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病因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或称兔出血症。本病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呼吸急促,死前发出  相似文献   

2.
(一)兔瘟是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又叫兔出血症(病毒性出血热).该病以侵害3月龄以上的壮龄兔,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100%,近年来流行有幼龄化趋势. 1.病原:为兔出血症病毒. 2.症状:最急性的病兔,突然抽搐惨叫而死,急性的病兔体温升高40℃以上,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不食,数小时后体温急剧下降,呼吸急促,惊厥蹦跳,倒地抽搐而死.  相似文献   

3.
免疫兔暴发病毒性出血症的流行原因的调查1992年2月,金湖县塔集镇部分农户饲养的长毛兔暴发兔病毒性出血症。现将流行情况和原因报告如下:1流行情况1992年2月21口,塔集镇高桥、塔镇两个村四个组60个农户饲养1441只长毛兔,有48个农户1230只兔...  相似文献   

4.
正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以及饮食结构的多样化,兔的养殖也在不断增加,随着养殖量和密度的加大,各种兔病的出现给养兔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尤其是兔病毒性出血症危害最为严重,给广大养殖场户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1流行特点兔病毒性出血症又称兔出血性肺炎、兔出血症或兔瘟,其病原是兔出血症病毒(RHDV),是一种急性、败血性、高度接触传染性、致死性和以全身实质器官出血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病原主要存在于病死兔、隐性  相似文献   

5.
商品肉兔(70日龄出栏)兔病毒性出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二联灭活疫苗2毫升皮下注射35~40日龄或兔病毒性出血症(兔瘟)灭活疫苗2毫升皮下注射商品肉兔(70日龄以上出栏)兔病毒性出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二联灭活疫苗2毫升皮下注射兔病毒性出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二联灭活疫苗1毫升皮下注射或兔病毒性出血症(兔瘟)灭活疫苗1毫升皮下注射35~40日龄60~65日龄繁殖母兔(每年2次定期免疫)兔病毒性出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二联灭活疫苗2毫升皮下注射产气荚膜梭菌病(魏氏梭菌病)灭活疫苗2毫升皮下注射兔病毒性出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二联灭活疫苗2…  相似文献   

6.
兔病毒性出血症(RHD)俗称"兔瘟",或称兔出血症,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特征为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脏器水肿,瘀血及出血性变化.  相似文献   

7.
2007年5月,通辽市某种兔场暴发了一种兔的急性传染病,病兔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被毛粗乱,食欲下降或拒食,或突然死亡,呈角弓反张状,死亡率高达27.3%。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初诊为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8.
兔出血症俗称“兔瘟”,又称兔坏死性肝炎、兔出血性肺炎、兔传染性出血症、兔病毒性猝死症,是由出血症病毒引起的急性、烈性、致病性传染病。以传染性极强、实质脏器出血、发病率和致死率很高为特征。本病自然感染仅发生于家兔,品种、性别间差异不大,3月龄以上的兔最易感。健康兔与传染源的直接接触而感染,或通过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器具易间接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1临床症状最急性型的多见于新疫区及流行初期。病兔表现为突然死亡,多见于夜间。死前仅表现暂短的兴奋,而后卧地挣扎、抽搐、四肢如游泳状,咬…  相似文献   

9.
<正>兔病毒性出血症又名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所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败血症、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以全身实质器官出血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1流行病学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兔和带毒兔,传播途径主要为病兔或带毒兔与健康兔接触而感染,也可间接传播。本病只发生于家兔,毛用兔的易感性略高于皮用兔,其中长毛兔最易感,哺乳仔兔很少发病死亡。本病发病急,病死率高,常呈爆发性流行,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达95%以上。一年四季均可发  相似文献   

10.
兔病毒性出血症又名兔出血性肺炎,是由病毒性出血症病毒所致的兔急性、败血性、高致死性和以全身实质器官出血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主要危害青、壮年兔,是家兔的烈性传染病,危害极大。死亡率可达100%,给养兔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1流行病学该病只发生于家兔和野兔,各品种和不同性别的兔都可感染发病。主要传染源是病兔和带毒兔。传播途径主要由病兔或带毒兔与健康兔接触而感染,也可通过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  相似文献   

