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出了集体林权制度是通过法律规定,对于那些属于集体的森林、林木以及林地拥有使用权和所有权。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内容是要分山到户,确定林农对林地的经营权和使用权,以及相关林木的使用权。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林权流转相关方面的法律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
杨晗 《绿色科技》2014,(1):234-235
指出了集体林权制度是通过法律规定,对于那些属于集体的森林、林木以及林地拥有使用权和所有权。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内容是要分山到户,确定林农对林地的经营权和使用权,以及相关林木的使用权。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林权流转相关方面的法律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新疆林业》2009,(4):20-22
集体林地、林木是我区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法将集体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户,确立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对于激发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加快现代林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结合我区实际,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当前的重点是抓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4.
许洵 《广西林业》2009,(2):22-25
2003年,以“明确集体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为主要内容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各省逐渐启动。此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林地产权的明晰,使得林农的生产积极性增强,林业的生产效率增高,从而带动林区经济的全面发展。然而,林权改革作为一种制度变迁,其影响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5.
<正>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检疫工作的影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指在保证集体林地所有权性质不变的前提下,确立林地附着物的森林或林木的所有权或使用权与林地使用权的独立地位,使其与集体林地所有权分离。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对我国林业体制机制的一次重大调整,将有助于解决  相似文献   

6.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以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改革。其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是深入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必将充分释放出25亿亩集体林地的巨大潜力,调动农民造林护林的积极性,拓展农民就业增收的空间。此  相似文献   

7.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论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历史沿革、林权制度对发展的制约等背景的基础上,阐明了进行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必须坚持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确立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改革的目标是: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明晰产权、放活经营、减轻税费、规范流转、综合配套.  相似文献   

8.
南方集体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系统分析南方集体林区存在的产权问题,提出改革的主要内容:1)林权明晰化包括明确林地所有权主体,完善林地所有权的委托代理关系;构建经营权的委托代理关系,明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科学界定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主体.2)林权的安全性包括改革林地征用补偿制度;建立公益林征用(管制占用)补偿制度;改革商品林采伐限额制度;改革不合理的林业税费政策.3)林权的市场化运作包括降低交易成本;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提升林权交易需求的动力机制;激活林权交易市场的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9.
于寒 《安徽林业》2008,(1):21-22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提出改革集体林权制度,这既是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地区经验的肯定,又是对正在推进这项改革地区的有力支持。作为有幸参与这项重大历史性改革的林业工作者,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七大精神,并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进一步努力。一、进一步坚定改革的信心和决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就是在坚持林地集体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把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的所有权、经营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交给农民。这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土地双层经营体制在林业上的突破,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试析我国集体林权制度相关法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的核心和内容,以及集体林权制度相关法律概念,阐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法律意义,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法律实质就是法律关系的变动,将公权性质的集体林地所有权与私权性质的森林或林木所有权和使用权以及林地使用权交由不同主体行使。从法律的角度上对我国林权制度相关的法律关系进行辨析,并对相关权利形态进行法...  相似文献   

11.
《安徽林业》2008,(3):1
4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会议认为,集体林地是国家重要的土地资源,是林业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农民重要的生活保障.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法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承包和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对于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发展林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促进农民脱贫致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在保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林地经营权交给农民,使农民不仅具有经营的主体地位,而且享有对林木的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这项改革旨在建立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既能够兴林又能够富民的林业经营体制,形成林业发展的组织机制,从而带动林业的大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3.
林权是森林、林木、林地权属的简称,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是林业政策的核心问题,是林业生产关系的总和,也是决定林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在江西、福建等省开展的以"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综合配套"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4.
《绿化与生活》2009,(5):21-23
(接上期)7.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 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1)明晰产权。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依法保护农民的承包权益。  相似文献   

15.
《湖南林业》2009,(3):11-11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第20条强调,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集体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已经落实到户的地方,要尽快建立健全产权交易平台,加快林地、林木流转制度建设,完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尚未落实到户的地方,要在加强宣传、做好培训和搞好勘界发证基础上。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16.
2008年6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0号),主要内容是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这次"林改"与原来的林业"三定"相比至少有三大好处:一是农民对林木从政策上拥有了所有权;二是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或经营权可以进行各种形式的流转;三是承包期限延长至70年,基本上是长久稳定的.  相似文献   

17.
唐晋文 《中国林业》2010,(12):35-35
集体林地是国家重要的土地资源,是林业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农民重要的生活保障。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集体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农户,确立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是将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从耕地向林地的拓展和延伸,是农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影响,大量农民工返乡,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给农民增收和返乡就业提供了大有作为的空间,将给广大农民带来实惠。  相似文献   

18.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法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以家庭承包方式落实到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系列改革的继续和深化,是党和国家土地承包政策从耕地向林地延伸和促进林农就业增收的重大举措。研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当前深化“三农”问题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9.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党的十七大确定的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十七届三中全会安排部署的一项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工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以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改革,被称为农村基本生产资料的再分配,是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的第三次重大改革,是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土地延伸到林地,在保持林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把林地使用权交给农民,让农民依法享有林木的所有权、经营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种",真正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在8月25日于江西井冈山举行的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场经验交流会议上,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说,此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是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建立起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多种经营形式并存、责权利相统一的集体林业经营体制。根据这一目标,到“十一五”末,我国的25亿亩集体林地基本上都将明确经营主体,实现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经营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深入推动以产权改革为核心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而全面落实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要求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