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鲟鱼是原始脊椎动物,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及经济价值,我国养殖鲟鱼主要品种有西伯利亚鲟,俄罗斯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鲟鱼养殖业迅猛发展,池塘养殖与流水养殖形成一定规模,由于对鲟鱼进行集约化养殖,养殖密度增大,周边水质变差,导致鲟鱼病害大幅上升,广东、四川等地鲟鱼大量发病造成大面积死亡,为鲟鱼产业带来严重危害,本文对鲟鱼养殖中的常见疾病综合防治技术进行研究,为鲟鱼养殖产业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正>鲟鱼是北京市主要的渔业养殖品种之一,其中苗种产量及商品鱼供应量在全国均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北京地区的鲟鱼发病率有不断增高的趋势,细菌性疾病是养殖鱼类的最主要疾病种类。本文通过现场调查、病鱼采集及实验室检测,分析北京地区鲟鱼养殖的主要细菌病病原以及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情况,为做好鲟鱼健康养殖提供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3.
工厂化驯养鲟鱼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鲟鱼具有独特的食用、经济及观赏价值,适于微流水高密度工厂化养殖。我国近年掀起了鲟鱼养殖热潮,在湖北、北京、广东、江苏、上海等地先后建起了工厂化驯化与养殖基地,鲟鱼的人工养殖方兴未艾。但是,由于鲟鱼养殖的基础研究刚刚起步,大规模养殖的配套技术尚未建立,工厂化驯化与养殖鲟鱼的病害问题日益突出,有的甚至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作者针对目前我国鲟鱼工厂化驯化与养殖发展现状和鲟鱼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情况,结合实验室研究获得的结果和实际养殖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与体会,探讨工厂化驯化和养殖鲟鱼的病害防治技术,供广…  相似文献   

4.
鲟鱼的工厂化养殖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鲟鱼是目前地球上最古老和最原始的辐鳍鱼类 ,也是世界上珍稀的淡水鱼类。作为大型鱼类的鲟鱼不仅物种独特价格十分昂贵 ,而且因其性成熟晚、幼鱼成活率低、资源繁殖慢 ,尤其是近年来工业污染及过度捕捞、鲟鱼产卵场地被人为破坏等原因 ,造成目前鲟鱼资源极度紧张。虽然近些年来大连、北京、黑龙江和广东等地进行了小规模的池塘养殖 ,取得了初步成功 ,但是我国目前鲟鱼养殖技术特别是工厂化养殖技术的研究还不够 ,为此开展鲟鱼的工厂化养殖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现实意义 ,并且随着养殖成本的不断攀升和出于对养殖厂周边环境的考虑…  相似文献   

5.
鲟鱼是一种养殖价值很高的经济鱼类,养殖模式以流水养殖和网箱养殖为主,但是近些年降水减少,鲟鱼流水养殖和网箱养殖资源匮乏。2008年5月~2010年3月,作者在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的梭草渔场进行了鲟鱼微循环温室养殖技术研究。本技术采用微流水补水、纳米管微孔增氧、水温调节以及养殖废水纳米处理等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鲟是大型经济鱼类,体内大部分是软骨,又体被硬鳞,故常被称作"软骨硬鳞"鱼类,其实鲟隶属于硬骨鱼纲、硬鳞总目、鲟形目(Acipenseriformes),因其皮是制作高档皮革制品的好原料,抗撕裂性、耐磨性、柔韧性可与鳄鱼皮媲美;鲟鱼是食用价值极好的大型经济鱼类,全身除体表骨板外其他部分(含骨骼)都可食用,营养价值极高,被列为高级滋补品,特别是素有"黑色黄金"之称的鲟鱼鱼子酱,更是驰名中外的高档食品。因为如此高的经济价值,随着鲟鱼养殖技术的提高,鲟鱼量变得越来越大,养殖区域不断增加,养殖规模及集约化程度不断上升。近年  相似文献   

