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2003年至今.连续数年夏季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要暴发一次大规模猪病流行.而且流行势头愈演愈烈。疫病的肆虐给养猪业的打击之大前所未有。2006年夏,农业部专家组对这一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地区猪病流行主要是由高致病力猪蓝耳病所致.同时也有猪瘟、圆环病毒等疫病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无为县1999年蟹病发生较为严重,尤其是池塘养蟹,全县半数以上塘口都有不同程度的病害发生。从蟹病流行特点来看,一是河蟹发病较集中,梅雨季节连续几个阴雨天后,很多塘口就发生蟹病,县技术推广站在这段时间平均每天要接待二十余养殖户蟹病咨询,最多一天接待三十余户户是蟹病持续时间长,截至10月份仍有零星养殖户来县站咨询;三是蟹病复发现象较频繁,尤其在养蟹较集中地区如姚沟、高沟、泉塘,交叉感染和复发感染现象严重。从蟹病流行趋势看,一些新病如抖抖病等呈蔓延之势,以前仅在泥汉少数地方有发现,今年在泥汉、高沟、姚沟等地…  相似文献   

3.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在养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病害,近年来许多地区连续发生鱼虾病害大流行。我国对虾养殖的虾病日益严重,流行的季节越来越早,蔓延速度快,布分面广,而且虾病种类逐年增加,并有新的病症出现,使虾农谈病色变,给变殖业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4.
鱼类暴发性流行病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的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此病在各地有不同的名称,如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暴发性出血病等。进入高温季节后,此病的发生率更高,危害更大,广大水产养殖者须密切关注与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5.
侯和菊 《内陆水产》2005,30(7):15-16
淡水鱼类暴发性流行病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的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此病在各地有不同的名称,如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暴发性出血病等。进入高温季节后,此病的发生率更高。危害更大,广大水产养殖者须密切关注与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6.
白头白嘴病是危害夏花鱼种的严重病害之一。它发病快,来势猛,一日之间可使成千上万的夏花草鱼死亡。5月下旬到7月上旬是流行季节,6月是发病高峰。草、青,鲢、鳙、鲤等鱼苗和早期夏花鱼种都有发生,尤其对草鱼危害最大,长江和西江流域等养鱼地区都有流行。  相似文献   

7.
一、种的校订多年来我国两广地区流行的一种草鱼鱼种(<100毫米)病,因鱼体肠道内寄生大量虫体,浮游水面不摄食,口张开,表现不安状,鱼体瘦弱,继而死亡,群众称之为“干口病”。以往都把该病看成是两广的地方性鱼病,国内叶亮盛氏(1955)和廖翔华、施鎏章氏(1956)对此做了详细的研究,病原体定名为九江头槽绦虫(Bothriocephalus gowkongensis Yeh,1955),由此所致的病就称为九江头槽绦虫病。此病除在两广地区流行外,现在已知福建、湖北等地也有流行,东北黑龙江河流也有病原体分布,湖南虽未见流行的报道,估计也有它的踪迹,防范朱然,杜绝病原体  相似文献   

8.
中草药防治草鱼“三病”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鱼作为鲤科鱼类中的一种草食性鱼类,其生长迅速,饲料来源广,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养殖品种。草鱼“三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的流行是制约其健康养殖的关键因素。探讨以中草药为主防治草鱼“三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草鱼“三病”流行于5~9月份高水温期,常常是两病或三病齐发,主要危害0.05~0.5千克左右的鱼种。水质恶化,寄生虫侵袭,鱼类营养不良是其发病的主要诱因。其综合感染症状主要表现为:头部乌黑,鳍基充血发红,尾鳍“镶边”,体侧鳞片疏松、脱落,肛门红肿,轻压有淡黄色粘液流出。鳃贫血肿胀,粘…  相似文献   

9.
防治锚头鳋病的八种实用方法锚头鳋病是危害鱼类十分严重的一种甲壳动物病,感染率高、感染强度大,流行季节长。全国各地都有流行。我们在对河南省新乡市周围几个渔场调查中发现各个渔场都有锚头鳋病的流行,从春季到秋末都可发生,尤其在夏季为发病高峰。发病严重的渔场...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随着池塘养殖环境的恶化和外调鱼苗的增多,一些鱼体内寄生虫病在宁夏地区发病,并有逐年扩大的趋势,对水产养殖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现对近几年在宁夏地区发病比较严重的两种体内寄生虫的防治方法总结如下:一、绦虫病1.流行情况每年从"五一"前后开始出现,流行于6-9月份,一个养殖区域只要有一户发病则该区域都会发病,呈现出区域流行性。2.主要症状病鱼表现为吃食不安,有时会有集群沿边狂游的现象,类似跑马病,有零星死鱼。死鱼眼球突出,腹  相似文献   

11.
吴春年 《内陆水产》2000,(10):39-39
主要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鱼病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目前此病的名称较多,有叫溶血性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也有叫出血病、细菌性败血病等。其病原体有: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和弧菌。 1症状 疾病早期及急性感染时,病鱼的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睛、鳍基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鳃丝苍白,此时肠内尚有少量食物。严重时鱼体表严重充血以至出血 (内出血 ),眼眶周围也充血,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淡…  相似文献   

