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8 毫秒
1.
本研究对分离自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Moschler)越冬幼虫僵虫上分离的43株球孢白僵菌菌株进行生物测定,筛选到致病力较强的4株菌株,并对这4株菌株的菌落形态、菌株生长速度、产孢量和萌发率等生物学性状进行了测定。同时以二点委夜蛾2龄幼虫为供试虫源,测定了这4株白僵菌菌株对二点委夜蛾的致病力,从中筛选出具有生长速度快、萌发率高、产孢量大等培养性状优及毒力较强的球孢白僵菌Ed-41菌株。该菌株在浓度为1×107孢子.mL-1悬浮液喷雾接种处理后,在26℃条件下,第8 d供试幼虫的死亡率达85%,显示出对靶标害虫的具有较好的毒力,在二点委夜蛾害虫生物防治中将有潜在的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白僵菌菌株的紫外线诱变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自然罹病的桃小食心虫和蛴螬僵尸上分离到产孢量较高的球孢白僵菌菌株46-1和卵孢白僵菌菌株4号,经紫外线照射处理,获得2个球孢白僵菌菌株23号和53号、1个卵孢白僵菌菌株45号,它们的产孢量和毒力稳定高于亲本,而且生产性状和田间防治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在林间人工放菌和挂笼防治光肩星天牛试验的基础上,分离受感染的光肩星天牛白僵菌菌株,对分离的菌株用电泳法进行酯酶同工酶酶谱分析,用聚类分析法对不同分离株进行分类.并进一步分析白僵菌在林间的扩散和交叉感染作用。结果发现:在50m范围内,白僵菌可以有效地感染目标害虫,显示出较强的林间扩散能力和病害流行潜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们曾对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的稻田昆虫寄主范围作过系统的考查,已从6目36种水稻害虫上分离到此菌。经多年的生物测定表明,各菌株间的毒力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即凡是从某一特定寄主上所分离的菌株,对原寄主昆虫均显示较高的寄生性,这在菌株筛选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以下就白僵菌4菌株的毒力比较试验作一简要报道。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防治吉林省水稻主要害虫即水稻二化螟和稻水象甲的高毒力广谱性白僵菌菌株,通过生物测定进行初筛,分别获得靶标害虫(水稻二化螟、稻水象甲)专化性高毒力白僵菌菌株各4株,然后对该8株菌株的产孢量、孢子萌发速率、菌落生长速率3项生物学指标进行测定,并交叉应用靶标害虫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菌株XJ8各项生物学指标均较好,对水稻二化螟及稻水象甲的LT50值分别为4.94和6.51 d,均高于CK菌株。菌株XJ8为吉林省水稻主要害虫(水稻二化螟、稻水象甲)高毒力广谱性白僵菌菌株。  相似文献   

6.
肖氏松茎象白僵菌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自然罹病的肖氏松茎象僵虫尸体上分离,筛选出的GⅡ号白僵菌菌株,室内测定表现出了较好的培养性状和很高致病能力。在20℃保湿条件下,每头用5ml(1亿个孢子/ml)孢子液体表接种,20d白僵菌率80%,25d达100%。其菌丝生长速率、单位面积产孢量、活孢率、白僵率等性状指标分别比马尾松毛虫优良白僵菌菌株高11.26%、15.31%、12.40%、40.0%。具有一定的专化性和较大的开发应用潜力。本文并对该菌株的菌粉生产工艺和林间防治、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稻蛀茎夜蛾Sesamia inferens是南方稻区的重要害虫,为了寻找针对该虫的生物防治措施,本研究从水稻田越冬稻蛀茎夜蛾的僵虫中分离获得了10株培养性状较好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在室内研究了这10株菌株对稻蛀茎夜蛾的致病力,筛选出了高致病力菌株SI027。试验结果表明,菌株SI027处理稻蛀茎夜蛾3龄幼虫后10 d的LC50为5.28×105孢子/m L。在1×106、1×107和1×108孢子/m L浓度的菌液处理下,稻蛀茎夜蛾3龄幼虫的LT50分别为7.26 d、4.65 d和3.38 d。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高毒力的生防白僵菌菌株,本研究对分离获得的4株白僵菌F1、F5、F6、F8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并在室内检测对甜菜夜蛾的致病力,最后通过大田试验验证了高毒力菌株对花生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上述4株白僵菌的菌落形态、生长速率、产孢量等生物学性状及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生长最快以及产孢量最高的是菌株F1,菌落呈粉状。菌株F6的分生孢子较其他菌株的分生孢子大。致病力检测结果表明,菌株F1对甜菜夜蛾的致病力最强,LC50和LT50分别是2.9383×106 cfu/mL和5.79 d;其次是菌株F8,菌株F5和F6的毒力相对较弱。大田防效试验表明,菌株F1对花生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可达75%以上,并在花生叶片具有较强的定殖能力。  相似文献   

