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990年,石门县被列入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县,给全县的林业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五年来,长防林建设完成荒山造林57万亩,封山育林70万亩,其中重点工程造林30万亩。现有防护林面积达46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18%,昔日严重的水土流失已得到初步控制;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70%的280万亩山地已绿化,全县森林覆盖率由八十年代的45%上升到59%;1994年大林业总产值达到2.5亿元,占农林牧渔业产值的25%。我们初步实现了“以长防林工程促灭荒造林,进而推进高效林业发展,综合开发绿色产业”的目标。树立大林业观念,构造高效林业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广西是我国南方主要林区之一,全区林业用地1.98亿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5.64%,其中宜林地为1.53亿亩。全区自然条件优越,植物种类资源丰富,林业在这里是一个优势产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西林业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区有林面积从1981年的4000多万亩上升到1990年的903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79年的22.01%上升到25.34%。1992年,全区完成荒山造林面积1220.5万多亩,为年计划的149%;完成封山育林1706.7万亩,  相似文献   

3.
我县多低山丘陵。建国初期仅有残林5.5万亩。三十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由于采取了造林与封山育林并举的营林措施,使林业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现有林地达32万多亩,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初期的4%,提高到现在的16.7%。 回顾以往林业发展过程,深刻认识到,封山育林是加速绿化荒山,抢救阔叶树资源的重要途径,值得总结和推广。 我县封山育林是从五十年代初开始的。当时采取“公私山林一律保护”,村、乡、区均建立护林组织,制订护林公约,开展群众性的“清明封山,霜降开山”的封山育林工作,封育面积一度达到10万亩左右。到现在经封山培育成林的仍有4.5万多亩。这说明封山育林还是成功的。 一、封山育林迅速恢复了以阔叶树为主的森林植被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的启动,和林县林业生态建设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无论在建设规模上还是在工程质量上都实现了较大飞跃。两年完成模拟飞播造林34.5万亩,封山育林2.1万亩,人工造林25万亩,两大工程新增有林面积60多万亩。其中2002年完成造林43万亩,创本县历史年度造林最高记录,是1980~2000年平均年度造林面积的51倍多。同  相似文献   

5.
桂东县把封山育林作为加速全面绿化,发展高效林业,致富于民的一件大事来抓。从1985年至1998年全县共封山100万亩,今年底新增封山22.3万亩。被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列为封山育林试点县。据调查,全县森林覆盖率由封山前的55.5%上升到67.3%,森林蓄积量由130万立方米增加到320万立方米。同时,经济效益可观。按过去全县每年人工造林5万亩进度推算,100万亩的封山育林需要20年才能完成;按人工造林每亩用工10个计算,可节省劳动力600多万个;按一般人工造林每亩补助15元计算,需要资金1500万元,而这些年用于封山育林的投资只有301万元…  相似文献   

6.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1978年在咸阳市实施后,咸阳林业建设逐步向多功能、高效益、科学化方向发展,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三北工程实施以来,全市共完成营造林任务39923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6153万亩,封山育林37万亩,截至2008年底,保存人工造林139万亩,保存率为38%,封山育林在封2.8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从工程实施前的14%,提高到目前的23.5%,增加了9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巴彦淖尔盟现有人工林77.5万亩,其中,解放前遗留下来的人工林只有199亩,零星树木2千多株,只占现有人工林的0.02%,就是说现有人工林都是解放后营造起来的。造林保存面积由1949~1977年的年均2万亩提高到1978~1981年的年均6万亩。但是全盟总人口为130多万人,人均有人工林0.6亩,每年人均造林保存面积仅0.02亩,可见我盟造林绿化速度极其缓慢。笔者  相似文献   

8.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建州三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州林业建设有很大的发展。一、绿化造林发展迅速随着自治州的成立,党和政府对林业十分重视,全州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共造林1008906公顷,其中:人工林545176公顷;飞播林463730公顷。造林保存面积20余万公顷,扩大了森林资源。“六五”期间完成造林284267公顷,是历史上林业发展速度最好的一个时期。全州因地制宜开展封山育林,1985年封山育林6040公顷。瓮安县现有森林面积4万公顷,其中80%以上是通过封育成林的。到1985年全州森林面识322789公顷,占全州总面积的12.3%;疏林154249公顷,占5.9%;灌木林  相似文献   

9.
更新造林是林业扩大再生产的手段,是发展林业的根本途径。牙克石林管局规划到本世纪末,振兴林业的四个战略目标之一就是要将森林覆盖率由目前的60%,提高到70%;年更新造林面积由50万亩,增加到100万亩;有林地面积由628万公顷,增加到728万公顷。牙克石林区从1954年至1980年更新造林总面积为33万公顷,1981年调查,成材面积仅为  相似文献   

10.
6月7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南宁召开全区造林灭荒工作彰会,表彰造林绿化先进单位、造林绿化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作出《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力争十五年基本绿化广西的决定》之后.经过全区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尤其是广西的林业干部职工奋发图强、艰苦创业,全区造林绿化工作取得了令人瞩日的成就,八年来共完成宜林荒山造林6456万多亩,封山育林3500万亩,相当于从建国后至1987年间37年的造林总和。目前全区有林面积已从1987年的7840万亩增至1.6亿亩,  相似文献   

