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旨在对疑似猪流行性腹泻(PED)患猪的病料进行病毒分离,并制备灭活疫苗。从因腹泻病死的7日龄内仔猪的小肠组织及内容物中,分离出1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命名为PEDV-GS。用Vero细胞对病毒进行扩增,病毒液中加入终浓度为0.7 mg/mL甲醛,28℃灭活48 h,加入ISA 61 VG佐剂进行乳化,经稳定性、安全性和效力试验,初步研制出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毒株灭活疫苗。疫苗免疫妊娠母猪后对仔猪进行母源中和抗体检测、安全性和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的猪流行性腹泻灭活疫苗稳定性和黏度检测都合格,且对仔猪安全有效,对妊娠母猪产仔数量及质量无影响,其被动免疫抗体至少持续到仔猪产后28 d。试验成功制备了具有安全性和高保护率的猪流行性腹泻灭活疫苗。  相似文献   

2.
为弄清2014年沈阳某猪场腹泻原因,应用RT-PCR方法对采自该场样品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S1基因扩增,并将产物纯化后测序、分析。结果得到长为2 376 bp的S1基因序列;本病毒与2013年美国暴发毒株以及我国2010年毒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较高,而与疫苗株同源性较低;同时存在氨基酸的插入、缺失及糖基化位点的改变;在进化树上,与2010-2011年在我国暴发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为与同一亚群,与2013年美国毒株也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表明分离到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此病毒已发生部分变异,需给予密切重视。  相似文献   

3.
根据一例仔猪腹泻的发病情况、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观察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猪流行性腹泻,通过注射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WH-1株+AJ1102株),有效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仔猪腹泻中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生物信息,参考Gen Bank发表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从四川地区猪场送检的腹泻仔猪病料中扩增PCV2全长基因序列,回收PCR产物。将其插入PMD19-T载体,构建了重组质粒,转化后筛选、提取阳性重组质粒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国内外的不同分离株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基因组全长为1 767 bp,分离的三株基因组与Gen Bank上已发表的PCV2分离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1#94.7%~89.6%、2#94.7%~89.3%、3#96.4%~86.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1#97.9%~95.7%、2#97.1%~95.5%、3#98.4%~94.8%,说明四川地区腹泻仔猪病料中PCV2的变异相对保守。  相似文献   

5.
正0前言1971年英国首次报道猪流行性腹泻(PED),在架子猪和育肥猪群中暴发了急性腹泻,仔猪不发病,其临床症状类似猪传染性胃肠炎(TGE),被暂时命名为流行性病毒腹泻(Epidemic?viral?diarrhea,EVD)~([1])。直到1977年,在比利时第一次分离到一株冠状病毒被认为是病原,命名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CV777毒株~([2-3])。PEDV在临床上与猪传染性胃肠炎  相似文献   

6.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对于大多数的病毒性腹泻疾病来说,防治措施一般选择疫苗免疫。近年来,有关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疫苗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包括灭活疫苗、弱毒疫苗、转基因植物疫苗、乳酸杆菌疫苗、亚单位疫苗和联合疫苗等。实验参照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第3部的要求对该病毒的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与记录,为PEDV HLJBX株可作为弱毒疫苗候选株的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2000年以来,我们对黑龙江省3个发生猪流行性腹泻规模化养猪场,进行的临床、病理学和实验室诊断,并从其中1个猪场发病猪中分离获得了l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经中和试验、动物回归试验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分离的病毒为冠状病毒属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命名为PEDV—HRB—1株。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是一种通过小肠感染,引起猪呕吐、腹泻、脱水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2010年起在我国迅速暴发,对仔猪的致死率高达80%~100%。PEDV可分为G1 (G1a、G1b)与G2 (G2a、G2b)基因亚型,各亚型病毒纤突(S)蛋白基因序列存在缺失、插入和大量点突变。为进一步研究S蛋白序列的差异是否造成病毒抗原性的差异,本试验采集猪流行性腹泻流行毒感染猪只肛拭子进行PEDV-S蛋白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并对感染康复猪只采集血清进行中和试验,研究PEDV流行毒株血清抗体与不同基因亚型毒株中和反应情况。结果显示,流行毒(G2a)感染猪只血清抗体中和PEDV不同亚型病毒株,中和能力存在显着差异。对PEDV-A (G2a)毒株的中和能力最强,均值为1:60,对PEDV-B(G2b)株中和能力次之,均值为1:20,对CV777 (G1a)毒株无中和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防控猪流行性腹泻,筛选可靠的免疫方式,研究采用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毒株序列同源性最高的猪流行性腹泻灭活疫苗进行紧急免疫,于产前30、15 d分别免疫妊娠母猪,并检测免疫前后母猪的血清和初乳中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中和抗体及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特异性抗体.结果表明,免疫后母猪的血清和初乳均产生高水平且...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目前国内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毒株与疫苗毒株的S蛋白差异情况,从2013年采自北京、河南、陕西、广东四个省市的疑似猪流行性腹泻病料中抽提RNA,用设计的针对结构基因S的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扩增、克隆及测序,并对其序列变化、遗传进化情况和抗原位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4个样品株的S基因(4161 bp)与国内疫苗株CV777(4152 bp)相比,存在15个核苷酸的插入和6个核苷酸的缺失,导致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存在5个氨基酸的插入(~(59)QGVN~(62)and~(140)N)和2个氨基酸的缺失(~(163)NI~(164)),且在主要突变区S1区的2个中和表位(499~638aa和764~771aa)有7处氨基酸突变。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4个样品株与主要疫苗株同源性较低(93.8%~94.7%),而与2007~2009年韩国毒株、2011年日本毒株以及中国近年流行毒株同源性高(96.0%~99.6%),表明近年来国内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呈现较大变异,可能需要研制更有效的疫苗用于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控。  相似文献   

