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稻秸秆还田集成小麦机条播技术路线不成熟的现状,引进旋耕施肥条播复式机械进行试验示范。分析并总结该类机械的技术特点以及作业效果。  相似文献   

2.
建湖县2009年大力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该县确定颜单镇为县秸秆综合利用示范镇,其他15个镇分别创建一个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方,举办县秸秆机械化还田现场会3次,创办秸秆处理公司1个、新增秸秆还田机74台、打捆机1台、秸秆气化炉10台,完成机械化秸秆还田7.33khm^2。颜单镇认真探索各种秸秆还田方式,分别开展了铧式犁耕翻、水田还田机埋茬试验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秸秆全量还田条耕条播是土壤保护性耕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索以连云港地区为代表的苏北地区开展机械化条耕条播可行性,连云港市农机试验推广站依托"秸秆还田后三麦种植机械化技术装备试验示范"科技项目,在机具选型基础上,开展了机械化条耕条播试验研究,对生产作业和农作物(小麦)的生长状况进行了跟踪和测量。试验结果表明,条耕、条播一  相似文献   

4.
<正>如东县地处南黄海之滨,全县三麦种植面积达到72万亩,目前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小麦种植面积12万亩,集成应用水平仅为16%。随着全县第二、三产业和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农业机械化的需求和发展已成为提高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如东县通过科学组织和实施项目试验示范工作,优化稻秸秆还田后播种小麦的生产技术路线,实施稻秸秆还田集成小麦种植机械化复式作业技术模式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效果明显,形成了稻秸秆还田  相似文献   

5.
推广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与水稻机插秧集成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水稻机插秧集成技术路线,阐述了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水稻机插秧集成技术意义,分析了江苏省如皋市在应用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广麦秸秆全量还田与水稻机插秧集成技术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5月24日,江苏省农机技术推广站联合江苏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根据全省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的实施情况,结合近年来的试验、示范,行文下发了《江苏省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指导意见》(试行),为我省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的加速推进提供了参照与依据。吴中区的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路线也不脱于此,但在实践中,结合本地特点和作业条件,在基本遵从规范的前提下,都有具体的调整,现归纳如下,聊作它山之石。1犁耕水整秸秆还田作业技术路线: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秸秆切碎匀抛(留茬  相似文献   

7.
<正>近几年来,丹阳市种植小麦大部分地区采用撒播方式,机播面积逐年缩小,严重影响了小麦种植质量和产量。丹阳市农机推广站认真总结近三年来稻秸秆还田机械化条播小麦工作中取得的经验,筛选出适宜稻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机械化作业模式和作业机具,为提高小麦种植机械化作业水平提供决策依据。一、机械化种植小麦现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丹阳市小麦机条播水平达到85%以上,以后逐年下降,到2012年,小麦机械  相似文献   

8.
稻秸秆机械化还田与小麦生产机械化技术集成应用,既可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污染危害,又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文章介绍了稻秸秆机械化还田与小麦生产机械化技术内容及该技术在淮安市淮阴区的集成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在苏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秸秆还田机具工作原理,结合苏州地区秸秆机械化还田实际,形成了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水稻机插秧技术和稻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水稻机播技术路线,为该地区秸秆轻简高效机械化还田及配套农艺技术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和综合利用技术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技术是将收获果穗后的秸秆和根茬利用秸秆粉碎还田机、旋耕播种(施肥)机、秸秆覆盖机和高柱灭茬犁等专用和通用的农业机械,将秸秆覆盖地表或翻埋入土,以培肥地力,改善作物生长环境。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是采用机械手段,实现秸秆的综合利用,主要包括:制作青贮、微贮、氨化秸秆饲料,用于畜牧养殖,实现过腹还田;应用秸秆气化装置,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每年农作物秸秆总量达6亿多t,焚烧秸秆现象十分严重,造成空气污染等一系列不良后果。作物种植作业次数多,工作量大,效率低,种子、化肥易过量使用,造成资源浪费。基于秸秆还田的小麦全程生产机械化集成是土壤保护性耕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连云港市农机试验推广站实施了"基于秸秆还田的小麦全程生产机械化集成推广"项目。试验研究表明,小麦全程生产机械化集成技术可以解决有机肥投入减少、化学肥料投入上升的问题,提高土壤  相似文献   

