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新农业》2017,(20)
<正>黑山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也是玉米生产大县,常年种植面积10.66万hm~2。近年来,玉米除草剂药害发生频率也在增加,一般受害轻的地块减产10%,严重地块可减产50%,甚至绝产。安全使用除草剂,避免药害产生十分必要。1药害田间主要表现症状黑山县玉米播种时间为4月下旬到5月上旬,玉米田除草剂的使用有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和苗后早期茎叶处理。据多年田间观察了解,玉米田化学除草剂主要对玉米幼苗和植株的分生组织产生药害,引起玉米的根、茎、叶等器官发生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2.
几种不同茎叶处理除草剂对谷子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试验设计,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百草敌、2甲4氯、2,4-D丁酯对谷子形态指标及生理代谢的影响,探讨了除草剂对谷子生长的安全性。结果表明,3种药剂中,百草敌对谷子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抑制率均最小,对谷子产量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对谷子较安全;2,4-D丁酯对谷子的安全性最差,对谷子各项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抑制率均最大,对谷子产量有显著的影响;2甲4氯对谷子的安全性居中。由此可见,百草敌可作为谷子田较理想的除草剂。  相似文献   

3.
棉花除草剂药害主要是指在小麦或玉米等单子叶作物田施用的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如2.4-D丁酯、拉索等),未加严格抑制而洒向棉株造成棉花茎叶畸型,叶面积减小,光合作用受抑制.桃小桃少造成减产.棉花除草剂药害一般发生在5月下旬至6月初,其症状表现于6月下旬至7月初.  相似文献   

4.
棉花除草剂药害主要是指在小麦或玉米等单子叶作物田施用的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如2,4-D丁酯、拉索等),未加严格抑制而洒向棉株造成棉花茎叶畸型,叶面积减小,光合作用受抑制,致使桃小、桃少,造成减产.棉花除草剂药害一般发生在5月下旬~6月初,于6月下旬~7月初出现症状.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豫南麦区耕作粗放,习惯撒播不能中耕除草,导致杂草丛生,危害严重。小麦一般减产15%左右,严重地块达30~45%。麦田优势种杂草以看麦娘、牛繁缕、猪殃殃、大(小)巢菜为主,尤以看麦娘为多,占杂草比例的30~94%。目前生产上使用的二甲四氯、苯达松、百草敌等化学除草剂均对看麦娘无效。笔者通过1987—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夏枯草大田草害问题,2017—2018年在南召县开展了夏枯草大田除草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芽前处理剂中,以23.5%乙氧氟草醚的防效最佳,但减产195kg/hm~2;90%乙草胺乳油和33%二甲戊灵乳油的防效较差,且减产严重,这2种除草剂均不适宜作夏枯草大田的芽前除草剂。茎叶处理剂中,8.8%精喹禾灵乳油、10.8%高效氟吡甲禾灵、6.9%精噁唑禾草灵对禾本科杂草防效均在90%以上,且对最终产量均无任何影响,以上2种药剂均可以作为夏枯草的茎叶处理剂使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麦田化学除草发展迅速,但也出现了一些因除草剂使用不当而造成减产、绝收和对下茬作物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因此,必须掌握化除技术,才能保证除草效果好,小麦夺高产.一、麦田化除的技术要求1.根据不同的杂草种类,选用不同的除草剂品种麦田杂草的种类虽然比较多,但主要可分为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两大类.在禾本科杂草中,如以野燕麦为主,则应选用野麦畏土壤处理或野燕枯、禾草灵做茎叶处理:如以看麦娘为主,则应选用骠马作茎叶处理或异丙隆作土壤处理.在叶杂草中如以麦家公、猪殃殃等为主,可选用苯达松、百草敌和2,4-D丁酯或2甲4氯混用防治.以播娘蒿、荠菜、野辣菜、遏蓝菜等十字花科杂草为主的,则应选用2,4-D丁酯或2甲4氯防效好.  相似文献   

8.
<正> 48%百草敌水剂(又名麦草畏),是美国贝尔西可化学公司推出的一种激素型传导性除草剂,对麦田猪殃殃、繁缕等阔叶杂草有较高的防治效果。但是,近几年的推广和使用中,各地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麦叶卷筒及后期的畸形穗,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为此,笔者曾对20亩三至四叶期喷施过百草敌(每亩20ml)的小麦田进行了调查,从中探索防范对策,使之趋利避害,扬长抑短。  相似文献   

