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翠冠梨新梢与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定期测量六年生翠冠梨新梢的长度和果实纵径、横径,观察新梢与果实生长发育的动态.结果表明,新梢自4月2日开始生长,到6月5日停止生长,生长发育期为64 d,生长期间出现两次生长高峰,分别在4月26日和5月6日.果实发育从4月2日坐果到7月20日果实成熟,生育期为109 d.果实纵横径生长呈S型曲线;发育过程中出现3次生长高峰,即4月16日、5月6日和6月5日.新梢生长与果实发育关系密切,4月26日前,新梢与果实生长竞争养分激烈;4月26日到5月6日期间,新梢与果实生长竞争减弱;6月5日新梢停止生长后,果实膨大迅速并达到生长高峰.  相似文献   

2.
极早熟杏果实与新梢的生长发育动态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08-7-34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利用‘子荷’与‘新世纪’杂交育成的极早熟杏新品系。为研究其果实与新梢的生长发育动态及其相关性,以田间大树高接后3 a生的Z08-7-34为研究对象,对其新梢和果实的生长发育动态进行了调查,并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Z08-7-34新梢自4月初开始生长,到5月18日停止生长形成春梢,生长期48 d,生长动态呈"S"型曲线,生长过程中有1次明显的生长高峰;3月24日盛花,到5月18日果实成熟停止生长,发育期55 d,果实的纵、横径、侧径生长均呈双"S"型曲线,发育过程中出现2次生长高峰。新梢生长与果实发育关系密切,前期新梢与果实生长养分竞争激烈,中期新梢与果实生长竞争减弱,后期新梢停止生长后果实迅速膨大并到达第2次生长高峰。  相似文献   

3.
金蜜梨新梢与果实生长动态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七年生的金蜜梨(Pyrus pyrifolia Nakai‘Jinmi’)为研究对象,对其新梢与果实生长动态及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金蜜梨新梢自3月21日开始生长,到5月20日停止生长,生长期61 d,生长期间出现两次生长高峰。金蜜梨果实4月初开始坐果,到7月下旬果实成熟停止生长,生育期110 d。果实纵、横径生长呈S形曲线,发育过程中出现3次生长高峰。新梢生长与果实发育关系密切,前期新梢与果实生长养分竞争激烈,中期新梢与果实生长竞争减弱,后期新梢停止生长后果实迅速膨大并到达生长高峰。  相似文献   

4.
以六年生的翠冠梨(Pyrus pyrifolia Nakai)为研究对象,观察了新梢生长与果实生长变化的动态。结果表明:新梢自4月初开始生长,6月初停止生长,发育期64 d,生长期间出现2次生长高峰。果实从4月初座果开始到7月中旬果实成熟,生育期109 d。果实纵横径生长呈S形生长曲线,发育过程中出现3次生长高峰。果实成熟时,横径为7.31 cm,纵径为6.63 cm,果形指数为0.92,果实近圆形,果表底色为绿色,有褐色锈斑,果心小,平均单果重230 g。新梢生长与果实发育关系密切,前期新梢与果实生长养分竞争激烈,中期新梢与果实生长竞争减弱,后期新梢停止生长后,果实膨大迅速并到达生长高峰。  相似文献   

5.
以6年生的金碧梨(Pyrus pyrifolia Nakai Jinbi)为研究对象,定期测量其新梢的长度和果实纵径、横径,研究其新梢与果实生长发育动态。结果表明,在武汉地区,金碧梨新梢自3月下旬开始生长,到6月中旬停止生长,新梢长度从3.24 cm增长到68.98 cm,生长期为84 d,生长期间出现2次生长高峰,分别是4月13日和5月18日;金碧梨果实从4月初开始坐果,到8月下旬果实成熟停止生长,生长期153 d。果实纵横径生长呈S形曲线,发育过程中出现2次生长高峰,分别在4月中下旬和6月初。新梢生长与果实生长发育关系密切,4月13日新梢与果实生长养分竞争激烈,随后逐渐减弱,5月25日后新梢逐渐停止生长,果实迅速膨大并在6月8日达生长高峰。  相似文献   

