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黑果枸杞下胚轴为试材,采用农杆菌浸泡侵染法,建立简单有效的黑果枸杞遗传转化体系,以期为深入研究黑果枸杞基因功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成功构建pORE R1-35S:GUS:NOS质粒载体,并通过冻融法导入农杆菌GV3101。调整菌液浓度至OD_(600)=0.5,侵染黑果枸杞下胚轴,经选择培养基筛选、PCR及GUS检测后,获得转基因阳性植株,转化阳性率为16%,通过驯化移栽后转基因植株均可成活。表明可通过农杆菌GV3101侵染黑果枸杞下胚轴实现外源基因的转化,且转化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聚乙二醇(PEG)介导原生质体转化法将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表达载体转入枸杞内生轮状镰刀菌(Fusarium nematophilum)NQ8GⅡ4菌株中,通过生物学测定和PCR检测,获得与野生型NQ8GⅡ4菌株无明显差异的转化子57株,转化效率(单位质量的DNA转化子数)为2 850 株 • mg-1。通过遗传稳定性、表型、荧光性、拮抗性和致病性对比,获得1株与野生型NQ8GⅡ4菌株无差异的转化子。该转化体系的建立为枸杞内生真菌在宿主植物中的侵染定殖规律和生防作用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17份枸杞种质为试材,采用SCoT标记法,分析了17份枸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以期为枸杞种质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从42条引物中筛选出7条重复性好、条带清晰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32条条带,其中30条条带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93.47%;UPGMA聚类分析显示,17份枸杞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30~1.00,平均相似系数为0.80,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2时,可将17份枸杞资源分成四大类。表明采用SCoT标记法能够揭示枸杞种质间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甜瓜组织培养的研究现状以及甜瓜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同时展望了甜瓜遗传转化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DNA克隆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及植物基因组计划的进行,产生了既能够克隆大片段DNA又能够将候选基因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遗传转化试验的载体.现对大片段克隆栽体的发展及大片段DNA遗传转化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并对大片段DNA遗传转化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十七份中美枸杞材料的SSR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7份中美枸杞材料为试材,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探索中美枸杞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筛选的20对SSR引物扩增得到46个等位变异,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得到2.3个等位点,多态性比率达75.44%,多态性信息含量变化范围在0.114 2(SSR111)~0.829 1(SSR22),平均0.377 2,说明中美枸杞的遗传多样性较低;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相似系数0.600处,所有供试材料被聚为一类;在相似系数0.730处,美国枸杞和中国枸杞分别独立聚类;在相似系数0.825处,兰山野生枸杞和国内其它枸杞分为2个类群;来自内蒙古和宁夏的枸杞也基本分组,但相似系数很高,说明所有供试材料遗传基础非常狭窄,聚类分析结果与供试材料区域来源有较好的一致性,同一栽培区域育成的品种在不同程度上聚为一类,不同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与地区来源基本相对应。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生物反应器生产外源蛋白质是近年来新兴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以食用菌作为生物反应器表达生产外源蛋白的特点及其遗传转化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最后结合本实验室在该领域的研究情况阐述了食用菌遗传转化系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不同根癌农杆菌菌株类型对木霉菌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报道了不同根癌农杆菌菌株类型对木霉菌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选用的3种根癌农杆菌中,AGL-1和GV3101介导的木霉菌转化获得成功,转化效率分别为60~180个转化子/107个孢子和40~120个转化子/107个孢子,而农杆菌LBA4404介导的转化没有获得成功.该研究为探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系统在其它丝状真菌遗传转化上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17个枸杞资源为试材,采用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技术,研究宁夏枸杞系列品种和其它枸杞种/品种及野生类型的遗传多样性和指纹图谱。结果表明:以15对SSR引物对17份枸杞种质扩增获得109个位点,其中91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比例83.4%;17个种质平均多样性指数H为0.1943,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108;10个宁夏枸杞栽培品种的Nei’s多样性指数H为0.0962,Shannon信息指数I为0.1537;7个野生种质的Nei’s多样性指数H为0.2004,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130,说明非栽培枸杞的多样性比栽培品种的多样性更丰富。以其中4对引物构建了17个枸杞种质的DNA指纹图谱。该研究结果为枸杞品种鉴定、遗传图谱构建等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
猕猴桃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猕猴桃现有栽培品种存在一定的缺陷,利用遗传转化技术对猕猴桃品质特性改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猕猴桃目的基因的分离,猕猴桃遗传转化的基本方法和研究进展以及影响猕猴桃转化效率的因素进行了总结,并对猕猴桃遗传转化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