9.
一株侵染柑橘木虱的球孢白僵菌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柑橘木虱虫体分离得到一株具有强致病性的虫生真菌GZMS-28,本文测定了该菌株对柑橘木虱的致病性,并分析了其rDNA ITS基因序列。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柑橘木虱具有较强的致病性,浓度为1.0×108个/mL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处理柑橘木虱成虫7d后,其校正死亡率达到95.7%。菌株GZMS-28的培养特征与白僵菌属球孢白僵菌较为一致,其rDNA ITS序列与GenBank中白僵菌属多个球孢白僵菌菌株的对应序列相似性达到99%以上,因此将菌株GZMS-28鉴定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相似文献   

10.
球孢白僵菌在农林害虫生物防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发酵周期和产孢量是其发酵工艺中的主要评价指标。本试验研究了生长调节剂对球孢白僵菌JG-17菌株产孢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通过外源法在菌落表层施用微量乙烯利,可以明显提高菌株JG-17的产孢量,以对8日菌龄表层施用100 ng/cm2乙烯利处理最佳,产孢量为未处理对照的6.28倍。经乙烯利处理后形成的分生孢子,其耐热性、抗紫外线能力和对靶标害虫的杀虫活性与未处理对照没有显著性差异。在白僵菌培养过程中科学施用乙烯利,可有效提高白僵菌的产孢效率,研究为真菌生物农药工业化生产的效率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十三株球孢白僵菌酯酶同工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3株球孢白僵菌的酯酶同工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从不同寄主分离的白僵菌具有不同的酯酶图形,同一寄主分离的菌株,其酯酶同工酶也表现一定的异形性。球孢白僵菌对寄主的毒力有较大的专一性,并与酯酶同工酶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用酯酶同工酶技术检测球孢白僵菌株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40个不同来源的球孢白僵菌分离株的酯酶同工酶图谱进行了测定,根据图谱对林间放菌前和放菌后发生的白僵菌菌株类型进行分析,进而评价了冬前放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的效果。结果表明,酯酶同工酶图谱可以用来鉴别白僵菌菌株的株型。根据图谱将所试菌株归为10个类型。菌株类型与其采集地点、寄主具有相关性。采自同一试验区不同小生境的18个分离株属于同一酯酶型。冬前所放菌株在次年春季4月底前未能检出,导致春季马尾松毛虫种群白僵病的仍是当地菌源。  相似文献   

13.
球孢白僵菌既是一种广泛用于农林及卫生害虫生物防治的昆虫病原真菌,也是多种植物的内生真菌。为探索球孢白僵菌的应用新途径,以烟草为供试植物,研究外源接种球孢白僵菌5株不同菌株对定殖以及植株抗虫抗病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在烟草中的定殖率存在明显差异,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植株中定殖菌株的检出率下降。不同接种方法的定殖效果差异明显,其中叶面喷雾接种的定殖效果优于浸根接种。叶面接种的球孢白僵菌可正常萌发和生长,菌丝定殖于叶面组织内部。叶面接种球孢白僵菌对烟蚜产生明显的趋避性,而且提高了烟草对白粉病菌的抗性。  相似文献   