12.
明晶 《科学养鱼》2006,(8):76-76
一、颤抖病河蟹颤抖病又称环爪病、抖抖病,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河蟹的步足颤抖、环爪的疾病。1.流行:自1994年在江苏省个别养蟹池塘中发生颤抖病以来,接着在上海、浙江、安徽、江苏以至全国养殖河蟹的地区均有发生,且未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的地区还在日趋严重。无论是池塘、稻田,  相似文献   

13.
金晟 《科学养鱼》2001,(5):46-47
到了炎热的夏季,气温和水温都维持在一个高水平上,鱼塘内各种微生物、寄生虫大量繁殖,而此期间,池塘水质也极易恶化,造成鱼体抵抗力下降,从而被病原体感染。因此,夏季是鱼病发生的又一次高峰。所以,夏季的防病治病工作是极为重要的。这个时期常发的细菌病有肠炎病、白头白嘴病、烂鳃病、赤皮病等。  一、肠炎病是由点状产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是我国养殖鱼类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全国各养殖地区均有发生,流行季节为 4~ 9月,草鱼、青鱼最易得此病。高密度养殖的鲤鱼、鲫鱼也常患此病。  患肠炎病的病鱼腹部膨大显红斑,肛门外…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12,(12):5
<正>一是病毒血清型易变的和病毒毒力变异较大的一些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如:禽流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马立克氏病等可能在某些地区的发生和流行有增强趋势,其导致的免疫失败的现象仍屡见不鲜;二是禽传染性脑脊髓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发生有增多的趋势;三是免疫抑制性疾病是当前养鸡生产中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特别是鸡传染性贫血病在某些地区有发生、流行蔓延的趋势;四是由禽白血病病  相似文献   

15.
肠炎病是危害草鱼最严重的鱼病,它流行季节长、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给草鱼养殖造成很大损失。为了弄清肠炎病的流行和危害情况,探讨防治措施,1996年起我们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协作进行立项研究,现报告如下:一、流行情况及症状草鱼肠炎病的流行季节一般在5~7月,主要危害二龄草鱼种,这种病在我区所有养殖草鱼地区均有发生,该病往往与烂鳃病、赤皮病同时在鱼体上发现,一般死亡率在70%~80%。患肠炎病的病鱼,一般体色黑暗,尤其头部及背部更为明显,有的鱼肛门肿胀外突,呈紫红色,部分病鱼腹鳍、尾鳍基部及鳃红肿。剖开鱼腹腔,可见腹腔积…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养鳖热潮席卷全国。但由于饲养管理不善,水质控制不好,防病措施不力等原因,鳖病时有发生,个别地区流行严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现将作者近年来防治研究赤斑病的结果介绍如下:赤斑病又称红斑病,红底板病,腹甲红肿病。1.病状:病鳖腹部有出血性红色斑点或斑块,严重时斑点连接成片,故称红底板病.口鼻呈红色,解剖检查,舌呈血红色,喉部红肿,肝脏呈黑紫色,肠道亦发生充血呈红色.病鳖闭口不援食,肠内无食物,对外界反应迟钝,极易在岸边捕捉到。2.病原体:为点状气单胞菌点状亚种。3.危社与流行:在长江流…  相似文献   

17.
迄今鳗鱼的红斑病(病原体为:Beudoraonas anguilliseptica菌)局限在日本地区流行。本文在涉及主题之前,首先介绍了对这种病研究的简史。  相似文献   

18.
《科学养鱼》2001,(8):48-48
当前,水生生物已进入旺盛的生长期,各种水体致病菌大量繁殖,河蟹病害发生越来越多,特别是河蟹颤抖病在各养殖区域已开始大规模暴发,有的地区发病率高达90%以上,死亡率在70%以上,损失惨重,综合防治河蟹颤抖病已成为蟹农的当务之急。为此,我们针对河蟹颤抖病发生的病因,采取一些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一、发病情况该病在水质较肥、污染比较严重的池塘,特别是在水质突然变化(如暴雨、水温突然升高或降低等)情况下最易发生,主要危害成蟹。该病流行时间长,从3月至11月均有发生,尤其是夏秋两季最为流行,其中…  相似文献   

19.
(一)流行趋势 1.传统养殖鱼类病害 由于1998年冬和1999年春的气候异常,受去年洪水灾害的影响及病原耐药性较普遍等因素影响,1999年常规养殖鱼类病害特别是草鱼出血病、细菌性暴发病、鲤、(鲫)鱼粘孢子虫病的危害总趋势将会加重,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尤应提高警惕。 2.名优养殖鱼类病害 鳗鲡狂游病、爱德华氏病和锚头鳋病仍将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西等地流行;鳜鱼病仍以广东为主要流行地区,病情仍难以缓解,养鳜场应特别警惕尾孢子虫病的流行;黄鳝的几种疾病仍将偏重,而且新的鳝病有可能发生;斑点叉尾鮰疾病仍将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0.
淡水鱼类高温期暴发性流行病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的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此病在各地有不同的名称,如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暴发性出血病等。进入高温季节后,此病的发生率更高,危害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