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早熟棉花品种纤维品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不同棉花品种的纤维品质差异,对制定棉花育种目标具有重要意义。2008―2018年辽宁省共审定特早熟棉花品种18个,多为中、短绒,其中断裂比强度是影响棉花纤维品质的主要因素。多数品种因为断裂比强度指标下降,导致审定品种不得不归为低一级的品质类型,影响了棉花品种的利用价值。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高断裂比强度棉花资源的利用,以提升棉花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2.
K426于2021年8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较对照新海41号增产,纤维品质达到新疆棉花品种审定标准的优质长绒棉要求,高抗枯萎病和黄萎病。介绍了K426的选育过程、主要农艺性状、产量表现、纤维品质、抗病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等。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十二五”期间新疆审定的早熟陆地棉品种纤维品质变化,研究纤维品质的整体状况及发展趋势,为育种及相关决策做参考。以2011―2015年审定命名的早熟棉花品种(新陆早系列)为对象,按年度对6个主要纤维品质指标进行汇总分析。这5年育成棉花品种的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大多在29~30 mm,断裂比强度集中在29.5~31.0 cN·tex-1,缺少长度≥31 mm、断裂比强度>31 cN·tex-1的品种。马克隆值主要分布在B2和A级,长度整齐度指数、纺纱均匀性指数及断裂伸长率均较优。育成的品种均以普通陆地棉为主,类型相对单一,纤维品质大多在中等偏上;各年度间品种纤维品质水平相当,缺乏优质棉品种。棉花育种应加强行业间协作,引进种质资源,重视纤维品质的培优;制定科学的育种目标,配套相应的品种审定标准。  相似文献   

4.
回顾了1985―2019年河南省棉花品种的审定和利用工作,概述了审定品种的数量、类型、抗病虫性以及产量和纤维品质表现,总结了河南省棉花的主推品种及其主推年份和种植面积,以期为棉花品种的选育、审定和利用以及稳定棉花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冀丰1982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和河北冀丰棉花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培育的常规转基因抗虫棉花品种。该品种具有铃大、产量高、纤维品质优异、单株增产潜力大、适宜间作套种等特点。2014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冀审棉2014001号;2018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品种权号为CNA20141241.7。2016年在河北省邯郸市邱县新马头镇恒庄村1.33  相似文献   

6.
湘杂棉21号是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虫的棉花新品种.2009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2009年引入湖北江汉平原区域进行示范种植,该品种表现为杂交优势突出、结铃集中、桃大、衣分高、纤维品质优良、耐旱抗渍,特别是丰产性平均比当地推广品种增产10%以上,深受棉农欢迎.  相似文献   

7.
荆PC10是荆州农业科学院以自育早熟品系荆L012为母本,以荆6017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南繁加代、纤维品质检测、产量比较试验、抗病性鉴定、连续定向筛选培育而成的早熟抗虫棉品种,2021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早熟性较好、丰产稳产性好、吐絮集中等特点,纤维品质达到湖北省棉花品种审定标准II型品种要求,适于湖北植棉区油菜或小麦收获后直播种植。对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远杂棉花新品种冀资123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远杂棉花新品种冀资123的选育及应用①李妙河北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石家庄050051冀资123是河北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于1991年培育而成的高产、稳产、抗病、纤维品质等优良性状集一体的棉花新品种。1996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预审,适于...  相似文献   

9.
从四川省棉花品种更换历史出发,引用品种区域试验的部分资料,从皮棉产量、纤维品质、抗病性以及几者的相互结合等方面概述了四川棉花品种改良的成就,提出了四川棉花品种改良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0.
EZ9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转基因早熟抗虫常规棉品种,于2022年1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好,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审定品种Ⅱ型品种标准。简要介绍了EZ9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表现、纤维品质、抗病虫性和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早熟适机采棉花品种冀石29于2022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Ⅱ型品种标准;在2021年河北省棉花品种晚春播组生产试验中,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均居同组第1位。总结了冀石29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汴棉511是采用杂交和后代定向选择培育而成的棉花新品种,2009—2011年参加了河南省棉花中间试验,2014年通过河南省审定。本文主要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和纤维品质表现、抗病性及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2019―2020年辽宁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结果,综合分析了2年参试品种(系)的产量、纤维品质和抗病性等表现,为辽宁省棉花育种、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创棉518于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简要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农艺性状、产量表现、纤维品质及主要栽培技术措施。创棉518在西北内陆棉区春播生育期118 d,株型紧凑,株高73.05 cm,第一果枝节位5.1;抗枯萎病,耐黄萎病;2020年生产试验中,创棉518每666.7 m2平均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94.5 kg、186.2 kg、176.7 kg。纤维品质达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Ⅱ型品种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中长绒陆地棉新品种冀棉22①刘存敬翟学军王国印耿军义李之树河北省农科院棉花所050051冀棉22号是从早熟、优质棉花中棉所17中经系统选育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中长绒陆地棉,该品种1996年4月3日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它的培育成功填补了我国...  相似文献   

16.
MH410433于2021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河北省冀中南植棉区,其生育期122 d,植株塔形,叶片中等偏大,铃卵圆形,吐絮肥畅,纤维品质达到河北省审定Ⅲ型棉花品种标准,早熟不早衰,抗枯萎病,耐黄萎病。主要介绍了MH410433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表现、纤维品质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优质彩色杂交棉“苏彩杂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优质彩色杂交棉“苏彩杂1号”,颜色棕色,纤维品质达优质Ⅱ型。2009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苏审棉200902,是江苏省审定的第一个彩色棉品种。  相似文献   

18.
新6015于2021年8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较对照增产明显,按新疆棉花品种审定标准纤维品质达Ⅰ型品种标准,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介绍了新6015的选育过程、主要形态与农艺性状、产量表现、纤维品质、抗病性、适宜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等。  相似文献   

19.
棉花新品种新陆早51号的选育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陆早51号(原代号金垦71)是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早熟、优质、丰产、抗病、适宜机采的棉花新品种,2011年8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湖北植棉区棉花纤维品质地点间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2000年中后期虫害重、低温阴雨气候类型的9个品种、5个生态试验点;2001年中后期虫害轻、高温干旱气候类型的9个组合、10个生态试验点,系统分析了湖北植棉区棉花纤维主要性状指标的地点简稳定性。结果表明,马克隆值、仲长率是受环境影响最大的因素,品种间差异大,改良研究与推广应用时,应注意基因与环境互作效应;同时,杂交棉组合与常规棉品种的纤维品质的环境稳定性表现存在差异,杂交棉的纤维长度、强度、细度、成熟度、色泽等都不太稳定。建议湖北植棉区通过优质常规棉、优质抗虫棉实现纤维品质优质化;通过超高产杂交棉实现原棉产量递增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