11.
从广州某猪场采集疑为病毒性腹泻的病猪粪便,除菌处理后接种PK—15传代细胞,采用在接种物和细胞维持波中加入60μg/mL胰蛋白酶的方法,分离到一株野毒。中和试验、动物回归试验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分离的病毒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流行情况并分析该病毒的培养特性,对甘肃、北京、河北、山西、浙江五个猪场送检的疑似猪流行性腹泻病猪小肠内容物,用RT-PCR方法进行检测,证明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核酸阳性。然后将阳性病料进行传代培养、病毒含量测定以及特异性检验,证明获得五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分别命名为Ningxia9、Beijing5、Gaocheng8、Shanxi1、Zhejiang08。对分离的毒株进行S基因全长测序及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五株分离毒株在盲传19代开始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盲传到24代,出现稳定的细胞病变且五株分离毒株的24代病毒含量在104.5~5.0TCID50/m L之间;用S蛋白进行进化树分析表明,五株分离毒株与近年来国内流行毒株亲缘关系很近,在同一个进化分支上;分离的五株野毒株之间的氨基酸同源性高达99.2%~99.9%,而这五株野毒与Gen Bank上提交的2011年、2012年分离的野毒株的之间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8.4%~99.9%;实验室分离毒株及国内近年流行毒株均与国内外经典毒株存在一定的共性,即特定位置氨基酸的插入、缺失或置换。  相似文献   