11.
曲靖地区位于云贵高原中部,辖八县一市。全区有139个乡镇,522.7万多人,山区半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5.91%。历史上我区森林资源较为丰富。建国初期,森林覆盖率约为40%左右。由于人们所熟知的原因,森林资源屡遭破坏,1981年森林覆盖率已下降到1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曲靖林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林业建设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到1986年底森林资源清查时,全区有林面积达1026.6万亩,有疏林、灌木林地872万亩,森林覆盖率上升到21.3%,活立木总蓄量达2298.8万立方米,人均占有4.45立方米。经过“七五”期间的发展,全区又新增林地381万亩(包括封山育林有效面积145.6万亩)。1990年,中央和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和绿化委员会分别授予我区全国森林防火和造林绿  相似文献   

12.
桓仁县对集体林实行国合封山责任制,县、社、队三级统一管理,收益为林权所属者,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封山育林成果,促进了林业生产的发展。桓仁县是个多林县之一,有林面积421.7万亩,其中天然次生林334.4万亩,占有林面积的79.3%。从一九七三年以来,根据天然林萌芽力强的特点,先后对天然次生林和新植林进行了封山育林,约123万亩左右。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封山育林是多快好省地发  相似文献   

13.
资源县是广西的林业重点县之一。林业用地242万亩,占总面积的82.4%。境内山高岭陡,溪峪纵横,是一个山多田少的高寒山区县。1986年以来,县委和人民政府从实际出发,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林业方针政策,采取“造、封、管、节’四管齐下的措施,大胆改革,积极发展造林绿化事业。1986年至1991年五年间,全县共完成人工造林34.7万多亩,其中成活率达95%、保存率达85%以上的工程林17.6万多亩,四旁植树和义务植树115万多株,封山育林和封山护林84万多亩。在造林绿化工作检查评比中,1989年获桂林地区总分第一,并获自治区二等奖;1990年获全区一等奖;199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4.
1991——2000年,是我省造林绿化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全省造林绿化的奋斗目标、总体布局及建设重点是: 一、奋斗目标 (一)总目标 1、造林面积和新增(即保存)森林面积。 1991——2000年规划造林面积500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200万亩,飞播造林400万亩,封山育林1400万亩,年均造林500万亩。“八五”期间,完成规划造林面积2757万亩,占10年规划任务的55%。其中人工造林1707万亩,飞播造林350万亩,封山育林700万亩。“九五”期间,完成规划造林面积2243万亩,占10年规划任务的45%。其中人工造林1493万亩,飞播造林50万亩,封山育林700万亩。到2000年新增森林面积32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8%,到2000年,扣除6000万亩宜牧用地后,尚有宜林荒山2900万亩。 2、造林绿化的其他指标 (1)保存率。造林绿化综合保存率为64%,  相似文献   

15.
赤峰市从2000年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来,生态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林业生态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全市累计完成治理任务1728.88万亩,年均完成治理任务173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018.12万亩,封山育林604.86万亩,飞播造林105.9万亩。  相似文献   

16.
位于广西东南部的玉林市,全市国土面积1925.7万亩,其中林业用地1091万亩。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林业放到重要位置来抓,通过采取荒山造林、封山育林、迹地更新造林等措施,加强森林资源培育与管理,全市森林面积蓄积璺和覆盖率得到了较大增长,到2003年,全市森林面积已达到1029万亩,活立木蓄积量221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53.44%。  相似文献   

17.
在消灭宜林荒山后,我县林业工作的重点是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林业,全面绿化汝城。根据县政府1995年的工作思路,林业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措施是:一:1995年我县林业生产任务:全县计划造林4500O亩,其中世界银行贷款造林28万亩,用材林低产林改造8000亩,面上造林900O亩。捕竹低改3万亩,幼林抚育11万亩,封山育林60万亩。四旁绿化和义务植树各10D万株,木材限额采伐商品材8万立方米。计划修通延伸永山林场林区公路3公里,南洞西边山林区公路145公里,兴建年产4000吨竹胶合板厂一个。二:完成任务的主要措施1加强技术服务,发展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乌拉特前旗不断创新造林模式,加大林业生态建设力度,造林绿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09年以来,累计投入造林资金8.34亿元,完成造林55.5万亩.截至目前,全旗有林面积已发展到339.2万亩,活立木蓄积量为322.8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5.27%,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7%,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7.9平方米,林业总产值达到3亿元.  相似文献   

19.
张邦颖 《中国林业》2010,(15):36-36
陕西省西乡县是我国长江中上游地区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示范县,1989年~1998年,全县累计完成长防林造林74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9万亩,飞播造林24万亩,封山育林21万亩,累计成林面积36.1万亩,占全县森林资源总面积15.4%。目前,长防林已先后进入中幼林阶段,但受地方财力等影响,长防林始终缺乏有效经营,林木分化严重,蓄积增长缓慢,森林火灾和病虫害隐患逐年增多,严重影响了森林经济、生态及碳汇等功能发挥。因此,探索和加强长防林的经营,科学培育森林,  相似文献   

20.
防城县地处广西南部,南临北部湾,北靠十万大山,海岸全线长212公里。根据山区、丘陵、沿海发展林业生产的特点和条件,因地制宜,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把林业生产推向了新的高潮.七年来,全县造林624883亩,其中用材林217062亩,经济林404704亩,防护林2881亩,其它林236亩;封山育林45万亩,划定水源林自然保护区18片,面积40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