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指出了矿山开采势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包括对山形地貌和林地及耕地、建筑用地、自然景观的毁坏,造成地质结构破坏,引发地质灾害。开采过程中的"三废"对自然景观和地形地貌等也会造成破坏。从当前情况看,我国在矿山治理方面还存在一些欠缺,主要对矿山环境治理问题进行了相关分析,并提出了矿山地质灾害区生态恢复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矿山开采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易产生地质灾害隐患,同时导致矿区生态功能退化,不利于矿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陕西省汉中市徐家坡建筑用石灰岩矿山的调查,分析其生态环境破坏现状,初步探讨了该矿山的植被恢复方案,主要包括植被恢复设计原则,开采立面、弃渣场的治理,排水沟的修建及相关技术措施,旨在为该矿区及其他矿区的植被恢复治理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谢兆倩  丁凝 《绿色科技》2012,(10):159-160
以矿山开采中面临的环境问题为出发点,并以露天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为例,重点分析了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赣州市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建玲  王莉 《绿色科技》2012,(12):48-49
指出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矿山开采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长期高强度的矿产资源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以辽宁某露天铁矿为例,提出了该矿区生态恢复措施并分析了其可行性,以期对恢复和治理矿区生态环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赵盛涛 《绿色科技》2013,(7):228-229
指出了岫岩是一个山多矿多的县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矿山资源的开发与日俱增,在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矿产资源大量开采也给岫岩的生态环境带来比较严重的破坏。尤其是一些企业在开采过程中不落实环境保护措施,对生态环境和矿产资源造成严重破坏日益严重。为了切实加强资源开发的生态保护,降低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应对已经开发已破坏和未开发的矿产资源在后期开发中对生态系统破坏加以防范,确保矿山生态系统恢复至开发利用之前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6.
张梦莹  张红 《山西林业科技》2010,39(3):16-18,21
以煤炭储量丰富著称的山西省,由于大量开采,矿山生态遭到严重的破坏。笔者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分别对山西省矿山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造成的破坏状况以及做出相应的响应情况进行了分析,三者都起着特定的作用,又相互关联、互相影响。结合山西省的实际情况,初步探索建立基于PSR模型的适宜山西省矿山生态恢复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简要概述了矿山污染、生态修复的现状,强调了矿山污染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并根据矿山污染土壤的特点,从边坡治理、基质改良、植被修复三个方面介绍了矿山污染生态修复的几种主要方法。阐述了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和社会产生的影响。结合矿山污染特性的类型,总结了方法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工程措施,从而在一定的理论依据上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提供技术参考。希望能够保证在矿山开采的同时,又恢复了生态系统的功能,使其能够自我维持,从而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桥山林区矿山范围内生态环境破坏现状和相同生态区位废旧矿山植被恢复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黄陵矿区矿山植被保护与恢复技术措施,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桥山林区矿山范围内生态环境破坏现状和相同生态区位废旧矿山植被恢复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黄陵矿区矿山植被保护与恢复技术措施,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山的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行业特殊性,作为一个生态循环系统,伴随人类各种矿山开采行为,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并且趋于严重化.就我国矿山开采中一些破坏矿山生态系统的行为,从矿产资源开发设计、相关法律法规、技术创新等方面探讨了保护和治理矿山的生态环境,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毛绕明 《绿色科技》2015,(3):221+224
分析了煤炭资源的开采对矿山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塌陷、土地被压、林地被占、水体污染等,探讨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湖南矿山开发引起的系列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对矿山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的障碍因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省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的7种途径,为实现我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良好矿区生态环境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3.
矿山开采在很大程度上会改变和破坏矿山原有的生态环境。当矿山位于城市、河流或交通干线附近时,破坏性矿山开采会成为当地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一、我国工矿业应以生态矿区为发展方向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已不单纯是一个环境污染问题,而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乃至  相似文献   

14.
露天开采矿山是一种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破坏和土地资源浪费的土地利用类型,此类地区已成为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区域。大量矿山进行露天开采,使黄石市成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对废弃采石场实施植被恢复与再利用已成为黄石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以黄石市黄荆山北麓废弃采石场复绿工程为例,在对治理区现状及其造成负面影响的调查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废弃采石场植被恢复与再利用的原则、不同坡度采取的植被恢复措施和土地再利用方法,以期为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废弃采石场植被恢复与再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矿产资源的开采为经济发展提供助力的同时,也引起矿区土地被破坏及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矿区土地修复和生态恢复已成为土地再利用必要的手段,目前也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分析了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介绍了我国矿区土地修复与生态恢复发展历程,并探讨了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矿区土地修复与生态恢复策略。  相似文献   

16.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无序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瓦屋山自然保护区属国家级和省级禁止开发区域,其内的矿山被严令取缔关闭。文章对瓦屋山自然保护区矿山植被损毁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植被恢复的技术和经验,期望能对相似区域的矿山植被恢复工作起到技术示范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矿山开采工程是一类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尤其对生态环境影响最为严重,这些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因此,矿山开采项目在施工期的环境监理工作尤为重要。以某矿山铁矿采选工程为实例,通过介绍项目的基本情况和分析项目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及特点,归纳总结了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要点。  相似文献   

18.
将矿山采空区复绿先进经验、模式、成果应用于生态治理,探索了适合遵义市矿山采空区复绿生态治理的成功模式:紧紧围绕矿山开采后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控制水土流失,遏制土地石漠化、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以科技为先导,以造林育林发展森林资源,保护、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覆盖,以重点区域治理和开发为突破口,把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促进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环境地质问题直接威胁和破坏着生态环境,影响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和区域性环境发展的综合性制约因素的系统问题.分析了矿区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采空塌陷、污水、地下水下降漏斗等环境地质问题,并有针对性对这些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治理对策,以解决矿区及其周边的环境恶化的问题,协调好矿山发展与环境问题,实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20.
将现有的矿山复绿生态治理先进经验、模式、成果应用于矿山复绿的生态治理,探索出适合播州区铝土矿矿山复绿生态治理的成功模式。紧紧围绕矿山开采后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控制水土流失,遏制土地石漠化、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以科技为先导,以造林育林发展森林资源,保护、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覆盖,以重点区域治理和开发为突破口,把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促进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