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株野生茶树菇的鉴定及其母种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茶树菇,同时丰富国内茶树菇种质资源,以采自贵州的1 株野生茶树菇NC1 菌株为材料,对其进行内转录间隔区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鉴定和母种培养条件研究,包括对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氮源、C/N 比、最适温度、最适pH 等。结果表明:该菌株为柱状田头菇(Agrocybe aegerita),其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玉米淀粉,其次为葡萄糖或果糖,最适氮源为酵母粉,其次为蛋白胨,最适C/N 比为30/1~40/1,最适温度为29℃,最适pH 5.0~6.0。研究结果可为野生茶树菇NC1 菌株进一步驯化栽培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丽江山慈菇鳞茎腐烂病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莉  杨旭英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0):255-258
本实验研究了温度、pH值、氮源和碳源对长孢直喙镰孢霉的影响。结果表明:1. 该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28℃,适宜生长温度为22-28℃,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1℃;2. 最适生长pH为7.7-8.7;3. 在所选氮源中,蛋白胨为最适氮源;4. 在所选碳源中,乳糖为最适碳源。目前国内无该病原菌生物学相关特性的报导。  相似文献   

3.
白灵菇产木聚糖酶营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萍  姚伍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0):206-206
以白灵菇为出发菌株,研究该菌株在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的条件下产木聚糖酶活力大小,从中筛选出最佳培养基配方。通过测量菌丝干重,采用DNS法测定白灵菇产木聚糖酶活性大小,并根据碳源、氮源、无机盐对白灵菇产木聚糖酶的活性的影响,得出白灵菇最适培养基组成为:甘蔗渣5%、黄豆粉2%、MgSO40.15%、KH2PO40.3%、ZnSO40.01%、VB12粒。发酵液酶活力可达到60.50U/ml。  相似文献   

4.
7株羊肚菌菌丝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肚菌是著名的野生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为了开发利用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出七株羊肚菌菌丝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七株羊肚菌菌丝体在12℃-30℃均能生长,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其中25℃是各菌菌丝体生长的最佳温度;菌丝体在pH值范围为6.0-8.0均可生长,其中01、05和07号菌的最适pH值均为7.0,02、03号菌的最适pH值均为8.0,04和06号菌的最适pH值分别为6.0和6.5;七株羊肚菌能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其中02、03、04、05以及06号菌的菌丝生长最适碳源分别为葡萄糖、淀粉、葡萄糖、蔗糖和淀粉;01、04、05、06号菌的菌丝生长最适氮源均为蛋白胨,02和03号菌的菌丝生长最适氮源均为尿素,07号菌的菌丝生长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和硝酸铵。  相似文献   

5.
产油酵母菌的筛选及其摇瓶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云杉树枝中筛选出1株高产油脂酵母菌Y-3,通过单因素试验对该菌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和培养条件(接种量、摇床转速、pH值、温度、时间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酵母菌Y-3生产油脂的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硫酸铵,最适培养条件为:接种量为20%,初始pH值为6,培养温度为28℃,转速为160r/min,培养时间为6d。  相似文献   

6.
荷叶离褶伞菌株的ITS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荷叶离褶伞,本研究以1株离褶伞属野生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子生物学鉴定及测定菌丝生长速度、菌丝干重和生长势等指标,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菌经鉴定为荷叶离褶伞,其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大豆蛋白胨,最适碳氮比为30/1,最适生长因子为维生素B6,最适生长温度为20℃,最适pH值为6.0。本研究结果可为荷叶离褶伞生产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橄榄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是导致采后橄榄果实腐烂的主要病原菌,本文研究了pH、温度、光照、碳源、氮源等条件对橄榄小孢拟盘多毛孢菌落生长、产孢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橄榄小孢拟盘多毛孢生长最适pH为6,最适温度24~26℃;产孢最适pH为7,最适温度24~26℃,光暗交替条件下产孢量最多;以D-果糖、甘露醇为碳源和以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最有利于橄榄小孢拟盘多毛孢菌丝的生长,以葡萄糖、蔗糖为碳源和以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最有利于该菌产孢;分生孢子萌发最适pH为6,最适温度26~28℃,全黑暗条件下孢子萌发率最高;该菌菌丝致死温度为54℃(30 min),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6℃(20 min)。  相似文献   

