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极早熟复播玉米新品种新玉110号的产量潜力和机收性能,为玉米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新疆南疆复播极早熟玉米区域试验玉米新品种新玉110号为材料,对照为新玉10号,采用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系统RCT99分析产量、品质等。【结果】 新玉110号复播区试产量522.27 kg/667m2,比对照新玉10号增产12.13%,生产试验552.67 kg/667m2,比对照增产17.01%;生育期87.9 d,比对照早熟2.9 d;籽粒容重768 g/L,粗蛋白含量9.9%,粗淀粉含量74.92%,粗脂肪含量4.6%;抗倒伏,抗玉米瘤黑粉病、丝黑穗病和粗缩病,成熟是苞叶自然张开,脱水快。【结论】 新玉110号产量高,增产潜力大,属极早熟强优势玉米杂交种,品质优良,适应性广,适宜新疆南疆地区复播和北疆冷凉地区春播种植,所需≥10℃有效积温2 200℃,适合机械粒收。  相似文献   

2.
‘福莓一号’是以‘丰香’为母本、以‘法兰地’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草莓新品种。生长势强,高抗白粉病。果实圆锥形,果色红,肉质细腻,甜而多汁,香味浓,种子稍陷入果面,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5%,可溶性总糖含量6.6%,可滴定酸含量0.75%,维生素C含量564.00 mg·kg-1,平均单果重22g,产量40 500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早中熟玉米籽粒直收新品种新玉108号的产量潜力、耐旱性和适应性,为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新疆北疆早中熟春播玉米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多点试验结果量化数据,采用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分析系统RCT99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玉108号两年区试平均产量953.5 kg/666.7m2,比对照登海3672增产5.89%,增产点率89%。生产试验产量907 kg/667m2,比对照增产2.97%,增产点率80%。平均机收产量1103.4 kg/667m2,高产田产量1 327 kg/667m2。平均生育期120.1 d,较对照早熟0.45 d,所需≥10℃有效积温2 500℃。籽粒容重782 g/L,粗蛋白9.6%,粗脂肪3.5%,粗淀粉75.49%。倒伏倒折率1.2%,收获含水量24.9%,机收籽粒破损率3.78%,落穗率0,落粒率0.7%,产量损失率0.7%。耐旱指数0.95,属强耐性级别,与先玉335相同,较郑单958高两个耐旱等级。耐密性较好,耐密系数为1.12。【结论】新玉108号产量高,增产潜力大,稳产性好,品质优良,脱水快,抗倒伏,耐密植,耐旱性强,抗玉米黑粉病、丝黑穗病和青枯病,适宜机械收粒。  相似文献   

4.
通生1号草莓是基于长白山野生深山草莓[Fragaria.orientalis var.concolor(Kitag.)Liou et C.Y.Li]选育出的草莓新品种,本研究以国内文献公开发表数据为基础,对通生1号草莓与其他草莓品种果实数量性状进行比较,为通生1号草莓区域推广栽培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通生1号草莓一、二级果序平均单果质量、最大单果质量分别为45、62 g,产量为31.28 t/hm2,显著高于其他参试草莓品种的均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9.0%,显著低于其他参试草莓品种;可溶性糖含量6.53%,与其他参试草莓品种无显著差异;可滴定酸含量0.57%,显著低于其他参试草莓品种;糖酸比11.46,高于其他参试草莓品种的均值;维生素C含量0.83 mg/g,显著高于其他参试草莓品种;果面硬度为2.16 kg/cm2,显著高于其他参试品种。以上结果表明,通生1号草莓新品种产量高、口味纯正、甜酸适口、维生素C含量高、营养丰富、果面硬度大、便于储运,适于在吉林省东部地区大面积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氮量对草莓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昆明地区草莓露地栽培的最佳施氮量,为化肥减量与提质增效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章姬草莓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0、105、225和330 kg/hm~2)对草莓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草莓植株的株高、叶片数、叶柄长、单株花序数、花序长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N225与N330处理间除叶片数外差异均不显著。随施氮量的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维生素C含量、糖酸比和硬度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施氮225 kg/hm~2时达到最高,但可滴定酸含量持续增加;产量也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N330处理时产量最高。【结论】综合草莓产量、果实品质及经济效益,以施氮量225 kg/hm~2为佳。  相似文献   

6.
