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准确判断养殖鱼类是否生病,正确诊断鱼病,是广大养鱼生产者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 1鱼病的发现 鱼类生活在水中,不容易看到,要想知道养殖鱼类是否生病,应了解生病的鱼同正常生活的健康鱼有何区 别,一般可从以下几种情况来判断。 一是从养殖鱼类的吃食情况判断:在天气、水温和其他环境条件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鱼的摄食量突然下降,甚至停止摄食,即有鱼病发生的可能;二是从鱼的活动情况判断:若鱼儿在水中 (水面 )离群独游,游动迟缓,或停止游动浮在岸边;鱼儿表现急躁不安,在水中狂游,打转、斜游,或时常跳出水面,或是头朝下尾…  相似文献   

2.
一是从养殖鱼类的吃食情况判断:在天气、水温和其他环境条件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鱼的摄食量突然下降,甚至停止摄食,即有鱼病发生的可能。二是从鱼的活动情况判断:若鱼在水中(水面)离群独游,游动迟缓,或停止游动浮在岸边;鱼表现急躁不安,在水中狂游,打转、斜游,或时常跃出水面,或是头朝下尾朝上尾巴翘出水面,这些异常情况都是鱼生病的迹象。  相似文献   

3.
斑点叉尾肠道败血症的发生与放养密度过大、饵料霉变、及池塘淤泥较深、水体环境污染等因素有关,现将笔者多年的病例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一、病鱼典型症状此病较为常见的症状是鱼体表有细小的红斑或充血,鳃丝渗白,腹部红肿,双眼突出,头部中央出现一隆起肉瘤或已红肿溃烂成洞,鱼体在水中游动缓慢,有部分头朝上、尾朝下垂直游于水面,这种行为可能与脑部细菌感染和发炎有关。经解剖肝、肾脏呈暗红色,严重时肝脏出现蜂窝状孔洞,肠壁充血,病程时间较长。二、发病时间及水温变化该病可能属鱼养殖中危害最大的一种细菌性疾病,由其造成的死鱼数量近年…  相似文献   

4.
鱼类生活在水中,引起鱼类生病的原因很难了解清楚,要正确的诊断和治疗鱼病,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它不同家畜、家禽生病,人们可以采取口喂或注射药物等方法来治疗,而对鱼病尚无好办法来医治,特别是食欲减退的病鱼,虽有特效药物,也无法进入病鱼体内,来达到治好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鱼类单产水平的不断提高,鱼类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现就如何科学使用鱼药,提高鱼病的治愈率谈几点看法。 一、勤观察了解,及早预防,正确选药 一般的鱼类被病原感染或侵袭到发病前,都有一段过程,要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征兆。有的病鱼游动迟缓,有的狂游急窜或体表有明显病变。这就要观察的仔细,了解的全面。观察天气、水质的变化是否正常,鱼类的吃食、活动情况是否有改变;其次要了解鱼的来源、体质,以前该鱼池  相似文献   

6.
在鱼病诊断中,往往有不少症状相似,但引起鱼类生病的原因不同,或病原体不同,或几病交叉感染侵害鱼体。在没有显微镜、解剖镜的情况下,如何正确判断相似症状的疑难鱼病.笔者总结10多年诊断经验和查阅有关资料综述如下,供水产同仁参考。 一、鱼在池边聚集周游或头撞岸边的症状。这可能是跑马病、白头白嘴病、车轮虫病或泛池、中毒。泛池往往还有鱼类狂游乱窜或横卧水面,嚎死的鱼,嘴下唇突出;而中毒则是突然出现大批死亡(包括野杂鱼在内),有的死鱼眼球充血或突出。跑马病仅在池周狂游,驱之难散,是因食料不足而引起的;细菌性的白头白嘴病应在池边仔细观察,病鱼头顶和嘴周围发白,时常浮于水面;如果仅嘴周围发白,而头部呈红色,鳃盖张开、鳃丝鲜红的则应是车轮虫病。  相似文献   

7.
5月中下旬是淡水白鲳色种渡过越冬期进入成鱼养殖季节。几年来的养殖实践证明:在成鱼养殖期间,基本上没有病害发生.但在放养初期,由于淡水白鲳鳞细小、易脱落,拉网运输过程中容易受伤,放养水域水温又较低,易患白皮病。其主要症状为:发病初期,病鱼腹部两侧、背鳍基部及尾柄部体表轻微发白,发白之处鳞片脱落,游动迟缓,离群独游。严重时病鱼身体失去平衡,在水中打转或侧躺水面或头朝下尾朝上,不久即死亡。该病是一种细菌性疾病,对淡水白鲳鱼种危害较大.常引起大量死亡。为此,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养殖经验,总结出了一套防治白皮…  相似文献   

