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行了卡拉白鱼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试验,催产激素为LRH-A 2和DOM,其中LRH-A 2剂量为4μg/kg,DOM剂量为2 mg/kg,催产率70.0%,授精率90.0%;孵化水温23.6℃,破膜时间3 d,从孵化到平游总计8 d;夏花培育在一个面积0.13 hm2的池塘进行,方法同家鱼的培育方法一样,放养水花鱼苗11万尾,培育时间27 d,规格3.37 cm,出塘率81.1%;鱼种培育在一个面积0.13 hm2的池塘进行,经过82 d的培育,结果平均体质量2.52 g,平均体长6.00 cm,成活率95.0%,净产量175.1 kg,平均每667 m2净产87.6 kg,投喂饲料320.0 kg,饵料系数1.83。  相似文献   

2.
云南光唇鱼仔鱼暂养与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初孵云南光唇鱼仔鱼进行暂养,平游下塘后进行苗种培育.该试验采取流水培育鱼苗与肥水培育天然饵料相结合的方式,既保证了苗种培育池水质,又为鱼苗提供天然饵料.经过240 d苗种培育,云南光唇鱼平均全长达98mm,成活率71.3%.试验结果显示:通过暂养的云南光唇鱼仔鱼体质好,成活率高;采用流水池塘肥水培育云南光唇鱼方法,解决了云南光唇鱼在培育过程中既要保持水质清新,又需要丰富天然饵料渡过开口摄食难关的矛盾,省去了人工收集天然饵料投喂的麻烦,具有操作简单、鱼苗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易于推广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一、主养模式 1.饵料鱼配套技术饵料鱼池与鳜鱼专养池面积配比为4∶1,用花白鲢作为鳜鱼的饵料鱼。当配套饵料鱼池夏花的存量已达到或接近池塘最大负荷时,及时将夏花分出1/3,作为鳜鱼的饵料鱼投喂。存塘夏花做鱼种培育,待小规格鱼种逐渐生长到又接近池塘最大负荷时,再次分出1/3的鱼种用于投喂,仍留2/3鱼种用于大规格鱼种培育。  相似文献   

4.
一、主养模式1.饵料鱼配套技术饵料鱼池与鳜鱼专养池面积配比为4∶1,用花白鲢作为鳜鱼的饵料鱼。当配套饵料鱼池夏花的存量已达到或接近池塘最大负荷时,及时将夏花分出1/3,作为鳜鱼的饵料鱼投喂。存塘夏花做鱼种培育,待小规格鱼种逐渐生长到又接近池塘最大负荷时,再次分出1/3的鱼种用于投喂,仍留2/3鱼种用于大规格鱼种培育。  相似文献   

5.
1鱼苗培育夏花 要求培育池塘面积2~5亩,池深1~1.50米,池底平坦,利于生产,除新池塘外,一般不需要施基肥.鱼苗放养密度为每亩15万尾左右.培育鱼苗的池塘,需经严格的清塘消毒.  相似文献   

6.
鱼苗是发展养鱼的基础 ,为了满足生产上对鱼苗的需求 ,保证成鱼养殖所需的鱼苗供应 ,探讨鱼苗生产新路子 ,1999年我院名优水产养殖实验基地开展了一次利用生活污水池塘培育鳙夏花试验。在面积 6670平方米的污水池塘投放鳙鱼海花 2 0 0万尾进行培育 ,由于污水池塘面积较大 ,给投饲、施肥和管理带来种种不便 ,但经过 30天的精心饲养 ,共收获鳙鱼夏花 118万尾 ,成活率 5 9%。总产值 72 0 0元 ,总支出 2 10 0元 ,总毛利 5 10 0元 ,投入产出比为 1∶2 4。试验结果表明 ,利用污水池塘进行鳙鱼夏花培育 ,是鱼苗生产的一条新路子 ,并能取得了较高的…  相似文献   

7.
黄颡鱼是一个具有良好养殖前景的水产品种,从以前的小品种变成了现在的主养品种,但是黄颡鱼养殖难度较大,病害较多,尤其是在苗种培育阶段,经常伴随出现车轮虫病、暴发性出血病、红头病等严重病害。2014年在上海鹏豪水产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开展黄颡鱼夏花鱼种培育试验,经过放养前的池塘准备、鱼苗科学放养、精心的投饲管理、科学的水质管理、及时的病害防控、鱼种出塘的等操作,经过逾50 d的精心培育,至7月中上旬出塘时收获体长5~8 cm的黄颡鱼夏花鱼种183.1万尾,成活率61.1%。  相似文献   

8.
以前我县鱼种场均采用传统的豆浆为主的培育水花的方法来饲养鱼苗水花。黄豆消耗大,成本高,生产每万尾夏花需用黄豆15公斤左右,为降低成本,自2005年4月中旬开始,在县鱼种场选用一个1.7亩的老塘(1号池)做发塘池,进行了利用轮虫培育鱼苗水花的生产性试验,  相似文献   

9.
鱼苗的培育     
从鱼卵中刚孵化出的小鱼称鱼苗或水花,经过15~20天培育,养成体长约3厘米称为夏花。从鱼苗培育成夏花的过程称为鱼苗培育。1.鱼苗池要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注排水方便;面积1.3亩,水深  相似文献   