13.
从上海郊区新分离到一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PEDV)属冠状病毒 ,集中于每年 10月至次年的 3月在猪群中流行 ,可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但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很难适应于体外细胞上生长繁殖 ,给研制疫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我们于 2 0 0 3年春从上海郊区某一发生严重水泻和呕吐的病猪场新分离到一株病毒 ,经鉴定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并适应于传代细胞上生长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毒 :(1)病毒来源 :上海郊区奉贤某一猪场 ,在 2 0 0 3年 2月初开始在肉猪中发生水样腹泻 ,后来在母猪中发现有短暂的腹泻 ,接着新生猪发生水泻和呕吐。采集发病仔猪的小…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河南省引起仔猪腹泻的猪肠道冠状病毒的感染和流行情况,我们对2017年度发生仔猪腹泻的河南省25家养殖场送检的94份仔猪肠道或粪便样品开展了相关检测。结果显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oea virus,PEDV)的样品检出率为68.1%(64/94),猪场阳性率为76.0%(19/25),但未检测到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porcine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和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wine acute diarrhoea syndrome coronavirus,SADS-CoV)。为进一步分析PEDV的遗传变异情况,利用RT-PCR和基因克隆测序技术,我们成功获得了8株PEDV的S1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分子进化树分析显示,我国流行毒株可以分为G1a(疫苗及其衍生株)、G1b(经典毒株)、G2a(2011-2013年变异株)、G2b(2016-2017年变异株)和G2c(重组毒株)5个进化分支,本研究获得的S1基因序列均处于G2b进化分支,且与2016-2017年间的流行毒株遗传距离更近。同源性分析显示,8株分离株彼此之间S1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7.3%~99.5%,与变异毒株AJ1102的同源性为97.2%~98.0%,而与经典毒株CV777、CH/S的同源性仅为91.0%~92.3%。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显示,与CV777和CH/S等经典毒株相比,分离株S1基因片段除了多个氨基酸位点发生变异外,在~(58)NQGV~(61)、~(140)N、~(157)H这3个位置有氨基酸的插入,在~(163)NI~(164 )有2个氨基酸的缺失,这与之前关于PEDV变异株的研究报道相一致。此外,与其他变异株相比,本研究发现分离株HeNPDS/2017在491位有1个新的丝氨酸(Ser)缺失位点,其生物学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丰富了PEDV的分子流行病学数据,有助于了解河南省PEDV流行和遗传变异的最新情况,为该地区猪流行性腹泻病的防控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为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对仔猪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发病仔猪表现为呕吐、腹泻和脱水等临床特征。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步和测序技术的发展,大量的猪流行性腹泻毒株基因组序列被测定,极大丰富了该病的分子流行病学信息。论文结合近年来关于猪流行性腹泻基因组(尤其是主要抗原变异区S基因)结构特征做一简要综述,为丰富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疫苗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张小峰  涂玉蓉 《养猪》2014,(3):98-101
为研究、防控广东地区猪流行性腹泻,首先通过RT-PCR法确定某猪场粪便样品中存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随后利用Vero细胞进行盲传,最后经核酸类型鉴定、RT-PCR、病毒TCID50的测定、目的基因测序和序列分析等方法,确认分离到2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毒株,命名为PEDV GDKP-2013和PEDV GDKP2-2013,通过ORF3全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可知,GDKP-2013株与GDKP2-2013株与经典参考毒株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 JX261936-CHGD-01,98.2%,98%;JQ039903-CH-GD-2011,98.6%,98.4%;AF353511-CV777,95.4%,95.1%;KC344845-STPED0810,95.1%,94.8%;EU054929-DR13,95.5%,95.2%;KF272920-USA-Colorado-2013,95.1%,94.8%,表明此2毒株与国内分离株的氨基酸同源性高,与韩国、泰国和美国分离株的氨基酸同源性要低一些,同时,与疫苗参考株的氨基酸同源性也相对较低;基因系统进化分析可知,GDKP-2013株与GDKP2-2013株主要处在Ⅰa分支,均与弱毒疫苗株(Ⅰb分支)相互之间遗传进化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制出能够同时预防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感染的二联活疫苗,本研究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和PEDV中国变异株的纤突蛋白免疫决定簇区域(S1)基因分别克隆至含有PRV胸苷激酶(TK)基因上、下游同源臂的穿梭载体pTK中,构建重组PRV转移质粒pTK-EGFP和pTK-S1。将重组质粒pTK-EGFP与PRV疫苗毒株Bartha-K61基因组DNA共转染Vero细胞,经绿色荧光蚀斑纯化得到重组病毒rPRV-EGFP。随后将重组质粒pTK-S1与rPRV-EGFP基因组DNA共转染Vero细胞,通过反向筛选EGFP阴性蚀斑,蚀斑纯化得到表达PEDV S蛋白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rPRV-S1。本研究将为更有效防控猪伪狂犬病和猪流行性腹泻提供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18.
(一)猪流行性腹泻的特点1.病原。病原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流行性腹泻又称为流行性病毒性腹泻,是与猪传染性胃肠炎不同的病原体,该病毒可引起猪的肠道感染,导致猪只呕吐、腹泻及脱水。2.流行特点。猪流行性腹泻  相似文献   

19.
《养猪》2017,(5)
<正>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1]。1978年首次从比利时腹泻猪群分离到该病病原即CV777株。此后,该病在许多养猪国家均有报道。自1973年首次报道我国上海地区猪场发生猪流行性腹泻以来,PEDV一直在我国养猪业中流行。尤其2010年暴发的猪流行性腹泻,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  相似文献   

20.
猪圆环病毒2型10JS-2株的分离与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从江苏某猪场采集猪血清,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检测和分离,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PCV2全基因组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PCV2全基因组,并且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发现一株PCV2 10JS-2的基因组全长为1779 nt,在病毒复制起始区域含有11个碱基的插入。在GenBank中对含有11个碱基插入的毒株序列进行BLAST发现,有两株PCV2(AY321993和EF565360)也有11个碱基的插入,但是与10JS-2比较,插入的碱基和插入的位置不同。遗传进化分析显示10JS-2属于PCV2a基因型,AY321993和EF565360属于PCV2b基因型,因此推断10JS-2可能是由PCV2a基因型的毒株在复制起始区域发生碱基插入形成的。这是首次发现此类PCV2毒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