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09年7月上旬,五河县小溪镇、武桥镇开始有个别羊只发生羊痘病,以后逐渐发展蔓延,至8月底,已有5个乡镇羊只发病,发病羊只总数223头,死亡93头。五河县畜牧兽医水产局在第一时间  相似文献   

2.
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牧业的生产方式,是现代畜牧业的基础,没有规模养殖业就没有现代畜牧业。2006年涵江区畜牧业产值达4.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44.6%,畜牧业在我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作用更加明显。但发展中还存在一些急待需要解决的问题,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处理措施,继续保持畜牧业的可持续良性和谐发展。1莆田市涵江区畜禽养殖现状2007年春季动物防疫普查统计:全区家禽饲养存栏144.9万羽,其中饲养1000羽以上家禽规模场425个(有种禽场2个),存栏137.3万羽,占全区家禽饲养总数的94.7%,散养户存栏7.6万羽,占家禽饲养总数的5.3%。家禽规模场主要分布在涵江区平原片5个乡镇,存栏占全区家禽存栏数的86.8%,散养家禽以山区片乡镇饲养居多。生猪全区存栏数14.4万头,其中饲养50头以上规模猪场359个(有种猪场6个),存栏12.2万头,占全区生猪饲养总数的84.7%;散养户存栏2.2万头,占存栏总数的15.3%。规模猪场主要分布在平原片乡镇及山区片个别乡镇。全区牛存栏0.5万头(其中荷斯坦牛0.15万头),羊存栏0.48万头。牛羊规模养殖由于受繁殖量的限制和猪禽效益对比差距大,难以迅速成规模发...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哈尔滨市生牛奶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我们五常市畜牧局从4月10日至6月20日,利用70天时间,对我市牛家镇、红旗乡两个乡镇,16个村、25个屯、528户所饲养的奶牛进行了结核、布氏杆菌病检疫。在进行检疫同时,也对奶牛罹患普通病情况进行了调查。据统计,两乡镇共养奶牛1638头,其中成母牛880头,育成牛102头,犊牛656头。奶牛罹患疾病52头,占奶牛总数的3.1%;占成母牛总数6%。其中患有明显症状乳房炎的22头,占患病牛总数的42%;患产后胎衣不下的有14头,占27%;患子宫内膜炎的6头,占11…  相似文献   

4.
仔猪水肿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泗水县柘沟镇及邻近乡镇发生仔猪水肿病较严重。据统计,1985年~1998年14年来发病5128头,占存栏率0.7%;其中最急性型42头,急性型4112头,慢性型1026头,治愈3180头,治愈率62%;死亡1948头,死亡率37.9%。1发病情况1985年以来,泅水县拓沟镇、中册镇、杨柳镇等乡镇先后散发仔猪水肿病,随后波及全县15个乡镇,尤其从1995年~1998年,拓沟镇陈庄、杨家庄、二村、四村、六村、七村、魏南村先后发病1236头,仔猪发病率占15.6%。据调查统计,全县15个乡镇,126个村不同程度地发生本病。严重的村仔猪发病率18.6%,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1983年以来,我县一些地方的黄牛发生了一种以出血性下痢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治疗试验等确诊为邱氏艾美耳球虫病。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一、流行情况1.发病范围:1983年发病牛28头,分布于9个乡镇、20个村;1984年发病牛14头,分布于6个乡镇12个村,治愈10头,死亡4头;1985年发病牛24头,分布  相似文献   

6.
附红细胞体病是猪、牛、羊等多种动物共患的传染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诊断,证实我市已有14个乡镇(占总数的44%)、70多个猪场(占总数的7%)发生该病。2001年6~11月我们从214头猪血样中检出阳性131头(其中44头有明显症状),阳性率达61.21%,由于并发、继发病的存在和诊疗不及时,仔猪、肥育猪和母猪均有死亡,病死率达33.59%,有的猪场阳性母猪产下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达50%以上,给规模猪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流行特点1.1有较明显的季节性。2001年春季,我们已发现少数…  相似文献   