9.
正一、药害的诊断(同类除草剂的药害症状基本相似)1.酰胺类(甲草胺、异丙甲草胺、乙草胺和丙草胺等)。造成药害的症状是:幼芽与幼叶不能完全展开,玉米叶鞘不能正常抱茎;大豆叶片中脉变短,叶皱缩、粗糙,产生心脏形叶,心叶变黄,叶缘生长受抑制,出现杯状叶;花生叶片变小,出现坏死斑。2.苯氧羧酸类(2.4-滴、2甲4氯)与苯甲酸类(百草敌)。造成的典型药害是:形态畸形,表现为茎短、弯曲或扭转,地上及地下部生出瘤并产生不定根;双子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滴灌春小麦根系生理特征对氮肥的响应及其与产量、氮肥利用间的关系,从而为滴灌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5个施纯氮N1(300 kg/hm~2)、N2(275 kg/hm~2)、N3(250 kg/hm~2)、N4(225 kg/hm~2),N5(0 kg/hm~2,对照)水平下小麦根系生理特性的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供氮水平下新春31号N2处理(275 kg/hm~2),新春6号N3处理(250 kg/hm~2)根系生理特性表现最佳,且新春6号根系生理特征表现较好,其开花期根系POD活性、GS活性、NS活性和拔节期根系活力比新春31号分别提高了0.22%、6.15%、16.12%、8.08%,而新春31号开花期根系MDA含量较新春6号提高了6.94%。新春31号施氮量(275 kg/hm~2)和新春6号施氮量(250 kg/hm~2)虽不是最高却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较高的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对根系生理特性与产量进一步分析表明,供氮量由225 kg/hm~2增加至275 kg/hm~2时,籽粒产量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皆会随供氮量的增加有所提高,然而,当供氮量是300 kg/hm~2时,产量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并没有明显的提升。因此,综合小麦根系的生理指标和产量关系得出最适氮肥施用量为250~275 kg/hm~2,可达到高产与节肥目的,这一模式也体现了滴灌技术节肥高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麦田除草剂施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选用安全对路除草剂品种 使用除草剂不仅除草效果要好,而且对当季作物及下茬作物要安全,小麦及旱粮作物轮作田,切不可选用甲磺隆、绿磺隆及含有甲磺隆、绿磺隆的除草剂.据试验,适宜在利辛县推广使用的麦田除草剂有巨星、快灭灵、百草敌、麦草光、麦乐乐、骠马、使它隆等.各种除草剂都有各自的特点,如百草敌对猪殃殃防效甚好;巨星除草范围广,且有效期长达60天;快灭灵施用后3~4天杂草即枯死,但只除杂草的地上部分;使它隆对禾本科杂草如看麦娘、野燕麦防效较好.因此,建议不要连年选用单一品种的除草剂,而要注意轮换和搭配使用.  相似文献   

12.
用6种药剂不同剂量拌种防治地膜春小麦根病的试验结果表明,以12.5%Mon65506悬浮剂按2.0ml/kg拌种防病效果最好,白穗防效达94.8%,可使小麦增产34.0%,且对小麦安全;其次为25%敌力脱乳油和21.3%麦根宁2号乳油均用2.0ml/kg拌种,对白穗的防效分别为92.4%和86.8%,小麦分别增产21.7%和22.6%,但有推迟出苗和降低出苗率的药害产生;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和3%敌萎丹悬浮剂效果较差,ABT生根粉则无效。大田用21.3%麦根宁2号乳油按2.0ml/kg拌种,白穗防效在86.2%以上,小麦增产15.3%以上。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生态条件不断变化,麦田杂草的发生也愈加严重.据调查,小麦生育期间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阔叶杂草主要有播娘蒿、猪殃殃、麦家公、荠菜、王不留行、刺儿菜等.优势种有播娘蒿、猪殃殃等.我们使用二甲四氯、百草敌进行防除,比较敏感的杂草得到了控制(如播娘蒿等).但是二甲四氯、百草敌适用期短,药害严重,且由于受杀草谱的限制,经多年连续使用使杂草的种群发生很大的变化.以前发生量很小,危害极弱的麦家公迅速扩展蔓延,有的杂草产生了抗性,如猪殃殃等.为了寻求防除麦田阔叶杂草理想的除草剂,控制杂草对小麦的危害,近年来我们引进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新型高效除草剂巨星.为充分掌握巨星的使用技术,我们对其进行了较系统的试验、观察,从中归纳出影响和提高巨星防效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引进新型除草剂6.9%精恶唑禾草灵EW进行春小麦田野燕麦防除试验,结果表明,用6.9%精恶唑禾草灵EW 825-900 ml/hm2于野燕麦二叶一心至三叶一心期茎叶喷雾,防除效果达80%以上,增产率达8%以上,且对小麦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扩大管行比对滴灌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的影响。【方法】在大田条件下,以新春22号和新春44号为供试材料,设置1管4行(TR4)、1管6行(TR6)和1管8行(TR8),3种不同的管行比滴灌带配置方式,测定不同管行比种植方式下,滴灌春小麦植株及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等指标。【结果】不同处理下2个小麦品种的单株和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随带宽增加均呈下降趋势,且均以TR4处理为最大。在TR4处理下,2个小麦品种的总干物质积累量于成熟期达到最大值,且新春44号干物质积累量高于新春22号。新春44号干物质最大积累量、干物质积累速率均高于新春22号。2个品种的籽粒产量均随着带宽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TR4处理下,新春22号和新春44号的籽粒产量分别为7 716.45和8 096.48 kg/hm2。【结论】在TR6处理下,小麦籽粒产量降幅较小,新春44号产量降幅度小于新春22号,且新春44号籽粒产量高于新春22号。新春44号更适于在大管行比滴灌种植方式下种植。  相似文献   