避雨栽培对金苹芒芒果产量、品质和采后耐贮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金苹芒是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和潮州市果树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从实生群体中单株选育而成的芒果新品种。为充分挖掘新品种的应用与推广潜力,对其关键避雨栽培培技术进行研究,以期为避雨栽培技术在我国南方多雨地区广泛应用于芒果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露地栽培为对照,对金苹芒进行全程避雨栽培,测定并对比分析两种栽培模式对该品种两性花率、座果率、果实产量和品质、保鲜与耐贮性的影响。【结果】避雨栽培模式下,新品种金苹芒的总糖、蔗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紫花芒,而还原糖、总酸、可滴定酸、粗纤维含量均低于紫花芒。金苹芒的两性花数、挂果数、座果率均显著高于露地栽培,但在露地栽培条件下均比紫花芒低。高接后第2年开始结果,平均每667 m~2产量达608 kg,第3年788 kg、第4年1 280 kg,平均每667 m~2分别比露地栽培和紫花芒增产348.27 kg和72.67 kg、增收5 224.05元和5 186.7元,表现出更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金苹芒果实总糖含量112 g/kg,还原糖25.8 g/kg,蔗糖85.5 g/kg,总酸4.17 g/kg,可滴定酸4.16 g/kg,可溶性固形物17.9%,维生素C 23.4 g/kg,粗纤维含量0.2%;总糖、蔗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露地栽培,而还原糖、总酸含量均低于露地栽培;采用外赤内黑的专用双层果袋效果最佳;40%百可得和50%万利得混配成1 000倍液的保鲜效果最佳。【结论】避雨栽培技术在我国南方多雨芒果种植区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日光温室草莓品种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选择适宜的草莓栽培品种,提高大棚栽培效益。[方法]比较6个草莓品种物候期、植株性状、果实性状、果实品质、产量、抗病性。[结果]唐莓1号口感香甜、细腻,香味浓郁,产量最高,为49 110.30 kg/hm~2,综合抗病性最好;九九果实VC含量最高,为0.97mg/g,栽培中需要适当稀植和精细管理;章姬综合抗病性较好,但果实较软,不耐贮运;丰香品种高感白粉病,栽培中应注意防治;甜查理比较早熟,童子一号较晚熟。[结论]在各供试品种中唐莓1号的各个指标均表现良好,优于其他品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4种不同砧木对河北省秦皇岛产区甜樱桃红灯(Cerasus avium L.)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出生长、结果特性和果实品质优良的适宜砧穗组合,为进一步研究砧木对甜樱桃接穗作用机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本溪山樱(C.sachalinensis)、ZY-1(Prunus cerasus)、吉塞拉6号(P.cerasus×P.canescens)和兰丁2号(P.avium×P.pseudocerasus)4种砧木嫁接的红灯为试材,对植株的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等13项指标进行测定,采用方差分析及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方差分析结果显示,4种砧木嫁接的红灯主干横截面积、新梢数量、新梢长度、单株产量、平均单果重、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总酚含量及糖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ZY-1砧木嫁接红灯能改善果实品质,其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和总酚含量最高,分别为3.38 kg/cm2、25.92%、20.98%、13.80和144.03 mg/100 g;新梢数量和单株产量以吉塞拉6号嫁接的红灯最高,分别为537条和18.97 kg;不同砧木间维生素C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对13个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判,综合评价值排名次序为ZY-1(0.8017) > 吉塞拉6号(0.6467) > 本溪山樱(0.6245) > 兰丁2号(0.5986)。