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探讨不同施肥量对山地核桃生长量、光合特性、快速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筛选出适合山地核桃的最佳肥料用量,为西北山地核桃优质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0年生核桃品种"鲁光"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通过测定山地核桃生长量、光合日变化、响应曲线及快速叶绿素荧光等指标分析不同施肥量处理下核桃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山地核桃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核桃树体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升高,但超过一定范围,尤其在高光强下,高施肥量会造成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下降;CO2饱和浓度下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2)比饱和光强下的Pnmax1高,表明强光下核桃光合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受CO2供应的限制;中午高强光下核桃的OJIP曲线变形为OKJIP曲线,高施肥量的荧光诱导曲线中K点和J点明显高于其它处理,说明高温对核桃叶片放氧复合体(OEC)和PSⅡ反应中心造成了伤害。[结论]适宜的施肥量能提高核桃光合能力,可以缓解高温及强光对核桃叶片的胁迫程度,而过高的施肥量不利于核桃光合速率的提高;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山地核桃的株施肥量为尿素612.8 g、磷酸二铵187.5 g、硫酸钾230.77 g。  相似文献   

2.
不同施肥处理对核桃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不同施肥剂量对1年生核桃实生苗光合特性的影响可知:核桃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随着施肥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而胞间CO2浓度(Ci)则随着施肥剂量的增加而减少,证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施肥剂量水平可以提高核桃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以辣木(Moringa oleifera)品种云南极品27号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施肥量处理对辣木幼苗生长指标、光合参数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肥量增多,辣木幼苗的株高、地径、生物量、根长、根直径、根体积、根表面积等生长指标基本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施肥量为N9P4.5K4.5 g·株-1时达到最高,单株生物量和壮苗指数分别为对照的3.99和1.53倍;适量施肥能显著提高辣木幼苗的光合能力,有利于生物量的积累。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辣木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先升高后降低,而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则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加大;辣木幼苗根、茎、叶组织中N、P、K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多后减少,表观吸收率和施肥效率随施肥量增加显著降低,施肥量增加对根系的影响最大;施肥量为N12P6K6 g·株-1时辣木幼苗各生长、光合、养分含量指标均有所降低,根冠比最低,壮苗指数显著低于对照水平,明显抑制辣木幼苗的生长。总之,辣木幼苗最适施肥量为N9P4.5K4.5 g·株-1,施肥量为N12P6K6 g·株-1时抑制辣木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核桃栽培的几个技术战略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核桃和铁核桃的分布和生态适应性,提出在湖北应重点发展铁核桃的观点。根据湖北与相邻核桃产区气候条件的比较分析,提出在湖北发展核桃产业应构建与北方核桃栽培有别的技术体系:利用树体生长量大的特点,在幼年期加大施肥量并配合修剪,加速树冠的形成,在成年期采用减少前期施肥量、加大秋季施肥量、减少树冠留枝量等措施,解决雨量大、光照少、湿度大的问题,特别强调重施采果肥并配合秋季修剪,充分利用气候有利时机促进树体养分积累,并需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通过试验探索早实核桃最适宜施肥量,进一步提升核桃综合管理技术和核桃产量,带动农民增收。试验结果表明,在黄土丘陵区建立核桃优质示范园,株施70kg农家有机肥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6.
探讨不同种源核桃楸幼苗对不同光照条件的响应差异,选出林下更新最优种源和光照强度,为森林更新提供理论依据。对4个种源核桃楸进行4种不同光照强度处理,分别为全光(CK)、80%光照强度(L80)、50%光照强度(L50)和20%光照强度(L20),并对其光合指标进行了测定。方差分析表明,各指标在不同遮阴处理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变异参数分析显示,除胞间CO2浓度外,其他光合指标表型变异系数均超过10%;除气孔导度外,各光合指标遗传力均超过0.8。均值分析表明,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各种源瞬时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逐渐下降,胞间CO2浓度逐渐升高,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除气孔导度与水分利用效率间,其余各光合指标之间相关性极显著。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处理下核桃楸种源进行了筛选,最终选出桓仁种源为综合表现优良的核桃楸种源。  相似文献   

