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香乌鸡是贵州省特产珍禽“黔东南小香鸡”中的一个类群,是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选育的具有较好经济价值和发展前景的肉鸡品种。1、外貌特征小香乌鸡外貌清秀,飞行能力强,体型小,结构匀称,羽毛致密。头较小,平头单冠,冠齿6~9个,虹彩桔红色,皮、肉、骨乌黑,喙、胫、冠、髯黑褐  相似文献   

2.
黔画乌鸡是在贵州高原特定的自然环境中,通过苗族群众独特的养殖习俗和管理方式下,孕育产生的优良地方乌骨鸡。黔画乌鸡具有体型大、产肉多、肉质鲜嫩、味美可口、屠宰率高等优势,其以肉质鲜美、耐粗饲、耐寒、抗病力及适应性强等特点而著称,产区位于贵州省中部偏西北,毕节市东部,乌江中游鸭池河北岸。黔画乌鸡成年公鸡平均体重2.6 kg,单片直立冠,冠齿6~8个,冠、髯、耳叶均呈乌黑色,肉髯下垂较大,喙短而稍弯,为黑色,颈羽、背羽、鞍羽为金红、金黄色并有黑斑点。成年母鸡体重1.9 kg,单片直立冠,冠齿6~8个,髯薄小而呈黑色,喙短而稍弯,为黑色。通过对贵州省黔西地区黔画乌鸡品种的进一步调查,基本摸清和掌握黔画乌鸡形成条件、体型外貌、饲养管理、疾病防控及生产性能,从而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黔画乌鸡,巩固和提高其原有优良性状与特性,为实现规模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1.小香乌鸡.小香乌鸡是贵州省特产珍禽"黔东南小香鸡"中的一个类群,是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选育的具有皎好经济价值和发展前景的肉鸡品种.  相似文献   

4.
1.小香乌鸡。小香乌鸡是贵州省特产珍禽“黔东南小香鸡”中的一个类群.是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选育的具有较好经济价值和发展前景的肉鸡品种。  相似文献   

5.
《农家致富》2015,(7):39
培育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畜牧兽医站、如皋市万生黄鸡原种场等单位。外貌特征与生产性能该鸡具有黄羽、黄喙、黄脚,颈羽、翼羽、尾羽末端黑色的"三黄三黑"特征。公鸡背羽金黄色,鸡头小,单冠大而直立,冠色鲜红,冠齿数5~7个;胫细,长度中等,无胫羽;皮肤黄色或灰白色。母鸡羽毛紧贴,体型紧凑;鸡头小,颈曲而前伸;单冠直立,冠  相似文献   

6.
小香乌鸡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特有的一种珍稀禽类,是"黔东小香鸡"中的一个类群,约占黔东小香鸡总数的14.58%,年产约30万羽.以小而香,且乌皮、乌骨、乌肉著称,故而得名小香乌鸡.该鸡个体小、肉香,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须的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和黑色素,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调节人体功能及治疗疾病的药用价值,市场售价是普通鸡的1倍,具有较好的市场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7.
小香乌鸡是贵州省特产珍禽“黔东南小香鸡”中的一个类群,是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选育的具有较好经济价值和发展前景的肉鸡品种。  相似文献   

8.
金陵黄鸡     
金陵黄鸡属肉用型配套系,2009年通过了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新品种(配套系)审定. 品种特性:金陵黄鸡第一父本为性连锁矮小型,父母代母鸡为矮小型,具有耗料省、饲养成本较低的特点. 体型外貌:公鸡颈羽金黄色,尾羽黑色有金属光泽,主翼羽、背羽、鞍羽、腹羽均为红黄色或深黄色;冠、肉垂、耳叶鲜红色;喙、胫、皮肤皆呈黄色;冠大,胫细长.母鸡颈羽、主翼羽、背羽、鞍羽、腹羽均为黄色或深黄色,尾羽尾部黑色;冠、肉垂、耳叶鲜红色,喙、胫、皮肤黄色,胫细长.  相似文献   

