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杧果对细菌性黑斑病抗病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杧果细菌性黑斑病是杧果上的三大病害之一,近年来在我国各杧果产区造成严重的危害,而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植物病害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因此本试验对海南19个栽培品种进行了田间人工接种,测定了其对细菌性黑斑病的抗病性。结果表明,杧果古铜色叶、淡绿色叶和深绿色叶3种叶龄叶片中,古铜色叶最抗病,病害在同一叶龄叶片上的潜育期长短在不同杧果品种之间有差异,但大部分的潜育期为6 d左右;其次品种间的抗病性有明显差异:越杧较感病;封顺无核杧、金穗杧、四季杧、红杧、粤西1号、紫花杧、生紫杧、马切杧、台农、爱文杧、热杧和凯特中等抗病;香蕉杧、米杧、龙井、大白玉、红象牙杧和桂香较抗病;未发现高抗或免疫的品种。  相似文献   

2.
6个杧果品种在福建莆田的引种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观察比较金煌1号、台农1号、紫花杧、秋杧、桂香杧和白玉杧等6个杧果品种植物学特征和果实性状,对其在福建省莆田市的生长结果及生态适应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金煌1号树势强,高大,适应性强,早结,丰产性好,果大,单果重920 g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6.5%,可食率近80%,色泽好,风味极佳,抗炭疽病,在引种的6个品种中综合性状表现最好;白玉杧可适应不同性质的土壤,果实中等大,单果重237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6.2%,可食率近70%,果肉嫩滑,纤维少,味清甜,较高产,早结稳产,不易裂果,也是值得推广和开发的品种;其他4个品种表现欠佳,不宜在莆田市推广.  相似文献   

3.
2012年和2013年分别调查广西百色市右江区、田东县、田阳县,南宁市武鸣县和钦州市灵山县等不同地区的杧果品种流胶病发病情况。结果表明,广西杧果流胶病发生较普遍和严重,病株率达50%以上,不同杧果品种发生为害情况差异显著。同一果园中,台农杧发病重,而红象牙杧、金煌杧发病较轻;同一植株上嫁接不同品种,台农杧发病重,红象牙杧、金煌杧发病轻。  相似文献   

4.
四川攀西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是我国杧果最适宜生产区域之一.爱文杧果原产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等单位1996年从以色列国家园艺研究所引入四川攀西地区,经过多年的品比试验、区试、生产性栽培试验以及品质分析表明,该品种在四川攀西地区能正常生长结果,经济性状优良,可作为攀西地区早中熟主栽品种推广发展.现将爱文杧果在四川攀西地区的表现及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以杧果为试材,在经历2008年春长时间低温寡照之后,对15个品种的抗冷害能力和花序再生力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均受严重冷害,顶生花芽(或花序)大部分干枯死亡,仅金煌杧的抵抗力稍强;供试品种均具有腋花序再生能力,但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再生力强的品种有农院14号杧、台农1号杧、凯特杧、金穗杧、紫花杧、桂热杧120号、桂热杧82号,较强的有红象牙杧、吉尔杧、秋杧、桂香杧,中等的有红金煌杧、金煌杧,较差的为贵妃杧和爱文杧;再生花序数与再生花梢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适宜百色右江河谷地区种植的杧果良种,引进了热农1号杧、新世纪杧、吉尔杧和红玉杧等4个杧果品种并进行试种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热农1号杧、新世纪杧、吉尔杧和红玉杧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在14%以上,单株产量在25kg以上,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分别在17 327kg/hm~2和9.5万元/hm2以上。这些品种在百色右江河谷地区综合表现较好,在杧果品种改造中可选择作为优良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杧果抗炭疽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炭疽病是杧果的重要病害,在对此病害的综合防治中,选种抗病品种是行之有效的措施。本研究运用杧果炭疽病高致病性菌株,对保存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杧果种质资源圃的果品种抗病性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大部分的果品种为感病品种,其中爱文杧、乳杧、海豹、龙井大杧等为高感品种;紫花杧、金煌、实选-4、spooner为高抗品种;台农一号、粤西一号、台牙、贵妃、Mallika、桂香、凯特等为中抗品种;在所有供试品种的抗病鉴定中,没有发现免疫品种。  相似文献   