7.
使用Li-6400光合仪,以晚实清香核桃为研究对象,在自然条件下测定了其光合参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清香核桃Pn日变化为典型双峰曲线,在12:00左右出现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且中午Pn的下降是由非气孔限制引起,光合参数与环境因子间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其中,Pn与PAR呈极显著正相关,与Tr、Gs显著正相关,与Ci、Ta显著负相关。该试验为‘清香’核桃光合特性的后续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辽宁1号核桃等8种核桃为试材,使用Yaxin-1102便携式光合蒸腾仪,在田间条件下,对核桃光合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辽宁1号核桃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不同品种间净光合速率有差异;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叶温均呈单峰型曲线,细胞间隙CO2浓度呈双谷型曲线;核桃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与叶温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就核桃定植时和定植后施肥量和灌水量对核桃树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在土壤肥力相同的条件下,通过连续4年不同的施肥量、灌水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株施尿素50 g+磷肥20 g+钾肥20 g+浇水40 kg,每年3月和10月各浇水追肥1次,其树高、地径和冠幅生长量明显高于对照,在处理后期(第四年)施肥量的增加要视水分状况而定,否则会抑制核桃树生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明确核桃黑斑蚜和核桃全斑蚜危害对不同生长期核桃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方法 ]在核桃的速生生长期、硬核期和脂化期,利用便携式叶绿素测定仪(SPAD-502plus)和LI-6 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测定了核桃不同生长时期受到不同密度的两种核桃蚜虫危害不同时长后叶片的SPAD值、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等光合特性指标,并测定了受不同核桃蚜虫危害后的核桃果实质量、出仁率等。[结果 ]在速生生长期受到核桃黑斑蚜或核桃全斑蚜短期危害1~5 d,核桃叶片SPAD值无显著差异,而在硬核期和脂化期受核桃黑斑蚜、核桃全斑蚜和混合蚜虫危害均导致叶片SPAD值呈下降趋势。两种核桃蚜虫危害后核桃叶片的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均显著下降,且蚜虫密度不同下降程度不同。受核桃黑斑蚜和核桃全斑蚜危害后核桃单果质量(青皮)和干果质量均呈下降趋势;受不同种类蚜虫危害后的核桃出仁率均出现下降。[结论 ]蚜虫危害对核桃叶片光合作用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核桃果实出仁率下降。因此,对两种核桃蚜虫的防治应该采取紧急措施,以保护核桃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寻求适宜于核桃水肥一体化种植中合理的水肥配比,以4年生香玲核桃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灌溉施肥配比的水肥一体化在核桃栽培中节水节肥增产效能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生育期内各处理叶绿素含量均呈"单峰"曲线变化,随生育期的推进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2)各处理核桃树LAI值均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W2T2处理时,LAI最大,且提高光合速率;(3)随着灌溉施肥的增加,各处理核桃果实产量的变化均表现为先增大后趋于稳定,在W2T2处理时,达平稳状态;(4)随着水、肥供给量的增加,核桃蛋白质脂肪含量均呈现先增后下降的趋势,且在处理W2T2时,果实品质达最优。综上所述,滴灌条件下,处理W2T2的水肥组合模式不仅减少了水肥的投入量,而且能够促进核桃生长、确保产量,同时改善了果实品质并大幅度提高了水肥利用效率,是比较适宜核桃水肥一体化管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比分析核桃(Juglans regia L.)—棉花间作模式和单作模式下核桃的果实品质及间作物光合生理特性,以期为南疆核桃 棉花间作模式的光能高效利用和结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选择6年生核桃间作'新陆中35'棉花为供试对象,以单作园核桃为对照,利用LAI-2000C植物冠层分析仪和LI-6800XT便携式光合仪分别...  相似文献   