7.
仔猪水肿病又名猪胃肠水肿病。在国内外都有发生,常呈急性散发性和地方性流行。1993年以来,我市中山、罗集等乡镇有少数村组发生仔猪水肿病,因发病率不高,开始尚未引起重视。后来发展到周边地区,特别是1994年,伍庙猪场从外地引进84头仔猪全部发生仔猪水肿病。1997年3月,明星猪场从外地引进152头仔猪,有40%发病。因此引起了全市的重视。据统计,全市发生仔猪水肿病的有12个乡镇、36个  相似文献   

8.
牛巴氏杆菌病的诊疗刘彩臣付秀芹刘志英(河北省迁西县畜牧水产局,064300)1995年5月,我县东荒峪等乡镇的部分村接连发生牛的传染病,共涉及4个乡镇,8个村,共有牛367头,发病107头,发病率为29%。死亡18头,死亡率为17%。流行情况及临诊表...  相似文献   

9.
196 8年 ,在我市直属某单位发现首例猪布鲁氏菌病。发病的 2头猪是从其它地区引进的尚未经布鲁氏菌病检疫的后备小公猪。该单位1976年又发现 8头于 1974年从外地引进的尚未经布鲁氏菌病检疫的种猪患有此病。病猪表现睾丸肿大、关节炎 ,母猪流产、死胎。 1981年抽检辖区 4个乡镇 11个村 90头种猪 ,其中公猪 13头、母猪 77头 ,血清学检验结果 :阳性猪6头 ,都是母猪 ,分布于上述四个乡镇 5个村 ,阳性率 6 7%。 1982年抽查 5个乡镇 13个村 ,种猪 5 3头 ,其中公猪 6头、母猪 4 7头 ,结果阳性猪 7头 ,都是母猪 ,分布于上述 5个乡镇 7个村 ,阳性率…  相似文献   

10.
1998年秋季 ,我市部分乡镇农户饲养的生猪 ,发生以不喜吃熟食、进行性消瘦、死后肝脏黄色变硬、胆囊萎缩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据调查不完全统计 ,8~ 1 0月份 ,全市有 1 0余个乡镇大面积流行该病 ,病猪总数 330 4头 ,死亡 369头 ,致死率 1 1 %。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病变、饲料霉菌检测系统调查 ,确诊为猪霉玉米中毒。南川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1 998年 7~ 8月收割玉米时节 ,正遭遇当年特大洪涝灾害 ,连续数十天的高温潮湿天气 ,使许多农户新收玉米未能及时晒干 ,含水量高 ,感染黄曲霉异常严重。农户用霉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县养牛生产发展的速度喜人,在连续9年平均递增5.53%的基础上,去年末存栏达16.05万头,其中水牛8.95万头,比1989年分别增长7.07%和7.06%,今年9月底统计全县水牛存栏9.41万头,比去年同期增0.46万头,增长5.14%,水牛占牛总数16.05万头的58.63%。为了掌握我县水牛繁殖情况,我县于1991年在21个乡镇组织了42人,对水牛群结构和水母牛产仔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1发病情况2019年8月中旬以来,峡江县戈坪乡、砚溪镇、罗田镇、仁和镇、巴邱镇等乡镇先后发生了巴氏杆菌病。到10月20日止,戈坪乡和砚溪镇两个乡镇共发病31头,其中淘汰11头,治愈8头,死亡12头,死亡率达38.7%。疫病发生后,及时采取隔离治疗,消毒灭源,加强检疫,紧急预防接种牛巴氏杆菌疫苗等综合防治措施,到10月下旬,大部分乡镇的发病数都有明显减少,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据调查,本次水牛巴氏杆菌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擅自到疫区收购、屠宰病牛造成。另外,有的养殖户一旦发现  相似文献   