8.
晚秀梨为韩国砂梨品种,1998年由威海坤园优质果品苗木基地引入,1999年高接。观察表明,该品种早果丰产,成熟期晚,果实极耐贮藏,能周年供应市场。1 植物学特性 主干多年生枝为深褐色,1年生枝为浅褐色,无茸毛,皮孔小而密,为浅黄色。叶片中等,翠绿色,长椭圆形,叶缘锯齿较小,叶面光滑,叶背无茸毛,平均叶长10cm、宽8cm,叶柄长6cm。叶芽饱满,离生或半离生,花芽肥大,圆锥形,鳞片稍松,花中型,花粉量大。  相似文献   

9.
台农1号杧果是台湾省农业试验所用海顿(Haden)与爱文(Irwin)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品种.该品种果实美观,味香,清甜爽口,果汁多,糖分高;纤维少,抗炭疽病,耐贮藏,在台湾很受欢迎.在大陆,台农1号已成为海南、广东两省杧果的主栽品种之一.为提高杧果品质,生产优质无公害绿色产品,我们进行了本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获得稳定的抗、感杧果小爪螨(Oligonychus mangiferus)的杧果种质基础上,以害螨和寄主植物的互作机制为切入点,分析与评价不同杧果品种对杧果小爪螨的抗、感性。【方法】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评价方法获得抗、感性稳定的杧果品种,经室内饲养观察,记录杧果小爪螨在抗、感杧果品种上的存活率差异,并进一步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分析抗、感杧果品种叶片组织内游离氨基酸含量、游离氮含量、游离糖含量、糖/氮比和总酚含量的差异。【结果】杧果小爪螨只危害杧果的功能叶,不危害嫩叶和老叶;在筛选获得的6个抗、感性稳定的杧果品种中,‘台农一号’和‘红芒VI号’对杧果小爪螨表现为高抗和抗螨,而‘鸡蛋芒’‘秋芒’‘紫花’和‘粤西I号’对杧果小爪螨表现为感螨;抗性品种‘台农一号’和‘红芒VI号’较感性品种‘紫花’和‘粤西I号’功能叶中含有较多的游离糖、较高的糖/氮比和较多的总酚,2者间差异显著,但抗、感性品种的功能叶、嫩叶和老叶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游离氮含量及嫩叶、老叶中的游离糖含量、糖/氮比和总酚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不同杧果品种对杧果小爪螨存在显著的抗、感性差异,其抗性与杧果功能叶中的游离糖含量、糖/氮比和总酚含量相关,为杧果抗螨种质的挖掘与创新利用、抗螨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基础信息、参试材料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和光学显微镜技术,对百色主栽品种台农1号、红贵妃、金煌杧、红象牙、桂七等5个杧果品种的叶片解剖结构进行观测,并选择主脉直径、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角质膜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海比、叶肉组织紧密度和叶肉组织疏密度等10个指标,通过隶属函数法对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5个杧果品种抗旱性。结果表明,5个杧果品种的抗旱性从强到弱依次为金煌杧>红贵妃>红象牙>桂七>台农1号。  相似文献   

12.
2013年12至2014年4月及2015年1—3月,对四川省攀枝市花主要杧果种植区采集凯特杧叶片和花,测定氮、磷、钾、钙、镁、硼元素含量,对地区间变异系数、年间变异系数、离均差及花与叶片间相关系数进行分析,以确定凯特杧营养诊断最佳采样时间。结果表明,2月离均差、地区间变异及年间变异均较其余月份小,且该月份叶片与花之间6个元素含量相关性较大。说明2月叶片中各养分受环境和时间限制不大,较能代表攀西地区凯特杧养分需求状况且含量变化较稳定。认为2月可作为凯特杧果氮、磷、钾、钙、镁、硼元素诊断的采样时间。  相似文献   