9.
凤翔乌鸡     
凤翔乌鸡是广西凤翔家禽责任有限公司根据市场需要,利用配套杂交育种技术培育的一个优良品种,前不久通过了国家新品种审定.由于该鸡生长速度快,整齐度好,乌度好,深受市场欢迎,销往广西柳州、桂林、南宁以及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省市. 凤翔乌鸡保持了原乌鸡的乌肉特性,单冠,冠乌色或紫红色,片羽.公鸡羽色酱红,母鸡麻羽,皮肤脚胫均为黑色.  相似文献   

10.
良凤鸡     
良凤鸡肉质鲜嫩,体形外貌酷似土鸡。其生长速度快,繁殖力和适应性强,均匀度好,质量稳定,肉鸡饲养周期短,饲养效益高。下面介绍良凤鸡的两个主要品种:1.良凤花鸡。羽色为麻色或麻黄色,冠、肉垂、脸、耳叶均为红色,屠体皮肤、胫为黄色,公鸡单冠直立,胸宽挺、背平。  相似文献   

11.
<正>小香乌鸡是贵州省特产珍禽"黔东南小香鸡"中的一个类群,是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选育的具有较好经济价值和发展前景的肉鸡品种。  相似文献   

12.
乌蒙乌骨鸡     
乌蒙乌骨鸡是贵州省的药肉兼用型鸡种。乌蒙乌骨鸡主产于云贵高原黔西北部乌蒙山区的毕节市、织金、纳雍、大方、水城等地。【外貌特征】体型中等,公鸡体大雄壮,母鸡体稍小紧凑。多为单冠,公鸡冠大耸立,个别有偏冠,冠齿7~9个,肉髯薄而长,母鸡冠呈细锯齿状。羽色以黑麻色、黄麻色为主,少数白色、黄色和灰色。羽毛多为片羽,少数翻羽。冠、喙、脚、趾、泄殖腔、皮肤、耳呈乌黑色。大部分鸡的皮肤、口腔、舌、气管、嗉囊、心、肺、卵巢、肠、肾脏、胰脏、骨膜、骨髓为乌黑色。肌肉乌黑色较浅,颈部、背部肌肉乌黑色偏重。少数有胫羽。  相似文献   

13.
1.野鸭的外貌特征:野鸭外貌与野生绿头鸭相似。成年公鸭羽色艳丽,头、颈羽有翠绿色金属光泽.颈基部有一狭细白色颈圈.胸部为棕色,体羽为灰色.尾羽为黑色,有两片卷状性羽.副翼羽上有镜羽,喙、脚灰色。趾、爪橙色。母鸭体型小.体羽棕色,深浅不一,有暗点或暗条纹.有镜羽:尾羽缀有白色.喙灰黄色.趾、爪一般为橘黄色.也有灰黑色者。雏鸭全身为黑灰色绒羽.眼、肩、背、腹有淡黄色羽相间,喙、脚灰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贵阳市百宜地方鸡品种资源调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百宜地方鸡是百宜乡人民经数百年选留,逐步形成的体型外貌和生产性能相对稳定的优质肉蛋兼用型地方鸡品种。母鸡羽色以麻色为主,有少量的纯黑羽色;公鸡羽色以红黄色为主,有少量的纯黑羽色。耳毛为黄色或浅黄色。单冠,鲜红色,冠齿5~10个。皮肤白色,喙白色或黑色,虹彩黄色或浅黄色。胫粗、中等长,白色或青灰色。成年体重:公鸡(1.9±0.3)kg、母鸡(1.5±0.3)kg;公鸡150 d开啼,母鸡180 d开产;母鸡年产蛋80~100枚,蛋重40.9~71.1 g,蛋壳颜色有白色、褐色、浅褐色3种,蛋的横纵比为1∶(1.3±0.1)。该鸡具有野外觅食能力强,耐粗饲,抗病力强,肉质细嫩,肉味鲜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正大新珍珠鸭是广西大新县地方优良鸭品种,具有适应性强、身躯小、肌肉丰满、肉质鲜嫩等特点。一、体型外貌大新珍珠鸭体型较小,成年公鸭体重1.5~1.6公斤,成年母鸭体重1.3~1.5公斤。羽色随性别而有所不同,母鸭多为麻花羽,有白褐麻花和黑麻花两种,有的母鸭有白眉;公鸭羽色较深,呈棕色或黑灰色,头部及副羽上有翠绿色的镜羽,尾  相似文献   