13.
1992年6月22日至8月上旬,在我县的11个乡镇57个村公所的94个自然屯,发生牛疫病流行。发病牛382头,死亡319头,病死率83.5%。现将疫情流行及利用B型苗注射来控制疫情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桐庐县分水镇有个闻名远近的生猪人工授精专业户,叫徐树根,今年65岁,1983年他承包了镇属白沙配种站,10年来一心扑在人工授精工作上。他的配种站选用良种瘦肉型公猪,合理饲养管理。使公猪体质结实、精液晶质优良,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消毒、保证精液不受污染,并耐心指导母猪饲养户适时输精。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据他1987年~1990年的记录有反馈产仔数的人工授精2433胎次,产仔总数27860头,平均每胎产仔11.45头;调查自然配种1125胎次,产仔总数11696头,平均产仔10.40头,这有力地说明人工授精不但能加速推广良种,而且能获得高产。供精范围从本县延伸到临安、淳安等3县14个乡镇,1984~1992  相似文献   

15.
1964年在我县畜牧场的奶牛群中,1头奶牛得了狂犬病。从1971年以来,几乎每年在我县都有发生。疫区分布在14个乡镇,29  相似文献   

16.
20 0 1年春季 ,本县有 4个乡镇、4个自然村及部分专业户的生猪发生疫病 ,据调查统计 ,共死亡生猪 93头。我县及时组织专家会诊 ,确诊为溶血性大肠杆菌所致 ,立即组织全县畜牧兽医人员采取紧急预防注射水肿病疫苗和对已感染发病猪进行有效治疗等措施 ,使该疫病得到有效控制。全县除少数农户的仔猪漏注零星发病外 ,未见该病流行 ,病猪经有效治疗 ,未见死亡。1 流行情况2 0 0 1年 3月 ,我县有 4个乡镇部分村发生生猪死亡 ,其发病率在18%左右 ,发病死亡率达90 %以上 ,如峡口镇普安村存栏 2 42头 ,发病 3 1头 ,死亡 2 8头 ;高阳青华村存栏15 6头…  相似文献   

17.
2002年至2005年在湖南宜章县城南乡、沙坪乡、原泉镇、一六镇等地的许多耕牛发生蹄腿肿烂病,在品种上以水牛多发,发病时间以冬春两季多发。临床表现主要是患病家畜蹄腿肿胀、溃烂,甚至蹄匣脱落。本病对耕牛的发展危害极大。据不完全统计,上述4个乡镇在2002年至2005年期间,累计有病牛300头,死、残70头,死残率为发病总数的35%。这是一种对耕牛生命威胁极大的疾病,主要是由稻草发霉时由一种叫做三线镰刀菌产生的毒素丁烯酸内酯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猪的良种繁殖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加快品种改良和商品猪生产主要措施之一。我县从 1998年开始在 8个乡镇 15个瘦肉型猪基地村开展了良种猪繁殖改良工作 ,到 1999年良种猪人工授精已在 18个乡镇的 2 6个瘦肉型猪基地村广泛推广运用 ,1年内 2 6个瘦肉型猪基地良种猪人工授精改良点共实行人工配种 82 2 4头次 ,占全县配种母猪总头次数的 2 2 8% ,良种公猪占种公猪总头数的 85 2 % ,其中瘦肉型种公猪普及率达 55 7% ,出栏商品瘦肉猪 8 4万多头 ,占生猪出栏总数的 4 3 1% ,由于基地的建立 ,良种猪人工授精的推广 ,商品瘦肉猪生产正在向全县幅射…  相似文献   

19.
铁锋奶牛场1984年1~6月份统计犊牛213头,先天失明14头占总犊牛数的6.57%,1985年1~6月份统计犊牛189头,先天性失明犊牛28头,占犊牛总数的14.81%。两个年度同期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已经超过了正常概率水平。新中奶牛场1984年1~6月分统计犊牛172头,先天性失明2头,占犊牛总数的1.16%;1985年1~6月分统计犊牛151头,先天性失明12头,占犊牛总数的7.95%。两个年度同期比较,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20.
自2007年1月以来,百色市右江区相继发生猪“高热病”疫情,一些规模猪场和农村散养户都不同程度的发生,以母猪的流产、死胎和仔猪的发病死亡最为严重。至2007年5月,有5个乡镇8个村共16个屯及5个规模猪场发生疫情,发病猪1023头,死亡656头。该病传播速度快,发病死亡率高,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和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