【结论】红灯/ZY-1组合在河北省秦皇岛地区表现最佳,ZY-1砧木最适宜作红灯甜樱桃的嫁接砧木,具有较好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草莓新品种"春星"(石莓3号),果实圆锥形或楔形,果形大,一、二级序果平均单果重31克,最大果重166.7克,果实鲜红色,果面平整有光泽,种子黄色,中等大小,稍陷于果面.果肉桔红色,髓心略空,肉质细,汁液多,风味酸甜,香味浓郁,品质上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区域草莓生产增加适宜的品种提供参考。【方法】对"隋珠"等10个草莓品种进行避雨栽培和露地栽培试验,调查分析各品种的单株产量、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成熟果实硬度等指标。【结果】"隋珠"等10个草莓试验品种和对照品种"甜查理"的单株产量、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成熟果实硬度都差异显著;单株产量优于"甜查理"(274.3g/株)有"越心"、"醉侠"、"京藏香"3个品种;单果重优于"甜查理"(20.4g/果)有"隋珠"、"越心"、"醉侠"、"京藏香"、"宁玉"5个品种;10个品种试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比"甜查理"(6.8%)的高;1月下旬果实硬度比"甜查理"(0.65kg/cm~2)大的有"越心"、"京泉香",3月上旬果实硬度比"甜查理"(0.425kg/cm~2)大的则有"隋珠"、"越心"等9个品种。避雨栽培比露地栽培增产。【结论】"越心"、"醉侠"、"京藏香"、"隋珠"4个品种适于南宁商品化栽培。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甜樱桃品种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方法】对不同甜樱桃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产量以及果实品质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布鲁克斯、先锋、早大果是开花较早的甜樱桃品种,而红蜜、西尔维亚、斯克乃德斯3个品种开花较晚。不同甜樱桃品种的花期在12~23 d。红灯、早大果的果实成熟较早,果实生育期较短;西尔维亚的果实成熟较晚,西尔维亚、南阳红的果实生育期较长。叶芽开放期在3月16至29日,落叶终止期在12月8至10日。定植3年的6个甜樱桃品种中,早大果的树高、干周、平均单果重最大,分别为3. 16 m、22. 85 cm、7. 92 g。布鲁克斯的单株产量最大,为1. 08 kg。定植11年的本地樱桃-布莱特的树高、干周、平均单果重、单株产量分别为4. 25 m、50. 35 cm、8. 64 g、34. 85 kg。定植12年的10个甜樱桃品种中,南阳红的树高最高,为4. 67 m;雷吉娜的干周最长,为61. 88 cm;早大果的平均单果重最重,为11. 44 g;龙冠的单株产量最大,为36. 60 kg。布鲁克斯的裂果率最大,为51%;红灯、西尔维亚、先锋、萨米脱的裂果率在10%以下,其它品种未发现裂果现象。8个甜樱桃品种的磷、锌、铁、锰、镁、钙、铜、钠、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99 mg/kg、0. 715 mg/kg、3. 44 mg/kg、1. 49 mg/kg、108 mg/kg、98. 7 mg/kg、0.431 mg/kg、1. 94 mg/kg、0. 183%;总糖、维生素C、粗纤维、总酸、水分、可溶性固形物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 22%、21. 9 mg/100g、0. 10%、1. 20%、83. 1%、15. 79%。布鲁克斯的糖酸比值最高,萨米脱的最低。【结论】不同甜樱桃品种生物学特性、产量、果实品质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2.