16.
灵山香鸡外貌特征可概括为“一麻”、“两细”、“三短”.一麻是指母鸡体羽以麻色为主,即棕麻或黄麻羽色;两细是指头细、胫细;三短是指颈短、体躯短、脚短(矮).通过对灵山香鸡进行选育,其核心种群外貌特征一致性达85%,个体体重均匀度达96%;至66周龄平均产蛋139枚,种蛋受精率达92.68%、受精蛋孵化率92.5~94.5%.选育后的灵山香鸡既保持原有的遗传特性,又进一步提高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7.
肉用型乌鸡是通过丝羽乌鸡、山地乌鸡、本地柴鸡杂交选育而成。生产性能显著提高,60日龄体重、90日龄体重和40周龄体重以及90日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腿肌率比丝羽乌鸡及本地柴鸡高,差异显著(p〈0.05)或差异极显著(p〈0.01),但和山地乌鸡比,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塞北肉用型乌骨鸡早期生长发育规律及生长曲线拟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用型乌鸡是通过丝羽乌鸡、山地乌鸡、本地柴鸡杂交选育而成.生产性能显著提高,60日龄体重、90日龄体重和40周龄体重以及90日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腿肌率比丝羽乌鸡及本地柴鸡高,差异显著(p<0.05)或差异极显著(p<0.01),但和山地乌鸡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用logis-tic非线性动物生长模型拟合了塞北肉用型乌骨鸡1~14周龄的平均体重,进行生长曲线分析,结果表明:lo-gistic方程能很好地拟合塞北肉用型乌骨鸡的生长过程,拟合度均在0.99以上,其生长的拐点时间为8.80周龄,拐点体重为744.75 g,极限体重参数1 489.50 g.  相似文献   

19.
就宁都黄鸡选育过程及羽色、皮肤、胫、喙、脸、眼圈和耳垂、尾羽、冠型、胫羽和趾羽等表现的选育进展的研究进行了论述。宁都黄鸡选育过程中 ,始终围绕“三黄”(羽、胫、喙三黄 ) ,“五红”(冠、髯、脸、眼圈及耳垂五红 )、尾羽佛手状下垂以及无胫羽和趾羽等主要外貌特征进行重点选育 ,经五代选育后 ,体形外貌基本趋于一致 ,表型遗传亦趋于稳定。由此说明 ,作为对鸡品种的要求 ,宁都黄鸡已完全合格。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探索二郎山山地鸡日粮赖氨酸的最适添加量,获得理想的上市体重和外貌。【方法】试验统计了第二世代SD02、SD03系及其正反交群体SD0203和SD0302在高、低赖氨酸水平下70日龄的体重、冠型、冠色、羽色和胫色。【结果】研究表明,各群体除梳羽颜色较杂外,副翼羽、鞍羽和背羽羽色均以红黄色为主,SD0302鞍羽和SD02背羽为红黄色个体的比例高于其他群体。高赖氨酸试验组各部位羽毛为红黄色个体的数量均明显多于低赖氨酸试验组,且体重显著高于低赖氨酸组(P<0.05)。【结论】研究表明SD0302和SD02系羽色优于SD0203和SD03系,且高赖氨酸试验组羽色和体重均显著优于低赖氨酸试验组,该结果为二郎山山地鸡体形外貌的后续选育和赖氨酸营养需求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