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陕西农业科学》2010,(4):151-151
微灌地膜是在原生产聚乙烯薄膜本体上,按照微灌技术的要求,利用塑料成型原理,加工成一种薄膜覆盖的微量灌水系统,具有膜下微灌的型式。水流由毛管两侧微孔流出,遇地膜而呈线源方式湿润土壤,直接供水到作物棵间与根部,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水、气、热状况,它具有微灌和覆盖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微灌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从土壤湿润比、作物需水量,管网布局与水力计算等几大方面对微灌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微灌系统田间管网的水力计算原理和设计方法为基础,对微灌系统毛管分组调压设计方法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探讨。分析了在毛管分组调压设计中,因调压管长度偏差引起的毛管进口水头的变化及其对支管单元灌水均匀度的影响。通过计算机的数值模拟,对两例采用毛管分组调压方法设计的微灌工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毛管分组调压设计,调压管长度偏差所引起的毛管进口水头偏差,对微灌系统灌水均匀度的影响之大,在工程设计中绝不能忽略;最后,对毛管分组调压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微灌系统田间管网的水力计算原理和设计方法为基础,对微灌系统毛管分组调压设计方法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探讨。分析了在毛管分组调压设计中,因调压管长度偏差引起的毛管进口水头的变化及其对支管单元灌水均匀度的影响。通过计算机的数值模拟,对两例采用毛管分组调压方法设计的微灌工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毛管分组调压设计,调压管长度偏差所引起的毛管进口水头偏差,对微灌系统灌水均匀度的影响之大,在工程设计中色不能忽略;最后,对毛管分组调压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温室种植技术和微灌灌溉技术近些年发展较快,微灌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该文介绍了我国温室微灌技术的现实情况和微灌设备,说明了影响我国温室灌溉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展望未来温室微灌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微灌工程的设计步骤,应在进行微灌工程系统设计时认真分析、归纳和计算,进行细致的设计优化,选择经济、合理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7.
软管微灌技术优点多石嘴山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自1995年开始使用推广双翼软管微灌设备,几年来累积推广面积521亩。经实际应用验证,软管技术有如下特点:1.节电省水我市地下水位较高,冬季温室用水主要是用微型泵抽地下水灌溉,与软管微灌设备配套使用。经试验,软...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微灌技术的论述,介绍了微灌技术的概念、特点、优点;指出了微灌技术应用的客观现状和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搞好微灌技术试验示范推广的有效措施。对于从事农业、农机、水利、科研、生产部门的技术人员和农村干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双翼薄壁软管微灌技术(一)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100026)沈雪民张学军一、特点双翼薄壁软管微灌技术(原双上孔软管微灌)广泛应用于日光温室和大棚等保护地中,以及西瓜、草莓、蔬菜等露地栽培经济作物中。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1.抗堵塞性好采用薄壁多孔式软...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10月11~12日,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省内外同行专家对国家半干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施的"渤海粮仓建设工程武强县小麦、玉米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夏玉米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田进行了实收测产。本次测产地点为武强县张法台村辛科家庭农场,面积300亩,种植品种登海605,播种时间为2014年6月18日~20日,种植方式为机播。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田播种  相似文献   

11.
微灌技术及设备的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有效利用水资源出发,对国内外微灌技术及设备的发展历史、现状进行了简单评述,并在分析我国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就其技术及设备在应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讨论,同时分析了微灌技术、设备的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2.
大棚软管微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棚微灌系统具有节水、增产、降湿、省工、高效等许多优点。应用微灌技术较好解决了因传统的人工灌溉方式所引起的土壤板结、养分流失、病害严重等问题,有效保证了作物生长条件。宜昌市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从1996年开始引进软管微灌技术进行示范研究与应用,作为引进技术消化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13.
微灌施肥技术抓住水分和养分这两个基本要素,建立完善肥水灌溉体系,对作物生长带来基本保证,而且微灌施肥技术具有节水、省肥、省工、环保等优势,推广利用价值极高。文章先介绍微灌施肥技术要点,然后就香蕉采用微灌施肥技术环节进行分析探讨,重点强调微灌施肥中的肥料控制。  相似文献   

14.
微灌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业灌溉用水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介绍了在我国发展阶段不同类型的微灌技术情况及优缺点、微灌系统,浅析微灌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微灌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微灌用高含沙水处理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针对黄河高含沙水微灌的严重堵塞问题,综述了高含沙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动态,诸如沉沙地,过滤器,化学及生物处理法,非全流过滤法,对微灌研究与推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华电 《农家顾问》2001,(8):11-11
浙江省11个地级市建立了新型微灌技术示范点,并自行设计和开发了小单元微灌系统、温室微灌系统、半自动控制(调频恒压)微灌系统和高山自流式微蓄微灌系统.  相似文献   

17.
胡美华 《新农村》2004,(9):10-10
微灌包括滴灌和微喷,是一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主要应用于干旱缺水地区和土质贫瘠地区的农业生产以及高效经济作物的设施栽培。浙江省农业厅农作物管理局自1995年引进北京绿源灌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内镶式滴灌管和微喷等微灌产品以来,微灌技术在62个县(市、区)生产中得到了较大面积的示范应用,已成为浙江省重点示范推广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当代农业》2010,(20):30-31
一、微灌的种类 微灌是利用微灌设备组装成微灌系统,将有压水输送分配到田间,通过灌水器以微小的流量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局部灌水技术。用于温室大棚的微灌系统主要有滴灌和微喷灌两种。  相似文献   

19.
一、微灌的种类 微灌是利用微灌设备组装成微灌系统,将有压水输送分配到田间,通过灌水器以微小的流量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局部灌水技术。用于温室大棚的微灌系统主要有滴灌和微喷灌两种。  相似文献   

20.
项目承担单位:山东莱芜塑料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灌排技术开发公司、新疆农垦科学院 研制开发了小直径滴灌管(带)和微压灌水器及小管径薄壁微灌带等一系列具有价廉、抗堵的田间灌水设备,创制具有中国特点的适合日光温室灌溉的一整套经济型微灌技术和设备。基本形成小直径微灌管(带)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点的目光温室经济型微灌技术体系。在新疆,将地膜覆盖与滴灌技术集成、配套激光平地、高产栽培等技术,形成了适合干旱内陆河灌区的大田棉花、番茄滴灌配套技术体系,应用面积已达到33.3万多hm^2,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大田采用滴灌技术规模最大的国家。采用该技术较常规灌溉省水50%,省肥20%,增加综合经济效益40%以上,仅此一项就为当地农民每年增加收入超过4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