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不同品种桑树幼苗对镉的耐受性,筛选耐镉性较强的桑树品种。 【方法】以9种桑树(Morus alba.L)实生幼苗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浓度为0 mg/kg、5 mg/kg、50 mg/kg、150 mg/kg、300 mg/kg、500 mg/kg的Cd2+处理,研究不同品种桑树在镉胁迫下的生理响应,结合隶属函数法及标准差系数权重法对9个桑树幼苗的耐镉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桑树品种对镉的耐受性有差异;在镉胁迫阈值为5 mg/kg的镉浓度下,不同品种桑树的各生理指标除MDA和脯氨酸外均受到抑制;根据耐镉性综合值,不同品种桑树的耐镉性为桑特优2号> 桂桑5号=桂桑6号>粤桑11号 >粤桑51号>蛋白桑>桂桑>优62号>桂桑优12号。【结论】强耐镉型品种为桑特优2号;中等耐镉型品种为桂桑5号、桂桑6号、69851和粤桑11号;镉敏感型品种为粤桑51号、蛋白桑、桂桑优12号和桂桑优62号。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不同桑树品种种子萌发期的耐镉性,为筛选耐镉桑树品种及其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0个桑树品种种子为试验材料,设镉浓度(按Cd2+计)为5.0、30.0、50.0和100.0 mg/L的胁迫处理进行发芽试验,以不添加镉为对照(CK),测定各处理桑树种子萌发期的萌发率、萌发指数、活力指数、幼根长及胚轴长等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桑树品种种子的耐镉性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随镉浓度的提高,10个桑树品种种子的萌发率、萌发指数及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镉浓度越高下降越明显,在高浓度(50.0和100.0 mg/L)处理下均显著低于CK(P<0.05),其中活力指数降低最明显;镉对桑树种子幼根和胚轴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对幼根的抑制作用大于胚轴;供试10个桑树品种种子对镉的耐受能力存在差异,根据隶属函数综合值进行聚类分析,可将10个桑树品种种子分为镉敏感型、中间型和镉耐受型三大类,其中桂桑6号和粤桑11号种子的耐镉性最强,属于镉耐受型品种;69851、桂桑优12号、蛋白桑、桑特优2号、桂桑优62号、桂桑5号和粤桑51号种子的耐镉性居中,属于中间型品种;沙2×伦109种子的耐镉性较弱,属于镉敏感型品种.[结论]桂桑6号和粤桑11号种子的耐镉性较强,可作为修复镉污染土壤优先选择的桑树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不同杂交桑树品种在荔波县的适应性,优化桑树品种结构,对桂桑优12、粤桑11等6个优质杂交桑品种进行大田生产试验,分析各品种产量及其在荔波县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供试的 6 个品种中,桂桑6号、特优2号产量均较高,分别达3744.1㎏/ 667m2? 、3668.5㎏/667m2?? ,较对照桂桑优12分别增产23.32%、20.83%,其次为桂桑优62,为3393.9 ㎏/ 667m2?? ,较对照桂桑优12增产11.79%,增产效果显著,在荔波县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宜州市最适宜的桑树品种。[方法]以宜州市目前主栽桑树品种特优2号、粤桑11号、桂桑优62和蚕品种“两广二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桑树品种的桑叶品质及其对蚕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在各测定时期,特优2号叶片叶绿素含量均最高;粤桑11号叶片可溶性糖和水溶性蛋白质含量高于特优2号和桂桑优62;不同桑树品种叶片含水量和干物重均达正常水平;特优2号处理千克茧粒数最少,全茧量最重,茧层量和茧层率最高。[结论]特优2号为宜州市最适宜种植的桑树品种。