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通过实施耕作方式、播种方式和肥料品种栽培试验,初步建立了适合泰兴地区在耕作方式上选择浅旋耕、在播种方式上采用单薯播种和在肥料品种上选用"农大"牌马铃薯专用肥的马铃薯稻草覆盖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新体系。  相似文献   

2.
通过不同耕作方式、播种方式、肥料品种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影响的一系列试验,初步建立了适合于太湖地区的以浅旋耕作方式、复合肥(N:P:K=16:16:16)的肥料运筹、单薯高密播种(6670穴/667m~2,40cm×25cm)、稻草全程覆盖的马铃薯高产绿色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3.
试验结果表明,稻草全程覆盖马铃薯高产高效清洁栽培,在耕作方式上应用旋耕,肥料上宜选用"农大"牌马铃薯专用复合肥,采用单块播种为佳。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薯种育苗后带薯芽播种,马铃薯成熟早,产量高。马铃薯带芽播种机是一种集开沟、施肥、施药、播种、起垄、喷药、埋滴灌管和覆膜等作业为一体的复合式机械,重点突破马铃薯带芽播种确保芽苗朝上技术。提高马铃薯带芽种植机械化水平,可以有效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增加农民劳动收入、提高马铃薯产业的竞争力。该文从实现带芽种植技术的原理入手,结合带芽种植机械,探讨了该项技术的配套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5.
不同耕作方式对冬种马铃薯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冬种马铃薯品种早大白为试验材料,设置传统耕作、少耕覆盖稻草、免耕覆盖稻草等5种不同耕作方式,探讨其对冬种马铃薯植株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期,所有处理中,以少耕覆盖稻草方式的马铃薯叶片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蔗糖转化酶和淀粉酶活性以及根系活力相对表现出较高水平,传统耕作方式的相对较低,其余耕作方式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传统耕作方式的马铃薯植株易于早衰。因此,在粘壤土上栽培冬马铃薯,最好采用少耕覆盖稻草方式,在沙壤土上则适合采用传统耕作栽培方式,以利于马铃薯植株生理代谢过程的进行,从而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6.
旱地立式深旋耕作马铃薯间作绿肥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长期试验研究和技术示范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旱地立式深旋耕作马铃薯间作绿肥绿色高效种植技术,该技术集成立式深旋耕作、马铃薯间作绿肥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种子选择、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从种薯处理、耕作、施肥、播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有限耕地的产出效益,复种耕作模式是不错的选择。该文从茬口安排、栽培技术两方面具体介绍了玉米套种穿心莲复播马铃薯的高效栽培技术。在同一地块里,玉米、穿心莲、马铃薯3种不同生物学特性的作物在不同季节里先后进行播种,最大限度地发挥耕地的耕作效益。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乌兰察布市气候呈冬暖春寒的趋势,春季耕作时地温偏低,不利于马铃薯生产,随着农民科技意识的提高,有些农民在播种前会对种薯进行处理,但仅限于切刀消毒,种薯包衣。而马铃薯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种薯休眠。所以打破休眠,催芽播种是重要的农艺措施之一。催芽播种有利于苗全、苗齐、苗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不同耕作方式下便携式播种器播种对玉米产量及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灭茬起垄播种的耕作方式种植玉米,其产量、产值及纯产值均高于灭茬播种、原垄播种,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冬种马铃薯的栽种范围也在进一步扩大,尤其是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冬种马铃薯更是有着相当高的栽种率,然而由于每个地方的马铃薯的耕作方式不同,所以冬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也就各有差异,文章将针对不同耕作方式对冬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做一个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研究秸秆还田技术,探索玉米秸秆综合利用,重点研究秸秆覆盖耕作播种技术、秸秆深埋耕作播种技术、深松重耙耕作播种技术等不同耕作方式,对作物秸秆进行有效利用和处理,解决秸秆焚烧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改善区域环境条件,发展现代化农业。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耕作方式对文山州冬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方法]研究5种不同的耕作方式处理对文山州冬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免耕覆盖稻草(8 cm)后盖黑色地膜的处理生育期最短,成熟期较传统耕作方式提前24 d,有利于提早上市。该处理产量较传统耕作提高20.52%,增产效果显著,其商品薯率和绿薯率分别为92.83%和1.33%,商品性能较好。[结论]该研究为文山州冬马铃薯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城固县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种薯切块大小与切块方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种薯切块大小与切块方式对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的主要农艺性状影响很大,整薯播种的农艺性状优于切块播种,大切块播种优于小切块播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最佳切块大小为50~100 g/块,最佳切块方式为100 g大小的完整薯一切为二播种。  相似文献   

15.
从品种选择、种薯准备、合理施肥、免耕作畦、适时播种、田间管理、及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南郑县稻茬马铃薯稻草地膜双覆盖免耕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正>青海省湟中县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对该县上新庄镇小麦保护性耕作示范田、鲁沙尔镇白土庄村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示范基地,李家山镇油菜机械化播种示范田农机化示范区建设进行了观摩。  相似文献   

17.
免耕播种是一种保护性耕作模式,是在有一定量作物残茬覆盖地表的情况下进行播种。这种耕作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土壤墒情,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种植户采用。播种单组是整个播种机设计的核心,是完成播种作业的主要工作部件。  相似文献   

18.
不同耕作方式对马铃薯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马铃薯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马铃薯土壤含水量、生长指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浅耕(对照)、深耕与粉垄耕作三者相比较,马铃薯土壤含水量变化是依次增加的,说明深耕与粉垄耕作能达到保水抗旱能力。粉垄与深耕栽培植株性状优于浅耕栽培,根系表现发达,产量提高幅度大,尤其是粉垄耕作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不同种植方式对秋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均霞 《农技服务》2009,26(12):20-2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的马铃薯单位产量、个体重量及经济性状指标。结果表明:一方面同一种植密度条件下,切块播种比整薯播种单产高,说明切块播种有利于马铃薯产量的提高;另一方面无论是整薯播种还是切块播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马铃薯单产也在增加。但高密度条件下尽管有利于马铃薯总个数以及总产量的提高,但经济效性状受到影响,所以适当控制种植密度有利于马铃薯大薯和中薯的增加,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是一种适应性强、分布广、产量高、营养丰富的粮菜兼用作物,传统耕作方法始终抑制着马铃薯产量与效益的提高。2004年我市引进了全套马铃薯栽培机械。集施肥、播种、中耕锄草、收获于一体。当年示范l000亩,产量比对照增加33%。成本则降低了4%。2005年面积扩展到3000亩,产量比对照增加27%。成本降低46.5%,每亩纯收入达到1700元,显示出了机械化耕作的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