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乡村社会发展面临着内外部各种问题,乡村公共性缺失、基础设施滞后、村民自治 流于形式。乡村振兴即需“治理有效”。传统社会时期,“皇权不下县”成为国家正式权力和社会 自治权力的分野,乡村社会依靠乡绅治理实现了有序发展。新时期,面对乡村治理的新困境,重 构“乡绅之治”有利于提高村民认同感、重塑村民公共性、营造乡村精神共同体进而实现乡村善 治。  相似文献   

2.
张媛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5):16-17,24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为了解决我国乡村长期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是我国社会矛盾发生变化之后,对农村地区发展提出的要求.一直以来,村民自主治理都是我国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民自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村民自治的对策建议,以期实现乡村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3.
基于“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目标实现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治理有效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目标,就是要坚持"三治"结合,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坚持以自治为核心,抓好乡村自治基础,完善乡村自治制度,规范乡村自治权责,实现乡村治理有力;坚持以法治为保障,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大农村普法力度,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实现乡村治理有序;坚持以德治为引领,培育弘扬核心价值观,发展农村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淳朴乡风,实现乡村治理有魂。  相似文献   

4.
随着传统乡土社会的逐渐解体,给乡村治理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乡村治理过程中权利与权力的冲突;基层自治组织自治化程度低;文化价值上的迷失等。因此,探析新时代乡村治理的新模式不仅正当其时,更是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新时代的基层治理中实现权力制约与权利保障,治理主体提升自治能力,传承优质文化发挥有效价值观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许多地方政府对乡村基层治理单元进行了调整与重组,其中既有通过对单元上移,增强国家对乡村社会的行政服务;也有通过对单元下沉,释放乡村社会的自治活力;或者通过二者的均衡,既提高国家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又促进自治的发展,以此对基层治理单元进行调整,实现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我国乡村基层治理单元的选择与设置不仅需要考虑行政效率的逻辑,村民有效自治逻辑,更需要重视二者间的均衡,从而达到对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6.
乡贤是构建乡村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乡贤文化是中国传统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乡贤文化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在构建现代乡村文明、引领乡村经济转型、推动乡村民主自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破解乡村治理中面临的治理主体流失、村民自治组织功能弱化、治理机制不顺畅、精神文明建设缺位等困局,重构乡村秩序规范,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2):166-167
城乡一体化实现了城乡间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为乡村经济建设带来机遇。乡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实现乡村社区的治理转型,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培育和发展民间社会组织,教育和培养民众的现代公民精神,积极引导公民的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厘清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农民的内在关系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界定和分析乡村社区治理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索行之有效的乡村社区治理路径,旨在为当下乡村社区治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乡村社会的变迁,新的乡村治理方式也被寄予期望。浙江省上虞区祝温村推出法治、德治、自治"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新模式,有效构建了"德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自治为目的"的治理体系,推动乡村经济社会新发展,实现乡村善治。本文以上虞祝温村"三治合一"治理模式为典型案例,分析德治、法治、自治三治模式的具体实践和主要内在运行逻辑,以期为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基层政府易出现"碎片化"的组织偏好和资源配置,"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在当前精细化治理的要求下,如何充分发挥基层治理主体,即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的作用,显得尤为关键。通过研究Y市镇村干部三同考核,分析其如何有效调动镇村两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有助于打破传统乡村治理中的功能分隔和主体缺位,以及缓解科层制与自治逻辑之间的制度困局,最终改善乡村基层治理。  相似文献   

10.
乡村社会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通过对乡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管理,营造良好的环境,提升乡村居民生活质量。本文以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社会治理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为研究对象,对乡村社会治理内容进行阐述。从4个方面分析影响乡村社会治理的因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导力、提高党员综合素质,构建完善的乡村社会治理机制、强化治理工作水平,采取多种措施、提升村民自治意识,规范管理村级组织、优化基层工作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