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苹果花期低温冻害风险区划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陕西省关中东部11个县市区30 a气象资料,以苹果为例,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以及抗灾能力等四个方面,综合评估陕西省关中东部苹果花期冻害风险程度。结果表明,关中东部苹果花期冻害高风险区位于北部的白水、澄城和合阳县,低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南部沿渭河的临渭区、华县、华阴和潼关。建议关中东部苹果种植一定要避开高风险区,才能将灾害风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2.
采用关中东部11个气象站1961-2010年气象资料,根据猕猴桃适宜种植的气温、降水、无霜期等指标进行猕猴桃最佳种植区气候区划研究。结果表明,从气候角度来看,关中东部秦岭北麓渭河南部浅山区沿渭河的临渭区、华县、华阴、潼关及大荔中南部、韩城的个别地方为适宜区,中部渭北平原为次适宜区。建议高度关注猕猴桃的黄化现象、华阴市的干旱问题和春季冻害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更好地指导栖霞当地苹果生产工作,根据当地的气温资料和地形数据,采用线性回归等插值法,结合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和GIS技术,研究栖霞苹果主要生长季多项极端气温分布,并进行高温热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在栖霞苹果主要生长季,松山镇和苏家店镇高温日数出现最多,唐家泊镇和西城镇高温日数出现最少;高温热害轻度风险区为西城镇、亭口镇和唐家泊镇;低度风险区为西部的苏家店镇、寺口镇,中部的栖霞城区和东部的庙后镇;中度风险区为北部的松山镇、臧家庄镇和南部的观里镇、杨础镇、蛇窝泊镇;高度风险区为官道镇和桃村镇。  相似文献   

4.
屯昌县是海南省蜜柚的主要产区,开展屯昌蜜柚的精细化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可为蜜柚种植推广和灾害防御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利用2006~2017年屯昌县及周边39个高覆盖度区域气象站资料,通过构建蜜柚寒害指数和风害指数,计算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脆弱性,建立屯昌蜜柚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按自然断点法划分为5个风险等级。结果显示: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南坤镇、枫木镇、乌坡镇南部山区;较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南坤镇、枫木镇、坡心镇部分地区;中等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南坤镇、枫木镇和乌坡镇部分地区;较低和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坡心镇、西昌镇、南坤镇北部地区。在高风险地区,可以适当调整当地蜜柚种植结构,加强灾害监测和预警,推广抗风、抗寒栽培和先进管理技术,保证稳产增收;在低风险区适宜大面积种植推广蜜柚。  相似文献   

5.
温室大棚辣椒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大棚可以实现作物生长环境调控,本文探讨了温室大棚辣椒栽培技术,为辣椒优质丰产,促进经济作物种植、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陕西省渭南市设施农业面积比较集中的大荔、华县、蒲城、临渭区4个县市区设施农业大棚受冻情况调查,分析了渭南设施农业大棚受冻原因方式、特点、时间、方位和部位,提出了灾害防御策略,为灾害防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岱岳区1981~2010年近30a春季的低温气象资料,分析当地春季晚霜冻发生的特点,对下辖的10个乡镇气象站2006—2010年共5a的气象资料进行插值和年代外推,并进行春季低温风险评价和区划。结果表明:岱岳区3月和4月低温灾害综合风险的分布大致相同,北部和东部山区的祝阳镇、徂徕镇等乡镇(街道)为高度风险区,马庄镇、房村镇等城市近郊为中度风险区,粥店街道、满庄镇、大汶口镇等乡镇(街道)多为轻度风险区。研究结果可为因地制宜制定防灾减灾规划和农业种植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早稻冷害、热害综合风险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早稻生长过程中的冷害、热害发生情况,对种植区进行综合风险评价和区划,以期科学指导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早稻生产。【方法】利用长江中下游双季早稻种植区1961—2012年气象资料、1981—2010年农业气象资料及气象灾害和社会统计资料,以发育期为时间尺度,为早稻生长季综合灾害发生情况构建危险性评价模型,为承灾体的脆弱性构建脆弱性评价模型,为承灾体的暴露性构建暴露性评价模型,为社会防灾减灾能力构建防灾减灾评价模型。依据灾害风险形成机制,采用自然灾害风险指数方法结合上述4要素构建综合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并对种植区进行风险区划。【结果】用灾害指标值、发育期权重系数、灾种权重系数构建各发育期危险性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湖南南部和江西东南部危险度很低,冷害和热害都很少发生,是优良的双季早稻种植区。湖南、江西腹地危险度在0.3左右,是由于灌浆期热害较强导致危险度略高。湖北地区危险度东高西低,种植条件略差,其中阳新和蕲春分别受分蘖期冷害和孕穗期冷害的严重影响,危险度较高。浙江除分蘖期危险度低之外,其他各发育期的危险度都比其他省高,特别是灌浆期高温热害严重影响早稻产量,是双季早稻种植的高危险度区。以产量变异程度作为评价指标构建脆弱性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浙江中东部、江西中南部、湖北种植区脆弱度较低,湖南宁乡、茶陵等地脆弱度较高,江西北部脆弱度最高,灾害性天气发生的年份当地产量波动较大。