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的残留危害及降解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吡虫啉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烟碱类杀虫剂,被广泛投入市场使用。该药剂主要作用于昆虫的乙酰胆碱受体,具有杀虫谱广、活性高、用量少、持效长、对非靶标生物较安全等特点。本文综述了吡虫啉残留的危害性及几种有效的降解途径,对寻找一种环保、高效的消除或降解农药残留的方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实验室保存的9株生防木霉菌中筛选出一株具有农药降解作用的木霉菌株Q3,该菌能够以100 mg/L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和吡虫啉为唯一碳源生长,7天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0.43%、86.71%和78.81%;采用蔬菜大棚田间试验方法并利用气相色谱仪检测了高效氯氰菊酯和毒死蜱在油菜中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木霉菌Q3能够显著降低油菜中的农药残留,17天后高效氯氰菊酯和毒死蜱的降解率分别达到45.54%和72.58%。  相似文献   

3.
吡虫啉在番茄果实中的残留降解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研究了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番茄果实中的残留降解动态。结果表明,在推荐使用剂量225 g/hm2下,吡虫啉在番茄中的降解半衰期为4.4 d;在加倍剂量450 g/hm2下,降解半衰期为5.8 d。采收前7 d按推荐剂量(有效成分)22.5 g/hm2喷药,其残留量均低于国际上现行的限量指标。  相似文献   

4.
甜椒是陕西关中地区温室中栽种的大宗蔬菜。针对甜椒病虫害防治中的农药残留情况,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检测技术,在日光温室中开展了三唑酮、烯酰吗啉、甲氰菊酯、吡虫啉和啶虫脒5种农药的残留剂量和消解动态研究。结果表明,5种农药的残留剂量均随着时间呈现下降的趋势,但降解速度较其它地区和其它季节慢。其中,烯酰吗啉、吡虫啉和啶虫脒在按照推荐农药施用量施用7 d之后,残留量符合标准,可以大规模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金银花在干制和冲泡过程中吡虫啉和啶虫脒的残留行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吡虫啉和啶虫脒在金银花和茶汤2种基质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0.8%~94.5%,变异系数为0.5%~6.7%。晒干、阴干和烘干3种干制方法对金银花中的两种农药均有一定的消解作用,吡虫啉和啶虫脒残留的消解百分数分别为30.9%~78.3%和25.1%~78.0%,其中,晒干和高温烘干处理具有更高的消解百分数。在不同农药浓度、冲泡次数、茶水比和浸泡时间以及加不加盖子等冲泡条件下,金银花中的吡虫啉和啶虫脒残留分别有7.7%~26.3%和6.5%~39.4%转移至茶汤。可见合理的干制方法和冲泡条件可以减少吡虫啉和啶虫脒残留向人体的转移。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毒死蜱、吡虫啉及吡虫啉代谢产物在小麦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建立7种分析物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检测方法,并于2017、2018年在河南、北京和山东进行了残留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和吡虫啉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消解较快,半衰期为2.2~4.6 d,而吡虫啉的5个代谢产物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均未检出。末次施药14 d后两种杀虫剂均降解了90%以上,推测小麦收获时毒死蜱和吡虫啉对作物和环境不存在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7.
梨中吡虫啉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一种适用于梨样品中吡虫啉低残留快速检测的方法,对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当采用ODS C18色谱柱,以乙腈∶水=40∶60(体积比)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8 nm,梨中吡虫啉回收率为83.3%~116.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06%.该方法吡虫啉回收率高且相对偏差小,适合于对梨中吡虫啉残留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研究分析杭白菊加工过程中吡虫啉的残留变化,以及温度对样品加工过程中吡虫啉残留的影响。对不同生产原料的吡虫啉残留分析,发现推荐剂量吡虫啉制剂喷药2次,收获间隔期为21d的杭白菊胎菊和朵菊符合安全生产要求。杭白菊加工过程包括蒸青、烘干、晾干等3个工序,胎菊鲜样和朵菊鲜样中吡虫啉的残留量在蒸青过程分别损失6.36%、8.71%,在烘干过程分别损失3.99%、4.48%,在晾干过程分别损失13.18%、29.60%,吡虫啉主要损失于加工过程中的晾干步骤。杭白菊干样的吡虫啉残留含量要显著高于鲜样,加工对吡虫啉有浓缩作用。加工时不同温度下吡虫啉在样品中的减少率不同,相同时间下,烘干的农药减少率大于晾干,温度升高有利于吡虫啉的降解。  相似文献   

9.
吡虫啉作为广谱、高效、低毒农药,而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生产中。但其残留期长,因此限制使用。文章通过介绍使用荧光法测定吡虫啉残留,从而建立荧光强度与农药含量的关系模型,具有方便、快捷、准确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开展葡萄中4种常用防治金龟子农药的残留动态、最终残留检测并评估其膳食风险的试验。结果表明, 3种拌土撒施农药辛硫磷、噻虫嗪及吡虫啉颗粒剂在施药28 d后在葡萄中均未检出(检出限均为0.01 mg·kg-1),葡萄膳食风险较低。高效氯氰菊酯按照每667 m2试验剂量30 g在葡萄大棚内残留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降解速率常数为0.009,降解半衰期为77 d,施药间隔28 d仍不符合其在葡萄中的残留限量标准要求0.2 mg·kg-1,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1.
为了验证一种氨基酸有机肥降解农药残留的效果,开展了不同施用量比较试验,分析菠菜中农残的降解动态。结果表明:该氨基酸有机肥对菠菜中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百菌清、氧乐果、甲胺磷等5种农药残留均具有较好的促进降解作用;施用量为6 750 mL/hm~2时效果最佳,在96 h时可以实现高效氯氰菊酯、氧乐果、甲胺磷未检出,且毒死蜱和百菌清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9.4%和91.3%。该氨基酸有机肥可作为蔬菜绿色高产高效生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曝晒对枸杞中吡虫啉农药降解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盆栽枸杞宁杞1号为试验材料,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曝晒对枸杞中吡虫啉农药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光下曝晒的枸杞鲜果中吡虫啉农药的降解速度较快,第3天,其残留率降低到47.8%,第10天降低到29.8%;在常温保存第5天残留率降低到47.4%,第10天也可降低到29.9%。  相似文献   

