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遂川县油茶种植气候区划及生产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黎丽 《现代农业科技》2009,(24):281-281,284
介绍了油茶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分析了遂川县油茶生长的利弊气候条件,找出油茶生长的关键气候指标,并据此确定了油茶生长的气候分区指标,将其应用到遂川县油茶种植上,提出了油茶生产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给油茶生长创造优越的环境条件,满足其生长发育对肥、水、光条件的要求,油茶造林后科学的抚育管理是保证其早实、成林、丰产稳产、高质量的关键措施。本文结合油茶的生长发育特性,详细介绍了其幼林和成林的抚育管理措施,以期为提高油茶产量和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锦屏县油茶生长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油茶各生育期对气候条件的需求,利用锦屏县1970—2008年气候资料,分析了锦屏县油茶生长期的光、热、水等气候资源,得出锦屏县温度、水分和光照等气候条件较适宜油茶生长发育,并分析出其生长期不利气候因子,提出防御措施,为充分利用当地气候、科学发展山油茶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化学法提取油茶蒲中的不溶性膳食纤维,对其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油茶蒲膳食纤维含量和持水力、膨胀力等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碱提取法获得油茶蒲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4,氢氧化钠浓度0.35mol/L,在80℃条件下反应3h;在此工艺条件下油茶蒲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40.4%,纯度达91.52%;油茶蒲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为2.04g/g,膨胀力为1.2mL/g,其在一般食品体系(pH值、蔗糖浓度、盐分或防腐剂)条件下较为稳定.表明油茶蒲不溶性膳食纤维是一种含量丰富且具有较好特性的可利用资源.  相似文献   

5.
为湖南省油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运用SWOT分析方法,从自然条件、产业集聚基础、劳动力资源和科技支撑条件等方面总结湖南省油茶产业发展的优势,从油茶单产水平、经营模式、资金投入和宣传力度等方面分析其发展劣势,从市场潜力和政府扶持力度等方面发现其发展机遇,从市场竞争和生产成本等方面看到其存在的威胁。针对劣势和存在威胁提出了推进湖南省油茶产业规模化经营、深加工产品研发及政策扶持宣传力度等的相应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分析油茶产业发展现状,解析汉中油茶产业优劣势,了解油茶的分布特征、油茶的适应性及生物学特性,结合汉中气候条件及油茶栽培实践,总结出汉中油茶高效栽培关键技术,旨在指导汉中油茶生产,为油茶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油茶果壳为原料,采用微波浸提的方法对油茶果壳中皂苷进行提取分离,并对其提取工艺采取响应面法优化,以期获得较高提取率。以提取时间(min)、乙醇浓度(%)、微波功率(W)为3个参数为自变量,以油茶皂苷的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探究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及微波功率等因素对油茶皂苷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固定料液比为1:8(g/m L),提取时间为8 min,乙醇浓度为55%,微波功率为600 W,验证实验油茶皂苷的提取率为5.68%。优化油茶皂苷提取的工艺条件,对其工业生产及油茶果壳的综合利用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岑巩县山油茶生长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琪兰  刘诗韬  雷坤 《农技服务》2012,29(5):590-591
为发展岑巩县油茶产业提供参考,利用岑巩县1970~2010年的气候资料,分析了岑巩县油茶生长期的光、温、水等气候资源得出,岑巩县的温度、水分和光照等气候条件较适宜油茶生长发育,并针对其不利气候生长因子,提出了相应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9.
巢湖市油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前景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茶是一种综合利用价值极高的树种,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于一身。从气候条件和适生发展条件来看,巢湖市有悠久的油茶栽培历史,有丰富适宜油茶发展的土地资源。简述并分析了巢湖市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前景,并提出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纯天然高级油料树种,具有极高的经济、生态价值。为了更好地把握油茶的价值,应全面了解并发展其种植技术,本文针对海南红明农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探讨红明农场油茶种植关键技术,为油茶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铝胁迫对3种油茶初生根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耐铝基因筛选和油茶耐铝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以广宁红花油茶、高州油茶和普通油茶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铝胁迫条件下初生根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铝胁迫24h后,3种油茶初生根生长受到抑制,广宁红花油茶、高州油茶和普通油茶在铝浓度为4mmol/L时的初生根相对伸长率分别为71.94%、54.57%和47.25%,初生根活力分别为89.05mgTTF/(g·h)、120.06mgTTF/(g·h)和87.05mgTTF/(g·h)。3种油茶初生根质膜透性随铝浓度升高和处理时间延长增大,胁迫结束时相对电导率达到峰值,广宁红花油茶、高州油茶和普通油茶在铝浓度为4mmol/L时,其相对电导率分别为65.80%、73.26%和75.28%。处理周期内,3种油茶SOD活性呈下降趋势,POD、CAT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胁迫结束时广宁红花油茶、高州油茶和普通油茶在铝浓度为4 mmol/L时的初生根MDA含量分别为11.72nmol/g、35.56nmol/g和21.46nmol/g,游离脯氨酸含量分别为610.97μg/g、649.63μg/g和687.75μg/g。油茶可通过一系列生理变化耐受铝胁迫伤害,不同油茶耐铝性存在差异,通过对铝胁迫条件下油茶初生根的各项生理指标比较分析得出,3中油茶中广宁红花油茶耐铝性最好,高州油茶次之,普通油茶最差。  相似文献   