16.
<正> 小麦倒伏会使籽粒千粒重下降,影响产量.1980年我所试验,马场二号小麦未倒伏的千粒重达34.5克,而倒伏严重的仅为21.2克.倒伏时期的早晚对产量影响也有所不同,倒伏愈早,影响愈大.据外地报道,孕穗期倒伏的约减产40—50%;抽穗期倒伏的约减产30—40%;灌浆期倒伏的约减产10—20%;乳熟以后倒伏的约减产2—3%.倒伏是实现小麦高产的严重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田间试验验证50%氯吡·硝·烟嘧水分散粒剂对春玉米田禾本科杂草、阔叶类杂草、莎草的防除效果、杀草谱及安全性,探索出最佳用量和用药时期。试验结果表明:50%氯吡·硝·烟嘧水分散粒剂对禾本科杂草、阔叶类杂草、莎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在玉米3—5叶期,杂草3—6叶期茎叶喷药一次,制剂用药量240~600 g/hm~2,药后15天,对杂草防除效果达66.1%~85.7%;药后30天对杂草防除效果达88.8%~100%;药后45天对杂草防除效果达90.88%~100%,并且随着用量的增加,防效提高;春玉米生长从喷药后到成熟都正常,整个生育期没有药害发生;说明该药剂防除春玉米田杂草时对春玉米是安全的,也未发现对其他非靶标生物产生影响。最佳用量为300~320 g/hm~2;  相似文献   

18.
1.稻田除草剂药害发生的原因 整地质量不过关,农户不注重耙地质量,田面不平,除草剂喷施不均匀造成药害;施药间隔期较短,由于气温较低,插秧整地时间集中,封闭除草剂与返青后除草剂打药间隔期比较短,药剂药效发挥快而产生药害;施药期气温偏高,水稻插秧期到返青期气温高达30℃,持续高温利于除草剂发挥药效,也容易产生药害;除草剂药量偏大,春季气温较低,一些稻田除草效果不理想,一些农民盲目加大除草剂药量,然而进入夏季又恰逢持续高温,导致一些施药量大的地块发生除草剂药害;插秧后水层过深,"插后干"一直是一些地块长期困扰的难题,因此一些农户插秧后大量灌水,水深甚至达心叶,大田不能及时排灌,人为造成药害发生;药剂使用不当,部分稻农对田间杂草群落认识不足,不能做到"因草施药,有的放矢"选择除草剂类型,在使用除草剂品种上盲目随意,剂量很难掌握,容易造成药害;施药技术不规范,一些稻农在使用除草剂上不够认真,草率操作,重复施药出现药害;田间管理较粗放,农民在田间管理上比较粗放,存在过早、过量使用除草剂,因而造成除草剂发生药害.  相似文献   

19.
骠马及其混用防除春麦田杂草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骠马是防除麦田野燕麦(Avena fatua L.)的高效选择性除草剂。每hm2用6.9%骠马EW600~750ml,或10%骠马EC450~525ml,于野燕麦4叶期兑水225~250L处理茎叶,除草效果90%以上,且对小麦安全可靠。骠马与2,4-D丁酯或2,4-D加百草敌直接混用,会降低骠马对野燕麦的除草效果,可适当加大骠马用量弥补;间隔7d施用,不影响各自的除草效果。骠马可与苯磺隆直接混用,除草活性独立,杀草谱互补,能一次性防除田间野燕麦和双子叶杂草。  相似文献   

20.
在冬麦田应用百草敌防除阔叶杂草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 ,1hm2用 48%百草敌水剂 2 2 5ml,30 0 ml,375 ml,对水 675 kg/ hm2 ,在 3月 2 5日 (冬小麦拔节前 10天左右 )喷雾进行茎叶处理。 2 0天后 ,对各种杂草的防除效果 ,灰黎为 88.4% ,89.5 %及 93.7% ;播娘蒿为 66%及82 .9%和 85 .1% ;米瓦罐为 5 0 % ,66.7%及 83.3% ;田旋花为 77.8% ,88.9%及 88.9% ;苦苣为 38.9% ,77.8%及 67% ;涩荠为 46.2 % ,61.5 %及 69.5 %。综合分析 ,以用量 30 0 ml/ hm2 为好。大田示范用量 30 0 ml/ hm2 ,对播娘蒿、灰藜、田旋花防效分别为 82 .5 % ,86.4%及 74.3% ,增产效果为 2 1.4% ,成本低于 2 .4D丁酸和 2甲 4氯 ,对小麦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