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武陵山片区中国特产之乡与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武陵山片区中国特产之乡与农业生态旅游的现状与发展对策进行了论述和探讨,建议加强中国特产之乡申报,实行每个县(区、市)重点打造3~5个中国特产之乡;重点打造国家地理标志特产相关的中国特产之乡,实现名优特产的地理标志与中国特产之乡双重保护;加强中国特产之乡、国家地理标志特产相关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建设,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加强特色农林产品加工业、民族手工艺业相关的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建设,发展乡村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2.
湖北武陵山区地理标志产品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湖北省武陵山民族地区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了该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的不足之处,并探讨今后的发展对策,并建议:申报"芭蕉侗族恩施玉露茶叶文化系统"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试点;完善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系统;实施传统特产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文化遗产的多重保护;领街申报绿茶技艺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强传统特产的传统技艺类、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与繁荣传统特产相关的文化产业;加强药材传统炮制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相似文献   

3.
湖南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现有27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39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24种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原有2种国家原产地标记。文章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原产地标记管理等方面,分析该省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并建议:(1)挖掘、整理、保护与传统名优特产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少数民族等种类);(2)深入研究名优特产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的地理标志特征;(3)加强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传统特产国际竞争力;(4)充分利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与农业品牌类遗产,整合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传统特产品牌;(5)将传统特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尤其是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相似文献   

4.
武陵山片区是我国未来十年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重庆武陵山片区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其今后的发展对策,是改变武陵山片区贫穷面貌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笔者建议:①加强申报传统名优特产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②尽快建立各种国家地理标志特产的国家质量标准;③鼓励使用各种地理标志专用标志;④加强传统特产的传统技艺类、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⑤实施传统特产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文化遗产的多重保护;⑥发展与繁荣传统特产相关的文化产业;⑦加强地理标志特产的农村扶贫开发。完成这7个方面的改进工作,重庆武陵山片区的面貌将换新颜。  相似文献   

5.
咸宁市是茶叶之乡、桂花之乡、楠竹之乡、苎麻之乡,具有丰富的特产资源,现有2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种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但尚未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通过介绍成宁特产资源概况,分析该市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现状,探讨了特产资源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发展对策,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重庆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重庆传统特产资源中现有10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40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20种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原有4种国家原产地标记。本文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原产地标记管理等方面,分析了该市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湖北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对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分析湖北省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地理知识产权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六安特产资源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并从地理标志申报、国家质量标准、专用标志使用、品牌培育、工农业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双重保护、旅游开发、产业扶贫开发等方面探讨其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信阳市位于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含5个国家级贫困县。该市具有丰富的特产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现有2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3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2种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介绍了信阳市特产资源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并从地理标志申报、专用标志使用、品牌培育、国家质量标准、工农业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双重保护、旅游开发、产业扶贫开发等方面探讨其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秦巴山片区横跨豫、鄂、渝、川、陕、甘六省市。本文以陕西秦巴山片区为例,研究特产的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并建议:①推行"一县八品"的地理标志特产政策,发展县域特色优势产业;②构建地理标志特产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标准化与食品安全;③选地理标志为战略品牌,整合名优特产的区域公用品牌;④申报传统特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传统加工工艺;⑤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地理标志,创建新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胡再  熊晚珍  孙志国  王树婷  黄莉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636-10639,10642
分析了十堰市特产资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理标志保护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即:收集与整理传统特产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与传统工农业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建立传统特产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加强传统特产资源地理标志保护的申报,建立各种地理标志特产的国家质量标准,利用地理标志整合与培育名优特产品牌,实施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保护,加强地理标志特产的产业扶贫开发。  相似文献   

12.
湖北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思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湖北有丰富的传统特产资源,现有65种地理标志产品、42件地理标志商标、24种农产品地理标志,原有2种原产地标记。该省历史悠久,是楚文化的发祥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现有7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介绍该省地理标志特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概况,探讨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重保护发展对策,并提出几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介绍我国百合资源的地理标志与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现状,探讨其发展对策,并提出以下建议:登记百合农产品地理标志;实现地理标志权与新品种权的双重保护;鼓励保护范围内更多企业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建立地理标志百合的国家质量标准,提高质量标准化;统一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百合品牌;开发地理标志百合的旅游资源,发展观光农业;加强隆回龙牙百合、龙山百合、漫水河百合的扶贫开发。  相似文献   

14.
重庆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重庆有丰富的传统特产资源,现有10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40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20种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原有4种国家原产地标记.该市历史悠久,是巴蜀文化的发祥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现有3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介绍该市地理标志特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概况,探讨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重保护...  相似文献   

15.
秦巴山片区是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河南秦巴山片区包括11个县,有9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4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4种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1种中国名牌农产品、5项与特产相关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该研究研究河南秦巴山片区名优特产的地理标志保护与与品牌建设现状,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山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国内外地理标志制度主要用于农产品与食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山东省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现有34种,主要是农产品。本文介绍了我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概况与山东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现状,并从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国家质量标准、地理标志商标等方面,分析了该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