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宜州市当前栽培的主要桑树品种:特优2号、粤桑11号、桂桑优62为材料,对不同桑树品种生理生化性状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各个测定时期,特优2号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均高于粤桑11号和桂桑优62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粤桑11号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和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比特优2号和桂桑优62的高;不同桑树品种叶片含水量和干物重均达正常水平;特优2号叶片丙二醛含量最低,而脯氨酸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镉胁迫对水培桑苗生长发育的影响规律,筛选适宜镉污染土壤的桑树材料,为高耐镉和镉低积累桑树品种的筛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桂桑优12和桂桑优62为试验材料,设不同镉浓度的水培试验,测定桑苗的成活率和死亡率,运用线性回归法建立镉胁迫浓度与桑树死亡率的回归直线方程,计算不同桑树品种对水培液中镉的耐受性;调查桑苗在镉胁迫下生长30 d的单株叶和茎鲜重及解除镉胁迫后培养30 d的生长指标和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镉对桑苗的毒害作用.[结果]据回归直线方程计算得知,水培30 d后,水培液中镉对桂桑优62和桂桑优12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20和1.46 mg/kg,致死浓度分别为2.07和2.54 mg/kg.水培液中镉浓度高于0.10 mg/kg时,两个桑品种植株的叶片、茎鲜重均小于在无镉培养液中生长的桑苗(对照,CK).解除镉胁迫后,0.05 mg/kg处理桑苗的生长状况优于CK,实际光能转换效率[Y(II)值]低于CK,叶片光系统已受到镉的毒害;0.10~0.50 mg/kg处理的桑苗生长状况明显不及CK,叶片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Y(II)值均明显下降,光系统受到镉的严重毒害.[结论]桑苗受到镉的毒害作用外在表现为植株生长受抑制,其中根系受到的影响最明显;内在表现为叶片光合作用被抑制,且该影响较难恢复.利用水培法进行桂桑优12和桂桑优62栽培时水培液中的镉浓度应不高于1.0 mg/kg,以低于0.5 mg/kg为宜,且桂桑优12对镉的水培耐受性高于桂桑优62.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和乙烯利处理对不同品种桑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方法】以广西生产用桑树二倍体杂交组合桂桑优12、桂桑优62、沙2×伦109及三倍体杂交组合桑特优1号的种子为材料,采用50、100、200、500 mg/kg赤霉素或乙烯利浸泡桑种12或24 h后培养,测定种子发芽率。【结果】随着赤霉素和乙烯利浓度的提高,不同杂交组合桑种发芽率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50、100、200 mg/kg赤霉素和乙烯利均可不同程度提高3个二倍体桑树品种的发芽率,而500 mg/kg赤霉素或乙烯利浓度抑制桑种子发芽,说明过高浓度的赤霉素和乙烯利对桑种生理生化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50、100、200、500 mg/kg的赤霉素和乙烯利处理三倍体杂交组合桑特优1号种子24 h的效果明显优于12 h,但差异不显著。【结论】综合考虑,在生产上可采用200 mg/kg赤霉素或乙烯利浸泡桑种24 h,可获得较高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8.
为了比较不同杂交桑树品种在荔波县的适应性,优化桑树品种结构,对6个优质杂交桑树品种进行大田生产试验,分析各品种产叶量及其在荔波县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供试的6个品种中,桂桑6号、特优2号产量均较高,分别达56.15、55.00 t/hm~2,较对照桂桑优12分别增产23.41%、20.88%;其次是桂桑优62,产量为50.90 t/hm~2,较对照桂桑优12增产11.87%,增产效果显著,在荔波县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以广西桑品种桑特优1号、桑特优2号、桂桑优12和桂桑优62为对象,研究不同品种桑种子受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时的成苗率、株高、叶片面积、脯氨酸含量、离子渗漏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叶绿素含量等生长发育情况和各项生理生化指标,来综合评价4个品种桑苗的耐盐性能.结果发现,桑苗的成苗率、株高、叶片面积在NaCl胁迫后均呈下降趋势,桑沙培苗的POD和CAT活性随盐浓度的上升亦下降,而脯氨酸含量、离子渗漏率、MDA含量以及叶绿素含量在NaCl胁迫后都有所增加.根据各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隶属函数分析,表明4个品种桑树耐盐高低顺序是:桂桑优12>桂桑优62>桑特优2号>桑特优1号.  相似文献   

10.
