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我们现在和以往所做的有关火鸡理想蛋白质的研究情况。理想蛋白质不是一个新观念,但火鸡的理想蛋白质还未被研究。理想蛋白质可这样定义:为满足畜禽最快生长所需要的精确的平衡氨基酸。理想蛋白质是针对可消化氨基酸而言,在进行有关可消化氨基酸和理想蛋白质的实验前需掌握几项材料,第一是火鸡饲料中可消化氨基酸含量的资料。第二应有可用来确定可消化氨基酸含量的低蛋白饲料。为了满足这些要求,我们配制了蛋白含量极低的幼禽日粮饮料(含大约18%完整粗蛋白 氨基酸)。该饲料含有玉米和豆粉,以保证火  相似文献   

2.
近期猪低蛋白日粮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低蛋白日粮具有节省成本、提高能量水平、降低氮污染等经济的和环境的优势。利用猪的理想蛋白比例、采用可消化氨基酸和净能系统等技术配制以玉米和豆粕为主要原料的猪日粮时,可以不对日粮粗蛋白水平做最低限制。研究表明,猪日粮的粗蛋白水平在NRC推荐标准上降低4%,其饲养效果与限制最低粗蛋白水平的日粮相同,而且能使氮的排出量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3.
H.  Kluth  M.  Rodehutscord  高俊 《饲料与畜牧》2006,(5):52-52
本研究旨在比较3周龄肉鸡、火鸡和北京鸭的盲肠前氨基酸消化率。配制5种日粮:基础日粮及用150g/kg或300g/kg豆粕或菜粕代替淀粉。日粮粗蛋白和氨基酸差异来自于豆粕和菜粕。用二氧化钛作不可消化的指标剂。每种动物分入6个笼中,每个笼有12只。14日龄时让处理动物自由采食1周。以笼为单位,从回肠憩室(Meckel’s diverticulum)到回盲结前2cm处的肠远端2/3部位取食糜。摄入的氨基酸和消化的氨基酸按笼测定。2种日粮的消化率按多重线性回规分析,这样能使内源氨基酸损失得到校正。这几种粕的必需氨基酸的消化率处于92%(蛋氨酸,菜粕,肉鸡)到(缬氨酸,  相似文献   

4.
美国禽肉消费量已达肉类消费总和的50%以上,加之肉骨粉被禁止使用,因此植物蛋白质将会更多地被使用,所以氨基酸营养研究越显重要。另外,为了提高日粮的利用率,必须准确了解家禽氨基酸的需求量。氨基酸需求量可通过用血浆氨基酸浓度作为参数来测定。添加晶体氨基酸既可满足家禽氨基酸需要,又能降低日粮粗蛋白水平,而且还降低氮排泄,但容易引起腹脂率增加。本文对内鸡氨基酸营养的这几方面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中国畜牧杂志》1995,(4):11-13
本研究选用18头28±1日龄断奶的杂交仔猪(平均体重约5.5kg),研究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对早期断奶仔猪腹泻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1)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使仔猪血浆挥发性盐基氨含量、血浆尿素氨含量和腹泻指数降低(P<0.05或0.01)。(2)采食全植物蛋白型氨基酸平衡饲粮(CP18.3%)的仔猪,其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肉比(P/G)与采食复合蛋白型对照饲粮(CP19.7%)的仔猪差异不显著(P>0.05),但前者的增重成本比后者降低(P<0.05)31%。(3)采食复合蛋白型氨基酸平衡饲粮(CP18.4%)的仔猪的生产性能优于采食复合蛋白型对照饲粮(CP19.7%)的仔猪,前者的ADG和ADFI分别提高(P<0.05)61%和32%,F/G和增重成本分别下降(P<0.05)24%和37%。(4)采食全植物蛋白型氨基酸平衡饲粮的仔猪,其ADG和ADFI低于(P<0.01)采食复合蛋白型氨基酸平衡饲粮的仔猪。前者的F/G和增重成本趋于高于后者,但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可显著降低仔猪断奶后腹泻和提高仔猪生产性能。复合蛋白型?  相似文献   