12.
程岐栋 《农业工程》2014,4(4):28-30
阐述了犁耕深翻秸秆还田技术的原理和作用,指出无锡地区秸秆机械化还田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提出了犁耕深翻秸秆还田技术在无锡地区推广应用的必要性和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3.
简单介绍了我国秸秆综合利用概况,详细阐述了目前推广应用的水稻、小麦、玉米等秸秆还田机械,小麦秸秆水田机械化还田配套技术及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工艺路线,分析了现有秸秆还田机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和今后秸秆还田机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小麦秸秆直接还田机械化技术可分为粉碎还田和整秆还田两大类。现将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介绍如下 :一、小麦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技术该项技术属于免耕播种的范围 ,其作业工艺流程是 :联合收割→秸秆粉碎还田机粉碎→硬茬播种→喷施除草剂。使用的主要机具为江西南昌旋耕机厂生产的 1JQ - 15 0 (C/D)型甩刀式秸秆还田机和山东德州华北农机厂生产的 4J系列秸秆还田机械。其作业主要由三项环节组成 :小麦秸秆粉…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粮食生产以稻麦轮作为主,每年水稻收获后,遗留下2 000多万t的稻秸秆,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稻秸秆机械化还田以及后续小麦机械化种植,是农机及农业部门所面临的新问题。水稻秸秆粉碎埋覆还田集成小麦种植机械化复式作业技术,是指应用相关机械在水稻收割后对稻秸秆进行处理,而后用复式作业机具进行小麦机械化种植的一种新型技术。该技术能完成水稻秸秆粉碎、埋茬,一次性完成小麦整地、施肥、播种、  相似文献   

16.
生态型犁耕深翻是秸秆机械化还田的重要技术手段。文章介绍了灌云县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技术要点及应用情况,分析了技术应用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结合实际就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基于秸秆还田的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集成技术应用项目内容,并结合项目实施情况,分析了技术应用成效。  相似文献   

18.
秸秆全量还田条耕条播技术是土壤保护性耕作和获取农作物高产的新型农机作业技术。为探索连云港地区秸秆全量还田条耕条播技术推广的可行性,在机具选型基础上,开展了该项技术的试验示范,并对农作物(小麦)的生长状况进行了跟踪和测产。试验结果表明,条耕、条播一次作业对表土破坏很少,有利于避免水土流失,大大节省耕作能耗,降低种植成本,提高作物产量。水稻收割后的秸秆不需清理,直接留于田间,通过该实用新型耕作技术,可达到秸秆全量还田的目的,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锐远2BFG-200型条耕条播机综合作业效果优于普通旋耕种植作业。  相似文献   

19.
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对提高秸秆机械化还田深度和均匀度、减少耕作层土壤秸秆比例、恢复提升耕地地力、促进后茬作物壮苗早发和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盱眙县犁耕深翻还田的技术路线、技术规范和作业要求,分析了技术推广应用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北斗智能装备助力犁耕深翻还田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稻麦产量的不断提高以及农村能源结构的改变,农村富余的农作物秸秆越来越多,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人身伤害、交通隐患、资源浪费等问题更加突出。为加快推广省工节本的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扬州市邗江区农机推广站从2004年开始引进姜堰新科产1BMQ-230型埋茬耕整机进行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运用东洋PF455S手扶插秧机进行机插水稻作业,当年试验秸秆还田机插水稻面积2公顷;2005年实施秸秆还田机插水稻面积167公顷;2006年实施秸秆还田机插水稻面积187公顷。经测定,秸秆还田机插水稻田块产量比不还田水稻田块产量平均高825千克/公顷。通过农机与农艺有机结合,运用合理的技术路线,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水稻机插秧集成技术。实施本集成技术,对保护环境、培肥改土、节约资源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