不同杂交桑品种养蚕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桂桑优62号、粤桑11号和特优2号3个杂交桑品种进行了养蚕效果比较试验,从不同品种对蚕的各龄期发育经过、蚕的体质、结茧成绩、茧质成绩和丝质表现看,桂桑优62号是较好的小蚕专用桑树品种,而且还是可全龄使用的优良杂交桑品种.粤桑11号和特优2号用于大蚕用桑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广西不同桑树品种桑枝的营养品质和保健功能,筛选出营养型或保健型的桑树品种资源,以推动广西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方法]测定广西蚕区12个主栽桑树品种桑枝的基本营养成分(水分、灰分、脂肪、蛋白质、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和保健活性成分(总黄酮、总生物碱、多酚、多糖),通过隶属函数分析和主成分因子分析对桑枝的营养品质和保健功能进行综合评分,并采用类平均聚类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在桑枝营养品质方面,12个桑树样品中以桂桑优62的综合评分值(Di)最高(2.309),强桑1号次之,7862×94168的最低(-1.598);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12个桑树样品可初步划分为四大类:桂桑优62可作为食品加工和菜用兼用品种(第Ⅰ类),强桑1号、农桑14和果大10可作为饲料加工品种(第Ⅱ类),桂桑优12、试11×93251和7862×94168可作为兼用备选品种(第Ⅲ类),桑特优1号、粤桑11号、伦40、沙2×伦109和桑特优2号可作为菜用品种(第Ⅳ类).在桑枝保健功能方面,12个桑树样品中以粤桑11号的Di最高(3.204),沙2×伦109次之,农桑14的最低(-2.337);聚类分析亦可将供试的12个桑树样品初步划分为四大类:第Ⅰ类为黄酮和多糖类兼用型保健品种(粤桑11号),第Ⅱ类为生物碱和多酚类兼用型保健品种(桂桑优12、桂桑优62和农桑14),第Ⅲ类为生物碱和黄酮类兼用型保健品种(桑特优2号和试11×93251),第Ⅳ类为兼用备选品种(果大10、7862×94168、桑特优1号、强桑1号、沙2×伦109和伦40).[结论]依据桑枝的营养品质和保健功能,可将广西蚕区12个主栽优良桑树品种分别分成四大类.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应根据不同桑树品种桑枝的营养品质和保健功能特性予以综合开发利用,促进广西蚕区蚕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和乙烯利处理对不同品种桑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方法]以广西生产用桑树二倍体杂交组合桂桑优12、桂桑优62、沙2×伦109及三倍体杂交组合桑特优1号的种子为材料,采用50、100、200、500 mg/kg赤霉素或乙烯利浸泡桑种12或24 h后培养,测定种子发芽率.[结果]随着赤霉素和乙烯利浓度的提高,不同杂交组合桑种发芽率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50、100、200 mg/kg赤霉素和乙烯利均可不同程度提高3个二倍体桑树品种的发芽率,而500 mg/kg赤霉素或乙烯利浓度抑制桑种子发芽,说明过高浓度的赤霉素和乙烯利对桑种生理生化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50、100、200、500 mg/kg的赤霉素和乙烯利处理三倍体杂交组合桑特优1号种子24h的效果明显优于12 h,但差异不显著.[结论]综合考虑,在生产上可采用200 mg/kg赤霉素或乙烯利浸泡桑种24h,可获得较高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明晰镉胁迫下桑树根际土壤微环境应激响应特征,以期为开发简便高效的桑树原位修复镉污染增效措施提供支撑.[方法]以桑树"粤桑11号"为供试植物,设置不同Cd胁迫浓度(0,2,3,5 mg/kg)进行盆栽试验,分析镉胁迫下桑树根际土壤环境演变特征.[结果]桑树中Cd富集含量随桑树生长而呈上升趋势,且85%的Cd存在于根部;3种镉污染水平下(2,3,5 mg/kg)桑树3个时期的根际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均低于对照,但根际土壤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土壤脱氢酶、过氧化氢酶、脲酶、蛋白酶、微生物生物碳和生物氮、土壤呼吸强度、土壤硝化作用强度则显示中度(3 mg/kg)和轻度Cd(2 mg/kg)污染水平下均高于对照,且中度污染条件下最高,而重度Cd(5 mg/kg)污染水平则低于对照;相关性分析显示桑树根际土全镉含量与土壤中pH和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脱氢酶和氧化还原酶呈极显著正相关和显著正相关;PCA分析显示镉污染水平下的桑树土壤微环境特征与对照差异很大.