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人工授精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的繁殖障碍一般指卵巢和子宫疾病,主要是因人工授精技术操作中的问题造成的,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一般第1情期受胎率60%以上,年总受胎率可达90%左右,甚至95%以上,但是有些奶牛的受胎率偏低影响了繁殖生产。影响牛群受胎率的因素很多,包括营养、管理、环境、遗传以及产科疾病等因素,其中由于人工授精技术员操作中存在的问题造成受胎率低和母牛难孕是一个不容忽视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家畜改良工作中 ,很多从事改良工作的同事普遍反映 ,奶牛情期受胎率很低 ,有的受胎率仅5 0 % ,给饲养奶牛户造成极大的损失 ,严重打击了饲养户的积极性。随着农业部奶业行动计划工程及省奶改工程的实施 ,提高奶牛情期受胎率 ,增加农民收入 ,刻不容缓。近几年 ,本人从事改良工作 ,共冷配奶牛 1 0 0 0余头次 ,情期受胎率 85 %左右 ,冷配黄牛 1 .5万余头次 ,情期受胎率 90 %以上 ,在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 ,请同行们借鉴。1 造成奶牛受胎率不高的原因造成奶牛受胎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先天性原因 ,如子宫颈位置不正 ,阴道狭窄 ,畸…  相似文献   

3.
奶牛的繁殖障碍一般指卵巢和子宫疾病,其主要原因是人工授精技术操作中的问题造成的。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一般第1个情期受胎率在60%以上,年总受胎率可达90%左右,甚至95%以上,但是有些奶牛的受胎率偏低影响了繁殖生产。影响牛群受胎率的因素很多,包括营养、管理、环境、遗传以及产科疾病等多方面因素,其中由于人工授精操作中存在的问题造成受胎率低和母牛难孕是不容忽视因素。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性控冻精对不同胎次奶牛受胎率的影响,试验选取了864头育成牛和84头2~5胎次的成年母牛并对其人工受精.结果表明,育成牛的情期受胎率较二胎、三胎、四胎、五胎以上和成年牛平均值分别高3.56%、6.69%、8.35%、5.18%和6.95%(P<0.05),即育成奶牛的情期受胎率显著高于二胎以上成年牛;育成奶牛与二胎以上成年奶牛的产母犊率相差1.19%,差异不显著 (P>0.05).  相似文献   

5.
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奶牛的第一情期受胎率可达到60%以上,年总受胎率达到85%~90%。但是目前我省多数奶牛场和奶牛小区受胎率偏低,严重影响了我省奶牛生产和奶农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对查哈阳农场太阳湖分场场区繁育点1997年配种年度奶牛产后配种记录的整理,调查和分析了568头奶牛产后配种记录,情期受胎率为51.7%。1奶牛产后第1次配种时间与情期受胎率568头奶牛产后第1次配种时间平均为85.7天,情期受胎率为51.7%。详见表1。表1奶牛产后第三次配种时间与情期受胎率从表1看出,产后第1次配种时间除少于50天者,情期受胎率无显著差异。产后50天以内情期受胎率较低,产后70~89天情期受胎率较高,这时期是奶牛产后第1次配种的理想时间。对产后3个月以上不发情奶牛应进行检查,对症治疗,加强饲养管理,使奶牛产后尽快…  相似文献   

7.
奶牛情期受胎率低一直是困扰奶牛业的难题。据统计,大部分奶牛场奶牛情期受胎率低于60%,使奶牛胎间距延长,影响了奶牛繁殖率和产奶量,增大了饲养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如何提高奶牛情期受胎率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讲,牛受胎率的高低与牛的营养状况、配种时间、配种技术、冻精技术及健康情况有关。本文探讨提高奶牛的情期受胎率应该注意的环节。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奶牛品种改良与培育过程中,人工授精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是推动奶牛养殖业发展的重要技术。一般而言,若饲养管理条件优越,奶牛情期受胎率高达50%以上,年总受胎率最高可达95%以上。然而,人工授精操作不当是导致奶牛受胎率低的关键因素,甚至诱发疾病。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奶牛人工输精普及率几乎达到100%,该技术有利于奶牛育种计划的实施并且提高种公牛利用率。影响人工输精受率的因素较多,种公牛的精液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本研究选择不同种公牛的性控冷冻精液,人工输精后对同一个牧场中奶牛不同输精时间的受胎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采用不同公牛的性控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后,受胎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最低受胎率为25.00%,最高受胎率为66.67%。  相似文献   