以植被覆盖度为评价指标构建暴露性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湖南中东部和江西地区暴露度最高,双季早稻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最高达85%,而浙江和湖北双季早稻种植区暴露度较低。以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化肥施用量作为指标构建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浙江全省防灾减灾能力最高,湖南中部、湖北西部地区和江西南部防灾减灾能力较强,其他地区防灾减灾能力都偏低。以危险性、脆弱性、暴露性、防灾减灾能力4个要素作为风险评价因子共同构建风险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浙江中西部、江西东北部、湖南中部、湖北东部基本为高风险区,湖南南部、江西东南部和浙江东部大致处于低风险区,其他地区为中等风险区。【结论】长江中下游4省分别需采取不同措施降低双季早稻种植风险:浙江中西部调整播期,江西加大资金投入,湖南调整产业结构,湖北改善种植条件。  相似文献   

9.
天津市设施种植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天津市设施种植业主要生产季历史气候资料统计和典型温室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来温室小气候观测数据,分析了设施种植生产季主要气象灾害、发生特点与风险,并从设施温室设计、标准制定及灾害预警服务等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温室大棚种植蔬菜等作物的不利气象条件以及气象灾害,并提出应对措施,以期为温室大棚作物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技术的台风灾害风险区划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理论和台风灾害风险形成机制,利用1961—2009年安徽省台风降水和极大风速资料、社会经济资料、地理信息数据以及相关灾情等要素,借助GIS平台开展台风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安徽省台风灾害高风险区位于大别山区东部和南部、江淮之间东部局部和西南部、沿江丘陵一线;而低风险区位于淮北西北部、江南南部局部。利用历年台风灾情资料以及典型台风案例验证均表明,风险区划结果和实际灾情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12.
海南岛莲雾低温阴雨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阴雨是影响海南莲雾冬季花果期的重要因素,持续低温阴雨过程造成落花、落果和裂果等现象发生。为合理布局莲雾种植、减轻低温阴雨灾害影响,利用1994—2014年海南岛18个市县的历史气象资料和灾情状况建立了基于莲雾生物学特性的低温阴雨灾害综合气候模型,并结合莲雾种植面积、人均GDP、各市县边界数据等资料分别构建了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指数,最终评估了海南莲雾种植低温阴雨灾害综合风险。结果表明,海南莲雾低温阴雨灾害风险区划呈现明显的纬度带状分布格局,由北向南风险值逐渐降低,其中高风险区集中于海南岛北部,中风险区位于西北部、中部和东北部的带状区域,低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南部和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3.
李景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1989-1991
基于渭河下游洪泛区洪灾损失评估和抗洪减灾规划制定的需要,选取人口密度、GDP密度和单位面积年粮食产量作为经济易损性的评价指标,通过影响度赋值和权重叠加,经堤防减灾效益校正后,进行洪灾易损度评估与区划。结果表明,西安市市区南部由于经济相对发达、人口密度较大,且境内南山支流堤防较弱,因而属于洪灾易损度高风险区;西安市市区中部和北部地区、咸阳市市区北部以及临潼区中部地区,由于区域经济发达,且临近的渭河干流部分堤防设防标准较低,因而属于较高风险区;咸阳市市区中部和南部、高陵县、临潼县北部和南部、渭南市市区以及华县西部均属于中等风险区;大荔县东部、华县东部和潼关县由于经济相对欠发达、人口密度相对较低,虽然堤防减洪效益一般,但仍属于低风险区。最后,提出在目前水沙条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之前,加强堤防建设、提高堤防减洪效益是降低洪灾社会经济易损度、减少灾害损失的较为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根据雅安北部两区四县的平均气温、降雨量、日照时数、最高最低温度等基本气象资料和活动积温、干燥度等农业气象指标,分析了传统种植的粮食、油料等大田农作物生产现状,对比茶叶、红心猕猴桃、雅安中药材生长对农业气象的要求,认为雅安北部农区具有适宜于发展以上经济作物的农业气候资源优势,有必要进一步压缩减少传统粮油作物,增加扩大经济作物种植以增加农民收入,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黑龙江省水稻产量风险的空间分布规律,并进行风险区划。[方法]对黑龙江省历年水稻单产相对气象产量序列进行正态分布判别和偏态分布正态化处理,选取水稻平均减产率、减产率变异系数和减产率大于10%的风险概率作为评价指标,分析黑龙江省水稻产量风险的空间分布规律,并采用K-means平均聚类算法进行黑龙江省水稻产量的灾害风险区划。[结果]按照水稻产量的灾害风险区划,将黑龙江省划分为低、中、高3类风险区。黑龙江省水稻单产减产风险区呈整体连片、局部分散的特点。高风险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和西南部地区,北部及东部地区为中风险区,而黑龙江省中部和南部地区风险最低,属于低风险区。[结论]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加强水稻生产管理和完善灌溉设施是规避黑龙江水稻产量风险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温室大棚主要是利用设施控制光照、温度、湿度等与作物生长息息相关的条件,在原本无法满足目标作物生长的地区实现作物生长本土市场供给,或者生产反季节瓜果蔬菜,从而获得较高经济效益。近年来,温室大棚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由于温室大棚具有不可移动性,造成大棚作物重茬现象严重,土传病害高发,尤其是线虫为害的大棚,常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17.