<正>辣椒新品种驻椒20鉴定证号:豫品鉴菜2014004生长势中等,抗逆性强,果实牛角型,青熟期绿色;果面有皱缩,纵径15.4cm,横径4.8cm,果肉厚0.31cm,果实心室数2.9个;辣椒素含量7.88mg/kg可溶性总糖2.42%,Vc含量75.3 mg/100g,水分91.91%,灰分0.64%,蛋白质1.42%,粗纤维1.82%;平均单果重60.9g,平均单株结果数23.3个,平均亩产3 455.05 kg。具有抗病毒病(TMV)、疫病、炭疽病等优点。适宜早春保护地和露地栽培,可在河南及周边各省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L)和白星花金龟Protaetia (Liocola) brevitarsis (Lewis)的幼虫虫粪都含有较丰富的营养成分,研究2种虫粪在提高农作物产量及品质上的应用潜力。【方法】选定辣椒为试验对象,以盆栽的方法分别设置添加0.5%、1%、2%、4%、8%的黄粉虫幼虫虫粪和2.5%、5%、10%、20%、40%、80%的白星花金龟幼虫虫粪10个处理,以不添加虫粪为对照,分别测定辣椒的株高、叶绿素含量和果实VC、总糖和硝酸盐含量。【结果】添加黄粉虫幼虫虫粪时,8%处理的辣椒全部死亡;在辣椒定植第90 d后,1%处理的辣椒株高、叶绿素含量和产量均最高,分别为71.40 cm、73.39和278.23 g/株,其果实品质也表现最佳,VC、总糖和硝酸盐含量分别为117.15 mg/kg、4.21%和299.60 mg/kg;以白星花金龟幼虫虫粪为添加对象时,20%处理的辣椒株高最高,为72.83cm,80%处理的辣椒叶绿素含量最高,为67.14,40%处理的辣椒产量最高,为291.45 g/株,都显著高于对照组,添加20%虫粪的辣椒果实品质最好,VC、总糖和硝酸盐含量分别为144.78 mg/kg、4.01%和247.82 mg/kg,其中VC和总糖含量显著高于対照组。【结论】添加1%的黄粉虫幼虫虫粪或20%的白星花金龟幼虫虫粪对辣椒的株高、叶绿素含量、产量以及果实品质的提高效果最佳,2种虫粪的推荐施用量范围为1%~2%和20%~40%。  相似文献   

14.
周历萍  余红  王淑珍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12):2559-2561
为筛选品质优良的草莓品种(系),对10个自主选育和现有粉(白)果草莓品种(系)进行果实品质测定比较。结果表明,初恋情人果面白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35%,硬度387 g·cm -2,果实髓心空洞小,口感佳,综合表现佳。自主选育新品系17-276果面粉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48%,硬度208.15 g·cm -2,果实髓心空洞小,口感极佳,综合表现极佳。本试验仅以果实品质结果对10个粉(白)果草莓品种(系)进行比较,为品种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量条件下蓝莓产量、果实养分含量及土壤养分的变化,为玉溪市蓝莓种植的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2019年进行蓝莓不同施肥量田间小区试验,分析草莓产量、果实养分含量及土壤养分对不同施肥量的响应。【结果】施肥量对蓝莓产量有显著影响,施肥量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产量提高,过高施肥量增加根际土壤养分富集,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在N、P、K肥合理施用基础上增施全水溶性有机肥能明显提高蓝莓产量,对蓝莓果实糖度提高有一定作用,同时可促进叶片及果实对N、P、K养分吸收。【结论】玉溪市蓝莓种植最优施肥方案为种植密度5 550株/hm~2条件下,盛果期(移栽后3年)全年施N 22.8g/株、P_2O_5 11.4g/株、K_2O 22.8g/株,并增施全水溶性有机肥80g/株,该施肥水平下,盛果期(2019年)蓝莓产量达18 704kg/hm~2,叶片N、P、K吸收量分别达1.65%、0.122%和0.749%,果实N、P、K吸收量分别达0.549%、0.073%和0.791%。  相似文献   

16.
