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洮河林区是甘肃省开发较早的林区之一,也是本省的木材生产基地,至今已有80多年的开发历史。自1951年起已向国家累计提供商品材242万立方米,该林区的森林除了向国家提供优良的建筑用材和各种林付产品外,还是黄河上游主要的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它具有促进甘肃南部农牧业生产的发展,维持区域性生态平衡等多种功能。因此,对洮河林区森林资源的现实状况,消长趋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从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林区是我国木材生产主要基地之一,森林面积占全国1/5,蓄积占全国1/4。建国卅年来,我省在完达山及老爷岭、小兴安岭、大兴安岭等林区,已建成四十九个林业局,从开发年限看,生产廿年以上的老局有三十五个,占建成局的71.4%。这些老局已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大量木材,做出了宝贵贡献。但在完成木材生产任务中,贯彻和执行了一条以原木生产为中心的企业经营方向和经济管理体制,使森林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森林资源逐渐走向枯竭,原木生产已面临“无米之炊”的困难局面。柴河林业局就是开发较早的一  相似文献   

3.
转型后富余人员增多林区在开发建设的50年来,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木材。然而随着木材的开采,林区的森林资源不断减少。为再造山川秀美的大兴安岭,国家实施了“天保工程”,对木材进行限量采伐,林业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转变,林区林场也开始由木材生产向森林资源管  相似文献   

4.
1998年9月,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木材生产全面停止,太岳山林区出现经济围困。本文从太岳山林区实际出发,提出了培育有林区特色的林业产业,如苗木、森林旅游、林下资源开发等。  相似文献   

5.
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的危害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的重点林区和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然而森林火灾却给森林和林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仅据大兴安岭林区1986年到1988年6月10日前的三个春季统计,全区共发生山火137起。其中雷击火53起,占同期发火率的38.7%。1986年春季雷击火20起,占同期发火率的28.1%;1987年春季雷击火22起,占同期发火率的50%;1988年6月10日前雷击火11起,占同期发火率的50%。由此可见,近年来雷击火的数量是处于上升的趋势。雷击火在大兴安岭林区的多发季节是每年的5、6月份。这个季节,大兴安岭林区已是冰雪融  相似文献   

6.
一、木材采运生产机械化现状 (一) 布局全国共有17个省区生产木材,内有12个省区有上调任务。在17个省区中,东北林区(黑龙江省、吉林省)生产的木材占全国的55%,为2151万立米;西南林区(四川、云南)生产479万立米;西北林区(主要在秦岭、白龙江和天山一带)生产93万立米;南方九省生产1254万立米。  相似文献   

7.
富饶美丽的内蒙古大兴安岭牙克石林区,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亲切关怀下,经过林区三十万各族人民的开发建设,已成为我国重要木材生产基地之一。这里每年都要生产出三百多万立方米木材,占全国统配材的十二分之一。它的木材产量仅次于伊春、吉林林区,是我国第三大林区。  相似文献   

8.
近三年来,根河林业局贯彻执行自治区放宽林业政策的有关规定,吸收林区部分社队劳力参加林业生产,不但促进了林区的生产建设,也使林区社队尽快地富裕了起来。根河林业局是牙克石林区最大的企业,施业区横跨额尔古纳左旗的根河、好里堡两个镇。林地面积有六十二万多公顷,年产木材三十六万立方米,约占全林区木材总产量的十分之一。从一九五四年投产以来,共为国家生产木材一千万立方米,这样就留下了大量的采伐迹地需要更新造林,荒山荒地需要重披绿装,天  相似文献   

9.
伊图里河林业局是大兴安岭林区木材生产发展较快、产量较大的一个局。它从1953年开发建局以来,共生产木材230多万立方米,有力的支援了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这个局在1958年以前同有些局一样,主要是生产木材。在木材综合利用方面,除了搞些小型的木材加工和原条集材外,林产化工事业几乎没有;枝桠、树皮、锯末、板皮等有利用价值的东西,大多数被遗弃浪费掉,木材科用率很低。仅按1954年到1957年期间计算:有板皮、板条20多  相似文献   

10.
一、现状解放后,秦岭林区被作为我省重点林区开发建设以来,共为国家生产计划内木材319万米~3,人工更新造林21.9万亩,为培育森林资源和开发林区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长期以来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执行了一条以生产木材为主的方针,没有因地制宜,实行合理采伐,没有把利用、保护、培育森林资源三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而是重  相似文献   