收集整理了宁夏16个气象站1961—2015年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根据酿酒葡萄晚霜冻气候指标,采用所建立的晚霜冻气候风险评价指标因子和综合评价模型,对宁夏酿酒葡萄种植区的晚霜冻气候风险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综合评价了各地的晚霜冻气候风险,并制作了区划图。结果表明,宁夏可分为高风险区、次高风险区、中等风险区、次低风险区和低风险区5个酿酒葡萄晚霜冻气候风险区域。晚霜冻综合气候风险较高(高风险和次高风险)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沙坡头西南、海原南部、同心南部、盐池东部和陶乐等地,这一地区霜冻发生频率高,年均霜冻日数多,种植酿酒葡萄经常会遭遇严重的霜冻灾害;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引黄灌区中南部大部地区及中部干旱带的同心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江西复杂地形下烟叶种植气象灾害风险,防范或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基于江西省中南部40个烟叶种植县1959~2018年历史气象数据、2008~2012年烟叶产量数据、农民纯收入以及种植面积等数据资料,从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3个方面,构建江西烟区气象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基于GIS技术,采用加权综合法、层次分析法和自然断点分级法,开展烟区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区划。结果表明:江西烟叶种植区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整体处于中高等级,其中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抚州市北部的东乡、临川、崇仁以及吉安市北部的新干、峡江、吉水等县区,上述地区需加强灾害防御;较高风险区主要位于赣州西部的崇义、遂川以及南部的龙南、定南、寻乌等县区,上述地区可适当增加烟叶种植面积。同时,设计了江西烟叶种植保险天气指数,得出了各类气象灾害不同程度受灾等级的保险气象指数阈值和保险系数,以期为江西烟叶种植决策和气象保险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江西复杂地形下烟叶种植气象灾害风险,防范或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基于江西省中南部40个烟叶种植县1959~2018年历史气象数据、2008~2012年烟叶产量数据、农民纯收入以及种植面积等数据资料,从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3个方面,构建江西烟区气象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基于GIS技术,采用加权综合法、层次分析法和自然断点分级法,开展烟区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区划。结果表明:江西烟叶种植区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整体处于中高等级,其中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抚州市北部的东乡、临川、崇仁以及吉安市北部的新干、峡江、吉水等县区,上述地区需加强灾害防御;较高风险区主要位于赣州西部的崇义、遂川以及南部的龙南、定南、寻乌等县区,上述地区可适当增加烟叶种植面积。同时,设计了江西烟叶种植保险天气指数,得出了各类气象灾害不同程度受灾等级的保险气象指数阈值和保险系数,以期为江西烟叶种植决策和气象保险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  相似文献   

20.
<正>由于黑龙江省气候冷凉,作物生长季短,为了延长春秋两季蔬菜供应,满足人民菜篮子需要,大棚、温室蔬菜生产已经遍布城乡,得到了普及和发展。由于大棚内连年种植蔬菜,蔬菜作物不断从土壤中吸取养分,会使棚内土壤营养元素不足,致发生蔬菜营养素缺乏症,进而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导致大棚种植的经济效益降低。现将棚室蔬菜栽培中常见营养素缺乏的症状介绍给大家,并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1氮素氮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养分,它是每个活细胞的组成部分。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