10.
用GnRH类似物提高大通奶牛情期受胎率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6头发情奶牛分两组注射GnRH类似物,第一组注射促排卵素3号200μg,第二组注射促排卵素2号100μg后进行配种。结果表明:第一组奶牛受胎率87.5%,第二组奶牛受胎率为75.0%,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43.1%和30.6%,但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农业区季节因素对奶牛受胎率的影响,对积石镇托坝、瓦江庄行政村饲养的581头中国黑白花奶牛,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证明,春、夏、秋、冬4季奶牛受胎率分别为25.3%、44.06%、18.76%和11.88%,其中夏季最高,冬季最低,相差32.18%,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2.
对宁夏某奶牛场60头产后60~100 d不发情的母牛采用喜得孕进行治疗.结果表明:对子宫、卵巢均正常的不发情母牛使用喜得孕后,情期受胎率达60%;对子宫正常,但卵巢静止的奶牛,使用喜得孕后,情期受胎率为30%;对子宫正常,但多卵泡发育的奶牛使用喜得孕后,情期受胎率达60%.  相似文献   

13.
从国内外报导的材料来看,奶牛配种受胎率较低。我县一般基层配种点的受胎率大多在40%~45%左右。但也有少数受胎率较高的如我县瓯北镇余光龙饲养的25头成年奶牛群  相似文献   

14.
如何提高黑白花奶牛的受胎率,是我们基层工作者要研究的重要内容.几年来,笔者对沙沟乡的农户调查表明:奶牛受胎率仅为50%左右.笔者用自拟助胎散对不怀孕母牛试用,受胎率提高,效果明显.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对屡配不孕奶牛在发情周期第11天肌注PMSG,第13天肌注氯前列烯醇,发情后输精.可有效提高情期受胎率,另对产后60天以上未配过的奶牛作同期发情处理,在第11肌注PMSG,第13天肌注氯前列烯醇,发情后输精,也明显可提高情期受胎率。结果显示:在屡配不孕牛组中A1组的受胎率40%(4/10),A2组的受胎率10%(1/10);同期发情组中B1组的受胎率43.8%(7/16).B2组的受胎率30.8%(4/13)。以上结果显示应用PMSG可明显提高奶牛情期受胎率。  相似文献   

16.
用荷斯坦奶牛性控精液和常规精液对奶牛受胎率的影响进行试验。通过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性控精液人工授精的情期受胎率为59%,采用常规精液人工授精的情期受胎率为74%。试验表明,性控精液组的受胎率明显低于常规精液组。其主要原因是性控精液在分离过程中,精子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使精子的存活时间缩短,从而增加了未受精率,导致奶牛的受胎率下降。  相似文献   

17.
颗粒冻精的解冻温度与奶牛受胎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718头黑白花奶牛的冷冻颗粒精液进行了解冻温度与受胎率关系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用70℃,60℃解冻的冷冻颗粒精液给奶牛输精的情期受胎率分别为82.27%(230/278)和69.17%(83/120),比用40℃解冻的冷冻颗粒精液给奶牛输精的情期受胎率56.56%(181/320)高25.71和12.61个百分点;经显著性检验,差异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陈亮  刘坤 《中国奶牛》2012,(5):62-64
试验选择患子宫炎的奶牛和正常奶牛,患病牛分别采用百福他+美达佳、土霉素粉治疗,结果显示,土霉素粉组受胎率较低,为29.5%;百福他+美达佳组和正常牛组受胎率均较高,分别为50.5%和50.8%,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9.
使用律胎素和CIDR+PG对规模化奶牛场产后80天以上不发情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结果:1、用药前未对不发情母牛卵巢等状态进行直肠检查,用律胎素和CIDR+PG处理,发情率分别为47.9%和50.0%.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人工授精情期受胎率分别为56.5%和52.9%,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总受胎率27.1%和26.5%.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同期发情处理前先对不发情母牛卵巢等状态进行直肠检查.再使用律胎素和CIDR+PG.发情率分别为88.9%和91.7%,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人工授精情期受胎率分别为50.0%和54.5%.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总受胎率分别为44.4%和50.0%,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用律胎素和CIDR+PG组合对已知和未知卵巢状态的不发情奶牛进行处理,其发情率分别为89.7%和48.8%,二者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情期受胎率分别为51.4%和52.5%,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总受胎率分别为46.2%和25.6%,二者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欲使产后80天以上不发情奶牛达到理想的同期发情和受胎效果.在实施同期发情处理方案以前.应先对不发情母牛的卵巢等状态进行直肠检查,针对卵巢的不同发育状态.选择不同的药物和采取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适用于高产奶牛的同期发情程序方案,将218头膘情良好、子宫和卵巢发育正常的不同胎次荷斯坦牛随机分成两组,试验1组为106头,试验2组为112头,分别采用两种同期程序(0.5.6.8和0.7.8.9)进行处理,测定情期受胎率,用于评价两种同期程序对高产奶牛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试验2组情期受胎率平均为41.96%,显著高于试验1组的平均情期受胎率30.19%(P<0.01);将参与试验的218头牛根据胎次分成1胎组、2胎组和3胎及以上组,分析不同胎次对输精效果的影响,2胎情期受胎率最高为40.68%,与1胎情期受胎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3胎及以上的情期受胎率最低为28.79%,与2胎、1胎存在极差异显著(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