7.
相远辉 《中国水产》2014,(11):71-72
<正>西伯利亚鲟、杂交鲟的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生长快、品质优、抗病能力强和适应能力广等优点,是水产养殖的优良品种。我国从九十年代进行人工养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些年山区流水养殖西伯利亚鲟、杂交鲟逐渐兴起。因此,对流水养殖鲟鱼快速育成技术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鲟鱼流水养殖快速育成技术的成功与推广,将有助于提高鲟鱼的品质与产量,有利于鲟鱼养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任华 《河北渔业》2011,(3):31-32
<正>自然界中鲟鱼由于过度捕捞、水质污染和兴修水坝等人为原因,资源遭到极度破坏,大多数种类处于濒危状态。为了更好地保护鲟鱼物种资源,弥补自然界鲟鱼种群不足的问题,湖北天峡鲟鱼有限公司利用循环型工厂化车间养殖鲟鱼,经过多年的养殖研究取得了技术性的突破,现将养殖技术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9.
鲟鱼具有适应性广、个体大、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等特点,现已成为世界上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我国农业部也把鲟鱼列入"十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我国目前主要养殖品种有史氏鲟、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匙吻鲟及几种杂交鲟等,而我省主要养殖史氏鲟、杂交鲟(达氏鳇×史氏鲟)和匙吻鲟等,其中杂交鲟被认为是最适合南方养殖的品种.鲟鱼养殖一般为春夏季繁殖,夏季培苗,夏秋季放苗.由于鲟鱼适宜生长温度为18℃~28℃,我国大部分地区鲟鱼养殖过程中均存在着渡夏或越冬问题,使养殖周期长达8个月至1年以上,一年最多只能养殖一茬,年产量不高.2000年以来,广州市先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合作,创建了鲟鱼冬季反季节育苗技术,同时利用南方温暖的气候条件,开展工厂化培育鲟鱼大规格苗种,缩短养殖周期,进行一年两茬无公害高产养殖技术研究并取得成功.现以杂交鲟(达氏鳇×史氏鲟)为例,将鲟鱼一年两茬无公害高产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史氏鲟精子入卵过程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曲秋芝 《水产学报》2003,27(4):377-380
史氏鲟(Acipenserschrencki)隶属鲟形目(Acipenseriformes)、鲟科(Acipenseridae)、鲟属(Acipenser),是黑龙江特产和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为淡水定居种类。鲟鱼是古老的生物类型,世界上约有28种,仅分布于北半球。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变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所有鲟鱼均处于不同程度的濒危状态,有的已近灭绝[1,2]。我国有8种鲟鱼,其中黑龙江2种,即史氏鲟和达氏鳇。近年来,随着人工养殖技术的提高和完善,史氏鲟成为国内最主要的鲟鱼养殖种类。有关史氏鲟人工养殖、基因组DNA含量、胚胎发育等国内有较多研究,而对受精生物学方面研究尚未见报道。特殊…  相似文献   

11.
史氏鲟养殖方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鲟鱼室内水泥池养殖、池塘养殖和网箱三种养殖方式下的养殖技术和养殖效益 ,认为室内水泥池养殖经济效益较高 ,养殖周期短 ,但设施投入太高不宜推广 ;池塘和网箱养殖鲟鱼也能取得很高的经济效益 ,但在管理上要有防止水温过高等措施 ,同时就鲟鱼养殖管理、病害防治等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鲟鱼营养价值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鲟鱼(Acipenser),又称鲟龙,属鲟形目,是一类原始古老的软骨硬鳞鱼类,素有"水中熊猫"和"水中活化石"之称。鲟鱼是食用价值极好的大型经济鱼类,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国内相关研究人员对鲟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肌肉、鱼卵、软骨等几方面。因此,对其营养成分的研究受到国内外许多学者的重视,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多位学者对几种不同品种的鲟鱼营养成分的最新研究结果,以期为科学养殖和开发利用鲟鱼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3.
正鲟鱼是甘肃省重要的冷水鱼养殖品种,拥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开展鲟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对促进甘肃省鲟鱼产业化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本文重点总结了鲟鱼人工繁育关键技术要点,为读者开展鲟鱼全人工繁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鲟鱼养殖中常见疾病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鲟鱼(Sturgeon)是最原始的脊椎动物之一,被誉为"活化石",不但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养殖前景十分诱人.我国养殖的鲟鱼主要品种有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史式鲟(Acipenser schrencki)和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denstaedti),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鲟鱼鱼养殖业发展非常迅猛,北京年产已超过2 500t,广东也达到2000 t左右,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和流水养殖都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是由于对鲟鱼进行集约化养殖、鲜活饵料改为配合饲料、养殖密度增大、养殖年头增加和周边水质变差,致使鲟鱼病害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广东、湖北、四川和北京的怀柔、房山等地鲟鱼大量发病,造成大面积死亡,给养殖户和鲟鱼产业带来严重危害.下面就近几年人工养殖鲟鱼常见疾病与防治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亲爱的中国读者朋友、鲟鱼养殖生产者:l我是托马斯,匈牙利的独立鲟鱼专家,很多国家的人们称呼我“鲟鱼博士”。l我从事鲟鱼养殖、繁殖研究已经27年了。l我第一次成功人工繁殖小体鲟是在1979年。l我来中国传授鲟鱼繁殖技术也已经7年了。l我结识了许多中国的鲟鱼养殖生产者。l他们几乎都梦想着鲟鱼人工繁殖和加工鱼子酱,但许多技术问题在困扰着他们。l我的多年合作伙伴李融先生建议我借这个栏目,与中国朋友们分享我27年的经验。l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李融:目前中国的鱼类养殖十分兴旺,也有许多类型的人工配合饲料供应。对于这些饲料在鲟鱼生…  相似文献   