12.
油茶结实大小年与气候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油茶结实大小年的问题,研究了油茶结实大小年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对提高油茶产量提出了建议和思考。结果表明,造成油茶结实大小年的主要原因是气象因素,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油茶盛花期的天气状况,其次是整个花期、幼果生长期的气候条件以及特殊的灾害性天气。  相似文献   

13.
海南省中部地区发展油茶的生态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根据油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特别是在其花芽分化期、开花授粉与果实膨大期、油脂积累期等重要生长发育期对各气候因子的特殊要求,结合海南中部地区的气候条件,通过分析比较,并综合考虑到多种因素,认为除海南沿海地区外,在海南中部地区适宜进行油茶的经济性栽培。强调在该地区要实现油茶的丰产,应采取系列化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探究低温条件下抗冻剂对油茶的生理作用,为冬季低温条件下油茶正常生长和推广取得更高经济效益提供理论支持。向受到低温胁迫的油茶喷洒脱落酸(ABA)、CaCl_2水溶液和抗坏血酸3种抗冻剂,观察油茶的根系活力,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喷洒3种抗冻剂后油茶的根系活力、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均高于对照组,喷洒3种抗冻剂后油茶的MD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在冬季低温条件下向油茶喷洒抗冻剂可以有效减少低温胁迫对油茶的损害,提高油茶的抗冻性和适应性,对油茶的栽培和推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油茶壳为原料,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油茶壳中多酚的分离纯化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6种大孔吸附树脂对油茶壳中多酚类化合物的吸附分离性能,确定大孔树脂分离油茶壳中多酚类化合物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AB-8树脂对油茶壳中多酚具有良好的吸附分离性能,其工艺条件为:质量浓度为3.78mg/mL,pH值3.7,油茶壳原料液以3BV/h的流速上柱吸附,再用6倍树脂体积的80%乙醇以3 BV/h的流速解吸,产品中多酚含量达61.3%,回收率为77.64%,样品得率为2.95%。  相似文献   

16.
余江县油茶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安  杜田 《现代农业科技》2010,(16):292-292
介绍余江县油茶种植的生产概况和发展前景,结合余江县气候条件对油茶种植的气候进行分析,以为发展油茶产业提供气候条件的科学保障。  相似文献   

17.
钟翔 《现代农业科技》2010,(15):125-126
介绍了金寨县槐树湾乡油茶发展历程和经营现状,分析了该乡发展油茶产业的优势条件,提出了以育苗、造林和低产油茶林改造为主的油茶发展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油茶栽培规划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祥胜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8):3512-3515
通过对安徽省油茶资源调查,在分析研究安徽省自然条件、油茶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对安徽省油茶发展的产区规划、油茶园区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重点介绍了安徽省现有油茶林的类型区3111及其特点,针对该省3类油茶栽培区域提出了具体的栽培措施,对油茶园规划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油茶悬挂保丽蕊对蜜蜂活动的作用效果及对油茶座果率和产量的影响,测定了油茶始花期、盛花期、末花期蜜蜂的出巢时间和数量,以及放蜂条件和自然条件下蜜蜂数量分布、蜜蜂访花频率、油茶座果率、果实产量等数据。结果表明,保丽蕊可增强蜜蜂活动,能促使蜜蜂在低温条件下出巢,吸引、集中蜜蜂,增加蜜蜂访花频率,提高油茶授粉效率和座果率,增加果实产量。  相似文献   

20.
九江市发展油茶产业的区位优势及油茶栽培区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九江市发展油茶产业的势头很好,林农、大户和公司等各种社会主体参与油茶造林和开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油茶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该文对九江市区位条件、气候特征、油茶栽培区划进行了初步探讨,阐述了九江市油茶产业发展的优势,对九江市发展油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