13.
为验证一种氨基酸有机肥降解农药残留效果,进行不同施用量试验,分析菠菜中农残的降解动态。结果表明,该有机肥对菠菜中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百菌清、氧乐果、甲胺磷等5种农药具有较好的促进降解作用;450 ml/666m2 施用量效果最佳,在96 h可以实现高效氯氰菊酯、氧乐果、甲胺磷未检出;该氨基酸有机肥可作为蔬菜绿色高产高效生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选用了4种安全的降解剂结合吡虫啉使用来防治蚜虫,通过对日本晚樱花瓣的吡虫啉残留量进行检测,发现超浓多元有机酸、强力解百毒粉剂、超C解毒抗应激粉剂、二氧化钛对吡虫啉均有一定的降解效果。其中二氧化钛的降解效果较佳,使吡虫啉降解半衰期缩短1.77 d,但其添加到吡虫啉里后,对于蚜虫的防治效果较差;超C解毒抗应激粉剂可使吡虫啉降解半衰期缩短1.25 d,且其添加后对蚜虫的防治效果也较好,可达到91.02%。因此,通过本试验可知,在吡虫啉中加入超C解毒抗应激粉剂可以有效降解吡虫啉残留量,并且不影响其对蚜虫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南瓜中吡虫啉等6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粉碎匀浆,乙腈提取,经C18粉和PSA粉净化处理,取上清液待测.[结果]6种农药分离效果良好,平均回收率为82.7%~107.4%;RSD为1.0%~5.6%,决定系数均不小于0.9957.[结论]该方法可同时测定南瓜中吡虫啉等6种农药残留,具有操作简便、快捷、分析速度快、准确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吡虫啉在稻田水环境中的残留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岚  王梅  段劲生  胡本进  孙明娜  张勇  高同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8994+9008-8994,9008
[目的]研究了稻田水环境中吡虫啉的残留动态。[方法]田水样品采用二氯甲烷萃取,HPLC-UV测定不同田水样品中的吡虫啉残留量。[结果]田水中吡虫啉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9.69%~92.06%、标准偏差为3.01%~3.73%、变异系数为3.79%~4.46%,吡虫啉的最小检出量为1.0×10-9 g,在田水中最低检测浓度为0.005 mg/L。在安徽的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在田水中降解半衰期为4.4 d。[结论]10%吡虫啉乳油在稻田使用后,在田水中降解较快。  相似文献   

17.
《新农业》2021,(3)
本文以蔬菜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蔬菜中的吡虫啉残留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检测。从检测结果中可以看出,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检测,并有效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蔬菜中的吡虫啉残留测定非常适合。  相似文献   

18.
以葡萄和黄桃为代表性水果,研究了碱性电解水浓度、清洗方式、浸泡时间对3种常用农药(吡虫啉、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残留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0倍碱性电解水稀释液浸泡对黄桃和葡萄中3种农药的去除效果总体优于自来水;碱性电解水浸泡后清水冲洗,农药残留去除率与未用清水冲洗相比提高了29.5%—66.0%;碱性电解水浸泡30 min,葡萄中吡虫啉、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的去除率分别是浸泡5 min的1.06倍、2.09倍、1.47倍。试验表明,葡萄和黄桃用10倍碱性电解水稀释液浸泡30 min后清水冲洗,农药残留去除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吡虫啉在棉花植株上的残留消解动态;测定在接触暴露途径下,吡虫啉对意大利蜜蜂的急性毒性。【方法】前处理采用改进的 QuEChERS 方法,用UPLC-MS测定吡虫啉在棉花叶片、花及土壤上的残留消解动态;采用点滴法测定吡虫啉对意大利蜜蜂的急性接触毒性。【结果】吡虫啉标样的峰面积(y)与浓度(x)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4 010.25x+2 746.69,相关系数r为0.998 7,最低检测浓度LOQ为0.02 mg/kg。吡虫啉在棉花植株和土壤样品的添加回收率介于94.27%~101.63%,相对偏差率介于2.01%~3.85%,符合农药残留试验准则中对残留检测方法的要求。吡虫啉在棉花叶片、花及土壤的残留量半衰期分别是4.02、4.30和5.27 d,属于易降解农药。吡虫啉对意大利蜜蜂的急性毒性48 h LC50为0.064 9μga.i./bee。【结论】吡虫啉对意大利蜂的急性接触毒性为高毒,应关注其在新疆棉田使用时对传粉昆虫及其他天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更加关注,并且对食品中低农药残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农业生产中,多菌灵和吡虫啉作为高效、低毒、广谱性杀毒剂被广泛用于蔬菜、水果的病虫害防治,但残留过多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特别是在无公害认证中农业部更有明确限量规定,所以相关检测部门要经常对多菌灵和吡虫啉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按照相关的规定,现行标准中对多菌灵农药残留的检测依据标准为NY/T1680-2009,吡虫啉的检测依据标准为NY/T1275-2007,两者均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经近些年反复研究和试验,并且结合农业部最新颁布的农药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