6.
艳红桃果实新梢的生长发育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9~10年生的艳红桃(Amygdalus persica L.)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新梢生长与果实生长变化的动态。结果表明,新梢生长从3月中下旬开始,在生长过程中出现4~6次生长高峰,其中结果梢生长到7月下旬,生长期达132 d,有4次生长高峰;营养梢生长到8月中旬,生长期达142 d,有6次生长高峰;果实从4月上旬开始生长,到8月上中旬出现停长期,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出现4~5次生长高峰,生长期长达122~132 d,果实纵、横径生长呈双S形生长曲线,果实成熟时,纵径7.41 cm,横径7.49 cm,果形指数0.99,果实近圆形,果表底色为绿色,果皮为紫红色,平均单果重216.9 g;新梢生长与果实发育关系密切,表现为前4周果实生长较快,随后6周新梢生长较快,之后5周结果梢逐步停止生长,营养梢生长较快,即整个生长期存在养分竞争。生产上建议在加强水肥管理的同时,选择在4月下旬作为最佳施肥时期,在果梢生长旺期加强根外追肥,以满足养分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68-3-2(Pyrus pyrifolia Nakai)梨生长发育规律,为建立其在湖北省梨产区的配套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9年生砂梨新品系68-3-2为研究对象,观察新梢生长与果实生长变化动态。[结果]新梢自3月下旬开始生长,6月上旬停止生长,生长期78 d,生长期间出现2次生长高峰,分别为4月22日和5月6日。果实从4月初坐果后开始生长到8月中旬果实成熟,生育期133 d。果实纵横径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2次生长高峰,分别为4月15日和6月17日。新梢停止生长前与果实生长存在养分竞争,后期为果实生长提供养分。果实成熟时,平均单果重250.0 g,果实圆形,纵径7.68 cm,横径8.44 cm,果形指数0.91。果皮薄,绿色,果面光洁,无果锈,有蜡质,果点浅小而稀。果肉白色,细嫩松脆,石细胞少,汁多味甜,品质佳。在湖北省武汉地区68-3-2梨生产中,建议萌芽前14 d施以氮肥为主的复合肥,4月下旬至5月上旬施尿素等速效肥,结合喷施叶面肥改善养分的竞争;6月份果实迅速膨大期施以氮肥为主的复合肥,7月份施以钾肥为主的复合肥,增加果实品质;秋季施复合肥及有机肥做底肥。[结论]该研究可为68-3-2在湖北省梨产区的高产优质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杂交梨85-10-10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燕  敬彪  王新建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4916-4916,5117
对杂交梨85-10-10的新梢、果实进行的生长动态调查表明:杂交梨85-10-10母株的新稍有2次生长高峰和1次生长缓慢期。其果实生长呈S型生长曲线,前期纵径生长较快,超过横径,具有形成大果的潜在基础。新梢生长和果实发育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七年生湘南梨(Xiang-nan Pyrus)为研究对象,观察新梢及果实的生长动态,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新梢3月中旬开始生长,7月下旬停止生长,生长期达119 d,生长过程中出现3~5次生长高峰,新梢生长3~4次,生长高峰4次,净生长量高峰3次;叶片生长3~5次,生长高峰3次,净生长量高峰5次;加粗生长4~5次,生长高峰5次,净生长量高峰4次.果实生长从4月上旬花谢幼果期开始,直至8月下旬停长,生长期达126~133 d,果实纵横径在生长过程中出现4~7次生长高峰期,生长高峰4次;净增长量高峰现4~7次,果实纵径7次,果实横径4次.果实生长曲线和新梢生长曲线是逐步升高的单曲线,有4次生长高峰,呈双“S”曲线;果实净生长量有4~7次生长高峰,其生长曲线是双“S”或多“S”曲线,而新梢生长的净生长量有3次生长高峰,呈“S”曲线.建议梨树栽培管理时要求头年加强水肥管理的同时,4月下旬为最佳施肥时期,同时在果梢生长旺期加强根外追肥来缓解养分的竞争.  相似文献   

10.
新川中岛桃新梢与果实的生长发育动态及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新川中岛桃果实适期采收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制定科学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提供参考,考察了新川中岛桃新梢和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新梢3月下旬开始生长,7月下旬停上伸长生长,增粗生长仍在继续,9月上旬停止生长,生长期长达184 d,新川中岛桃新梢生长量和新梢叶片增加量均出现4次生长高峰,且后两次生长高峰出现时间一致,二者呈正相关;果实纵径、横径和侧径出现3次生长高峰,除第2次生长高峰外,新川中岛桃果实纵径、横径、侧径和新梢生长高峰交替出现。应加强水肥管理,以果实膨大期前施肥为宜,并根据养分需求及时追肥;采收期以8月上中旬为宜。  相似文献   

11.
以廉价的吩噻嗪为母体,分别采用一次反应、二次连续反应和二次连续反应加氢化钠三种不同的方法有效地合成了脂溶性异辛基吩噻嗪,并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质谱、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采用第三种方法合成产率最高;这为高效合成脂溶性有机中间体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干-学-讲-干”教学法(PSLP教学法)是针对当前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情绪低,毕业后参与社会的能力差,以及专业素质薄弱等问题,在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应用试验而提出的专业实践技能训练-基础理论丰富-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再到实践中去检验和提高的一种综合性大学生素质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3.
Bt氟铃脲复配剂抑虫琳的杀虫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Bt氟铃脲复配剂抑虫琳对甜菜夜蛾的LC50为2.73mg/kg,与5%抑太保的2 .14mg/kg相近。田间平均防效抑虫琳为84.98%,抑太保为68.42%差异不显著。对小菜蛾,而抑太保仅58.90%。抑虫琳低毒安全,对大鼠经口LD50〉5000mg/kg,对蔬菜也不产生药害,是高效、低毒、安全性良好的无公害农药。  相似文献   

