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发菌期,出菇期、转潮期、菌盖与菌柄的重量比及生物转化率5个指标,对玉米芯栽培的23个平菇菌株进行了模糊类分析,结果将其归为12类,其中,第1类的莱平1号和第2类的莱平4号、PL-802三个菌株,发菌快、出菇早、转潮快、产量高、子实体性状优,是适宜玉米芯栽培的优良平菇菌株。  相似文献   

2.
试验比较了22个平菇菌株菌丝生长耐温性,12个菌株夏季栽培出菇性状。结果表明,夏优1号、高平1号、高平2号、早秋615、江都71、特抗650、夏王40、基因2005等菌株出菇早、菌袋污染率低、产量较高,适合山东夏季栽培,可作为当地夏季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出不同种源关系的优良反季节秀珍菇栽培菌株,为广西反季节秀珍菇优良栽培种源的选择及今后优良菌株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8个菌株的栽培品比试验,观测菌丝后期生长、出菇、黄斑病发病、子实体性状等特性,对8个菌株进行农艺性状评价;对8个菌株的DNA进行ISSR-PCR产物扩增电泳检测,以ISSR聚类分析图谱判定菌株的亲缘关系。[结果]菌丝生长后期不吐黄水、黄斑病发病率低、出菇整齐、产量高的菌株是台秀57(农)、广温秀珍和台秀(天达)菌株;子实体灰黑色且性状较好的菌株是台秀57(农)和秀珍P-6菌株;8个菌株遗传相似性水平为0.59~0.77,在0.59水平上8个菌株分为2个群,在0.68水平上分为4个群。[结论]综合分子遗传及栽培性状而言:台秀57(农)菌株各项栽培性状均表现较好,可以进行栽培推广;秀珍P-6、广温秀珍和台秀(天达)菌株可做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4.
传统反季节栽培秀珍菇培养基以木屑为主料,采收6~7潮,周期长,用工量大,栽培成本高。工厂化秀珍菇栽培量大,生产周期短,要求产量集中。为探索工厂化秀珍菇单潮爆发性出菇关键技术,本研究比较了秀珍菇不同菌株、培养基配方、发菌期等因素,发现适宜工厂化单潮爆出菇的优良菌株为金秀,最佳配方为棉籽壳15%、玉米芯15%、木屑26.5%、甘蔗渣20%、麸皮20%、豆粕2.5%、石灰1%,适宜开袋出菇的发菌期为70 d。  相似文献   

5.
一、菌株选择及菌种制备1.供试菌株:三峡7号、草丰1号.两个菌株在稻草中均具有发菌迅速、抗杂能力强、出菇适温广(4℃~32℃)、产量高、菇形好等特点;2.原种培养基配方:棉子壳84%、麦麸10%、玉米面5%、碳酸钙1%,pH值为7,装于500毫升盐水瓶内;3.栽培种培养基配方: 小麦粒50%、棉子壳48%、碳酸钙2%,装入17厘米×33厘米×0.05厘米聚丙烯塑料袋中,套颈圈,塞棉塞.均按常规高压灭菌,接种培养.  相似文献   

6.
<正>国平2号是从国平1号平菇的一变异菌株中经组织分离选育出的一个黑色优良新菌株。其生物性状稳定,抗杂力强,发菌快,转潮快,出菇早,菇形美观,口感风味好,耐高温,韧性好,耐运输,菌盖色黑亮丽,产量高,市场俏销,是春、秋季栽培平菇的一个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7.
当前,栽培食用菌的主要原料棉子壳价格一涨再涨,菇农种菇成本剧增,而菇价平平,种菇利润极低。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去年利用廉价的早稻谷为主料栽培平菇,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且种菇后的菌糠可以用来作牲畜的饲料。该技术既解决了早稻谷卖难的问题,又降低了种菇成本,真是一举两得。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供水稻产区的农民朋友参考。  一、菌种选择选用分解能力强、抗逆性好、发菌迅速的优良菇种,如“江都109”、“高产五号”、“江都5526”等。  二、培养基配方早稻谷75%、米糠10%、木屑10%、石灰2%、石膏1%、磷肥1%、食盐…  相似文献   