8.
有柄灵芝菌丝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平板培养的方式,观测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pH值、温度5个方面对有柄灵芝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柄灵芝菌丝在营养利用方面,适宜生长的碳源为葡萄糖和麦芽糖,适宜生长的氮源为胰蛋白胨和大豆蛋白胨,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镁、钙和锰等离子;在环境适应方面,适宜在偏酸性的环境中生长,且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8~32℃。  相似文献   

9.
白阿魏侧耳(Pleurotus nebrodensis)是一种特有的食药两用珍稀真菌,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本文以白阿魏侧耳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的温度、pH值、碳源、氮源和通气条件对其菌丝生长影响。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适宜生长温度范围为22℃~30℃,最适温度是25℃;适宜生长pH值为5.0~8.0,最适pH值是7.5;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充足的氧气有利于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0.
对茭白胡麻斑病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10~35℃,最适温度25℃;分生孢子产生的适宜温度10~30℃,最适温度25℃;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6℃;该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产生的pH值3~12,最适pH值6~9,中性偏碱的条件下有利于分生孢子的形成;该菌菌丝生长最适碳源为乳糖,而产孢最适碳源为果糖;氮源酵母膏促进菌丝生长,酵母膏和氯化铵能促进产孢,牛肉膏和硝酸钾不利于产孢。  相似文献   

11.
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14种碳源和11种氮源测定,球孢白僵菌HFW-05菌株的萌发率、生长速率、产孢量及胞外蛋白酶活性.综合各项指标得出,HFW-05菌株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蔗糖,产孢量与产酶量最大,分别为16.13×107孢子/cm2和117.38 μg/(min·mL);最适氮源为豆粕粉,其产孢量和酶活远高于对照和无机盐类,分别为15.62×107孢子/cm2和74.01 μg/(min·mL).除硝酸钾外,无机盐类在供试浓度上均对孢子萌发和生长有抑制作用.在各种碳(氮)源培养基中添加1%蛋白胨(葡萄糖)后,菌株的产孢量和产酶量均有所提高.结果表明,HFW-05菌株的产孢量和胞外蛋白酶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不同条件对木霉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木霉菌BTW5(T.longibrachiatum)和BTW41(T.atroviride)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5-30℃,光照有利于木霉菌株菌丝的扩展。不同碳源、氮源对木霉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BTW5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是麦芽糖,最佳氮源是蛋白胨;BTW41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最佳碳源是甘氨酸。  相似文献   

13.
深绿木霉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灰树花染病时分离出一株具生防潜力的木霉菌,为了明确其生物学特性,对该菌株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并对其生长培养基、温度、pH、碳源、氮源和维生素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为深绿木霉;该菌株在PDA、MEA、基本培养基和查彼培养基上均能生长,但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2天即能长满平皿。在10~37℃范围内,菌丝均能生长,以25℃时菌丝生长最快,30℃时产孢量最大。在pH 2~10范围内,菌丝菌均能生长,pH 5~7时菌丝生长最快。牛肉膏为菌丝生长的最佳氮源,葡萄糖为最佳的碳源,维生素B6对菌丝生长最有利。  相似文献   

14.
纳豆菌培养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OD600为指标,研究了培养条件对纳豆菌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37℃,pH值6.0,接种量3%,培养时间9h,装液量1/5,摇床转数180r/min,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浸粉。  相似文献   

15.
玉竹锐顶镰孢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药剂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和掌握病害的发生规律及更好的防治病害,本实验从温度、pH值、光照、碳源、氮源对玉竹锐顶镰孢菌(Fusarium acuminatum)菌落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种类杀菌剂对病菌的抑菌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锐顶镰孢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值为7.0,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以可溶性淀粉为碳源、以甘氨酸为氮源时利用最优。药剂筛选结果表明有机硫类杀菌剂对玉竹锐顶镰孢菌的抑制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6.
石油污染土壤降解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长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效果,从大庆油田受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得到特征明显的3株石油降解细菌(编号18、H、21),这些菌株能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生长,试验通过形态学鉴定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明确了这3株细菌的种属,分别为氧化微杆菌,节细菌和芽孢杆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对试验菌株在无机盐培养基中的生长条件进行初步探讨,研究pH值、盐浓度、氮源、磷源等因素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H菌株的最适生长条件:pH=7,盐浓度为3%;18菌株的最适生长条件:pH=8,盐浓度为3%;21菌株最适生长条件:pH=7,盐浓度为1%。H、18、21菌株的最适氮源分别为KNO3、NH4NO3、NH4Cl。H菌株的最适磷源K2HPO4:KH2PO4为1:2(双磷源),18菌株的最适磷源是K2HPO4,21菌株的最适磷源为K2HPO4。  相似文献   