11.
进入今年 2月以来 ,我国西部地区木材市场呈现启动趋势。从木材需求与资源供应两方面来分析 ,预计今年我国西南和西北地区的木材市场总体走势转好并逐步升温。西南地区 :四川省完全禁止采伐天然林 ,几年来库存材早已消耗完毕 ,其用材或从外省调进或依靠进口 ;云南省林木可采大径优质木材数量已经不多 ;贵州省东南地区一些林区虽然还在生产 ,但可用资源均集中在偏僻山区。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完全铺开 ,各项工程项目的上马 ,都构成对木材的需求压力。西北地区 :四川、甘肃交界处的小陇山、白龙江一带 ,国有林区木材生产量有限。除国家西…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自开发建设以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是以木材生产为主,因此,物资供应管理一直围绕木材生产展开,随着“天保工程”建设的深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加快了生态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目前林区已经建成管护站671个,对894.5万公顷的林业用地实行了有效保护;建立  相似文献   

13.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对森工企业的影响及其对策文/王志新木材生产在森工企业的利润构成中一直占大头,如果按国家要求将天然林保护工程推进到位,即停止林木采伐,木材生产业将不复存在,林产加工业也将相应萎缩。从1998年起,国家决定在国有林区启动以降低木材产量、...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林区开发于清光绪廿一年(1895年),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现有森林面积1664万公顷,森林活立木总蓄积15.01亿立方米。建国以来,全省国有林区建立了48个林业局,市县浅山区建立了368个国营林场,形成了一支包括营林、木材采运、加工等专业组成的50多万人的职工队伍。到1985年年末为止,全省共营造人工林185万公顷;抚育天然幼壮林200万公顷;通过封山育林,在采伐迹地、火烧迹地上恢复天然次生林441万公顷;生产木材4.3亿立方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有得天独厚的水运条件,利用黑龙江水运木材,这是大兴安岭林区木材运输方式上的重大改革,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一项措施。开发黑龙江水运木材对振兴黑龙江航运事业,减轻铁路运输压力和大兴安岭林区木材积压,保证佳木斯造纸厂的原料供应,开发利用沿江丰富资源,发展商品生产,开展对外贸易,搞活边疆经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大兴安岭林区有大量木材需要水运大兴安岭林区是新开发的国有林区,总体规划建设12个林业局,设计年产量近700万立方米。到目前为止,国家已投资10多亿元,建成生产能力400多万立方米。1985年,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小兴安岭林区,原是我国第一个重要的林区,号称“林海”、“红松的故乡”。1978年统计,小兴安岭林区所生产的木材占全国木材总产量的十分之一,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去年十一月间我们到伊春林区进行了一个星期的调查,深深感到建国三十年来,特别是在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下,由于我们只考虑从林区拿木材,而对森林的特点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浅谈林区发展多种经营的条件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木材市场比较疲软 ,木材价格普遍偏低 ;同时国家为了保护生态平衡 ,对森林采取了必要的保护措施 ;因此广大林区有必要对生产经营进行调整 ,从以往的单一木材生产向多种经营转变。如何使林区能进一步地发展 ,提高林区的经济效益 ,必须结合各地特点 ,利用现有丰富的资源 ,发挥自身优势 ,积极开展多种经营 ,以维持林区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 ,达到保持生态平衡与提高林区经济效益的协调和发展。1 发展多种经营是林区发展经济的客观要求1 .1 发展多种经营 ,是林业生产周期长的特点决定的林业生产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 ,资金周转具…  相似文献   

18.
一阿坝林区是我省木材生产主要基地之一。截至1984年底,有林地面积46.2万公顷,森林蓄积量3,470.5万立方米,现有林业企业15个,其中采伐企业11个,木材水运、汽车运输、机械修造和筑路企业各1个,职工38,678人;累计生产木材4,600万立方米,上交税利40,731万元,为国家投资的1.53倍。五十年代,国家处于恢复时期,国家需材量急剧增加,阿坝林区按“三边”(边设计、边建设,边生产)方针,组织开发,积下不少问题。“六五”期间,在坚持以营林为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东北林区,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在未开发前,多为人烟稀少地区。解放后,随着林区的大规模开发,逐渐形成了今日的“小社会”。林业企业不但负责经营管理森林资源、组织木材生产,而且还要承担起林区社会管理的责任,从职工生活(如商业供应)、林区教育、卫生保健直至社会治安,都是由林业企业承担的,林业企业既是企业,又承担着政府的职能。因此,林区这个“小社会”的发展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的。上述各种社会因素对林区经济的影响,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为此,我们以大海林林业局为对象进行了调查分析。一、林区的人口构成  相似文献   

20.
<正>自1959年伊春林区开发建设,至今虽然已经51个年头,但当时的境况仍然历历在目:城市基础设施、人民生活基本条件落后,尤其是在国家初期建设需要大量木材时,林区队伍缺乏人手,在东北三省,可以说伊春林区,是属于"条件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