是幼树上重要的害虫之一,影响正常生长与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7.
广东桐花树群落上的柑橘长卷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长卷蛾是红树林桐花树群落的重要害虫,在广东省局部区域的红树林保护区,已经对桐花树造威严重危害、对秋茄造成危害。柑橘长卷蛾在桐花树1年完成6代,以中龄幼虫越冬,第1~5代虫历时38~58d,越冬代虫历时130~137d。在桐花树群落,幼虫危害嫩芽、叶片、花序和果实;在桐花树+秋茄群落,幼虫危害秋茄的嫩芽和嫩叶片。在桐花树群落,5月上旬-5月下旬和9月上旬~10月上旬,受害嫩芽数量与受害叶片数量有两个高峰期,柑橘长卷蛾种群数量消长规律与受害嫩芽与受害叶片数量的变化规律成正相关,柑橘长卷蛾种群数量全年也对应有两个高峰期,但秋季害虫高峰期害虫的总数量只有春季暴发期害虫总数量的29%。柑橘长卷蛾数量与捕食性蜘蛛数量的比例为1:0.33,林间捕食性蜘蛛数量的比例偏低。  相似文献   

8.
灭幼脲Ⅲ号防治杨白潜叶蛾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白潜叶蛾LeucopterasusinellaHerrich -Schaffer属潜蛾科 ,是杨树苗木、幼树上的一种重要害虫。近几年来 ,杨白潜叶蛾在郓城暴发成灾 ,发生株率 97.4%,平均每百叶有虫2 41头 ,发生严重者整株叶片形成黑褐色虫斑 ,虫斑逐渐扩大 ,常由 2 - 3个虫斑相连形成棕黑色坏死大斑 ,致使整个叶片焦枯、脱落。为进一步探讨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 ,我们于2 0 0 1年 6月在郓城何庄林场对杨白潜叶蛾进行了 2 5 %灭幼脲Ⅲ号不同浓度的防治试验 ,现报道如下。1 试验材料供试药剂 :2 5 %灭幼脲Ⅲ号悬浮剂 (广东省东莞市瑞得…  相似文献   

9.
桃潜叶蛾属鳞翅潜叶蛾科,又名桃叶潜蛾、吊丝虫,是桃树的主要害虫。主要寄主是桃,其次是李、杏、苹果、梨等蔷薇科果树及许多豆科植物。以幼虫在叶的栅栏组织内潜食为害,串成弯曲不规则虫道,并将粪便充塞其中,叶表皮不破裂,可由叶面透视虫道。  相似文献   

10.
杨白潜叶蛾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2010年对杨白潜叶蛾(Leucoptera susinellaHerrich-Schaffer)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后发现,杨白潜叶蛾在河南省濮阳地区1a发生5代,代数比较整齐。以蛹茧主要在树干粗皮缝内、落叶等处越冬。翌年4月中旬越冬代成虫羽化,成虫羽化后当天即开始交尾产卵,每头雌蛾产卵26~78粒,产于杨树叶片正面,90%在侧脉旁。孵化后幼虫直接钻入叶片内潜食叶肉危害,被害处呈黑褐色虫斑,之后叶组织枯焦。幼虫老熟后有吐丝下垂习性。9月上中旬第5代老熟幼虫开始结茧化蛹并越冬。各虫态发育历期随季节变化差异较大。成虫具趋光性,♀♂比为1∶0.93。幼虫期天敌有寄生蜂3种,其中寄生率最高的一种为杨白潜叶蛾绒茧蜂(Apanteles SP)。  相似文献   

11.
<正> 蝉网蛾(Glanycus foohowensis chuet Wang)属网蛾科。是西双版纳地区危害依兰的主要害虫之一。1987年我所成龄依兰园内蝉网蛾有少量发生,以后逐年增多,危害加重。据1990年9月11日调查,全园植株受害率达100%,受害严重的4株,共有虫967只,平均每株有虫241.75只,其中受害严重的3条侧生枝上,有虫136只,平均每枝有虫45.33只。依兰受蝉网蛾的危害后花蕾脱落,花发育  相似文献   

12.
苹果潜叶蛾即金纹细蛾,对苹果树的为害是:幼虫潜入叶背面表皮内取食叶肉,致使叶背被害部位仅剩下表皮,外观呈泡囊状,大小约黄豆粒般,幼虫潜伏其中。叶片正面被害部位则呈黄绿色网眼虫疤。发生严重时,1叶片上约有10个左右的泡囊,使全叶光合作用受到极大影响。导致植株提早落叶,严重影响到树势和生育。  相似文献   