11.
自去年秋冬以来,我站接诊的兔病中,有许多急性死亡的病例,剖检以气管、肝、肾出血为主,经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兔病毒性出血症,同群兔紧急接种7d后病情得到控制。兔病毒性出血症又称兔瘟,是兔的一种具有高度致死性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各器官瘀血、出血、水肿,实质器官变性、坏死和弥慢性血管内凝血等。1病原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是一种新发现的病毒,具有独特的形态结构。该病毒可凝集人的O型红细胞,病毒存在于病兔所有的器官、组织、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以肝、脾、肺、肾及血液含量最高。含毒病料如肝保存于-8~20℃冰箱中560d和室内…  相似文献   

12.
<正>1兔病毒性出血症该病又叫兔出血性肺炎或兔病毒性败血症,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最急性型,兔在吃食时突然尖叫,倒地抽搐,很快死亡。急性型,体温升高至41~42℃,不食、精神沉郁,呼吸140次/分,患兔数小时至2日内死亡。温和型,常发生在3个月龄之内的幼兔,有体温升高和神经症状,部分病兔可以恢复。预防病毒性出血症用组织灭能疫苗,仔兔断奶后接种1次,成年兔每年进行2次接种,每只皮下或肌肉注射  相似文献   

13.
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又称兔出血性肺炎,是由免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器官水肿、瘀血及出血性变化为特征。该病是一种高死亡率的疾病,在生产中常常给养兔业造成重大的损失。为了及时而准确地诊治该病,现将某场的兔病毒性出血症的诊治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自去年秋冬以来,我站接诊的兔病中,有许多急性死亡的病例,剖检以气管、肝、肾出血为主,经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兔病毒性出血症,同群兔紧急接种7d后病情得到控制。兔病毒性出血症又称兔瘟,是兔的一种具有高度致死性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各器官瘀血、出血、水肿,实质器官变性、坏死和弥  相似文献   

15.
兔瘟又叫病毒性出血症,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毁灭性传染病,呈暴发性流行,死亡率95%-100%。病兔、隐性感染兔和康复兔是主要传染源,主要是接触传染,也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伤口和黏膜传染。  相似文献   

16.
<正>兔瘟(rabbit haemorrhagic disease,RHD)又称兔病毒性出血症,是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以呼吸系统出血及实质器官变性、瘀血和出血病变为特征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疾病[1],严重威胁兔产业健康发展及野生兔群生态平衡,其典型特征为发病快且病死率高,高达40%~90%[2]。兔巴氏杆菌病亦称兔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细  相似文献   

17.
2008~2010年期间,在我国华东、西南、东北、华南、华北、华中主要家兔养殖地区,调查兔场118个,存栏兔累计约126.56万只,对危害家兔生产严重的兔病毒性出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产气荚膜梭菌病、球虫病、皮肤螨虫病、皮肤真菌病等疾病流行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兔病毒性出血症、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产气荚膜梭菌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球虫病还存在一定的发病率,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和皮肤真菌病的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兔病毒性出血症(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简称RHD)俗称兔瘟,或称兔出血症,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简称RHDV)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具有潜伏期短、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特点.临床上以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性器官水肿、淤血及出血性变化为特征.  相似文献   

19.
<正>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989年OIE将该病正式列为B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充血、出血,肝、肾、脾以及消化道发生出血。本病的发病死亡率极高,对养兔生产危害极大。1流行病学兔病毒性出血症自然感染条件下会导致兔发病。病兔、病死兔、隐性感染带毒兔、带毒野兔以及其内脏器官、附属物、排泄物等是本病的传染源。兔病毒性出  相似文献   

20.
袁圆在线     
《畜牧市场》2006,(3):63-64
山东张平:请介绍一下兔瘟的症状及预防措施? 袁圆: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病,病兔表现为突然发热、呼吸急促,呈急性出血性败血症病变和迅速死亡,潜伏期1-3天,可多种途径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