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唐杰  张辉 《北方园艺》2011,(17):60-61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唐山市某蔬菜地土壤及蔬菜中重金属Cu的含量.结果表明:蔬菜中Cu的含量低于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蔬菜中Cu的含量与土壤中Cu的含量有相关性,蔬菜中的Cu主要来自土壤.  相似文献   

2.
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钼蓝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碘滴定法、2,6-二氯酚靛酚法和二甲苯-2,6-二氯酚靛酚比色法测定无色和有色类果品、蔬菜的维生素C含量.并比较5种测定方法的精度.结果表明,测定无色类果蔬的维生素C含量以钼蓝比色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精度高;测定有色类果蔬的维生素C含量以紫外分光光度法精度高.  相似文献   

3.
利用酶标仪测定6种食用菌中多糖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艳  毕荣宇  牟德华 《食用菌》2013,35(1):59-61
参照农业行业标准NY/T1676-2008对6种真菌的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首先,按照农业行标的方法提取多糖,提取液显色之后,用酶标仪代替农业行标中提到的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其溶液吸光值进行测定,结合标准曲线,进一步确定多糖的含量,并对该法的精确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酶标法具有良好的线性范围、较高的稳定性、可重复性和精密度,说明这种方法的准确度良好.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相比,酶标法操作更为简便,避免了繁琐的更换和清洗比色皿,同时,可在十几秒内完成数十个待测样品的测定,显出了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不同处理条件对蔬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有代表性的叶菜类、瓜类和根茎类蔬菜,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不同的处理条件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漂烫后加佐料处理去除亚硝酸盐效果最好,漂洗次之;采用漂烫处理的蔬菜其亚硝酸盐含量升高,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又逐渐降低;采用冷藏、浸泡、室温、腌制处理的蔬菜,亚硝酸盐含量均出现先升高又逐渐降低的趋势.其中腌制的黄瓜第8天时亚硝酸盐含量已超标,16 d后亚硝酸盐含量已经降低了.  相似文献   

5.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猕猴桃、青苹果、葡萄干和菠菜、黄瓜、韭菜花为试材,建立了水果、蔬菜及其制品中叶绿素含量的检测方法。对前处理方法包括样品处理方式、提取溶剂、提取体积、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优化,试样采用高速组织捣碎机进行匀浆,用丙酮∶无水乙醇为1∶1的混合液进行提取,静置提取5 h后过滤,滤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叶绿素a和b在0~0.03 mg/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R2都在0.999以上,叶绿素a在3个添加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70.8%~109.2%,相对标准偏差为1.2%~9.2%,叶绿素b在3个添加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73.0%~109.5%,相对标准偏差为1.5%~9.4%。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水果、蔬菜及其制品中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栽培蔬菜与野菜营养物质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分光光度法、折光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EDTA滴定法测定了泰安市郊区11种栽培蔬菜和10种野菜中的营养物质含量。结果表明:11种栽培蔬菜中蘑菇的营养价值最高,其次是青椒和菠菜,营养价值较低的是黄瓜;10种野菜中苋菜的营养价值最高,其次是荠菜和香椿,蕨菜的营养价值最低。  相似文献   

7.
以有机磷农药处理过的青菜和大白菜为试材,分别用佶安家蔬果洗涤粉、碱液和清水对蔬菜进行清洗处理,然后利用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佶安家蔬果洗涤粉对蔬菜上有机磷农药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佶安家蔬果洗涤粉能有效清除蔬菜上的有机磷农药残留,与空白对照相比,用佶安家蔬果洗涤粉清洗后,大白菜上乙酰甲胺磷农药的去除率为32.21%,青菜上毒死蜱和三唑磷农药的去除率分别为64.44%和56.45%,远高于用碱液和清水清洗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8.
采用酸提取法将干燥的烟末中的尼古丁提出,研究了不同萃取条件对分光光度法测定烟草中尼古丁含量的影响,总结出了分光光度法测定烟草中尼古丁的条件.此方法建立了快速简便、灵敏度高的测定烟草及制品中烟碱含量的萃取分光光度法.  相似文献   

9.
选取大白菜、芹菜和黄瓜为研究材料,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加工保藏条件下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5℃)储藏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比室温(25℃)的低。热烫的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降低,但随保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热炒的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且随保藏时间的延长不断升高;而腌渍的则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千屈菜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磷的去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骅  夏宜平  邓云兰 《园艺学报》2003,30(5):579-579
试验于 2 0 0 1年 8月 11日~ 9月 10日进行。千屈菜选用整齐健壮的 6月份扦插苗 (株高约 2 0cm) ,用清水洗净后置于总P浓度不同的营养液中 (以NaH2 PO4·2H2 O配制 )。选用能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凤眼莲为对照植物 ,置于总P浓度为 0 0 5和 0 4mg·L-1 的水体中。植株用打孔的泡沫板固定在培养箱中 ,每框用水均为 10L ,定期以蒸馏水补足蒸发失去的水分。 3次重复 ,完全随机排列。塑料温室内空气流通 ,光照为自然散射光。试验共 30d ,每 5d采集水样 1次 ,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总P浓度。从试验结果 (表 1)可以看出 ,在总P 0~0 4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