13.
由于核桃产量品质与树体生长情况及土壤养分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土壤肥料的选择与施用往往决定着树体的长势以及果实的品质.试验选用桥介酶肥料,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70% 施肥量、100% 施肥量)在主干形核桃园、盛果期核桃园和初结果期核桃园中对核桃外观和内在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盛果期核桃园在施用100% 桥介酶肥后,核壳...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新疆核桃品种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新疆主栽核桃品种的光合能力,以新疆8个主栽核桃品种为试材,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不同品种各光合参数的日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扎343和609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显著高于其它品种,而新丰和917的各光合参数均显著低于其它品种;各核桃品种的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呈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各品种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呈明显的双峰曲线,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曲线表现为不规则的双谷型;各品种的光合"午休"现象是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双重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2019年5月,在福建农林大学田间实验室大棚,以杉木优良无性系“洋061”当年扦插成活的轻型基质苗为材料,开展缓释肥不同施肥量(缓释肥分别为200、400、800、1000、1200 g·m-3,以不施肥为对照)试验,研究不同缓释肥用量对杉木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促进杉木苗高和地径的生长,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整体呈增加趋势,在缓释肥1200 g·m-3时达到峰值。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光合色素含量整体上呈增长的趋势,叶绿素含量在缓释肥1200 g·m-3时达到最大值,类胡萝卜素在缓释肥200 g·m-3时达到最大值;但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缓释肥1200 g·m-3与200 g·m-3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同施肥处理增加杉木叶片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且降低...  相似文献   

16.
广东从化枫香人工幼龄林施肥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环状施肥方法,设置复合肥0(对照)、0.25、0.50、0.75、1.00kg/株/年4个处理,研究施肥对广东从化枫香幼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枫香胸径、树高、冠幅生长量呈逐步递增,干形则有递减的趋势但差异不大;与对照相比,施肥可显著提高胸径生长,其中0.75kg/株/a和1.00kg/株/a施肥处理与对照之间的胸径有显著差异,而树高、冠幅和干形在不同施肥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枫香单株平均材积量也逐步增加,导致材积生长在10%的显著水平产生差异;肥料利用效率在施肥量0.25kg/株时较高,当施肥量0.50kg/株时,利用效率最低,而后又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逐步增加。综合分析,枫香在幼龄时期施用1.00kg/株/年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早实核桃田间光合荧光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早实核桃辽宁1号、辽宁7号和中林1号为试材,田间测定了光合与荧光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早实核桃光合"午休"现象是由非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早实核桃光合作用对光照强度(L<,PAR>)、大气CO<,2>浓度(C<,CO<,2>>)和叶温(T<,L>)的响应曲线均可用二次方程来描述.三种早实核桃的光饱和点(V<,LSP...  相似文献   

18.
为给西北山旱地核桃土壤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6年生核桃品种‘鲁光’为试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研究不同肥料(核桃专用肥ZY_1、核桃专用肥ZY_2、复合肥FH、不施肥CK)处理对山旱地核桃叶片叶绿素含量、矿质营养含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并探讨核桃叶片矿质营养含量、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Pn)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肥料处理下核桃叶片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4个肥料处理按照光合性能由强到弱排列依次为ZY_1、ZY_2、FH、CK。CO_2饱和浓度下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比饱和光强下的高,说明核桃叶片强光下(接近或超过光饱和点)光合速率的增加主要是受CO_2供应的限制。叶片矿质营养中大量及中量元素含量均为ZY_1处理最高,CK最低;微量元素中除Fe元素含量ZY_2处理高于ZY_1处理外,Mn、Cu、Zn含量均为ZY_1处理最高,其次为ZY_2处理,CK最低。4个肥料处理按照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a+b)含量由高到低排列依次均为ZY_1、ZY_2、FH、CK。核桃叶片的各矿质营养含量、叶绿素含量和Pn之间大多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N含量与Pn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0.01),Mg含量与叶绿素b含量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P0.05),叶绿素b含量与Pn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0.01),相关系数为0.757。综合来看,核桃专用肥优于复合肥,能显著提高山旱地核桃叶片叶绿素含量、矿质营养含量,有效提高叶片的光合能力,且ZY_1肥料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董慧 《河北林业》2008,(3):50-5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对优质薄皮核桃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在生产中许多果农对优质薄皮核桃的管理还存在许多模糊认识,下面就优质薄皮核桃的冬春季管理技术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四个美国产地树种光合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Li-6400光合测定仪系统研究了西黄松、北美短叶松、美国红栌和美国核桃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四种树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在7月为单峰曲线,8月是双峰曲线。四种树种单位面积固碳释氧能力排序:美国红栌〉美国核桃〉北美短叶松〉西黄松。影响净光合速率的环境因子随外界条件的变化也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