8.
不同配方蔗渣培养基对平菇纤维素酶活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蔗渣为主要原料配置不同配方培养基,栽培平菇广温7号和凤尾菇4号,观测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活性及首潮菇产量。结果表明,不同配方栽培广温7号和凤尾菇4号的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的活性呈现差异,而与产量的相关性不密切。不同菌种对不同配方的适应能力不同,广温7号在调pH蔗渣处理的产量最高,而凤尾菇4号在发酵蔗渣处理的产量最高,与CK的产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
以姬菇258和金凤2-1为亲本单孢杂交获得4株杂交姬菇新菌株(姬菇44号、姬菇6号、姬菇115号和姬菇7号)与亲本姬菇258和生产上主栽姬菇西德33进行发菌培养、栽培出菇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姬菇6号生育期短,早于其他菌株出菇;姬菇7号商品性状表现最佳。两者都与西德33的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姬菇6号和姬菇7号同时具有经济价值和生产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对5个毛柄金钱菌菌株、6个培养基配方、4种出菇方式和3种不同菌种作生产菌种进行了毛柄金钱菌栽培试验研究,并从经济效益方面对其进行了估算分析.结果表明,金杂19菌株优质、高产、商品性好、经济效益高,可作为今后北方地区栽培的当家菌株进行推广种植;以培养基为棉籽壳45%,玉米芯40%,麸皮8%,玉米面6%,石膏1%的配方,生物转化率、产量、纯收益最高;选用玉米粒原种作为生产菌种接种栽培毛柄金钱菌增产明显;出菇方式以菌袋站立覆土栽培为最佳,较菌袋站立不覆土(常规栽培ck)增产鲜菇20%.  相似文献   

11.
浓度、温度对山楂汁流变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测定了25℃以下,不同浓度山楂汁的流变曲线。结果表明:山楂汁为牛顿流体。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浓度或温度对山楂汁粘度影响的数学模型和浓度、温度对山楂汁粘度综合影响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高耐硒平菇品种,初步优化高耐硒平菇菌丝液体富硒条件,为研发出高效安全的富硒功能食用菌产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不同比例Na2SeO3添加到培养基中,通过比较固体培养基上13株中高温平菇菌落直径大小、菌丝长势强弱并结合液体深层发酵试验,筛选出高耐硒平菇品种;通过单因子试验初步优化高耐硒平菇品种的Na2SeO3浓度、初始pH、接种量、装液量条件.[结果]供试的13株平菇菌株中以江都302对Na2SeO3的耐受系数最小,仅为0.40.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江都302菌株在160 r/min摇床转速、28℃培养7d条件下最适的Na2SeO3添加量为5~15 mg/L、初始pH为5.0~7.0,接种量5%~15%、装液量80~120 mL.[结论]不同平菇菌株对Na2SeO3的耐受力差异明显,以江都302号菌株的耐硒能力最强.培养基Na2SeO3浓度、初始pH、接种量、装液量对平菇菌丝生物富硒能力影响较大,在试验组合中,江都302菌株在Na2SeO3浓度10 mg/L、初始pH 6.0、接种量10%、装液量100 mL/250 mL时菌体含硒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陈永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1972-1974,1986
[目的]探索总结肥西县乃至江淮地区中籼稻高产栽培模式。[方法]依据省级水稻苗情监测项目,从生产实际出发,利用差异显著性和相关性分析方法,积极调查研究秧苗素质、秧田施肥、大田移栽质量和水稻生育关键时期的茎叶变化、大田施肥等对中籼稻产量的影响。[结果]适当早播、减少播量、增加秧龄和控制苗高等均有利于中籼稻产量的提高;增加秧田施肥总量,重施基肥,适量施用断奶肥和送嫁肥能显著增产,施肥量不足和施肥方法不正确是引起中、低产田形成的原因;增加基本苗是获得高产的有效手段,穴苗数偏少和基本苗不足是导致中、低产田形成的根本原因;适当增加有效分蘖临界期叶龄对增加产量有利;保持抽穗期合理的有效茎蘖数、增加抽穗期的叶龄有利于增产;增加大田施肥总量及N肥、P2O5肥、K2O肥、基肥、分蘖肥和穗肥施用量等能显著增产,前期肥力不足,后期脱肥快,很难促蘖成穗,是中、低产田产量偏低的原因;有效穗数是决定产量的主要因素。[结论]培育高素质秧苗、保持合理的大田基本苗数、配套科学合理的肥水管理,是争取较高的有穗数、夺取高产的必须措施。  相似文献   