13.
一、二斑叶螨的危害。二斑叶螨主要为害桃树,对梨树,葡萄,杏,山楂等危害也比较严重。二斑叶螨以若螨,成螨聚集在果树叶片的背面刺吸汁液,危害轻时,受害叶片失绿,呈浅白色;危害严重时,叶片焦枯脱落;虫口密度大时,在叶片背面结一层白色丝网或在新梢顶端群虫集结呈球状。  相似文献   

14.
杨银潜叶蛾的危害、识别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危害与识别 1.危害情况:杨银潜叶蛾在我区发生普遍,主要危害小青杨、小叶杨、加拿大杨、中东杨、北京杨以及速生杨等,被害率高达100%。苗木及幼树受害严重时,几乎无一完整叶片,叶片后期皱枯,虽然不能导致苗木死亡,但严重影响苗木或幼树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杨柳小卷蛾,又名杨树卷叶蛾(Gypsonoma mintana Hiibner),属鳞翅目,卷蛾科,小卷蛾属。胶东一带常有发生。是杨柳树叶部主要害虫之一。受害叶片呈网孔状,轻者叶片桔黄,重者整片叶子脱落,大发生时,地面落积一层受害叶片。我们从一九七七年秋季开始,对该虫的生活史和习性,进行了系统观察,并作了防  相似文献   

16.
用Y形嗅觉仪测定了针叶小爪螨对其寄主植物 ,芬兰钝绥螨对针叶小爪螨的选择行为。结果表明 :针叶小爪螨对未受害的麻栎叶、栓皮栎叶和板栗叶都表现出较强的趋性 ,对槲树叶虽然也有趋性 ,但趋向程度不如前三者强 ,而松针和云杉对其有较强的忌避作用 ;用同一寄主植物的未受害叶片和除螨受害叶片测定时 ,则明显趋向于未受害叶片 ;而用同一寄主植物的除螨受害叶片和带螨受害叶片测定时 ,则喜欢选择带螨受害叶片。寄主植物受害与否以及有无叶螨存在 ,显著影响芬兰钝绥螨的趋性。芬兰钝绥螨对未受叶螨危害和受叶螨危害的寄主植物叶片均有趋性 ,但对后者的趋性反应更为强烈 ,对有叶螨的危害叶片和无叶螨的危害叶片的趋性反应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柳丽细蛾Caloptilia(Caloptilia)chryadampra(Meyrick)系我国大陆一个新记录虫种。在鲁南、苏北一年发生7—8代,以越冬型成虫在杂草、墙缝等处越冬。1—3龄幼虫潜叶危害,4—7龄卷叶危害,发生严重的片林柳条减产5—15%。天敌优势种为柳丽细蛾绒茧蜂Apanteles SP.寄生率有时高达86%以上。防治方法以天敌的保护利用为主,重发片可在一、二代潜叶幼虫转移前期常量喷洒灭幼脲,或在一、二代成虫盛发期喷洒灭杀毙、氧化乐果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用Y形嗅觉仪测定了针叶小爪螨对其寄主植物,芬兰钝绥螨对针叶小爪螨的选择行为。结果表明:针叶小爪螨对未受害的麻栎叶、栓皮栎叶和板栗叶都表现出较强的趋性,对槲树叶虽然也有趋性,但趋向程度不如前三者强,而松针叶和云杉对其有较强的忌避作用;用同一寄主植物的未受害叶片和除螨受害叶片测定时,则明显趋向于未受害叶片;而用同一寄主植物的除螨受害叶片和带螨受害叶片测定时,则喜欢选择带螨受害叶片。寄主植物受害与非党员以及有无叶螨存在,显著影响芬兰钝绥螨的趋性。芬兰钝绥螨对未受叶螨危害和受叶螨危害的寄主植物叶片均有趋性,但对后者的趋性反应更为强烈,对有叶螨的危害叶片和无叶螨的危害叶片的趋性反应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悬铃木方翅网蝽是危害悬铃木的入侵害虫。在网室内测定了悬铃木方翅网蝽对悬铃木苗木落叶进度和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接虫密度对悬铃木苗木的落叶进度影响明显,高密度接虫和高密度危害能加快叶片脱落,且受害苗木叶片加速脱叶的关键期在9月下旬,但高密度接虫和高密度危害并未降低悬铃木苗木的生长高度和生长粗度。  相似文献   

20.
首次报道棕带突细蛾Gibbovalva kobusi KumataKuroko的2种新潜叶寄主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subsp.biloba和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描述了棕带突细蛾的危害状、潜道特征、形态结构及生活史,并给出了潜道、成虫和雌雄生殖器照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