8.
<正> 为了有效地防治各种鱼病,必须首先知道鱼是否生了病,然后查明发病原因,对症下药,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1 对鱼病的正确诊断1.1 鱼生病后的表现 病鱼离群独游,浮于水面,反应迟钝,常常活动在池水的下风头处。病鱼的体色不正常,如发黑、发白或充血发红等,食欲减退。1.2 一般检查 捞取3~5尾刚死或有病未死的鱼,用肉眼检查鱼的体表、鳃部和肠道等部位有无病灶或寄生虫,如果病症不明显,可用显微镜检查。从  相似文献   

9.
鳊鱼在以往的养殖过程中常以配养的形式进行养殖,近几年为适应市场的需求,开始以鳊鱼为主养搭配部分鲢鳙鱼进行养殖,但在以鳊鱼为主养且高密度养殖时切要注意鱼病的防治工作。福建省古田县水产场曾在2001年的7月份暴发了大量鳊鱼发病死亡情况,经检查分析为细菌引起的出血性鱼病。一、病态特征:病鱼在池里不安、散游,背鳍露出水面,不到食台觅食,经几小时后死亡。发病初期每天死亡10尾~20尾,随着病情的发展日趋严重,高峰时每天死亡60尾~70尾。二、病鱼症状:病鱼各鳍条基部充血,鳃部红肿、肛门红凸、肛门附近腹部两…  相似文献   

10.
梁长辉 《淡水渔业》2003,33(6):47-47
据调查 ,我县几乎 80 %的鱼病源自于寄生虫害 ,特别是指环虫病对鱼类的危害很大 ,且各种杀虫药的治疗效果都不理想 ,杀虫不彻底 ,容易复发。2 0 0 2年 5月中旬 ,一口以草鱼为主的鱼塘暴发鱼病 ,草鱼 5月 10日死 1尾 ,5月 13日即发展到一天死 2 0多尾 ,均为草鱼 ,传染速度非常快。经镜检为草鱼鳃片寄生指环虫。用敌百虫 +面碱合剂(晶体敌百虫与面碱的比例为 1∶0 6 ) 0 2 4g/m3全池遍洒 ,取得治愈率 10 0 %的理想效果 ,现报告如下 :一、症状及寄生情况(1)从鱼患病中、末期看 ,大部分草鱼上浮于水面 ,游动缓慢或出现阵发性狂游 ,方向不定、…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黑龙江地区越冬池融冰后发生的鱼病呈上升趋势,种类越来越多,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笔者自1999年~2001年调查结果表明:对鱼类春片鱼种造成危害比较严重的鱼病按病灶部位归结起来有三大类,即鲤鱼出血病、原虫性鳃病和竖鳞病。一、鲤鱼出血病1.症状:外观病鱼腹部鳞下、鳍条、尾柄充血发红;融冰时,病鱼上浮贴近冰层或浮于水面,成群集结于池边,游动缓慢而逐渐死亡;此鱼运输成活率低。2.判断:(1)出血性败血病:病鱼外观正常或腹部鳞下充血发红,解剖时病鱼体内冒出血水,内脏有淤血。病原:嗜水气单胞菌(2…  相似文献   

12.
斑点叉尾鱼回又称沟鲶、河鲶、美洲鲶。由于这种鱼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易饲养、易起捕以及肉质鲜美等优点,因而成为世界闻名的养殖品种和游钓的对象。它适合于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养殖,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优良养殖鱼类。利用水库养殖可提高水库水体生产效率,实现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但养殖实践中应把握以下几关。一、选址关斑点叉尾鱼回是温水性淡水鱼类,适温范围0~38℃,最适生长温度为21~26℃,在水温低于10℃时,基本停止摄食和生长。在纯淡水中生长良好,在盐度为1.4%的水中仍能生活。所以,适宜于网箱养殖的水库,必须水温常年在0~38℃…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价格较高的海水观赏鱼已经开始进入家庭。海水观赏鱼对生活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而且在自配海水养殖的内陆地区,养殖过程中很少换水,所以海水观赏鱼在养殖时容易生病死亡。在进行鱼病治疗时,由于水体中的病原体较多,鱼病治愈后容易重复感染,所以鱼类生病以后较难彻底治愈(尤其是体表疾病)。此外,鱼类患病以后食欲减退,投喂药饵对病重的鱼已基本没有作用,因此在治疗病鱼时,只能治愈患病较轻的鱼,对病重的鱼已没有办法。那些患体表疾病较重的鱼,即使治愈也失去了观赏价值。可见鱼病的预防工作是…  相似文献   