16.
<正>在高寒山区推广陆基圆池养殖鲟鱼模式,对产业结构调整有重要意义。现将陆基圆池养殖鲟鱼技术总结如下。一、养殖品种选择选择以西伯利亚鲟为母本、史氏鲟为父本的杂交子代。其具有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驯食率高等特点,适宜生活水温为8~26℃,最适生长温度为18~22℃。  相似文献   

17.
<正>鲟鱼为亚冷水性鱼,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尤其是鲟鱼卵加工制成的鱼子酱被称为“黑色软黄金”,鱼子酱与松露、鹅肝并列成为世界三大美食。曲靖市鲟鱼养殖从2005年起步,经过近20年的发展,产业体系已逐渐成熟,产业链条打造齐备。曲靖市鲟鱼养殖已成为高原特色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市乃至全省水产养殖的一张“靓丽”名片。  相似文献   

18.
<正>鲟是世界最古老的鱼类之一,其个体大,全身利用率高,作为大型淡水经济鱼类,鲟鱼养殖在全世界得到迅速发展,中国自从1992年开始鲟鱼养殖,到目前为止鲟养殖量早已经已经居世界首位,鲟鱼养殖规模急剧发展。但是随着鲟鱼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鲟鱼细菌性疾病也开始频发,并因此引起巨大经济损失,成为了养殖业发展的一大瓶颈。鲟鱼细菌性疾病主要包括革兰氏阴性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豚鼠气单胞菌  相似文献   

19.
史氏鲟鱼养殖业的兴起及发展予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氏鲟鱼属黑龙江水域大型经济鱼类。盛产在黑龙江中下游抚远县至同江市江段。由于其特有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倍受人们喜爱。鲟鱼味美质优。近年来,东南亚、台湾、香港以及广州、北京等地都把鲟鱼作为上等佳肴。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善,大力发展名特优水产品的养殖,丰富人们的菜篮子已经摆上日程,然而,名优之中的佼佼者——鲟鱼又以其独特的风格,倍受人们的青睐。鲟鱼养殖热骤然兴起。 一、史氏鲟养殖热的兴起 早在十几年前,黑龙江省科委针对鲟鳇鱼自然资源逐年减少的实际,就把史氏鲟人繁技术研究列入“八五”攻关计划。经过科研单位十几年驯化移养的努力,史氏鲟这条大型野生鱼已从大江水域繁衍生息逐步转移到池塘养殖。部分从  相似文献   

20.
我国鲟鱼养殖始于20世纪90年代,其人工养殖的历史较短,并且设施化养殖基础薄弱,养殖模式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鲟鱼的养殖方式仍以粗放型养殖模式为主,易受地域、天气等因素的影响,限制了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文中简述了我国鲟鱼设施化养殖的种类,对比了鲟鱼流水养殖、网箱养殖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优缺点,详细分析了鲟鱼设施化养殖的工艺流程及养殖过程中使用的设施设备,阐述了设施化养殖的技术要点,指出了目前鲟鱼设施化养殖过程中存在问题,总结了鲟鱼设施化养殖的对策,明确了今后鲟鱼产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