6.
蛋白质是火鸡日粮的主要成本之一。同时蛋白质对成品的总成本和生产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就饲料对火鸡饲养业的重要性而言,相对来说研究得很少。因而使得有关火鸡蛋白质或氨基酸的饲养试验有很大的变化。由干科学和营养的知识取得了进展,家禽是以总粗蛋白为基础来作为对蛋白质的需要(图  相似文献   

7.
一、晶体氨基酸在生长肥育猪日粮中的使用现状 目前,赖氨酸作为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已经被广泛认识,因此,在生长肥育猪玉米一豆粕型日粮中添加晶体赖氨酸已经被广大饲料厂和养猪场所接受。在满足了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需要以后,根据理想蛋白的原理,我们应该考虑第二、第三限制性氨基酸的满足程度。苏氨酸作为猪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在降低生长肥育猪日粮中大宗蛋白原料含量的条件下,往往得不到满足。  相似文献   

8.
1 氨基酸 畜禽日粮中氮的利用率通常只有30%~50%,要提高氮的利用率,必须提高日粮氨基酸的平衡;而日粮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总氮含量45%~55%时,氮的利用率最高。在日粮氨基酸平衡性较好的条件下,日粮蛋白质降低2个百分点对动物的生产性能无明显影响,而氮排泄量却能下降20%。使用相同氨基酸水平而粗蛋白水平低4%的日粮,使动物的总  相似文献   

9.
夏季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提高日粮营养浓度 添加1%-3%的植物油脂可提高日粮能量浓度,改善饲料的适口性,促进采食,提高产蛋率和蛋重,饲料转化率也明显提高。热应激条件下,当能量水平调整后,也要提高氨基酸水平。在高温季节中,建议不增加粗蛋白,因为使用植物蛋白比使用动物蛋白可获得较好的效果,而增加复合氨基酸,减少凶粗蛋白代谢产生过多热增耗的应激,并注意日粮氢基酸平衡。  相似文献   

10.
猪和肉鸡低蛋白日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岩瑞 《饲料工业》2003,24(11):17-21
低蛋白日粮具有节省成本,提高能量水平,降低氮污染等经济的和环境的优势。试验表明,肉猪低蛋白日粮的研究比肉鸡低蛋白日粮的研究更成功。利用猪的理想蛋白比例、采用可消化氨基酸和净能系统等技术配制以玉米和豆粕为主要原料的猪日粮时,可以不对日粮粗蛋白水平做最低限制。这样配制的猪日粮其粗蛋白水平较低,而饲养效果与限制最低粗蛋白水平的日粮相同。早期报道猪日粮的粗蛋白水平在小猪、中猪和大猪阶段可以分别降低4%、4%和3%。相比之下,肉鸡日粮的粗蛋白水平可降低的幅度较小。资料表明,对肉鸡的理想蛋白模型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一些非必需氨基酸也可能会成为肉鸡理想蛋白的成员。  相似文献   

11.
四十年前,家禽日粮主要是按粗蛋白含量来配制的。在玉米和大豆供应量丰富的国家,比如在美国,以粗蛋白作为实用家禽日粮配合标准的做法,非常行之有效。玉米和豆粕合用而提供24%左右的粗蛋白时,可提供平衡相当良好的氨基酸成分,并且氨基酸的消化率相当高。由于有了...  相似文献   