14.
在鱼类养殖生产中,鳃部疾病是危害最严重鱼病之一。因而,对鱼类鳃病的诊断是否准确,是否及时地对症下药,直接关系着养殖效益。笔者根据多年诊治鱼病的实践,对鱼类由寄生虫和细菌引起的鳃病的诊治作一小结。 一、两种鳃病的共同特征 由寄生虫和细菌引起的鳃病的发病部位均在鱼类的鳃丝上,并且鳃丝均会出现缺损、糜烂、充血、水肿等症状,病鱼吃食量明显下降,身体逐渐消瘦,多漂浮在水面或无规律地沉浮。特别是放养的鱼类还没有长至商品鱼规格,在初夏会频繁出现浮头现象,开动增氧机后鱼仍不下水。 二、两种鳃病的区别 (一)由寄生虫…  相似文献   

15.
<正>5月后气温逐渐升高,鱼的生长会越来越快,但同时每年的5-9月也是鱼病高发流行的季节,怎样做好鱼病的防治工作就成了水产养殖户们的重中之重。一旦鱼得病,如何做到快速、正确地诊断鱼病就成了有效治疗、控制病情的关键所在。笔者觉得,在鱼病诊断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注意鱼的活动。健康的鱼一般游动自然,鱼发病时,常伴随着各种异常活动现象。如池塘中鱼类受到寄生虫刺激时会出现不安;鱼受到侵袭后,会出现上蹿下跳,急剧狂游;鱼类因农药或工业废水中毒时,也会出现兴奋、跳跃等现象。  相似文献   

16.
在养殖过程中 ,由于缺乏诊断技术与设备 ,常给正确诊断鱼病带来一定困难。怎样在缺技术、缺设备的情况下简易及时地诊断鱼病 ,对症下药呢?根据笔者多年的养鱼实践和多方面的经验总结 ,主要依据有以下8个方面。1.依据鱼的活动情况诊断健壮的鱼一般是成群集游 ,行动灵活 ,反应敏捷 ,受惊即潜。病鱼则通常离群独游 ,行动呆滞 ,浮于水面或靠边角独处 ,反应迟钝或没有反应 ,或受惊后略向水底下潜 ,后缓慢浮出水面。当鱼患有鱼虱等寄生虫病时 ,表现狂游、打转、跳跃或在箱壁、砂石、水草间摩擦。2.依据鱼的摄食情况诊断健康鱼摄食时 ,抢食能…  相似文献   

17.
于忠诚 《水产养殖》2011,32(3):25-25
一看鱼的活动情况。健康的鱼活动比较灵活,常群游于水的中上层。生病的鱼通常离群独游或时游时停,有的尾巴翘出水面,急窜狂游。有的成群停滞水面,长期不下沉,或绕池狂游。  相似文献   

18.
《河南水产》2009,(4):4-4
鱼病防治的方法是否绿色、环保、药物无残留,是绿色生态养殖的重要因素之一。 1.鱼和植物共生鱼和水生植物共同在鱼池中生长,鱼类很少生病。植物可利用鱼的粪便和残饵用做肥料加以吸收,消除病原体的繁殖场所,净化水质;同时在光合作用下,植物释放出的氧气又增加水体含氧量,减少鱼类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通渔 《海鲜世界》1991,(4):13-13
京郊大型淡水商品鱼基地——徐辛庄水产养殖场,有养殖水面2000亩.今年开春3月20日,在181.7亩以花白鲢为主体鱼的成鱼塘中,发现二龄白鲢在池申狂游乱窜、打转,一会儿钻入水中,一会儿又跳出水面,有的整个池塘的鱼全部浮在水面.病鱼呈波浪形旋转运动。样子似无力游动,尾巴朝天,过两天就大批死亡.通过镜检发现鲢鱼的鳃上。头部都有孢子虫营养体,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1月,四川省内江市某观赏鱼大棚养殖场养殖的金鱼出现或头朝下尾朝上或肚子朝上漂浮于水面或侧卧的症状,用手轻触一下,金鱼游动几下又恢复原状,有些还能吞食。通过现场解剖和镜检,诊断为金鱼鱼鳔失调症。现将基本情况介绍如下。一、鱼池基本情况鱼池为大棚精养鱼池,8.0亩/个,平均水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