农科大5号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选育的优质西瓜新品种,全生育期90~92 d,果实发育期28~30 d,易坐果,植株综合性状优良;品质分析表明,果实中心折光糖含量12.4%,总糖8.97%,Vc含量9.1μg/g,粗纤维0.12%;抗蔓枯病、炭疽病、白粉病和枯萎病;单瓜质量6 kg,产量48 753 kg/hm2。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种植密度、摘心次数、采摘时间与雪菊产量、品质之间的关系,综合各个指标,筛选出雪菊栽培技术措施组合。【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通过测定4个不同时间段、不同处理的雪菊产量、活性成分(总黄酮、绿原酸、总氨基酸、茶多酚、总糖)含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雪菊生长状况和产量表现最好的是处理7(种植密度40 cm×25 cm,不摘心,每天采摘)和处理6(种植密度40 cm×20 cm,摘心2次,每天采摘)。处理7的干花总产量达53.52 kg/667 m~2,总黄酮含量为13.51%,绿原酸含量为0.55%,总氨基酸含量为10.78%,茶多酚含量为10.27%,总糖含量为14.85%;处理6干花总产量达50.49 kg/667 m~2,总黄酮含量为13.79%,绿原酸含量为0.57%,总氨基酸含量为10.69%,茶多酚含量为10.54%,总糖含量为17.04%;虽然处理6的产量较高,但考虑到生产上摘心2次会增加劳动力成本,因而不推荐作为合理的栽培措施组合。雪菊产量和品质均表现较好的是处理1(种植密度40 cm×15 cm,不摘心,每天采摘),其产量仅低于处理6和处理7,为45.81 kg/667 m~2,总黄酮含量为15.46%,绿原酸含量为0.45%,总氨基酸含量为12.40%,茶多酚含量为10.65%,总糖含量为14.39%。其余处理在植株生长状况、产量和品质方面表现不够突出;处理3(种植密度40 cm×15 cm,摘心2次,3 d采摘一次)在产量和品质方面均表现较差。【结论】不同种植密度、摘心次数及采摘时间对雪菊植株生长及开花、产量和品质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根据西瓜育种发展趋势,以选育优质抗病西瓜为目的,通过亲本选育、组合选配的方法,选育出西瓜新品种农科大4号。农科大4号全生育期90d,果实发育期30d,易坐果,植株综合性状优良;品质分析表明,果实中心折光糖含量125g/kg,总糖115.4g/kg,维生素C含量0.02mg/g,粗纤维0.7g/kg;抗蔓枯病、炭疽病和枯萎病;单瓜质量6kg,产量46 363kg/hm2。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并分析不同留芽量对‘厂’形梅鹿辄葡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厂’形梅鹿辄葡萄生长的留芽量,为梅鹿辄葡萄生产上留果方式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6年生‘梅鹿辄’为材料,设置‘厂’形树形,对其结果母枝距离按照4、6、8 cm控制处理,在果实生长发育期测定各处理下枝条及髓心粗度、果实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在果实成熟期测定产量和果实总酚、黄酮、花青素、单宁含量等品质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 不同留芽量对‘厂’形梅鹿辄葡萄生长、产量及品质均有影响,枝条纵横径以6 cm处理最粗,髓心直径则以8 cm处理较小,第4节节间长度以6 cm处理最短、8 cm处理最长。产量随着留芽间距的增大而下降,穗重随留芽间距的增大而略有增加,粒重差异不大。果实酚类物质、单宁和花青素含量以8 cm留芽间距处理最高,黄酮含量以6 cm处理最高。6 cm处理产量适中,8 cm产量和果实品质均较佳。【结论】 ‘厂’形梅鹿辄葡萄在留芽间距8 cm处理下更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和果实的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选育抗(耐)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FOC4)引起的香蕉枯萎病,且产量、品质性状优良的香蕉新品种,丰富广西抗(耐)枯萎病香蕉品种,为促进广西香蕉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重病蕉区大田筛选母株,并利用组织培养芽变、盆栽接种病原菌压力选择及大田病区压力选择相结合的方法选育抗(耐)香蕉枯萎病品种,经过品系纯化、品比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等,观察其特征特性、抗病性及产量表现等。【结果】桂蕉9号为巴西蕉芽变异株系,基因型为AAA,属中秆香蕉,全生育期310~350 d;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3%,总糖含量19.6 mg/100 g,维生素C(Vc)含量16.38 mg/100 g,可滴定酸含量0.43%;果实具有较好的耐贮性,催熟后在室温下可保存3~5 d。2012~2015年在海南、广东及广西进行种植试验,桂蕉9号对由FOC4引起的枯萎病表现出抗(耐)性,1代及2代香蕉植株的田间发病率为0.95%~52.30%,比对照品种(巴西蕉、桂蕉6号、桂蕉1号)减少7.38%~88.70%(绝对值);1代及2代蕉单株平均产量为19.8~29.6 kg,总产量17001.0~74485.4 kg/ha,比对照品种增产-2.1%~515.5%。桂蕉9号于2015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桂蕉9号是广西首个自主育成的抗(耐)香蕉枯萎病新品种,适宜在广西、云南、海南等香蕉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