12.
猪低蛋白日粮体系研究(一)——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低蛋白日粮的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早期。随着理想氨基酸模型的建立及氨基酸的工业生产,低蛋白日粮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蛋白原料如豆粕的上涨更是推动了低蛋白日粮研究的深入。本文对国内外猪低蛋白日粮氨基酸营养最新研究进行了一个综述,主要从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环境污染三方面探讨了低蛋白日粮在猪生产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王碧莲  周围 《饲料研究》2006,(5):25-27,29
1肽吸收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传统的代谢模式认为:蛋白质必须降解为游离氨基酸后才能被吸收,人或动物对蛋白的需要就是对必需氨基酸和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的需要.但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不同来源的饲料在氨基酸利用率上存在差异。另外,动物喂以按理想氨基酸模式配制的纯合日粮或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日粮时不能获得最佳生产性能。因此,学界提出了动物对完整蛋白本身或对有关肽具有特殊吸收利用能力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美国禽肉消费量已达肉类消费总和的50%以上,加之肉骨粉被禁止使用,因此植物蛋白质将会更多地被使用,所以氨基酸营养研究越显重要。另外,为了提高日粮的利用率,必须准确了解家禽氨基酸的需求量。氨基酸需求量可通过用血浆氨基酸浓度作为参数来测定。添加晶体氨基酸既可满足家禽氨基酸需要,又能降低日粮粗蛋白水平,而且还降低氮排泄,但容易引起腹脂率增加。本文对肉鸡氨基酸营养的这几方面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前,作为畜禽日粮中动物性蛋白质来源的鱼粉十分短缺,据报道,全世界鱼粉年生产量约3000万吨,只能满足需要量的10%。因此,研究鱼粉的替代物已成为当务之急。现在,豆饼添加蛋氨酸全部替代鱼粉的研究已获得较好效果,但是,用几种掺合饼粕添加氨基酸取代全部鱼粉的研究,国内报道较少。为此,我们于1988年4月至1988年6月在我公司试验鸡舍进行了以混合饼粕补加限制性氨基酸作为蛋鸡无鱼粉日粮蛋白源的可行性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随着反刍动物营养代谢理论和日粮平衡技术的深入研究,在充分考虑日粮能量蛋白平衡、氨基酸平衡(理想蛋白模式)和钙磷平衡后,日粮离子平衡(dietarycationanionbalance,DCAB)的重要性逐渐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研究表明,日粮中离子平衡水平与动物的采食量及氨基酸的代谢等有密切的  相似文献   

17.
雏火鸡出壳至4周龄,采用25~27%粗蛋白水平可代替28%粗蛋白水平,并且27%粗蛋白水平增重效果最好,25%粗蛋白饲养成本最低。雏火鸡5~8周龄,采用23~25%粗蛋白水平日粮,各试验组雏火鸡增重效果均低于26%粗蛋白水平的日粮(P>0.05)。但是23%粗蛋白组饲养成本最低。各试验组雏火鸡体重每增重1千克,饲料成本较对照组分别降低0.1元、0.19元和0.22元;提高经济效益分别为5.14%、6.60%和7.72%。  相似文献   

18.
三、理想蛋白及氨基酸平衡模式 理想蛋白质(Ideal protein IP)的概念是Howard在1958年提出来的。即当日粮中各种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与动物的需要相吻合时,动物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饲料蛋白质。上述情况,随着日粮蛋白质的提高,畜禽对各种氨基酸的需要量都在增加,即氨基酸的比例模式不变。ARC(1981)首先在标准中列出了理想蛋白质模式。  相似文献   

19.
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是养猪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日粮模式,以理想蛋白质和氨基酸平衡为理论基础,在不影响生长性能的前提下,将日粮中粗蛋白质水平从NRC(1998)推荐水平的基础上降低2%~4%,同时合理添加合成氨基酸来满足畜禽的需要。与传统日粮相比,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具有提高蛋白利用效率、节约饲料成本、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改善动物肠道健康、提高肉品质、降低环境污染等优点。文章从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对猪的生长性能、氮排泄、肠道菌群、肉品质这四个方面的影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在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将270只矮小型褐壳蛋鸡随机分为9组,饲喂9种不同蛋白质和含硫氨基酸水平日粮。9种试验日粮分别含有11.50MJ/kg代谢能和16.52%、17.29%、18.17%粗蛋白质以及0.62%、0.66%、0.72%含硫氨基酸,研究矮小型褐壳蛋鸡蛋白质和含硫氨基酸的需要量。代谢试验结果表明,40周龄矮小型褐壳蛋鸡每日采食14.13g蛋白质和0.558gS-氨基酸时,氮存留量达到最大值。血浆游离氨基酸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