[结论]不同镉污染胁迫下引发的桑树根际土壤微环境应激响应不同,桑树根际土壤微环境可良好适应中度和轻度Cd污染胁迫,但其在重度Cd污染胁迫下被显著抑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明晰镉胁迫下桑树根际土壤微环境应激响应特征,以期为开发简便高效的桑树原位修复镉污染增效措施提供支撑.[方法]以桑树"粤桑11号"为供试植物,设置不同Cd胁迫浓度(0,2,3,5 mg/kg)进行盆栽试验,分析镉胁迫下桑树根际土壤环境演变特征.[结果]桑树中Cd富集含量随桑树生长而呈上升趋势,且85%的Cd存在于根部;3种镉污染水平下(2,3,5 mg/kg)桑树3个时期的根际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均低于对照,但根际土壤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土壤脱氢酶、过氧化氢酶、脲酶、蛋白酶、微生物生物碳和生物氮、土壤呼吸强度、土壤硝化作用强度则显示中度(3 mg/kg)和轻度Cd(2 mg/kg)污染水平下均高于对照,且中度污染条件下最高,而重度Cd(5 mg/kg)污染水平则低于对照;相关性分析显示桑树根际土全镉含量与土壤中pH和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脱氢酶和氧化还原酶呈极显著正相关和显著正相关;PCA分析显示镉污染水平下的桑树土壤微环境特征与对照差异很大.[结论]不同镉污染胁迫下引发的桑树根际土壤微环境应激响应不同,桑树根际土壤微环境可良好适应中度和轻度Cd污染胁迫,但其在重度Cd污染胁迫下被显著抑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品种烟草对镉(Cd)胁迫的响应,深入了解Cd对烟草的毒害作用,为烟草Cd污染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0个烟草品种为试材,在不同浓度外源镉胁迫条件下,采用盆栽法测定各烟草品种农艺性状、生理生化指标及镉含量。【结果】镉胁迫对部分烟草品种作用为低促高抑,其他品种表现为抑制作用,其中‘中烟100’和‘豫烟10号’对镉胁迫较敏感,在高、低镉胁迫下生物量降幅均较高,‘中烟100’分别为29.98%、29.94%,‘豫烟10号’分别为22.16%、28.39%;随着镉浓度的升高,烟草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整体呈现降低趋势,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整体呈增加趋势。烟草各器官镉含量随着镉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表现为叶>茎>根,整个生育期中,镉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旺长期达到最高值,其中‘中烟100’、‘豫烟10号’和‘豫烟13’叶片镉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在3 mg/kg镉浓度下‘豫烟10号’叶部镉含量最高、为60.27 mg/kg,‘云烟87’和‘K326’的镉含量较低、分别为38.88、39.23 m...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重金属胁迫对桑树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分析桑树幼苗对重金属的吸收和累积规律。[方法]以冀桑3号和鲁杂1号2个品种桑树种子和幼苗为材料,采用滤纸萌发法分析重金属镉、铅对2个品种桑树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土培盆栽法分析镉和铅对2个品种桑树幼苗生物量的影响及幼苗对镉和铅的吸收转运规律。[结果]桑树种子萌发受到镉、铅的抑制作用,并且镉和铅对胚根毒害作用更强。镉和铅元素对桑树种子胚根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的浓度分别为114、331 mg/L;2个品种幼苗的生物量随着镉和铅处理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冀桑3号幼苗能耐受20 mg/kg的镉胁迫和500 mg/kg的铅胁迫而不降低其生物量。2个品种桑树幼苗对镉和铅的吸收水平均随着镉、铅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幼苗对镉的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分别为0.53~3.58和0.41~0.84,对铅的富集指数和转移系数分别为0.02~0.58和0.11~0.78。从2个品种的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的对比来看,冀桑3号幼苗与鲁杂1号幼苗对镉、铅的耐受能力、富集能力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且2个品种幼苗均不能有效地将镉和铅转运至植株地上部分。