14.
白僵菌可侵染多种害虫,利用白僵菌防治害虫,无污染、无残留,不会对人畜造成毒害,杀虫谱广,对作物安全,可在害虫种群内传播扩散。本文综述了白僵菌对害虫的致病机理、剂型和施用方法、研究和应用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并对未来利用白僵菌防治害虫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球孢白僵菌经不同基质继代移殖后对松墨天牛毒力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筛选得到的分离自松墨天牛的球孢白僵菌高毒力菌株B5、Bxs、低毒力菌株B11和分离自松毛虫的球孢白僵菌低毒力菌株BZ为出发菌株,记为B0。通过连续接种松墨天牛幼虫分别获得H1、H2、H3、H4;连续在PPDA培养基上继代移殖,分别获得R1、R2、R3和R4,对各原始菌株与继代移殖菌株分别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高毒力菌株B5、Bxs与低毒力菌株B11、BZ在PPDA培养基上继代移殖,各菌株毒力均逐代下降,原始菌株、各继代移殖菌株彼此间的LT50差异显著。分离自松墨天牛的B5、Bxs、B11菌株通过松墨天牛幼虫继代移殖后毒力逐代提高,逐代之间的LT50差异显著;但来源于松毛虫的Bz菌株逐代之间的LT50差异不显著,这可能跟球孢白僵菌对寄主的专化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磁场对白僵菌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质菌株能获得最佳产品和防治效果。长期以来,研究菌种退化问题,从不同途径和处理方法提高产孢量。宋明芝(1976)用钴_(60)和化学药剂处理白僵菌株;张爱文(1991)紫外线诱变选育等,都获得优质菌株,但随转代递增退化严重。为此,本着简单易行经济有效的原则,应用磁场处理白僵菌株达到加快菌丝生长,提高产孢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前期选育得到了侵染蚜虫的球孢白僵菌高毒力菌株,但蚜虫发育繁殖快而白僵菌侵染致病慢的问题制约了该菌株的应用。为此,进行了白僵菌及吡虫啉、乐果、高效氯氰菊酯不同浓度单独处理,以及菌药混合处理对萝卜蚜的生物测定比较,结果表明,白僵菌浓度在0.08×106~50×10~6孢子/m L,可导致萝卜蚜47.0%~89.3%的死亡率。以2×10~6孢子/m L中等浓度白僵菌分别与1/10推荐浓度的吡虫啉、1/5推荐浓度的乐果和高效氯氰菊酯进行混用处理,可使萝卜蚜死亡率显著提高到97.3%~100%,LT50由76.8 h缩短到46.9~56.5 h。通过孢子萌发率检测表明球孢白僵菌与3种农药有较好的相容性。本试验证明白僵菌与3种农药具有良好协同增效作用,并确定了菌药混用的适宜浓度,为田间治蚜工作中制定减施化学农药、提高白僵菌防效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白僵菌是一种真菌类高效生物杀虫剂,可广泛应用于森林害虫、蔬菜害虫、旱地农作物害虫的防治等.白僵菌无毒无味,无环境污染,对害虫具有持续感染力,害虫一经感染可连续浸染传播.主要通过昆虫表皮接触感染,其次也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白僵菌分生孢子在寄主表皮或气孔、消化道上,遇适宜条件开始萌发,生出芽管.  相似文献   

19.
一株侵染草地贪夜蛾成虫的球孢白僵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是一种全球性重大玉米害虫,于2019年入侵我国云南。2020年8月,从云南省大理弥渡西庄村玉米田采集被虫生真菌感染的草地贪夜蛾雌成虫,经在室内分离培养,结合病原菌分生孢子与菌丝等形态及ITS序列相似性分析,确定感染草地贪夜蛾成虫的真菌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编号为SHL-2020。经生物测定,该菌对草地贪夜蛾雌、雄成虫均具有较强的侵染致病作用。用该菌1×10~8个/mL分生孢子菌悬液接种处理后第7天时,草地贪夜蛾雌、雄成虫累计死亡率分别为90.0%和86.7%。以上结果表明,从罹病草地贪夜蛾雌成虫上分离获得的球孢白僵菌SHL-2020菌株对草地贪夜蛾雌雄成虫具有良好的生防潜力,该研究为草地贪夜蛾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0.
优质菌株能获得最佳产品和防治效果。长期以来,研究菌种退化问题,从不同途径和处理方法提高产孢量。宋明芝(1976)用钴60和化学药剂处理白僵菌株;张爱文(1991)紫外线诱变选育等,都获得优质菌株[2],但随转代递增退化严重。为此,本着简单易行经济有效的原则,应用磁场处理白僵菌株达到加快菌丝生长,提高产孢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