14.
优质早熟无籽小西瓜迷你红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优质早熟无籽小西瓜迷你红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育种研究室 2 0 0 4年育成的无籽小西瓜新组合。其熟性极早 ,全生育期 80~ 85d ,果实发育期 2 8~ 3 0d。单瓜重 2~ 2 .5kg ,爬地栽培产量 5 .2 5万kg/hm2 左右 ;立架栽培可达 6.0 0万~ 6.75万kg/hm2 左右 ;多茬瓜栽培可达 7.5 0万kg/hm2 以上。植株生长势极强 ,易坐果。果实高圆形 ,花皮 ,红瓤 ,瓤质细嫩多汁酥脆 ,中心含糖量 13 %~14 % ,中边糖梯度小 ,品质及口感极好。  相似文献   

15.
周立欣  王建国  郭建良  李佳 《油气储运》2011,(9):702-704,633
从总则、坡口组对与焊接、焊缝的检验与验收、管沟开挖、管道下沟、穿(跨)越施工、清管试压等方面比较了俄罗斯СНиПIII-42-80*标准与我国GB50369-2006标准的不同之处,指出俄罗斯СНиПIII-42-80*标准自1987年修订后沿用至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GB50369-2006更具实用性并符合现今工业水平和管道工程建设现状。基于分析结论提出GB50369-2006的修订建议:增加特殊自然条件下管道敷设、管口组对、跨越施工管道横向焊接接头位置、山区段试压介质的相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水果甜椒日光温室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席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着力从优化品质、提高效益入手,从壮苗培育,肥水管理、病虫防治等多方面加以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18.
天达—2116农作物抗病增产剂在不同农作物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达-2116农作物抗病增产剂是由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制,山东天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高科技生物产品.该产品运用生化技术,从海洋生物中提取活性物质,依靠稳定植物细胞膜技术,提高植物免疫力,增强植物生命活力,促进光合作用,实现农作物抗病、高产、优质、高效.本产品于1999年8月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国家"863”计划推广产品.该产品分为粮食作物专用型、叶菜类专用型等15个品种.为了探讨天达-2116系列产品的实际应用效果,1999年3月至10月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示范,均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试验结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闽江中上游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评估及其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闽江中上游流域福建省内的25个县(市)的农业面源污染源,包括:生活污染、人粪尿、农村固体废物及生活垃圾、化肥、畜禽养殖、农田养分流失、村镇地表径流、水产养殖等进行调查,并采用等标排放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2005年全年排放入水环境的CODCr、TN和TP分别为102050.5、66578.56和20712.41t,各占53.90%、35.16%和10.94%;总等标排放量为280506.1×10^6m^3,其中CODCr、TN和TP的等标排放量分别为6803.368×10^6、66578.55702×10^6和207124.1×10^6m^3,污染率指数分别为1.64%、21.30%和77.07%,故磷和氮是该流域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污染率指数排在前3名的污染源为农田水土(养分)流失、水产养殖和畜禽粪尿,其污染率指数分别为45.78%、30.60%和11.29%,三者总和占全流域污染率的87.67%,是闽江中上游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2)各县(市)间相比较,全年等标排放量以闽清县居第一位,达24520.6×10^6m^3,污染率指数为8.74%;浦城县和建瓯市次之,等标排放量分别达21968.64×10^6和20790.39×10^6m^3,污染率指数为分别为7.83%和7.41%。不同县(市)的主要污染源有所不同,例如闽清县、屏南县、政和县等是以农田水土(养分)流失为主要污染源,泰宁县、邵武市等是以水产养殖为主要污染源,因此,不同县(市)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上应有所侧重。最后提出了闽江中上游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对策,主要包括:完善农业立法、强化经营管理措施,加强农化物质投入最小化技术研究,开展畜禽粪便多用途综合利用,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提倡清洁生产、遏制农业面源污染,合理投放鱼饲料和药物、减少流失率。  相似文献   

20.
冬油菜新品系828-5-4-1-1是以西欧白菜型油菜Alimeas为母本、地方品种何家湾油菜为父本的种间有性杂交后代采用株系选择和集团混选相结合的方法选育而成。该品系株高124.9cm,千粒重2.75g,生育期280d,耐早性较强,越冬率达86%,为冬性中晚熟品种。该品系在1999年和2000年的10点(次)的区试中,折合平均产量1765.7kg/hm^2,较对照品种天油1号增产10.8%,适宜天水市及周边海拔1800m以下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