10.
对乌原鲤(Procypris mera)的亲鱼驯养、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等相关技术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鱼苗开口后采用室外水泥池肥水下塘培育,平均全长6~10 mm的水花经过30 d培育,平均全长达30~40mm,成活率达68.7%,转入夏花培育阶段。  相似文献   

11.
正刚孵出的鱼苗通称为鱼花、水花或夏花,个体较小,抗病力较弱,如果管理不善,饲喂不当极易引起死亡。因此,必须加强培育管理,以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和养鱼经济效益。1.鱼池整修鱼苗培育池应选择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注水方便,无污染的池塘,面积以1~3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为宜,东西向,长方  相似文献   

12.
北方鲤鱼养殖与常见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鲤鱼养殖技术1、鱼苗培养鱼种必须选取无病无伤、体质健壮、行动活泼、规格整齐者。鱼种培育一般采取2~3个品种的鱼混养,但以一个品种为主。以鲤鱼为主养鱼的池塘,667平方米放夏花6000~每8000尾,搭配20%的鲢鱼和草鱼或20%的鳙鱼和草鱼,出塘规格可达15~18厘米;如每667平方米放夏花8000~10000尾,出塘规格可达13~16厘米。日常管理是每天巡塘一次,观察水色和鱼种的活动情况。要经常清洗饵料台,清除池边杂草。每10~15天用漂白粉消毒食场。  相似文献   

13.
从2012年至2014年,每年利用两口池塘开展黄颡鱼夏花苗种培育技术试验,面积0.1~0.6 hm2,放养卵黄苗300~450万尾/hm2。试验结果表明:经25~30 d左右的培育,黄颡鱼成活率33%~52%,平均规格900~1 300尾/kg,饵料系数0.50~0.80,培育池面积小,黄颡鱼放养密度低,则成活率较高,出塘的规格较大,饵料系数较低。  相似文献   

14.
通过无害化鸭粪培育南方大口鲇苗种饵料鱼。结果表明:根据季节、天气、水温、水质等变化因素,提前3~4d,采用3~5d为周期性投施无害化鸭粪培育滤食性饵料鱼,每667m2投放饵料鱼苗80万~100万尾,培育成活率达78%。饵料鱼苗规格达1cm左右时,饲喂南方大口鲇,2cm南方大口鲇苗种经22~25d培育,规格达8cm,成活率达88%以上。  相似文献   

15.
鱼苗在池塘中进行培育主要是将鱼体长在三厘米左右的小鱼在池塘中进行培育,培育所选择的水体也都为淡水,以这种方式所培育出来的鱼称之为夏花鱼种。在池塘中培育的过程中,因为鱼苗的自身较小,所以鱼苗在池塘中自主活动力较弱,自主的摄食能力也不强,同时相应的新陈代谢能力比较强,这就需要在进行池塘鱼苗培育过程中极为小心。本文重点就对池塘培育淡水鱼苗的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给广大养殖户提供优质黄颡鱼夏花中,在池塘进行黄颡鱼夏花高密度培育试验。从池塘清整与准备、池塘施肥与培饵、鱼苗放养、追肥及投喂及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对黄颡鱼鱼种生产单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鱼苗培育是否成功,和水花鱼苗下塘后的成活率有很大关系。本文介绍南方地区提高水花鱼苗成活率的四项措施。一、掌控好清塘时间清塘彻底是提高鱼苗培育成活率的前提,但清塘时间安排更重要。清塘离放苗时间太短,药性未除,鱼苗耐受能力差,或因缺乏适口饵料被饿死;清塘距放苗时间太长,水会老化,池塘就会出现大量的枝角类、桡足类等大型浮游动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泥池培育黄颡鱼苗,研究不同的放养密度、饵料转换、投饵量及环境因子对鱼苗生长及成活的影响,充分发挥室内育苗饵料及环境条件可控的优势,解决了黄颡鱼苗初期开口率不高、适口饵料不足及室外培育的病虫害难控制的问题,提出了1种采用卤虫与中华鳖高蛋白粉料结合喂食的工厂化育苗方法。育苗试验放养黄颡鱼水花2.92万尾,16 d后,出池黄颡鱼夏花2.28万尾(体长2.3~3.0 cm),水体育苗密度达3 123尾/m~3,成活率达78.08%,其中前期培育成活率97.26%,后期培育成活率80.28%。  相似文献   

19.
鱼苗培育,也称“发塘”。它是指把鱼苗经20~25天饲养。长到了3厘米左右,称为“夏花”。鱼苗培育的成败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但在生产中鱼苗发塘率一直很不稳定,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现将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一、鱼苗培育概述鱼苗培育是指从鱼苗下塘后养至夏花鱼种的生产过程。因为鱼苗(又称水花、鱼花等)专指刚孵化出来至卵黄囊消失、腰点明显的仔鱼,其身体纤弱,摄食能力差,所以在进行鱼苗培育时应该认真细致,并采取以下3个步骤对鱼苗进行培育:(1)经10—15天饲养,将鱼苗养成长为1.5—2.0厘米的稚鱼,称为乌仔;(2)再经过10—15天饲养,将乌仔养成长3.0—5.0厘米的夏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