17.
为确定氧化乐果降解菌株L-3发酵培养基碳源和氮源的最优配比,在质量浓度为1.0mg/mL的氧化乐果降解菌株的基础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碳源和氮源,选出适合菌株生长的最佳碳源和氮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出碳氮源的最佳配比,并进一步测定菌株L-3的生长情况和对氧化乐果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菌株L-3发酵培养基中最佳的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蔗糖和NH4NO3;最佳的发酵条件为A3B2C3碳源质量浓度0.6g/L,氮源质量浓度0.5g/L,pH值7.0;最适的碳氮质量比为6∶5;菌株L-3在第3天达到生长高峰期,第4天达到降解高峰期,其降解氧化乐果的能力高达86%。优化后的菌种培养基更利于菌体生长,提高了氧化乐果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优化甲氰菊酯降解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条件,探索基础盐培养基配方为该菌的大量繁殖提供理论依据。从淤泥中富集分离筛选出一株甲氰菊酯降解菌(Y1)并保存,经过鉴定该菌属于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通过单因素试验测定OD600值确定了该菌繁殖的最适碳源和氮源,正交试验明确最佳基础盐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碳源与氮源分别为蔗糖和蛋白胨,最适浓度分别为0.15%和2.5%;最佳基础盐培养基配方为:pH 6.0,蔗糖0.15%,蛋白胨2.5%,K2HPO4 0.001%,KH2PO4 0.01%,MgSO4· 7H2O 0.1%,NaCl 0.01%。在优化后的基础盐培养基中Y1 能够大量繁殖,为该菌在甲氰菊酯污染的土壤中进行修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棉花红腐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棉花红腐病菌菌丝生长的最适宜培养基为 PSA培养基,最适温度范围 20~25℃, 最适pH值7.0~9.0,光照对该菌的生长几乎没有影响,而紫外线对该菌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病菌对碳源的利用以蔗糖和麦芽糖最佳,氮源的利用以硫酸铵和氯化铵最佳。产孢量在温度25℃、pH 7.0、紫外线照射80 min、查彼培养基上达到最大。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25℃、最适pH 9.0、湿度86%以上。总之,该菌属于中高温、高湿、中性偏碱性菌。  相似文献   

20.
棉花黄萎病生防芽孢杆菌Z-5菌株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农用微生物菌剂中芽孢杆菌菌剂产品多采用芽孢作为有效成分,因此产芽孢条件的优化对棉花黄萎病生防细菌的工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8种碳源、8种氮源和6种无机盐对Bacillus malacitensis Z-5菌株芽孢产量的影响,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确定了影响芽孢产量的主要因素,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主要影响因素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筛选出3种碳源(玉米粉、麸皮、葡萄糖)、3种氮源(豆饼粉、花生饼粉、酵母粉)和2种无机盐(MnSO4·H2O、CaCl2);Plackett-Burman试验确定Z-5菌株生产芽孢最适碳源、无机盐和氮源分别为玉米粉、MnSO4·H2O和豆饼粉,最陡爬坡路径法获得此3种因子的最适浓度范围为:玉米粉1.0%~2.0%、MnSO4·H2O 0.05%~0.09%、豆饼粉为1.0%~2.0%。响应面法得到芽孢产量与玉米粉、MnSO4·H2O和豆饼粉含量的回归方程。最终确定优化培养基组合为玉米粉1.66%、豆饼粉1.30%、MnSO4·H2O 0.07%、NaH2PO4·2H2O0.2%、Na2HPO4·2H2O 0.4%,优化后芽孢产量达到1.97×109 mL-1,与理论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