14.
采用L16(44×23)正交设计方法,对秋季大棚豇豆栽培中5个主要栽培因子,即播种时间、播种密度(株距)、每穴点籽数、追肥方式、底肥种类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农家肥作为底肥,播种时间控制在8月1日左右,株距20~25cm,每穴点籽2~3粒,追施硝酸钾与尿素混合肥的栽培因子组合为适合秋季大棚豇豆的最佳组合。在上述6种栽培因子中,播种时间对产量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
番茄产量形成与大棚内气象要素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廉华  马光恕 《吉林农业科学》2005,30(1):52-56,F003
本试验以中杂9号番茄为试材,对其生长期间的气象要素和蔬菜产量进行动态观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气象因素与产量之间的动态关系,为设施栽培的环境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运用逐步回归的分析方法,得到番茄在整个生长时期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6.
玉米新品种陕单8813是陕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L102为母本,外引系瓦138为父本杂交育成。2003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产量高,抗病性强,籽粒品质好,适应性广的特点;春播生育期120~130d,夏播100~105d,适合陕西省及其同类地区春播或早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了解植物细胞膜稳态剂对棉花不同时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采用对比试验设计,设喷施细胞膜稳态剂“天达2116”和清水( CK )2个处理,分别于苗期、现蕾期和裂铃初期进行叶片喷施,研究“天达2116”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天达2116”对棉花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株高和塑造株型,明显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效率,增加果枝数、结铃数和单铃重,防止早衰,但对棉花增产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对7份来自不同地区的早熟大白菜品种进行露地种植,小区比较试验表明,新早56每666.7m2净菜产量最高,达4 934.56 kg,其次为华良夏秋,为3 829.07 kg,两品种抗病性强,生育期分别为62天和68天,适合当地秋早熟栽培;巨龙早秋和潍白6号虽单株产量最高,但黑腐病发生严重,影响产量;津绿55作为直筒类型,可加以密植,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9.
以番茄品种中杂9号(晚熟品种)和中杂109(早熟品种)为试材,研究了珍珠岩+蛭石和草炭+蛭石(体积比均为2∶1)2种基质及其结合浇灌营养液对番茄穴盘幼苗生长发育、根际EC值和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基质草炭+蛭石相比,珍珠岩+蛭石营养条件较差,不利于番茄穴盘幼苗的生长。而珍珠岩+蛭石+营养液(ZZS)条件下培育的中杂109番茄穴盘幼苗壮苗指数(0.044 4)、G值(0.026 6)、花蕾长度(0.94cm)、叶片叶绿素含量(1.303mg/g),分别高出草炭+蛭石+营养液(CZS)培育的穴盘幼苗33.7%、35.0%、9.3%、2.0%,根际EC值(0.45mS/cm)和pH值(7.10)亦适合番茄幼苗生长。ZZS比CZS更有利于增加中杂9号和中杂109番茄幼苗的株高和茎粗。因此,以珍珠岩+蛭石(2∶1)基质配比结合浇灌营养液更有利于培育番茄穴盘壮苗。  相似文献   

20.
在大田生产条件下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天达2116对冬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喷施浓度下,天达2116可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改善冬小麦的籽粒品质及经济性状,促进灌浆期光合作用能力,利于光合产物的有效积累分配,但喷施浓度不当反而有负效应,从而最终影响产量潜力的发挥。故在对天达2116的实际应用推广中应注意其合理用量问题,本试验中,天达2116在拔期+孕穗期、灌浆期的喷施浓度为0.1%时获得最高的产量效益,为最适喷施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