13.
台农1号杧是从台湾引种的杧果新品种,目前已成为广西百色杧果产区的主栽品种,表现早结丰产[1].但台农1号杧挂果数量过多不仅加剧采前落果,而且还会增加果实机械伤,降低商品果率.疏果是提高果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2],但目前尚未见关于台农1号杧生理落果规律和疏果的文献报道.为此,我们开展了本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以15个杧果品种为试材,测定了不同杧果品种嫩叶的色彩值、叶绿素含量和花青素含量,并对以上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红绿属性a值分别与b值、叶绿素含量、花青素含量达到极显著水平;b值与花青素含量极显著相关;叶绿素含量与b值、花青素含量均不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将供试15份不同杧果品种分为五类,第一类包括留香、粤西一号、台农一号、黄象牙、蜜杧、五公祠、吕宋、白象牙;第二类包括金穗、桂香;第三类有四季、秋杧;第四类有爱文、金煌;第五类有红玉。  相似文献   

15.
杧果引种试验初步结果表明,金煌和凯特这2个品种更能充分发挥福建杧果的晚熟区位优势,品质优,抗病性较强,但均为大果型品种,市场需求受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16.
凯特(keitt)杧果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等单位1996年从以色列国家园艺研究所转引入攀西地区。经过多年的初选、复选、品比试验、区试和生产栽培试验,品质分析,该品种经济性状优良.200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杧果炭疽病是杧果生产上最普遍流行、为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1].其病原菌为胶孢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由于广西杧果生长发育和成熟采收季节高温多雨,所以杧果采后病害发生十分严重,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成为制约广西杧果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目前,杧果炭疽病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成本高、效果差,并且存在果实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等安全问题[2].因此,选择种植抗病力强的品种被认为是控制杧果炭疽病等病害最安全有效的方法.近年来,广西杧果种植业稳步发展,引进了大量新品种和种质,主栽品种格局也在发生变化.生产中已发现,不同杧果品种抗病能力存在着显著差异[3].  相似文献   

18.
日川白凤桃是日本山梨县田草小利幸氏从白凤桃枝变中选出的 ,1 998年引入山东省临沂市果茶高科技示范园。经建园栽培试验观察 ,该品种早期丰产性强 ,果品综合性状优 ,具较强市场竞争力。临沂市农业局于 2 0 0 1年 7月 3日召开日川白凤桃现场鉴评会 ,认定该品种是鲁南地区现有同期成熟桃的优良换代品种。1 试验园基本情况  试验园位于临沂茶山 ,属丘陵壤土 ,土层较薄 ,年平均温度 1 2 .5℃ ,年降水量 790mm ,≥ 1 0℃积温 42 50℃。定植园土壤有机质0 .81 % ,pH6.9~ 7.0。 1 998年 3月建园 1hm2 ,株行距为 3 .0m× 3 .5m ,起垄栽…  相似文献   

19.
1 改接试验为改造我市劣质晚熟苹果品种 ,提高果品档次 ,于1 994年春天 ,我们引进了 2 0 0 1富士、招王一号两品种 ,在成龄大树上进行了改接。改接试验地选在新泰市岳家庄乡北邱村苹果园 ,面积 2hm2 。原品种主要有国光、金帅、红星等 ,1 8年生树 ,株行距 3m× 4m。嫁接品种为 2 0 0 1富士、招王一号、长富 2号 (对照 )。改接时间为 1 994年 3月中旬 ,方法为切腹接和劈接 ,接穗均进行了蜡封 ,用嫁接绑缚胶带包扎。嫁接前先将冗长的主侧枝及大型的结果枝组回缩 ,改接时只改主、侧枝背上的小枝、弱枝和两侧的壮枝。为保持树冠与根系的营…  相似文献   

20.
杧果种质资源果实香气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杧果种质资源的香气特点,以28份杧果品种资源成熟果实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了果实香气的组成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杧果品种果实香气组成和含量均存在很大差异,从28个品种中分离出63种香气成分;根据不同类别香气成分的积累量,杧果品种资源可以分为萜烯类、酯类和醛类;24个品种香气成分以单萜烯类和倍半萜烯类为主,3–蒈烯、萜品油烯和α–荜澄茄油烯是含量最高的萜烯类成分;‘Lippens’、‘桂香杧’和‘鹦鹉杧’果肉中积累量最高的香气物质均为酯类,丁酸丁酯、丁酸异戊酯和异戊酸乙酯分别是这3个品种主要的香气成分;‘丰顺无核’果肉中香气成分含量最高的是6–溴吲哚–3–甲醛,相对含量为33.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