[结论]该研究可为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提供一定依据,为进一步利用桑树进行土壤修复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探明土壤中镉含量与低累积玉米品种(会单4号)富集镉间的关系。【方法】以玉米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浓度Cd处理的土壤盆栽试验,幼苗生长一个月后采集玉米地上部和地下部,测定玉米生物量、根系形态、叶片渗透率、脯氨酸积累量及镉富集特征。研究镉胁迫对玉米生理特性及其镉累积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当土壤中镉浓度为2 mg/kg时,玉米的地上部生物量显著增加了8.79%,浓度增加到12 mg/kg时,玉米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生物量分别显著下降了55.65%、58.92%;对玉米幼根生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大;叶片渗透率和脯氨酸含量与镉浓度呈正相关;玉米体内的镉含量明显增加,并且地下部含量明显高于地上部含量;随着镉浓度增加,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都小于1,这说明玉米累积镉含量不随土壤镉含量增加,但对玉米植株的毒害越来越严重。【结论】2 mg/kg的镉促进玉米生物量的增加,大与4 mg/kg时抑制玉米生物量的增加,会单4号是低富集品种,富集系数与转运系数不会随镉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会使玉米受到的毒害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18.
不同品种大豆幼苗对镉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6个大豆品种幼苗对50μmol/L镉(Cd)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对Cd的耐受性、吸收及积累能力存在显著差异。镉对大豆地上部干重的抑制率为4.07%~20.65%,对根系的抑制率为-7.24%~33.72%。经镉处理6 d后,大豆地上部镉含量为88.03~136.88 mg/kg,根系镉含量为486.07~602.41 mg/kg。镉胁迫明显增加了6个大豆品种叶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明不同桑树品种的活性物质成分差异,筛选功能价值高的桑树品种,为促进桑叶资源的开发和科学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35个桑树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不同品种桑叶的总酚、总黄酮、多糖和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差异,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桑叶主要功能物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品种桑叶活性成分存在明显差异,总酚、总黄酮、多糖和1-脱氧野尻霉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3.23 mg/g、34.18 mg/g、131.95 mg/g和1.34 mg/g。综合功能品质好(X>0.6)的桑树品种有越南桑、太平5号和渣莲1号等7个;差(X<0.4)的品种有剑持桑、桂花密和白色青等12个;一般(0.4<X<0.6)的品种有育237、大龙种和红皮瓦桑等16个。【结论】越南桑、太平5号、渣莲1号、吉梅4号、白果桑2号、团头荷叶白和小冠桑7个品种的综合功能品质好(X>0.6),适宜作为功能食药用品的原料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6个大豆品种幼苗对50μmol/L镉(Cd)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对Cd的耐受性、吸收及积累能力存在显著差异。镉对大豆地上部干重的抑制率为4.07%20.65%,对根系的抑制率为-7.24%20.65%,对根系的抑制率为-7.24%33.72%。经镉处理6 d后,大豆地上部镉含量为88.0333.72%。经镉处理6 d后,大豆地上部镉含量为88.03136.88 mg/kg,根系镉含量为486.07136.88 mg/kg,根系镉含量为486.07602.41 mg/kg。镉胁迫明显增加了6个大豆品种叶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